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缘心语读后感10篇

2017-02-17 哲理句子 阅读:

茶缘心语读后感10篇

  《茶缘心语》是一本由月满天心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缘心语》读后感(一):缘来是茶

  现代人压力大,生活和心境都浮躁,茶文化又悄然兴起,无论是商务会谈,还是约会相亲,渐渐都愿意向茶靠拢,茶馆清幽雅静,营造出独特的气氛,有助于放空身心。茶作为饮品是一个流行而且广泛的爱好,不少人有下午茶的习惯,有的人在这个时间段喝咖啡、有的人在这个时间段吃零食、有的人在这个时间段喝茶。

  慕容一直觉得喝茶是一件悠闲而漫长的事情,首先要净手、赏茶赏具,然后要烫杯温壶,然后把茶叶放到器具里,然后洗茶,其次才是冲泡,要将茶叶末拂去,然后封壶,用沸水遍浇壶身,然后分杯,分壶,奉茶,最后闻香、品茗。而且喝茶的时候也是徐徐品茗,分三口轻酌慢饮。如此繁琐复杂的下午茶让很多忙碌的工作人员望而怯步。他们或许只来得及将速溶咖啡冲入杯中然后就重回职场厮杀了吧。

  在古代,文人墨客、白丁百姓都喜欢喝茶,不应该称之为煮茶。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记录,已经无法确切的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就只看这些写诗的诗人们对茶的喜爱就能看的出茶文化在中国是多么的深厚且悠长。很多人认为喝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手法、保存运输茶叶技术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从中国传过去的。

  《茶缘心语》对茶的了解可谓是如数家珍,从茶具开始介绍又与古诗相结合,茶文化与古文化的底蕴渲染开来。修禅,喝茶,作诗,往往联系在一起。茶具最早出现在汉代,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写: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作者在书中讲到,秘色茶盏,是唐代上品茶器。茶器是具有感观的,有赏心悦目的效果。

  在精致富丽的大唐,对茶器的追求,似乎不亚于对名茶的追求。那么作者所介绍的秘色茶盏大概是最好的茶盏了吧。在这些文人墨客的推崇之下,饮茶应该是最流行的一件事情了。为了表达对于饮茶的喜爱,诗人们的诗也是各出奇招。如清代的黄伯权创作过一首《茶壶回文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诗又可回读为: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有这样巧妙的诗句配上清香四溢的香茶,这饮茶不红也难啊。

  品茶、人生、心境,无非两个动作,拿起、放下。在一拿一放间,风烟俱净,叶落归心,一切,都似乎禅,一切,又似乎尘。

  Tiramisu慕容

  2016.8.18

  《茶缘心语》读后感(二):诗中品茶——《茶缘心语》有感

  提到茶,估计基本上每个人都很熟悉,可能有的人喜欢喝茶,有的人不喜欢罢了。但是提到茶道,茶文化,估计就了解的人没有多少了,这也与现在生活节奏变快,人们压力增大,越来越习惯咖啡等快节奏的饮品。即使是喝茶(我没写错,是喝不是品)也多半是当作解渴的而已。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去街头小巷的茶馆看看,更多的是叫上一杯茶然后就开始打牌打麻将了,茶的那种细细品味的文化也就慢慢被人遗忘了。

  我们从小也学习诗词,知道中国唐宋两朝的诗词文化非常发达,而茶自古也与文人有着说不清的紧密联系,那么诗词中能不能寻找到与茶有关的东西呢?这本《茶缘心语》的作者月满天心就用20篇文章来为我们讲述了诗词中的茶文化,准确的说是茶文化在诗词中的体现。

  提到茶文化,就不得不提起中最重要的容纳茶的载体——茶器,而作者也在开篇第一篇文章“落雪飞芳树”就讲述了茶器。本文开始就引用了唐代诗人徐夤的诗《贡馀秘色茶盏》来引出茶器这个话题。以诗为引来引出下文,这也足以可见作者的文学功底还是相当深厚的。

  作者在讲述茶器时通过徐夤和陆龟蒙的诗来引出越窑,在作者的笔下越窑是这样的:“越窑青瓷,晶莹剔透,如九秋露水一样纯美。千峰翠色都比不过它的美,用这样的青瓷杯子来盛露水,或者用来盛酒,都是绝佳。”当你看到这样的介绍时,再对比自己平时饮茶品茶的器具时,是不是觉得越窑更合适。当你产生这样的想法的时候却又发现做出有拿出了秘色瓷,“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而作者在引用的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中“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的句子也体现出了在古时的文人中就有茶具提升茶的品味这一观念了,这和现今我们品茶只注重茶叶来对比的话,无疑现在的我们在品位上就降低了许多。

  而作者在讲述茶具的同时,也通过古今文人的诗词中将茶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从王褒的《憧约》到皮日休的《褚家林亭》,从白居易的《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到陆龟蒙的《零陵总记》都有茶器的踪迹,这也说明了茶器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当然本书不仅仅讲了茶器,还有赋,人,礼,花,史,闲等其他十九篇文章,也即十九个方面,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视角来全方面的了解茶文化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相信在你闲暇时跑商一壶清茶,拿着本书阅读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那样的意境是我所向往的。

  《茶缘心语》读后感(三):茶者,既是文人亦是武曲

  无论是寻常人家喝的闲情逸致,还是饭馆客栈的解渴纳凉又或是武侠小说里的武客豪饮。茶,这个外绿味清实则本性雅致的小小植物,以它清新脱俗又功效非凡的特点走遍大江南北,纵然全世界饮品的类别有千千万万种,茶却能始终位列世界三大饮料之首,受到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和种族的喜爱!

  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我国古代就对茶大有研究,人们从喝茶过渡到品茶,茶本为一种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长品易健康、可促长寿,经过长久发展,时至今日,茶品又分为各种不同的品类、所以就有这样一句话形容茶: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根本。

  《茶缘心语》读后感(四):偷得浮生半日闲

  茶,最早认识它,是小学,拿着爸爸的茶杯,先深深的望一眼里面清秀翠绿的叶子,然后小心翼翼的抿上一小口,涩涩的,转而,又一阵清甜弥漫在唇齿之间。

  上大学了,由于所学专业的缘故,每年暑假都会去外地实习,第一年,是去安徽黄山,购买的黄山毛峰,这可是十大名茶之一,品尝后,味鲜浓而不苦,回味甘爽。第二年,是去的苏杭,苏杭自古就是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茶这种东西。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中国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相传清代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茶不仅仅是贡品,也是寻常百姓家必备的待客之物。

  《茶缘心语》,就适合午后,泡一杯茶,慢慢翻阅。

  《茶缘心语》读后感(五):茶,原来有这么多学问

  我是几乎不喝茶的,总感觉喝完后有一股苦涩的味道缠绕在舌尖,萦绕在口中,一时半会儿都散不去,所以几乎是不碰茶叶的,单位分的、友人送的基本上都转送给千里之外爱茶的姥爷和姨了,自己却从不知道那些茶的具体味道。

  对于茶文化,我也是个门外汉,看到电视里播放的茶艺,急性子的我甚至有点崩溃,太墨迹、太罗嗦的步骤了,又要这样又要那样的,泡好了直接喝多爽快,一口一口慢慢细泯,能解渴么?后来才慢慢知道,煮茶、泡茶这个过程就像人生,需要慢慢摸索、慢慢体会,才能知晓人生的真谛,享受每一天、每一个过程。茶,也许不会先苦后甜,也许刚开始会有点苦涩,但是你习惯后,也许会爱上那种味道、那种感觉,或许,我也应该尝试一下了。

  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文人墨客、达官贵族喜甚之。月满天心所著的《茶缘心语》这本书就向我们讲述了诗词里的茶文化,让我们了解到了各朝各代文人墨客等对茶的理解和认识,让我们更加知晓茶的艺术与魅力。

  本书共有20个章节,分别为“茶·器”、“茶·禅”、“茶·清”“茶·水”“茶·食”“茶·艺”“茶·镜”“茶·赋”“茶·人”“茶·礼”“茶·花”“茶·史”“茶·闲”,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茶”的方方面面。每个章节标题的名字都非常的有意境而且和章节主题非常映衬,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也是一个爱茶、懂茶、惜茶之人,这样的人也应该是一个恬静、豁达、热爱生活的人吧。

  书中每一个章节内容都是由一篇诗词引发出来各章主题,在具体内容中,作者还引经据典了很多古代大家的诗词内容,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之久远,亦可见本书作者之良苦用心,必翻阅了大量史实、诗词作品方可完成此类文章。

  个人尤喜欢《口齿噙香意》,貌似有点更注重茶点而非茶本身之嫌啊!一直认为古人尤其是文人更好吃、懂吃,且不说贫富与否,大部分人都很注重吃的意境和方式,而充满雅气的品茶自然不能太低档次了,茶点是必不可少的物品。早在晋代就有了茶果一说,配茶的吃食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这些小小的茶点吃食肯定也蕴含着不少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唯一不变的是对茶的热爱。

  应该好好阅读这本书,了解、学习更多的茶文化,在喧嚣的都市中享受那份片刻的宁静。

  《茶缘心语》读后感(六):文人言茶

  茶,追溯其源仅是茶树上的一枚嫩芽。这一枚枚嫩芽经过茶工们的加工,淡雅之香伴随冲泡之水,经由唇齿之间,直抵饮茶者心底。饮茶者各有偏好,有人爱用搪瓷茶缸大快朵颐,走哪儿喝哪儿;有人爱摆出功夫茶具,一招一式尽显雅致;更有人爱呼朋引伴,谈天说地自然洒脱。月满天心的新作《茶缘心语》带着读者一块儿,溯寻古代文人雅士们的饮茶文化,以茶为媒,回味诗词中的文人言茶。

  酒与茶可谓是文人的两大饮品,说起文人与酒,大多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的肆意豪迈。文人与茶的碰撞则要多几分“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栖月书声。”的惬意与雅致。若说饮酒,是荡尽心中不平,放浪形骸于身外;那么饮茶便是寄心与茶,寻得心中之静。文人雅士饮茶有很强的仪式感,学者将其仪式感归结为“区隔生活和艺术,联接内心和世界。”作者将茶人的仪式感化整为零,从仪式中的每个细节入手,向读者展示文人诗词中的茶文化。

  茶水,茶香融之,茶人与茶沟通的载体。茶器,盛茶水之器,盈盈之水置于其中,把玩其形,品味其里。茶食,佐茶而食,精致淡雅,不夺茶之本味。翻看文人雅士的诗词中茶文化,就像作者书中所言:“文人的品茶方式,像一场盛大的演出,精致、雅致,准备十足,茶反倒成了次要,犹如古老仪式的繁文缛节。”无论是苏轼偏爱的提梁壶,乾隆钟情的玉泉之水,茶人将饮茶奉为交心之旅。以自己最爱之器皿,用最洁净甘甜之水,承载这最惬意的浮生半日闲。

  饮茶也常与禅意相融,文人们对饮茶的场所多有钟爱。或是于曲径通幽的禅房,对饮谈禅;或是于自家庭院,夜半饮茶,舒心自在;或是于河边野外,就地取水,妙趣横生。茶人对于这三处品茶圣地的吟咏不绝于耳,作者也以诗为据,一一道来,尽显文人的风雅之姿。

  《茶缘心语》看似言茶,以茶为缘,却言生活。文人所言“偷得浮生半日闲”,却为如今浮躁生活的奢望一想,然不妨一用。蜗居一隅,归家打开行囊,归置物品,心境也随之散落各处。或许,也需要一杯清茶,收拢疲惫,安抚散落的心境,莫问前程,静心以待。

  《茶缘心语》读后感(七):繁简皆是禅意

  中国自古"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虽然是为神话传说,但是亦可说明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之久。茶在国民心中的地位大概如果外国人日日必备的咖啡,有俗语说“宁可百日无肉 不可一日无茶”足以说明茶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于普通人来说,茶是生活的一部分,无需太多讲究,开水茶叶大茶壶,浓淡随意自然便行,大碗豪饮用于解渴,或是几味消暑药材泡上一壶凉茶,于树荫下避暑的同伴们各端一碗,聊天纳凉,如此正好。

  然对于一些爱好者来说,茶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心态。古时鸿儒皆爱品茶,这时的茶便有了另外的含义,本书便是解读这样一种更富禅意的茶文化。

  品茶注重良多,茶器、煮茶之水、温度与时间还有重中之重的茶叶,书中所提到的茶器无疑让人大开眼见。作者通过对诗与古代文学作品中茶器的赏鉴,为我们铺开了一幕幕画卷,那些秘色瓷茶器流行的,那些越窑青瓷茶器是多么晶莹剔透千峰叠翠,茶器的选择与品茶之雅意有何联系。书中介绍的关于茶的种种让门外汉的我不由赞叹。陆羽《茶经》中所介绍的全套二十四种茶器,喝茶讲究将这二十四茶器全部用到。茶具的对于茶好比笔墨纸砚对于书法,也许渐渐淡淡蘸水叶上书是一重禅意,讲究而又精致的文房四宝书写出另一意境的艺术。茶亦是如此,简单一重意境,繁复亦是。茶器是饮茶文化中的一部分,对于茶器的鉴赏也是一种艺术欣赏,但非一定要对本考究丝毫不差,终究我们品的是茶而非茶具。

  茶也是禅也是诗,之所以那么多文人墨客被这看似简单一杯茶饮所折服,看看书中作者所写茶趣不由觉得自己也随着那些文人墨客们一起悠哉品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茶与禅是分不开的,因为品茶中那份心境剖有些不顾红尘俗世,拿起、放下间一切空灵之感。

  茶让世界各地之人为之情谜,英国红茶与日本茶道很是有名,然而我却觉得茶始于中国,依然繁盛与中国。

  《茶缘心语》读后感(八):人生如茶,用心品味

  茶,不仅关乎饮食、生活、情趣,更是已然发展成了一种文化——茶文化,无关国界,日本在茶道方面也颇有研究,但我始终认为中国的茶文化才是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要想了解茶和与茶有关的一切,我想,古典才女月满天心的《茶缘心语》是比较合适的书籍,既专业又有趣,内涵丰富却又通俗易懂。

  ——在趣意中汲取知识。

  作者采取虚实结合,从实入手的方法来展开有关茶的一切知识。茶器、茶禅、茶清、茶水、茶食、茶艺……首先从茶器入手,喜欢《红楼梦》的人一定记得其中栊翠庵品茶的经典片段,作者就此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品评,并介绍了东坡提梁壶的典故以及日本茶道。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养壶”,之前只听说过“养玉”。原来,“养壶,是人对茶的敬畏。一只壶,年深日久,被茶的香气滋养,愈发厚重和拙朴,养到一定程度,壶内注入清水,便自然有茶香。”既有趣又专业,读来一点都不枯燥。

  ——在诗意中熏染文化。

  《茶缘心语》不仅是写给爱茶人、品茶人的,更是向世人宣扬了悠久丰富的茶文化。我们湖北人爱喝茶,“茶圣”陆羽就是我们湖北人,湖北也盛产茶叶。虽然我本人并不喝茶,对茶道更谈不上了解,但是我很喜欢月满天心的这本书,她的诗词底蕴深厚,文字如绿茶

  《茶缘心语》读后感(九):《茶缘心语》:喝出茶里的中国文化底蕴

  《茶缘心语》:喝出茶里的中国文化底蕴

  我没有喝茶的嗜好。以前,也想培养一点自己对茶的喜爱,买过一本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的小册子,书名约略叫《饮茶的科学》,多少知道一点绿茶、红茶知识的ABC,但是这本书侧重的是科学知识的介绍,讲述的是饮茶里的科学,告知的是喝茶中的营养成份,但视而不见茶中的文化底蕴,所以,这样的书,依然无法让自己对茶涌上情有独钟的衷爱情结。

  而一本《茶缘心语》,则抛开了茶里面的所有的物质成份,而完全专注于茶中所凝结的精神空间与文化意蕴,带着我们穿行到中国文化的诗歌海洋里,翔泳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吉光片羽的描写之中,深入到中国文化精神的本质性气质之中,让我们感到茶,竟然与中国文化如何密切地相连,正如作者在书中所写的那样:“茶不仅仅是茶,而是凝成文化,源远流长。”(P50)

  与茶相关的文化,在作者笔下,作了细致的条分缕析,可以让我们洞见到中国文化的各个侧面,作者为此写道:“茶与诗,茶与禅,茶与心,茶与水,如月穿潭底,似风过山林,融为一体,无他无我,无世无欲。”(P56)在作者的笔下,茶的每一个侧面,都能相连到中国文化的核心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英文名字“CHINA”的意思就是瓷器,而瓷器恰恰在茶文化里,扮演了一个如影形随、相得益彰的重要角色。所以,作者在第一章里,就对饮茶的器具进行了一番全程鸟瞰,而在这种穿透历史的扫描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长溜瓷器的演进史。在作者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瓷文化历史演进的熟知与稔悉程度,书中告诉我们,茶具最早出现于汉代,之后经历了唐代的雍容华贵、宋代的简单清雅、明代的干净雅致,到了清朝,茶器则精简到了一定程度,从中,我们看到的恰恰是中国瓷器的演变流程,由此我们明白,就在看似完全与舌尖相关的茶文化中,背后却潜隐着的是中国文化里的占据了相当大篇幅的陶瓷风尚的每一个细部,作者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却精准地把握了历史深处的每一处流变的反光,将它的光束采录下来,便构成了配合茶色与茶味的一道绚丽的“同框”,于是,我们在茶器与茶的同韵合拍中,感受到了那种“茶”与“器”联手相辅相成打造的茶的韵致,茶的馨香。而茶与瓷的辉映成趣,恰似是中国文化里的曾经照耀欧洲的两缕灿烂的光,当年引发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正是中国与西方贸易中的巨大落差,而这个落差的原因,就是中国出口的茶叶,让英国的白银滚滚流进了中国,为填补这巨大的落差,英国人用同样的一种性质与茶完全不同的可以上瘾的植物果实输入中国,从而使中国遭遇到灾难性的历史巨变,也因而开启了中国看世界的眼,可见,小小的茶叶,却关乎着国运,关乎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硕大章节的开演。

  这是茶所依赖的物质部分,在这一基础的层面上,往精神的空间里延伸,我们可以看到,在茶的内质里,还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兰心慧质,体现着着中国人的做人之道(P35)。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诗词里的茶文化。但这本书不仅仅限于中国的古典诗词,我们看到,作者从一首诗中,去解读茶里面蕴含的诗情,去品尝茶背后的禅味,去体味中国人的内在胸怀,这都是因为在茶的恬淡中,应和了中国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是因为茶的浓郁与芬芳里,浓缩了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所以,一杯浸过茶的水,一盏载着氤氲的杯,里面展开的都是中国文化的诗心与画意,透露出的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作者在书中,作了透彻的分析:“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自从有了文明,人类就一直想摆脱短暂的、过客般的命数”,而这种思虑是最为苦恼人的,解决这种人生的苦闷、怯除浮躁的心态,中国人有着自己的绝佳配方,于是茶成了能够“品人生沉浮”的最佳帮手,与中国文化里的禅味、诗情、雅趣一起化解着人生的况味,为这个民族打造了一份应对岁月流年的无奈情结的最佳精神慰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不是没有宗教,只不过这种信仰、这种精神的度人,已经融入了我们的世俗生活,融入了我们的舌尖上的品尝。这本书,打开了茶的一隅,却告诉了我们茶的秘密,中国文化的秘境。读懂茶,我们能够敞开一边浩大的中国文化的瑰丽天宇,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是借助于中国的饮食文化来透视民族性一样,从茶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正打开了一个别有洞天的浩繁世界。

  《茶缘心语》的作者在写作中,采用了一种诗一样的语言,每一章讲解的依托支撑点是一首首古诗,但是作者并没有被一首诗束缚,而是展开了对中国文化的全程穿越,像《红楼梦》中涉及到的往往被我们忽略掉的有着茶的描写,在作者笔下还原了对人物刻划的重要意义,在这种涉笔成趣的勾勒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层内蕴的通透把握,在一饮一啄的描写中,我们能够触摸到作者对国学底蕴的深厚积累,这样使得书中带领我们走过的茶之旅,更是一次中国文化的大检阅,从中我们收获的是中国文化的心电曲线与灵魂波束。

  《茶缘心语》读后感(十):醉茶

  《茶缘心语》 以诗词里的茶文化为主体,每章都由一首有关茶的诗文开篇。 全书充满雅意,展现了茶、水、器之间的完美联系,兼有饮茶、茶艺、会友带来的哲思与禅意,一切皆有一种相与相得的美感。

  素雅白瓷、厚重紫砂、粉彩、珐琅彩色茶具是作者月满天心在第一章“落雪飞芳树 茶器”中讲述到的。这些茶器形态各异,色彩纷繁,假若名家在茶壶上绘画或是题字,那么茶壶就独一无二了,它含着烧制茶器时的祈愿、含着名士在刻字绘画时眼里流转的情意,也含着收藏者爱如珍宝的怜惜之情。

  文人雅客、高僧贤士,无论在朝在野,总会相聚品茶。流觞曲水之雅致,丝竹管弦之悠扬在山间淙淙流水,如沸花香中漫开。品其间滋味,就像刚泡的新茶。翻腾滚沸而后归于宁静,无论经历多少,最后终是心境澄明。若是达到“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地,便是人与天地心意相通了,看清这这轮回之道乃是美事一桩。想清楚了历劫仍不可忘者该如何对待,又该如何自处。春茶年年发芽,在茶期结束后又悄然下了枝头,安静地从泥土中汲取营养。待到第二年又重新吐露新叶,诉说着自己崭新的生命,从上一代传承下来的生命!

  有时会痴痴傻傻读的望着泡茶留下的水痕发呆。此时凝神,茶性、禅宗之道汇入心间,手边水痕婉转,更觉人心渐淡、所虑渐空,空而知其本味,体人世之最真。真情可爱,在不经意间仿佛看见了永远。浑浊尽褪,留下的想得通,性情豁达。能拥抱荒凉美感,能体味痛苦带来的伤疤,做个有血有肉的人。茶,真是能令我醉倒。

  初次听闻养茶之说,是在一家茶店喝功夫茶,只知道这些可爱的茶虫经过茶叶无数次的冲洗,颜色变深,光泽度更好了。店主性情豪爽、告知我这不懂茶的小姑娘很多知识,他说茶几上的各色小动物叫做茶虫,要靠茶水养着的,这桌上大多都是别人送来这里叫闲时浇一浇。喝茶时我在看《望江南诗草》,见我和朋友真心喜欢,店主就送了两本全新的,书钱都相当茶钱了。这养茶之说与本书中养壶说类似“养壶,是人对茶的敬畏。一只壶,年深日久,被茶的香气滋养,愈发厚重和拙朴,养到一定程度,壶内注入清水,便自然有茶香。”

  关于茶,还有好多话要诉说。让我将这些情慢慢倾诉与你,如今是我在选择与你,目遇成情 是我的眼缘。对于你,是只用心的。他日物换时移,换你做主,你可一定要认得我这对你有爱却又不全懂你的愚笨之人啊!

茶缘心语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zheliwenzhang/240832.html

推荐访问:茶缘景悠然小说 茶缘的句子

哲理句子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有能力享受单身的人,才更有勇气进入婚姻 下一篇:很讽刺的句子 。(句句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