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风物004·黔东南的读后感10篇

2017-01-16 感动文章 阅读: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的读后感10篇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是一本由范亚昆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读后感(一):比想象的好

  惊艳——是我对这本书的感觉。

  是导游书,却比导游书更为深入细致。写作者并未浅浅地停留在介绍风土人情方面,而是深入当地人的生活,具象到一个个的人,一件件的事,让一个地域真正的、客观的生活风貌,层层展现在读者面前。

  “对于‘净土’与‘原生态’,人们常常期许为一种未被侵扰的、未曾改变的文化,然而大多数时候,这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与其说这样的地方已经不是原生态的净土,不如说,这里在漫长的年代里建立的人与土地的关系,还处在一种更加传统的秩序之中,那种经年累月的小心翼翼互相予取的格局,暂时未曾被新世界全然改变,它看起来似乎新旧杂糅、真相难辨,其实时间与空间在这里经历了特殊的压缩集中,形成一种独有的变化节奏。这种新旧秩序的交迭与变化,成为今天的黔东南真正的景观。”

  这一段话,很准确地定位了本书的写作特色。

  它让我们真正地了解神秘的黔东南,也客观地叙述着它在一步步被新世界影响过程中所发生的悄然变化。“游客是洪水猛兽,他们像蝗虫一样飞过,连渣都不剩下,然后又把你无情地抛弃。客观地说,个体游客是好的,每个观光者都带着善意,但中国人口太多,巨大的人流量可以毁掉所有文化。你想一个村每年拥进100万游客,还有什么东西留得下来?”学者的话被本书真实引用,不得不引人深思。入选联合国“非遗”的侗族大歌,在工业化、现代化的冲击中,其传承根基的瓦解,其演绎形式的本质变化,使热爱大歌的学者所产生的巨大忧虑,也在书中真实地呈现。“可是,谁又愿意放下微信里的卿卿我我,去鼓楼下唱三天三夜侗歌,谈一场生死契阔呢?”真是直指人心。

  驰名中外的“枪手的部落”——岜沙,现代社会对年轻人的影响,旅游业对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多作剧透,书中见。

  第一次知道侗族分南侗北侗,生活方式、穿戴风格相差很大,第一次知道中国在56个民族之外,还有一些待识别族群,如亻革家、东家、西家、绕家,第一次知道黔东南有一种极珍贵的髭蟾,因长着像角一样的胡须得名……

  彩绘大本,图像精美,文辞恳切,饱含作者浓情,值得细读,力荐。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读后感(二):【书评人俱乐部】 打开正在改变的黔东南的大门

  如今关于旅游的话题越来越多。从名胜古迹到山川大河,都能感受到中国人对于旅游的热衷。然而在人们酷爱旅游的背后,到底是在追求什么呢?

  有人曾说“旅游是身体在路上,读书是灵魂在路上,不管如何,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让人知道看待世界的方式不止自己认为的那一个样,旅游同样会让人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影响着当地人们的方方面面。

  然而旅游业的兴盛,让旅游进入到了一种迷失。不止从什么时候开始“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成了旅游的典型状态。对于一些风景人们的感叹也变成了“不去会后悔,去了会更后悔。”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有什么东西变质了。我们离开熟悉的环境,带着简单的行李,不远万里,来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到底想要看什么呢?

  在阅读中国国家地理原创团队打造的《地道风物:黔东南》一书中,突然明白了我们一直感觉变质的是什么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作者、摄影师还是读者逐渐发现,拍摄的照片开始背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场景掺入了‘表演’的成分。”

  我们去了一个地方,是想要领略这个地方与自己所在地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到另一种活法。然而这样的感觉在目前的旅游中越来越淡化了。不知是我们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还是真的如今的地与地之间没有了差别。

  我曾问过去过黔东南的朋友,感觉怎么样?她的回答是:“目前它还是很原生态的。”

  《地道风物》采访团队在进入黔东南的时候,也有着对于原生态,对于旅游表演的种种的迷思。毕竟如今的黔东南在改变,这种改变是新旧秩序在协商,在融合。采访团队认识到这点,也承认,这种新旧秩序的交叠与变化,是黔东南如今真正的景观。所以他们以“在地者”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黔东南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努力迎接新世界,却又有着自己的固守和坚持的黔东南。

  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黔东南条件很好,水热条件好,森林植被好,似乎是难得的鱼米之乡。然而他为什么落后呢?原因似乎很复杂,有历史的,社会的,或是交通的。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制约的条件一步步被得到改善,黔东南人民跟外界的沟通也越来越强,而如今担心的反而是他们传统保存问题。

  没有文字历史的民族,总是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描述着他们的历史,继承着他们的传统。侗族大歌和苗族古歌是他们传达历史的方式。鼓楼和风雨桥是他们对传统的尊重,苗绣和苗银的图案也是他们对于传统和历史的传承。

  向往黔东南,向往他的神秘,也向往他独特的历史性。虽然如今的黔东南对于他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诠释,然而底蕴还在,我们可以带着发现的眼睛去一步步挖掘。

  《地道风物:黔东南》带领我们领略黔东南的地道风物,同时也让我们重新反思对于旅游的理解。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读后感(三):美丽黔东南,一定再去玩!

  以前,我对贵州没有一点概念。有一次,在一个旅游的论坛上看到一篇别人在黔东南游历的帖子,一下子就被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给迷住了!于是,在2014年的夏初,我请了一周的年假加上两个周末去了趟贵州,其中的镇远、凯里和西江千户苗寨便是在黔东南,给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证,所以当我看到有关黔东南的书籍的时候,自然也是有一种情不自禁的冲动,希望以后再去看看那些自己还没有去过却十分向往的风景。

  《地道风物-黔东南》这本书是按照地域(地)、文化(道)、风情(风)、物产(物)这四个部分来介绍的,除简洁的文字和大量精美的图片之外,还附有一张地道风物大地图,方便读者更直观地去了解当地的风貌。对于喜欢旅游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不错的指南,可以了解更多的民族风情,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以自己的方式,按图索骥,制定自己想去的行程和要看的景点。当然,暂时无法去的朋友也可以先跟着作者的视角,神游一下美丽的黔东南。

  前些年去黔东南的交通的还不是很方便,近年来,随着沪昆高铁和贵广高铁的逐步开通,去那些大山深处的美景也变得更加方便了,当然也可能会因为旅游和商业化而把那的原始风貌渐渐改变,不过无论如何,那些独特的建筑、地貌、风俗、服饰、生活或者食物,依然对大家有很强的吸引力。要是自己再去黔东南玩的话,一定会选择书中提到的肇兴侗寨去看看,听听侗族大歌,看看附近的层层梯田,亲身体会下不一样的风情。

  其实、现在市面上有关旅游的书比比皆是,网上免费的攻略与介绍也铺天盖地,但是黔东南的迷人之处不仅仅是其自然风光,更多的是民族的特色与风情,此书真是以介绍这样的独特之处入手的,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导游解说。至于我曾经去过的苗寨,如今读来,更是有一种亲切感,毕竟那是自己走过的山水,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同一个地方,有时候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发现自己不曾留意的风景,解答存在心中久久的疑问……

  读完这本书,只能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一个意愿,那就是肯定还要再去玩!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读后感(四):雷公山、都柳江、清水江

  雷公山、都柳江、清水江。

  山间水边的那一片片黛瓦干栏。

  针线锤錾,灿烂的苗银苗绣,锯铲刨凿,灵秀的侗寨桥楼。

  走过,深爱。

  雷公山苗语称“方别勒”,意为雷公居住的地方,人称“山有连天之高,峰是雷电之源”,故有“雷公山”之称。

  雷公山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清水江和都柳江从雷公山南北萦绕而过。

  雷公山向东南,黎平县境内,特别是堂安-岩洞-地扪一线美伦美焕,是百里侗寨的精华,而雷公山核心区的高山巨壑间则铺排着不事张扬的苗寨。应该说,整个区域是非常典型的那洞文化——那为田,洞为小流域。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或许侗寨更秀丽,而苗寨更朴拙。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读后感(五):彩云之旅

  林亦霖

  上学的时候曾遇到一位苗族的学姐,她长得很水灵,言谈特别优雅;然而最让我惊叹的是,在她们独特的节假日,学姐一身民族服饰颇为让我震撼。

  从那个时候起,黔东南一直让我魂牵梦绕,那亮闪闪的苗银,那色彩亮丽的衣着,无一不向我诉说着那片神奇的土地。看书的时候,仿佛融于其中,也到那里走了一遭,听着他们讲话,看着他们唱歌。心情竟是异样的欢畅。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读后感(六):深山里的净土世界°

  ——评《黔东南》

  文/蓦烟如雪

  “原生态”是很本原的词汇,它指的是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它包含着原生态唱法、原生态舞蹈、原生态歌手、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等。原始是未经雕琢,是净土,在满是游人的地域,已经是少见净土之地了。

  而在翻阅到《地道风物004·黔东南》后,我是欣喜的,也是感叹的,“一百年前的旅行者离开故乡时,随处可见参差多态的地域文化,而今,人们似乎只能在某些遗漏之处才能找到渴望的原始景观。”云贵高原边缘处的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他在今年1月被《纽约时报》推荐为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云贵四面环山,多群居少数民族,他们在九十年代就被列入“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最佳旅游胜地,是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确认为全球18个“人与自然保护圈”之一。

  它是人们眼中的“山地部落”,是旅行者眼中的未被侵扰,未曾改变的文化,这里有异乎寻常的服饰、纯粹而原始的手工艺、丰富的节日传统、神秘的祭祀场景……大部分时候我们仅能在书中看见皮毛,而作者却是摒弃了猎奇的心态,不做表演式的作品,他们用“在地者”的视角观察深入内里,为读者打开别样的云贵世界。

  本书从地理坐标、文化名片以及异域风情和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析来步步解谜苗疆腹地。书中有详尽的地理介绍,甚至多民族融合的“大混居,小聚居”的特点,我很喜欢这里传统谚语和当地文字的再现,这是正在流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黔东南,山高林密,溪涧纵横,此书不仅用详细的古籍寻找踪迹,还用大量的精美图片去再现云贵的与众不同。

  对于爱旅行抑或者喜欢看地理书籍的人来说,这本书是非常有自我特色的,这本书有大段的历史来源,有各种详尽的地理数据,甚至是对当地民族特色进行了细致跟踪和解析,这本书没有那么散文性,却让人想到了国家地理图书,比起看过的那些游记,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南,更是一种解剖式的观察书。

  行走在时光的边缘,找寻“七十二寨”的侗寨,看一看山路弯弯,风景秀丽的月亮山区,想听一听芦笙节里的曲调,见见姑娘给芦笙队送酒水的场面。云贵的生活是神秘的,不仅仅是苗族侗族抑或是其他族群,他们的信仰,节日,都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关节日都数不胜数,最喜欢的还是鼓藏节,花炮节,甚至是姊妹节、吃新节等等,这里的民俗也独具特色,比如抬棺人,他们诡异的装扮,体验“官人”的独特都是很稀奇的。

  这里的建筑在各地都有所不同,传统的侗族技艺配上精美的绘制图案,不仅仅是实用可以概括。这里的糯田也是与众不同,皮纸的技艺都匀毛尖的馨香,大血藤果的突出,甚至是琵琶歌的余音都是让人想一睹为快,一听为实的诱人源头。

  这本书,包罗万象,涵盖了很多我们很少见过的事物,不仅仅有故事,有典故,还有许多的未知。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读后感(七):山水黔东南

  我对于西南山野也算是神往已久了,距离最近的是今年夏天去了昭通市的水富县度过严酷夏天的一日一夜,纵然是川滇交界,也得以一窥大山里的岁月。

  本书关于黔东南,关于我们未曾知的“山地部落”,关于原生态与纯净。书里黔东南和读者间的距离恰好,观之有物且有趣,醉人隐秘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不知道现如今这里可不可以算得上是原生态的净土,但或许,这里漫长岁月对传统的敬畏终归值得我们的敬意。这个世界新旧杂糅,时间与空间相持,舞出一段独有的瑰丽。

  行者无疆,书里行走游动的视角带领我们在路途中看到更广阔的空间,去领略清水江、风雨桥、侗族大歌的风采,也为我们探秘种种风俗节日,如苗族的吃新节、姊妹节,侗族的赶歌会、过冬节等。酸汤、糯禾、苗银、蜡染……手工的精致令习惯机器大生产的我们大开眼界。

  村野里孕育着朴素的生活方式,山村的至诚至朴,离不坦诚质朴美好的人性之光。  

  当山村日益沾染到城市的烟火气,他们有了什么不同。人、山村与城市之间无论添加什么关联词语,都将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包涵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及灵魂归属的终极拷问。书中介绍了现代化的种种,却也并未遗忘传承的力量,我们的乡村有了不同的风貌,人们骑着摩托车穿梭其中,而我们的传统也将继续走下去。那种在经年累月而成就的格局,暂时未曾被新世界全然改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野况味,美得纯粹。与自然相处的时光,才是自然爱悦者的赞歌,世间散发出雨后初夏的花的清香,世界清丽而透亮,满怀草木清香。

  书中附赠黔东南地道风物手绘地图,重塑别样的旅行视角,发现更广阔也更真实的黔东南。配图真的是大美,看了不禁产生被自然感动的动容。看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很容易和电影《路边野餐》里的镜头重叠,不知道这种形式的注目是否为当地人所喜呢?毕竟居民才是一个地点的主人。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读后感(八):发现中国少数民族之美

  中国国家地理、中信出版的“地道风物”真是好书,是我喜欢的类型。有它在手,不出家门,也知天下风情。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是这个系列图书中一本专门介绍黔东南风情的图书。从目录看,按地、道、风、物分类文章。地,可以理解为与地理有关的,介绍了黔东南的地理环境、山河由来等;道,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迹,在这里,指示黔东南少数民族的源起、发展的规律、规则;风,民俗风情;物,产物。按这四个章节,再一篇篇细读,图文并茂,字里行间了解那些我不曾熟知的少数民族的人文历史、风情地貌。

  主要介绍黔东南两大少数民族,一是苗族,二是侗族,其他还有亻革 家、东家、西家、绕家等有待识别的族群。这里的黔东南应该不单单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而是指贵州省的东南一隅。据书中介绍,那里虽已不是原生态的净土,但是依然保留着古老的民俗,现代化的旅游业把世界各地四面八方的游客带到了那里,但是旅游学家希望看到的那些能静静踏入这方土地,静心地聆听观察当地人生活、尊重他们的习俗、不破坏他们生态的旅行者,而不是那种一大拨哄地一下被拉过来围观,留下垃圾、又带走许多资源的猎奇者。

  黔东南的少数民族生活对我们而言,神秘而神圣,苗族、侗族或是其他的未识别族群,他们有自己的信仰、风俗。各种节日,苗族的吃新节、姊妹节、龙船节,侗族的赶歌会、过冬节,从这些节日的节目中我们看到了这些民族民众的能歌善舞,对先祖、鬼神的崇拜,应该说他们的传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民族已渐渐地失去了传统的发扬,但是在这些看似固步自封的深山民族里,却一直保留着传统,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真的固步自封,从书里的一些文章中,我们也看到他们渐渐地汉化,年轻人走出大山,到中国发达的南方城市打工、安家。而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民把他们的技艺带出来,教给我们更多的人。

  侗族的鼓楼建筑独特、美观且实用,传经的侗族木匠技艺精湛,单看他们描绘的图纸设计精良、专业,若他们将这些技术传道授业于其他木工,堪称精华。侗族人喜食糯稻,他们种植糯禾时,在糯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生态互利系统。匠心民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苗族那些银饰的打造、各种美仑美奂的刺绣,让人惊叹天上尤物。

  一张黔东南地道风物地图把旅游路线做了标识,可供一心想前往的游者参考,地图上还集合了苗侗的节日、物产,简洁但实用。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读后感(九):地、道、风、物黔东南

  在旅游风盛行的时代,在日本、韩国、台湾能够随意往来的时代,还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把目光聚焦在黔东南这样落后,但依然保持着最淳朴风俗的地方。虽然因为旅游,“表演”的成分悄然加入,但这些作者能够亲身走近中华这处依然保留着“本色”的地方,并以最真实的“面目”呈现给读者。为这些作者的呕心沥血点赞。

  本书从“地”“道”“风”“物”四个方面,将黔东南的人文地理,风俗文化,传统文化等一一道来。你跟随着这些作者的文字,去感受着这里的风土人情,有时候有穿越之感,仿佛回到了以前的生活时代,就这样和那里的人一起品尝稻谷,一起建造鼓楼,一起唱起“大歌”。你会看到那些民族服装的精致,你知道了苗族为什么佩戴白银饰物,你也知道了为什么这个地方依然种有糯稻。你还会知道,外面的世界与黔东南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走出大山,想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有些人就属于本土,他们守候在自己的土地,无怨无悔。

  交通不便,成为多少人羁绊,那里的人往往贫穷,落后,但有很多时候,我们真要感谢这交通不便,因为如此,很多原始的东西得以保存,让我们了解到多少年前,多少世纪前的风俗人情。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进步,不过进步与保守之间,有矛盾,有冲突。进步了,开放了,却有很多值得保存的,容易破碎的文化不能传承。于是在哀叹文明消失的同时,我们急切地要保留现存的文化。能用身体,精神写成一本独特的风俗人情,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存在于世的那些精髓,这样的书,就可以称为好书。

  《地道风物黔东南》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反复阅读的书。如果你有一天真的想去贵州看看,走走,想去那些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的村落里感受一下比较原始的生活,那这本书可以成为你的指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无法行走的时候,读读书,在文字的世界里领略不同的风光,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读后感(十):主编手记:我们一起走过的山与水

  范亚昆

  电影《路边野餐》上映,同事们约好集体早退,去看电影。

  黑魆魆的影院里气氛安静,一觉醒来,荧幕上的旁白正在解释,为什么当地人将狗唤作“老师傅”。我不禁满意:看,没有错过重要情节。身边不远处的黑暗中,枇杷姑娘、十三郎、云先生、晃晃姚正认真盯着荧幕,大概没有像我一样瞌睡和走神。

  黔东南的山山水水在荧幕上像时间一样缓慢流淌,这是我们一起走过的山山水水。

  2015年的最后一晚,那时我们的采访团队宿在西江千户苗寨。临近午夜,到处弥漫着跨年夜的气氛,在京的同事们已经开始在微信上互祝新年。枇杷姑娘一个人坐在寒冷的阳台上听歌,面对着苗寨里星星点点的灯光,欣喜于这旅途中的跨年经历。而我刚刚和十三郎大吵一架,陷入懊恼之中。

  那次同行的有最合适的作者、最好的向导、最有耐心的摄影师,作为编辑的十三郎却准备不足,缺乏计划,致使第一天的采访行程混乱不堪。吵完十三郎,我又后悔,他过去从来没有与作者配合采访的经验,为什么我不能心平气和地与他讲清楚,为什么这样莽撞去毁了一个队友的跨年之夜?

  第二天一早,采访队伍就要在黔东南分头行动,我想在分别前追着十三郎再讲一遍方法,却看到他倔强地站在远处,一个人打了很多个电话,联系接下来的行程。不用再叮嘱了,我想。他的改变也是对我的原谅吧,我又稍稍释然,目送大家的车离开西江苗寨,一路远去。

  电影里,女孩洋洋走下河,坐上船,风吹过水上,她念着自己的导游词,停船上岸,遇到一个卖东西的小摊,问,风车多少钱?卖风车的说,这是小孩子玩的哟,5块。洋洋买了风车,吹着想让它转起来。

  枇杷姑娘那时与摄影师宇堃组队,一路去采访侗族大歌。她在微信上发来的每个现场瞬间,都让我羡慕:见到了当地唱歌最好的老人,夜晚进入老乡们学歌的乡村教室,路遇某个村寨的木工们正在打造巨大的鼓楼,与傲娇的作者青蛙先生喝酒夜话……回京后,她又一头扎进堆积如山的侗族大歌资料。我却总在想,她收获的快乐,远大于这篇文章本身吧?

  云先生与作者雷老师组队,准备去采访黔东南的手艺人。我与他们二人拎着早餐站在闹市区的路边,为优化行程争执。眼见得雷老师被我说得无言,气氛紧张,云先生一脸无辜地劝慰道:雷老师,吃个包子吧。几人不禁哑然失笑。后来他们二人携手合作,深入乡间,成功记录了许多手艺瞬间。结束之后,雷老师真诚地说,我希望再次与你们同行。

  荧幕上,漫游者陈升坐着一个男孩的摩托车,在弯曲的山路上孤独地走了许久。

  有一夜我宿在从江县城,窗外有一条江,和黑峻的山岭。白天与作家萧先生深入苗岭腹地,路难行,遇大雨,随处可见塌方,天黑时若绕不出来,会非常危险。这就是这一带的日常生活的样子。后来我们沿着都柳江边崎岖的路走了很久,遇到的山太多太多,我叫不出每一座山的名字。那夜窗外的山大概属于月亮山,这一群山的主体在广西境内,被称作“九万大山”。

  对古人来说,这样的名字透着一种绝望感。有些村寨在山中建梯田,后来成了景观,许多人喜欢找一个观景点拍照,赞美好看。层层叠叠的水稻田青绿青绿的,在天底下很壮观。而我总是不喜欢看梯田,它们开垦起来太艰难。这是人与自然双向榨取的产物:人在榨取山的自然水土,山在榨取人的艰辛劳动。然而,人们还能怎样呢?

  漫游者陈升坐的那种摩托车,我也坐过。独自宿在地扪村时,有一日清晨我在村里转悠,遇到一个男孩正在河边刷洗摩托车。我与他约了午后在花桥的桥头见面,带我赶去另一个村寨。我按时出现时,他已整饬待发。男孩大概20岁,染着黄黄的头发,一幅潮流装扮,不说话,在山路上风驰电掣,速度让人心惊。我只得横下心来,默念自己一向运气好,不会出事。去的是腾讯在20多公里外的铜关村建造的侗族大歌博物馆,我邀请男孩一起进去,可以听我与人谈话,但他羞涩不肯,一个人在馆外等了我两个多小时,又把我带回地扪村。我要付钱,他还忸怩推让一番。他的摩托车与村里男孩子们的摩托车一样,没有牌照,没有去过远方,也没有进过县城,此行于他就是一次十足远的行程。

  陈升在理发馆理发。他与理发的姑娘说起大海。姑娘说,我也想去看海。

  “我也想去看海。”在无穷无尽的山中,这曾是一个多么简单又多么遥不可及的心愿。贵州乡土文化社的社长李丽带我去丹寨的石桥村,为我展示NGO组织在当地的工作。村里的欢迎仪式是这样开始的:一个叫小龙的青年用投影仪为大家放了一小段“纪录片”,是他为自己的村庄拍摄的场景。镜头摇过山坡上的野花,摇过水塘里的鸭子,摇过村庄的房顶与街道……同行的学者说,你们可以请专业团队拍摄村庄纪录片呀!我却为这些稚拙的场景感动,因为我看到的是小龙的眼睛,以及他眼中属于自己的村庄。山里开了路,许多年轻人都走出村庄,出去“看海”,NGO工作者却在尝试着让年轻人表达自己的故土。

  拿着风车的姑娘洋洋走过村里高高低低的路,又跨过一座吊桥,回到理发店前的街面上,来到年轻人们的演出场地,来到这场长镜头的终点。人们在这里唱歌,互赠礼物,相互告别。

  电影结束后,灯光亮起。我追着十三郎嘲笑说,你肯定又睡着了吧?他不理我。

  看完电影的第三天,《地道风物·黔东南》印出来送到了办公室。枇杷姑娘取了一本样书,要我们每个队友在扉页上签名留念。云先生写的一句话是: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大家哄笑:你记电影里的台词记得好清楚啊。

  2016.7.25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的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gandongwenzhang/238206.html

推荐访问:地道风物pdf

感动文章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所以去荒野》经典观后感10篇 下一篇:地图涂色书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