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不需要资本,不努力才需要

2017-08-03 原创文章 阅读:

努力不需要资本,不努力才需要

  「  这  是  陪  你  的  第  4  3  6  个  夜  晚  」

  1

  今天,我是来和你聊聊现实的。

  还记得在2017年的时候,北京的高考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段石破天惊的话,他说——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身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这段话曾引起轩然大波,又一次将“寒门难出贵子”的观点推向风口浪尖。

  我曾见过关于这个观点的许多争议,但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现在农村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的概率正在逐年下降。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0年以后,重点大学农村户籍新生比例大约只有10%左右,城市青年上普通大学的几率,是农村青年的8倍,上重点大学的几率,更是农村青年的43倍。

  1978-1998年北京大学新生的家庭出身 / 精英的选拔: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

  再拿复旦大学举例,这个比例同样非常惊人:

  2009-2015年复旦大学本科新生城乡比例 /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比例在不断下降,在2010年,农村青年约有九百多万,但能够参加高考的比例却只有12%,城市青年该项比例有67%。

  种种数据显示,农村青年不仅向着象牙塔顶尖迈进越来越困难,就连进入它的概率都在下降。

  国家近年来加大力度改进农村教育,各种措施都在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可在城市里上学,但这种现状想要改进却并非一朝一夕。

  我又发现一个新的问题,这还是我从当中学校长的舅舅那里听到的。

  我曾上的小学初中是省重点,师资条件非常好,家长挤破头想要让自己的孩子也去这些学校,但和舅舅聊过后我才知道,现在的家长但凡有点办法,都把孩子送到了私立学校。

  因为我的母校,就读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工的孩子。

  他们得到了政府的新政策,可以和城市里的孩子在一起上学,但这又造成了新的对立面。

  家长开始不相信学校的教育水平,私立学校高薪聘请优秀的教师,就连我曾经的班主任和语文英语老师都全部去了私立学校,现在我的母校里,大部分教师都是刚刚从师范毕业的年轻人,教育水平开始逐渐下降。

  舅舅说,几次全市的统一模拟考试,整体水平排名靠前的,几乎都是私立学校。

  而私立学校的学费高昂,基本设立在城市的郊区,这又给家长们增添了新的经济和其他负担。

  哪怕在同一座城市里生活,城市和乡村的差别依然存在。

  我在家时经常能从窗户里看到学校下课后的情景。

  那些孩子们,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城市的,哪些是乡村的。

  2

  

  第二个现实,曾经有一些文章里就提到过,我自己也深有感受。

  我曾考过人力资源证,负责过公司的几次大规模招聘,前来应聘的,不乏有重点大学的毕业生。

  他们的简历都非常优秀,要么拿过学校的全额奖学金,要么是学生会主席,文艺骨干,校辩论队队长,其中还不乏一些网红,靠写文章和段子在网络上小有人气。

  我留意过许多简历,其中的户籍所在地也有农村的,成绩也非常优秀,甚至有些比城市里的孩子都要好,唯一的区别是,他们除了成绩,在其他方面的简历描述寥寥无几。

  曾经我们招聘过几个应届毕业的大学生,都是重点大学毕业,一个是城市青年,一个是乡村青年,刚入职场,大家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一开始还看不出什么差别,但工作时间久了,慢慢就发现这两个年轻人还是有些不同。

  城市青年更加活跃,谈吐气质都不错,尤其善于在工作中抓住许多细节,拿出的创意时常会有惊喜。

  乡村青年就显得教条一些,做什么事情都不太冒头,交给他的工作虽然都能完成地很好很出色,但少了一点创意和火花。

  偶尔有同事聚会,我也特别留心观察过,城市青年更加游刃有余,和同事觥筹交错,给领导敬酒也得体有度。

  但农村青年就显得拘束一些,坐在角落里不太说话,同事招呼他喝酒也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不太适应这种应酬场合。

  我也遇到过一些刚刚成功的人,比如成为大号的某些作者,他们中也不乏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

  曾经我参加过一次聚会,邀请过许多的作者,其中有一个是小镇来到北京打拼的女生,她全程都在格外用力地表现自己。

  姑娘穿着一身名牌,倒是与所有人相谈甚欢,但言谈里都在说如今自己的工作多么好,多么优秀,想要赚更多的钱。

  反倒是另外一个人穿着普通,但脸上一直都有浅浅的微笑,不怎么出风头,有人来敬酒也谦卑有礼,从容得体。

  后来我知道,这个人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从小见多了这种场面,不会战战兢兢,也不用为钱和房子发愁。

  看似两个人都是刚刚迈进事业的上升期,但这其中的不同和差距,其实不言而喻。

  3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是一位北大毕业的女学生写的,她在文章里历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文章里,她写道——

  我出生在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北京中产阶级家庭,有北京户口,家人在北京有房。敲出这行字的时候我感到十分愧疚与不安,因为这行字里包含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奋斗一生都未必能得到的东西,而我居然一出生就拥有。

  中产阶级这个词是上小学一年级就知道了,现在我二十岁,这个词依然能够形容我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

  我的母亲是事业编制,父亲是机关公务员,我的生活里没有为物质问题操过心,我也知道我不是真正富裕的家庭,我也知道这辈子大概也不会为某些东西花那么多钱。

  我小学在北京东城,初中在西城,高中在海淀,我所处的教育氛围是比较宽松的,家人不会特别要求我的学习成绩,反而更加关注我的心理健康。

  我很幸运,小升初因为面试直升,擦着分数线被人大附中录取,高考时,再次擦着分数前被北大录取,大二升大三时,在最后关头拿到了公派名额,成为了整个系里唯一一个大三公派出国的学生。

  但面对这些幸运,我无意感谢上天,因为社会学的学术训练告诉我,这一切都是社会结构性不公平造成的结果,不能自得其乐。

  为什么不公?因为我的用功,和其他城市学生的用功完全不在一个量级,高考不到一个月我还在看《南方周末》,高考不到三天,我还在看香港电视台,而那些其他千千白白饱受学习压力同一个国家的同龄人,很可能连本科都考不上。

  不公不仅关乎户籍地域,甚至关乎考题和评价标准本身,我流露出的责任感,都是学校教育和课外阅读的结果,而我之所以能够享受优质的资源,但许多人却享受不到,这就是不公。    如果非要总结我的原生家庭与成长经历,那么我不得不说,这是一条很残酷的因果链:

  我生来享受了北京户口和很好的家庭条件,然后是优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让我没有受什么非人类的折磨就考上了北大,考上了北大就又享受了北大光环带给我的名声甚至是物质利益。

  而在可以预知的将来,这一光环还将带给我更多,这大部分都是因为北大前辈的创造,因为我生于北京,而非我的个人努力。 

  遗憾的是,这是一篇被反复和谐的文章,文章的当事人最近因为一些被反复和谐的事情,连名字都被网络集体抹杀。

  在文章里,她说自己时常感到是一个负有原罪的人。

  4

  

  我今天所说的这些现实,拿着城市青年和农村青年来做对比,不是想说原生家庭,更不是将他们放在对立面。

  因为这种现实,绝非是把这一切都归于原生家庭这么简单。

  注意,我也不是说青年不可以逆袭,不可以改变改变,否定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人生的成长,与家庭有关,与教育有关,同样与自己有关,成长为如何的样子,其实这是一个概率,而非必然。

  我只是在说除此之外的这个社会“大前提”。

  一个出生在大城市,生来就享受更好的教育环境,能够轻易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他们做对了什么?

  同样,一个出生在农村,上不了好学校,甚至拼死拼活来到大城市,最后发现和城里人依然有差距,他们又做错了什么?

  城市青年没有做对,他们只不过是出生在这里。

  农村青年没有做错,他们也不过是出生在这里。

  但是,命运赠予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的价格。

  有这样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曾和一个朋友聊天,我说,我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了,我也不想有多成功,不想多有钱,就想好好活着,开开心心的。

  朋友说,那是因为你其实什么都有了。你虽然和我一样都在北京生活,看似都是北漂,但我们其实不是一个层面。

  我最开始不理解这样的话,但后来我懂了。

  我生在一个省会城市,家庭中产,父母都有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薪资,我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家里有几套房子,我自己也有工作,我真的其实已经什么都有了。

  朋友说,哪怕你现在不工作,不得名得利,提前退休,你的日子也不会有多少改变,你照样可以活得很好,但我不一样。

  朋友出生在小镇,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她独自一人在北京打拼,父母没有稳定工作,全家人几乎都是靠她来养活。

  她虽然现在月入几万,但她依然不能停下脚步,必须继续用尽全力的努力,才能换来别人可能早就拥有的生活。

  朋友说,我和你唯一的区别,就是你可以不努力,你能够坐享其成,你有这个资格,但我不行,我不努力就会失去一切。你其实有退路,而我,无路可退。

  5

  

  任何人,努力都不需要资本,谁都可以积极向上去打拼更好的生活。

  但不努力,却需要资本,心安理得地享受生活,却并非人人都能有这个能力。

  但你看,我又做对了什么?朋友又哪里做错了?

  我所说的不努力的“资本”,真的是自己的能力和地位那么优渥吗?其实不然。

  我可以说我不努力了,这种所谓的心安理得,我无非是一个社会资源的受益者,这种不公,没有降临在我头上。

  而有的人,必须努力,这种不安和上进,是他们必须背负着这种不公,他们是受害者,只有通过努力,才有机会扭转自己的人生。

  我可以大言不惭,可以任性,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但你看,我又有什么真正的资格?我只不过是一个社会资源的坐享其成者,只不过是没有被收割的韭菜。

  我现在终于认清了这一点,所以才特别无奈。

  我没什么骄傲的,反而觉得心有不安。

  我到今天,才真正理解,那篇北大女生的文章里说提到的东西。

  这其实就是“原罪”。

  END

  

  · 你 或 许 会 喜 欢 · 

  “我月薪三万,可我并不开心。”

  “我把骨头都给你,你喜欢我一下下好不好?”

  用心理学尝试拒绝

  光是确认眼神,你找不到对的人

  

  不 懂 你 的,为 你 忧 愁。明 白 你 的,叹 此 生 值 得 一 游

  尽 情 分 享 朋 友 圈  |  尽 情 点 赞  |  尽 情 去 爱

  ♫ / mono —— hideyuki hashimoto

  文中插图均来自网络

  这么远那么近

  你知道,该怎么找到我

  关注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努力不需要资本,不努力才需要

http://m.sbbzjw.com/yuanchuangwenzhag/254452.html

推荐访问:世界上唯一不需要努力 因为爱你不需要努力

原创文章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北京新机场,你太牛了!!! 下一篇:" 每一次费尽心思和你聊天的样子 我都嫌自己烦 &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