《守夜人记事簿》读后感10篇

2019-01-26 文摘大全 阅读:

《守夜人记事簿》读后感10篇

  《守夜人记事簿》是一本由(英)V. S. 奈保尔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守夜人记事簿》读后感(一):《守夜人记事簿》读后感

  先说作者,诺奖得主,名声大,实力强。

  对于他的书,我读过的第一本是《游击队员》,那本书给了我一个模糊的概念,原来故事可以隐喻到这个地步。

  那本书的内容太深,再加上背景是革命,我几乎就要迷失在那本书里。即使问我第一感受,恐怕也是茫然更多。

  领略到作者本人真正实力的是《非洲假面具》和《百万叛变的今天》这两本散文。

  奈保尔的眼睛毒辣,身为一个作家,敏锐的感知,几乎不加自己的感情色彩,冷漠将众人用文字记录下来。

  你所读到的不仅是他的散文,更像是人生百态。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感情色彩的,而且特别浓重。

  对于奈保尔的这种冷漠写作,我几乎无法读下去。

  这本《守夜人》正是如此。

  里面的短篇《心脏》,小男孩哈瑞,不受朋友喜欢,他自身的性格缺陷,让他对狗这种生物有了不一样的感情,当他意识到他的小狗崽可以接受他的爱,并且爱他的时候,他的欢乐,几乎要透过纸张。而之后的莫名变故,让他无法承受,只能用暴力来表达爱。

  仔细想想,这个小男孩哈瑞,简直是大部分人的缩影。

  我们想要,想付出,想得到回报,我们任性的强加给别人,得不到则变脸。我们无法自我指责,因为没错。

  这只是人性的一面。

  小说从来都不是总结。

  那是政治课做的事情。

  有的时候想想,果然看心灵鸡汤文会更好,因为不用想太多,但是小说则不一样,一个好的小说,你不得不去思考这背后的东西。或许对现代人来说,太累了。

  这本书的销量一定不会太好。

  翻译有硬伤,复杂的地名让人头晕眼花。

  更重要的是,它不是畅销书,只是一本稍经典的书而已。

  时代最悲哀的事,莫过于读经典变成了一件小众的事。

  《守夜人记事簿》读后感(二):哈佛毕业了未必做的了守夜人

  如果说《米格尔街》还算是一条街上的生活百态的人们,那《守夜人记事簿》就是一座岛上的日志。十一个短篇在奈保尔的笔下淋漓精致的展示出了岛上的风土人情,有一位满口金牙的姑妈在印度教和基督教的双重纠结下过着拧巴的日子,拧巴拧巴的拧巴死了她老公,最后把她自己也拧巴挂了。当然了上学都是要听老师的,但是老师有些时候也是不靠谱的,就有老师会雷倒你外焦里嫩的教育方法使用抽奖来着,中奖的学生领着山羊回家都提心吊胆,最后可算有胆大的吃了这个山羊才算罢休。总之呢,奈保尔的作品不仅仅是娱乐读者还会顺便愚弄一把你的智商,比如说面包师辛辛苦苦的经营了一家面包店啊,居然发现没生意,经过无数次的摸索才发现,他自己是黑人,在岛上没有人会买黑人做的面包,于是,老板就想那就雇个华人做老板,他在后面垂帘听政,结果是面包店生意好到爆居然还开连锁店了。脑洞大开了吧,你会用你有限的脑容量想怎么黑人做的面包就没人买呢?不要紧这个还算是智商180的级别,等到了守夜人写日志那就是五雷轰顶的级别,守夜人不但要有剧作家的文笔可以再造场景还必须具备剑桥哈佛等级别的素质,你就想吧这个时候智商没有200你都没资格做守夜人。不过到最后,奈保尔也是给大家留了点乐趣,那就是类似百年不遇的飓风要路过这个岛,到时候岛上一切都没了,所以大家赶紧今早有酒今朝醉吧,至于那些个智商啊脑洞啊都可以无视了,因为在强大的大自然面前小岛会被飓风扫荡到时候一切都没了。。。。。。。。。

  《守夜人记事簿》读后感(三):流动的特立尼达

  很多作家笔下都有一个故乡,他们把它融入到作品中,有眷恋、有遗憾、有失望、有难忘,使之后来成为了文学地标,比如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阿拉卡塔卡)、托马斯•曼的吕贝克、福克纳的奥克斯福、莫言的高密……同样,奈保尔也有他的特立尼达,但是他对它的感情要复杂的多,或许在他那里,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更像一个出生地,而非故乡。

  作为印度后裔的奈保尔出生与成长在特立尼达,直到18岁获得奖学金赴英国留学,这期间,他始终没有找到身份的认同感,以至于他把写作的触角伸向了更为广袤的世界之林,最终走向了无根的后殖民主义作家行列。

  当然,奈保尔也写特立尼达,比如那部真正的处女作《米格尔街》,以及名义上的处女作《通灵的按摩师》,还有那本半自传体的《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和现在我刚刚阅读过的《守夜人记事簿》,有意思的是这些作品都是虚构类的小说,并且都是他的早期作品,而作家在情感上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克制与冷静,所以阅读奈保尔笔下的特立尼达,地域的属性并不强烈,反而越发彰显出地域之上人的无根性,一如他之后在写印度、非洲、美洲等地时的情感延续,这也再次反映出奈保尔归属感的缺失。

  《守夜人记事簿》首次出版于1967年,全书由11个中短篇构成。无可否认,奈保尔的非虚构类纪实性作品在文坛上独树一帜,而其虚构类作品却非常朴实无华,回归了极为传统的写作模式,长于描写,去技巧性,同时,情感也非常隐匿,《守夜人记事簿》一如既往的保持了这种风格,同时又多了一份难得一见的冷幽默。

  与《米格尔街》相同,《守夜人记事簿》多数篇章都是发生在特立尼达岛上的故事,但是与之不同的地方是它不只有特立尼达岛上的故事,也有在英国的一些际遇。写作此书时,奈保尔已经离开了出生地特立尼达,定居英国,并初次踏上了身份上的故土——印度,所以他的视野变得更加宽广,情感也有了微妙变化,他再写特立尼达,不如初时般的简单、纯粹,仅仅是生活的如实写照,而是在经历了西方世界的生活和对第三世界的感知后,重新审视这座年幼时成长的岛屿,对殖民地有了更为复杂的情感,这点集中体现在书中最一个中篇《岛上的旗帜》里。

  《岛上的旗帜》讲述了一个曾经以军人身份来到此地,后来离开并落魄了的白人重回该岛,发现旧时的军事基地变成了观光岛,这里有殖民者,也有被殖民的第三世界各色人等,而这一切如今都已物是人非。故事的开篇与一场即将来袭的飓风有关,故事的结尾,飓风并没有真正摧毁岛屿,但是岛上的人并不害怕飓风的来临,甚至更有人希望飓风能够摧毁整个岛屿。奈保尔以一种略显荒诞的手法,对殖民地的根源与存在提出了诘问,但是他与马尔克斯在《枯枝败叶》中的控诉却截然不同,无疑,马尔克斯对拉丁美洲的情感是浓烈而自豪的,所以他一直为之发声,而奈保尔的身份却有一种错位,他来自于第三世界,却选择了西方世界的视角,因此他的冷漠与犀利也一度被诟病,从《岛上的旗帜》之于特立尼达的缩影到后来的印度三部曲,奈保尔始终以一种西方国家智识分子的眼界书写第三世界及殖民地国家,有过偏见,也有同情。

  其实一直以来,奈保尔的小说都要比游记易读,他的游记对于许多人来说极具阅读挑战性,过于庞杂的信息量,需要接收者的耐心和对背景知识的了解,相较之下,他的小说却要简单很多,这其中又以短篇最为有趣和引人入胜,它们有完整的故事,通畅的文笔和不卖弄的创作手法,所以更容易被接收。不过无论文本为何,如上所言,奈保尔的后殖民书写却贯穿于他创作生涯的始终。

  平媒用稿,转载需告知

  《守夜人记事簿》读后感(四):特立尼达的中国人

  在《守夜人记事簿》的任何一个故事里,中国人都不是主角,所以不必像主角那样形象鲜明、性格突出。他们是一类人,不是一个一个的人。

  在奈保尔的故乡特立尼达,至少在他笔下的特立尼达,中国人永远是这副形象:勤劳肯干,爱干净,开一家小店,面包店或者杂货铺之类,养一群乖巧听话的小孩子,经常还要加上一条:男人痴迷赌博。

  说一个人爱整洁,他会说:他对整洁的狂热几乎赶得上中国人了。

  在那些中国人开的小店里,墙上挂着印有仕女和山水的挂历,老板永远忙忙碌碌。“他的孩子们与众不同,和街上的其他人过着不一样的日子:孩子们两个一排,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每个人都有一只干净的小书包,一个漂亮的铅笔盒,早晨从容不迫地去上学,傍晚从容不迫地回家,似乎一整天没有任何人或东西接触过他们,或者把他们弄脏。每天早晨,他打开小店的后门让孩子们出去;傍晚,他们又从后门鱼贯走进店里。除此之外,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在别的场合也没有见过他们。”

  讲到中国人的好赌:“你知道那些中国人是怎么赌博的。安息日一大早,你开车经过海洋广场,三回总有一回你会见到一些中国人坐在财政部外面,仿佛想离钱近一点儿,赌得昏天黑地”。在《面包师的故事》里,死了老婆之后,“中国男人像疯了一样。他不哭,也没有其他类似的表现,但是他发疯似的赌博”。

  《守夜人记事簿》读后感(五):随记

  初五晚上看完了《守夜人记事簿》

  对短篇小说算不上喜爱 初看契诃夫的时候也会觉得烦躁 一来翻译之过 总让人觉得是借他人之口讲述契叔的故事 有些怪怪的 二来人物略显单薄 没有长篇小说那么有灵与肉 后来读的多了才发现短篇的妙处 短短一篇 就要把一个人最鲜明的特征描写出来 每一个写到的配角也不能浪费 这种写法更考验一个作家对细节的把握 也越发觉得 契叔文坛巨匠 短篇小说之王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

  最近看阿城 看奈保尔 都是写短篇很不错的作家 对他们描写出的人物也印象深刻 棋王的天真和天赋 树王的忧郁深沉和坚守 孩子王的突破 奈保尔书里刻薄的房东 一生为了名誉生计奔波的校长…最后一个小中篇写的不错 可惜我没有太认真看因为家里实在太吵啦orz

  讲讲守夜人这本书 以书中的一个短篇题目命名 描述一些小人物 结局总是有点黑色幽默 读完这个会猜测下一个故事的结局会是什么 会想像故事中的人物怎么生活 总觉得这样略带诙谐的小短篇拍成电影也不赖 电影和电视 短篇和长篇 在我看来有很多通识 只要是好作品 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 短篇还是长篇 都会给人的内心留下些微另一些生命的投影

  读罢书才知道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觉得奈保尔当之无愧不同于我国的莫言 他的笔下 是其他的灵魂 短篇小说的作者都比较拿手的是讲平凡的故事 让一大堆人躺枪 _(:з)∠)_有时候读着读着就觉得他在暗讽身边的人包括我自己 人性的丑恶也在一瞬间表露无遗

  近来读书略有倦意 觉得有功利心 或者强迫读书并不是一件好事 还是要调整心态 当做消遣反而会获得物外之趣 今日所记 三两言 拙见一二

  《守夜人记事簿》读后感(六):搞不懂的诺奖

  诺贝尔文学奖往往让人难以理解。

  2012年莫言获奖。

  然而他究竟是不是应该得奖。

  国内不少人持否定意见。

  比较集中的观点就是,作为一个中文作家,其作品被翻译程瑞典语之后,是否还能保留中文的特色,以及其作品的主题迎合了欧洲人对中国的观点。

  因为没有读过莫言的作品,不好下评论。

  但是今天要说的这本书《守夜人记事簿》,其作者V. S. 奈保尔,也是诺奖获得者。年份是2001年。

  一般来说,诺奖的作品风格都是比较厚重的,无论是用怎样的表现形式,不管是魔幻现实主义,还是写实派,首先要有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然后要有一个深沉的语言风格,最后还要有一个吸引评委的身份。

  V. S. 奈保尔,是一位英国籍的印度人。

  所以,他的文字风格被评价为后殖民主义。

  如果我是V. S. 奈保尔,大概高兴不起来。

  凭什么写了一辈子的文字,到最后一定被诺奖那几个评委扣上一顶大帽子,从此盖棺定论。

  《守夜人记事簿》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的确以印度和殖民两个角度为主题。

  里面甚至还写了一个中国人的故事。可怜的是,这是一个印度移民作家对中国人的看法罢了。

  这本书比较平淡和写实,记录了一些带有殖民地、等级观的生活。

  作者的观点不是那么尖锐和鲜明,反而是更倾向于记录。

  不过这本书没有那么招人喜欢。

  可惜了诺奖这么大的名声,仔细想想,诺奖也就是“JUST SO SO”啦。

  -------------------------------------------

  欢迎关注

  敢看敢说的原创公共微信book-life

  《守夜人记事簿》读后感(七):写作即观察

  1

  《守夜人记事簿》是奈保尔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原出版时以集子里篇幅最长的小说《岛上的旗帜》为名。中文译本改为《守夜人记事簿》,采用的是书里一篇后现代风格的小说的名字,其实整本书就上述提到的这两篇带有先锋文学的元素。《守夜人记事簿》是文本带有实验性,以“守夜人记事簿”那种形式来叙述发生在小旅馆里一些奇奇怪怪的有趣的夜间事件。而《岛上的旗帜》副标题是“一部奇想剧”,这是一篇一群人和一座海岛的寓言,就像卡夫卡的《城堡》是一个人与一座城堡的寓言那样。

  其它几篇故事仍延续了那本获得毛姆奖的短篇集《米格尔街》的自然主义风格,只是在其中几篇小说出现了不同族裔的移民对自己拥有的外来文化(印度文化、非洲文化)进行反思的主题。《米格尔街》是贴进描写米格尔街上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有西班牙裔、印度裔、非洲裔和混血儿,每一篇都很朴素,整本书风格统一,而且没有任何文化比较的意图。而本书的视角略略的向后抽离,在几篇小说里反思特里尼达外来移民与自己周围的文化环境相斗争的故事。

  因此对这本小说集来说,最应强调的是奈保尔所尝试的视角,像《抽奖》、《敌人》和《哀悼者》这种仍只是带着《米格尔街》那种自然主义风格刻划“奇特小人物”的小说,叙述者与角色离得很近,几乎没有纵深。但第一篇小说《我的姑妈金牙》写特里尼达岛印度教先知对基督教思想入侵的滑稽回应,有一定的纵深和文化比较动机。《面包师的故事》则叙述一个非洲裔面包店老板在深刻意识到自己与周围文化环境的关系之后以计谋致富的故事。应该说,这一篇则显示出一种很精辟很老到的外部视角了。

  另外几篇写英国生活的小说《完美的房客》和《绿尼和黄儿》写的是奈保尔早年在英国的租房生活,故事写得以趣味为主,仍像是对《米格尔街》风格的复制,或者准确的说是把故事的地点从特里尼达迁到大英帝国。如此,再加上前述两篇实验性作品,整体来讲,这本书的特点就是“混杂”,它给人一种奈保尔正处于“歧路彷徨”状态的感觉,他面前摆着三条路:自然主义的抒情风格的、文化批判的、先锋小说的。虽然他之前在这几条道路上都小有成功,但不确定接下来在哪条路上大展拳脚。

  这本书出版于1967年,奈保尔之后所走过的道路,我们已经清清楚楚,那就是犀利的文化批判,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揭露发生在老牌殖民地上的丑陋行径。他对人性洞观幽微,即以这种独僻蹊径的方式对主流思想中的模式化敝端进行反驳。奈保尔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奖理由是:“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具有驱策人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的确,与奈保尔的文学风格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洞察力”,因为它也是主导其文学之路的船舵。

  2

  要理解奈保尔,有两本比较可靠的书,一本是保罗•德鲁所著《维迪亚爵士的影子》,另一本是奈保尔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写的《作家看人》。前者是从门生的角度近距离观察老师,里面不乏对奈保尔孤僻而怪异的性格——特别是在他得意忘形之际进行生动描写的段落,但是对于奈保尔这种阴郁而具有土星性格的作家来说,此书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奈保尔的一张“鲜活的假面具”。后者是奈保尔自己写的创作之路回顾,它略去了作家生活的一面,而把作家艰苦探索的一面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

  《作家看人》共分五章,三章谈小说家,两章用来谈写自传的印度人。在这本书里,奈保尔为写作下了一个定义:写作因人而异,绝没有一种统一的写作方法,它只是作家个人观察和体验世界的方式。他用很多真实的例子来论证现代小说中存在一种他称之为“现代敏感性”的抽象物,这就是指作家个人特有的对这个世界的敏锐的洞察力。正是这种东西成为作家成功和失败的决定因素,一切取决于它们可以被多大面积的社会所接纳。

  比如在写作的成功之道上,奈保尔曾将自己与另一位也出生在特里尼达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里克•沃尔科特作比较。他说自己年少时对大海心怀恐惧,每天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之中,从不曾想到周围有什么可以解放人类精神的美。而沃尔科特来自于一个小得多的海岛,壮丽的大海一直就在他面前,他一想到风景自然想到的是大海和美丽的海湾,因而把周围描绘得很神圣。德里克•沃尔科特成功的原因是他的诗里有黑人蓝调音乐里那种诉苦的成分,这在当时美国又恰好有大批受众。

  奈保尔认为沃尔科特为特里尼达人所做的就像普希金为俄罗斯人所做的:从劳苦的生活发掘出神圣的美。在这方面他自愧不如。不过奈保尔认为自己拥有另一种幸运,就是在殖民地上的印度文化行将消逝之际抓住了它的一截尾巴。这个嫁接在特里尼达的印度文化最终因为生存环境的种种缺失而崩溃。正是它崩溃的过程培养了奈保尔观察生活的方式,也铸成了他写作的方式。不过这也不是他一下子就意识到的,而是隔了很久,已经出了好几本书之后才意识到。写《米格尔街》的时候还没有,但写作这本《守夜人记事簿》的时候就意识到了,但是意识并不强烈,还只是混杂在一群风格和主题完全不同的作品中。

  为了看清奈保尔从《米格尔街》到《守夜人记事簿》的创作意识上的转变,不妨引用一下《作家看人》卷首语中的一段话,这是奈保尔回忆自己写作《米格尔街》的情形:“那本书写的是那条街的“平面”景象,在我所写的内容中,我跟那条街凑得很近,跟我小时候一样,摒除了外界。甚至在当时,我就知道还有别的观察方式,也就是说,如果我退后一步、两步或者三步,看到更多场景,那就需要另外一种写法。更复杂一点,如果我想探究我是谁,街上的人是谁……就需要另外一种写法。 事实上,我的写作把我带向了那种复杂情况。”

  这段话很清楚地表明奈保尔的写作之路,他后来的写作的确是用的一种更为广阔的眼光来审察这个世界。首先是印度,每隔十年他就写一写印度,站在一个既近又远的距离反复的观察。其次是处于变革中的非洲老牌殖民地。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全都是文化激烈交锋的战场——最好是已成废墟的“古战场”。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奈保尔创作了《半生》,这本小说写一个生长在印度,最后跑到非洲生活的先知之子,因世界观的变化而体验到的种种灵魂震撼,而且还能体会到非洲人心中有些神秘莫测,更为深刻的东西,它不为世人所知,而且超越了政治。这当然是奈保尔自己对非洲的体验,这说明作家本人也已走入某种不可抵达的思想奇境。如此审视奈保尔从《守夜人记事簿》(1967)到《半生》(2001)以及《作家看人》(2007)观察力不断迁移逐渐逼近人类知解力边界的轨迹,无论是读者还是后辈作者都会得到很多启示。

  首发于2014年5月《外滩画报》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守夜人记事簿》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wenzhaidaquan/298538.html

推荐访问:黄泉守夜人 守夜人军团

文摘大全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不乱于心,不困于情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费的读后感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