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的读后感10篇

2014-09-25 感动文章 阅读: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的读后感10篇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是一本由[英]朱利安·巴吉尼 / [英]安东尼娅·麦卡洛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一):一个是解释,一个是解决. 结合在一起才是我们的路

  两个医生,一个是解释,一个是解决.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解决方案是从你的内心出发. 结合在一起才是我们的路,至于怎么选择,这就是我们的问题了~~

  以下是书的目录,也是提纲,在看作者具体阐述之前,为什么不试试自己来解释一下下面这些话的意思,重要的是自己的体会.

  -------华丽性感的分割线-----------------------

  1、 为什么追求完美的生活却越来越混乱?

  心理医生:你应尽力做到最好,同时欣然接受不完美的必然性。

  哲 学 家:积极的追求,是用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来定义自己。

  2、 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哲 学 家:顺应我们作为理性动物的真正天性来生活,善用头脑,积累智慧。

  心理医生:发现那些日常生活中真正带给你满足与快乐的东西。

  3、 为什么一直追赶目标,却永远是失败者?

  心理医生:目标就像是你在旅途中想参观的景点,而价值观才是真正的方向。

  哲 学 家:最好的目标是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4、 为什么无法做“真我”,总是要戴着面具生活?

  心理医生:你真实的自我,其实就是被你丢在办公室里的那个。

  哲 学 家:几十年保持不变的人,并不是忠于自我,而是忠于虚假的自我观念。

  5、 怎样在有限的人生里让生活更加丰富?

  心理医生:丰富的生活就是所做的事情不多,却体验得很深入。

  哲 学 家:享受一顿美餐并不仅仅与食物有关,时间、地点、与谁共进晚餐,都会产生极大影响。

  6、 为什么信奉婚姻忠诚却无法抗拒诱惑?

  哲 学 家:你的选择不一定必须是完美的,只要足够好就行。

  心理医生:学习观察自己的欲望。

  7、 应该听从内心生活,还是用理智牢牢控制自己?

  哲 学 家:心灵提供同情与动机,头脑做出深思熟虑的判断。

  心理医生:内心的情感不是无法控制的过山车,而是可以冲浪的潮汐。

  8、 到底应该谦虚谨慎,还是要高调做人?

  哲 学 家:谦虚并不总是关乎感觉如何,而是关乎行事如何。

  心理医生:骄傲的人渴望把自己看作命运的缔造者,所以往往低估了运气的作用。

  9、 作决定的时候,应该相信直觉吗?

  心理医生: 这并非头脑与心灵相对立的问题,而是头脑与心灵的持续对话。

  哲 学 家:直觉不是理性的替代,而是必不可少的“同伙”。

  10、 外在美和内在美,哪个更重要?

  心理医生: 我们不得不通过呈现自己的方式来与世界交流,因此从外在方面进行一些思考是有价值的。

  哲 学 家:人们呈现自己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他们真正的价值观是什么。

  11、 为什么下定决心后总是无法坚持到底?

  哲 学 家:此时最需要的是理清信念,而非鼓起勇气。

  心理医生: 你需要防备两个小鬼:一是不经思考即刻行动,二是自我辩解。

  12、 为什么不管多努力,还是觉得自己远远不够好?

  心理医生: 要注意,富有同情心的自我纠正是渴望改进,而基于羞愧的自我攻击是渴望惩罚。

  哲 学 家:如果你对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想得太多,那么思考一种行动是对还是错就会更难。

  13、 为什么难以正视现实,永远活在自我欺骗中?

  心理医生:我们完全能够看到眼前的事实,但自以为是误导了我们。

  哲 学 家:我们以为自我是个独奏者,而其实每个个体的思想都像是一个爵士乐队。

  14、 为什么地位高的人总能得到一切,该怎样看待地位?

  哲 学 家:我们能做的最实用的事情就是确保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周围的人与我们看待地位的方式是类似的。

  心理医生:成功就是按照我们的价值观来生活。

  15、 为很多事感到内疚,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吗?

  哲 学 家:不管我们有没有感觉到责任的重要性,我们对控制范围内的一切都负有责任。

  心理医生:我们必须努力避免两种错觉,以为自己无比伟大或把自己视为可怜兮兮的受害者。

  16、 人生那么多苦难,一定得乐观面对吗?

  心理医生: 理想的状态是一边意识到可能发生不好的事,另一方面心怀感激、具备反弹力,在这之间找到平衡。

  哲 学 家:不要做悲观主义者或乐观主义者。而是两者都做。

  17、 为什么对于过去,心中总有无限后悔和遗憾?

  哲 学 家:如果我们想欣然接受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就必须接受昨天所做的一切。

  心理医生:当你与现实争辩时,你就失去了100%的时间。

  18、 活着如此空虚,人生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心理医生: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创造、体验、态度来找到人生的意义。

  哲 学 家:任何我们觉得有价值的事,都可能是意义的来源。

  19、 应该积极行动,还是活在内心世界之中?

  哲 学 家:没有丰富内在生活的人就像没有乌龟的壳,过于努力活在内在的人就像是没有壳的乌龟。

  心理医生:最重要的是关注我们的内在生活,并以实际的方式与世界接触。

  20、 正念和冥想真的有益吗?

  哲 学 家:你很有必要停下来问问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心理医生:对自己的内在体验、对周围大小事物都保持一种开放、好奇的态度。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二):哲学家像哲学家,心理医生像行动派的哲学家

  首先想吐槽,这里面的心理医生一点儿也不像心理医生,还是像个哲学家,只不过这个哲学家有点儿跃跃欲试想踢你的屁股。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以哲学思维引导人内省的书籍,通过讨论了20个生活中的不如意和疑问,与读者探讨如何从思想和行动上改善自己的人生。

  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思想上,也就是从认知上如何理顺和认清对事物和逻辑的理解的。

  所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把书籍介绍下的目录看一遍,这二十个问题里面,有没有你自己感到困惑的,绕不清的,想绕清的,可以让这两位哲学家来帮你绕。所谓有惑者解惑。

  没有疑惑的,不多想的,或者不习惯以这种逻辑推理式方法思考生活的人,可能会有些不太适应这本书。

  至于我?我自己就经常爱在这种问题里钻牛角尖掰逻辑,看这书有股同行是冤家的感觉……于是我读这书的过程里脑袋里就钻出来两个小人开始打架。

  一个说:大师兄,师傅说的对啊

  另一个说:我不听不听不听不听……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三):充满了金句可以看的很轻松

  10月底看完的,搜索的网上免费版下载,这种不是专业学术书或者大量案例讨论的心理学书,可以很轻松的看完了。

  内容不用多说,20个“老生常谈”的人生问题,涵盖发展,心理,认知,未来,幸福还有最火的正念。讲的很浅,可以说是大段文字的讲道理,每个问题都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两方的文字,我还是更喜欢看心理学的文字,哲学感觉更不易懂,心理学好像更贴近身边。提到的各种疗法和概念,别的大众心理学书,其中我看过的比如《安静》《意志力》《自控力》,都有提到,那些书是案例加分析,这个是充满了金句,几乎可以行行划线标注留存。

  闲暇时光可以随手看看,很轻松的受教育过程,还是推荐一下。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四):《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方向比终点更重要

  我将致力于接受无法改变的

  改变可以且应该改变的

  并且找到区别这两者的智慧

  作为一本谈论生活的书,《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是很成功的。其实任何学问,最终的落脚都应该是其之于人类,之于生活的意义,即使是哲学也不例外。而心理学——在书中被比作哲学“分手的恋人”,其本质同样是以思维作为研究对象的。所不同的,哲学家谈论的是原因,他会告诉你怎样去思考;而心理学家则是思考如何解决——Just tell you how to do.

  书中谈论的二十个问题,是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遭遇的困境。没有人可以让生活一帆风顺——其实那样的日子,也绝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的常态应该是什么,是波澜壮阔还是应该向往波澜不惊,往往是令人们摇摆不定的根源所在。“人们不晓得怎样安静地呆在房间里”。

  其实人生,并不总会有确切的答案。

  最近在追看一部日剧《孤独的美食家》,讲的是 “负责替人找东西“的井之头五郎,在工作间隙前往餐馆当中吃饭的场景的故事。或许是深夜剧的缘故吧,这部剧总会在唇齿留香的同时给人满满的幸福感。

  在我们的价值观念里,五郎绝对不算成功人士。不是公务员,开不起宾利,人到中年却连媳妇都还没娶上。理论上不会有人向往这种生活,但每每当五郎找到心仪的美食大块朵颐时,我们的心里却总会生出由衷的艳羡。大抵上是因为,五郎的幸福很简单吧。他偶尔在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觅食”。 也许当心绪被简单的向往填充时,你便无暇苦闷了。

  幸福,是一种状态,而绝不是结果。

  巧合的是,《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中也有类似的论断。“最好的目标是关注‘做’和‘成为’的目标,而不是‘做到’。”生命是一场单程旅行,所谓起点和终点其实早已注定,我们所能决定的,只是在这场旅行中,保持怎样的状态。你可以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也可以从容坦荡,宁静淡泊。无论如何,对最终的结果都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你的状态,只决定了你幸福与否。

  那么,结果无意义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吗?

  “生活本身没有意义,但生活之中会有意义。我们得自己把意义放进去。”

  谁能说,一场华丽的演出,不可以是一场独角戏呢?谁又能说,成全自己的华丽演出,不能称为幸福的人生呢?

  人要成功,我要永远。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五):连接与进步

  写书角度很新颖,问题也都问的不错。内容稍许陈词滥调?有两个点很触动我。

  一个点是人们总是尝试把自己和更“高大上”的人或事联系起来,以提高自尊,或是自我感觉,大意如此。

  我想的是,把自己与外在连接,是个排解空虚和孤寂的好办法。

  甚至找一个人一起生活,愿意为他付出,把自己的生活与他相连,道理也类似。

  或者找到很多爱好。

  或者从事某些伟大的事业,比如革命,或者学术。

  可是,能不能不要连接那些高大上的?连接一个人,与一项爱好的区别又在哪儿?能不能不要有任何与外界的连接?

  中间一个问题答案最茫然。最后一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否认,人不可能是孤岛。再一反应是无奈,为什么一定要有与外界的联系?难道真的就做不到一个人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就这样孤立地生活在天地之中么?理论上很想反驳,经验上却只有这一个答案:人需要和外界相连。

  至于另外一个点:自责并不能推动一个人进步,只有宽容性的自我鼓励才可以。

  确实如此。自责带来的进步即使有,却难以持久,若是持久,则是伤。

  而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责的呢?自责的标准又是什么?

  从整个群体的角度来看,我过着的日子该是中/众位数?

  为什么我一定要拿完美的标准/竭尽全力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又或者,为什么总是要拿别人的标准过来比较?因为习惯么,改了吧。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六):手术刀or医生

  世间的人大多穷其一生追求的无非两个字----幸福。事业满足,家庭安心,我们终日忙碌,或勾心斗角或置身事外,求的只是幸福感飙升那么一点点。然而,怎样能幸福?如何对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难题?有没有一本武林秘籍,学会便触类旁通,行走天下都不怕?有没有本葵花宝典,不需我们“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便可傲视群雄?

  100多年前,鲁迅弃医从文,他意识到一把手术刀只能救活一个生命,却医治不了人的思想,麻木被动的生命即使存在,于己于人又有什么意义?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想要改变世界,却又被世界改变;我们随波逐流,却心有不甘。午夜梦回凌晨辗转时,总有一个声音,轻轻响起:“就这样了吗?真的无法改变吗?”幸福的热气球在道路前方缓缓升起,无声召唤,我们无法改变的是自以为足够努力的努力,还是自以为足够聪明看待世界的方式?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触手可及泛滥的个人版心灵鸡汤、励志小故事,不是对现实环境的无力抱怨哀鸣,我们需要的只是静谧午后一杯暖暖咖啡的陪伴,沐浴在淡黄色阳光下,手指轻轻翻开一本书,听听世世代代累积下来的集大成智慧,不经意间,安静躺在工具箱里,热切等待主人的,总有一款适合你。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是本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好的书,没有高深统一的理论,有的则是将哲学、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三者的有效结合。书的上篇审视了20种可能出现的人生困境,下篇则一一提出应对方法。虽然看起来,哲学更像是位肯无偿提供如何解释世界、如何看待世界的医生,它不仅仅满足于心理学家侧重技巧地快手一刀,轻松解决单一问题,更想传递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让你无论处于何时何地,不假外物“医者也自医”,但是历史上分道扬镳的哲学和心理学学科,终于在书中握手言和,共同为理解世界、改变世界提出思维模式和解决方法,两种声音和谐共处,此起彼伏,相互补充而非自相矛盾,任读者选用他们可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的工具。

  毕竟,无论是锋利的手术刀,还是睿智的医生,都只是希望我们能幸福,再多那么一点点。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七):哲学与心理学是对好伙伴

  在书店碰到这书,一下就给吸引过去。配色漂亮,题材有趣,脑子赶着钱包,就买了。

  哲学与心理学是在认识自己、理解世界路上殊路同归的俩好伙伴。某种程度上,我也觉得有必要尝试在心理医疗里辅以哲学作佐料,类似中西药搭配着来治疗。

  书中提了20个颇具代表性的问题,譬如

  为什么追求完美的生活却越来越混乱?

  为什么一直追赶目标,却永远是失败者?

  为什么无法做“真我”,总要带着面具生活?

  应该听从内心生活,还是用理智牢牢控制自己?

  ......

  然后由两位作者——安东尼娅·麦卡洛(英哲学家)和安东尼娅·麦卡洛(心理医生)站在各自领域轮流回答。很多单看似懂非懂的观点,在书中从两个角度展现阐述,就清晰明了多了(这也是换位思考的魅力)。

  实践智慧不是基于计算、规则的体系,而是依赖于环境的艺术。希望在哲学与心理学的共同作用下,

  我们能够致力于接受无法改变的;

  改变可以且应该改变的;

  并且找到区别这两者的智慧。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八):理性真理还是服从现实——《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中的分庭抗礼

  心理学和哲学,在 19 世纪前本是一家人,两家的“婚姻”本来很美满,后来心理学与哲学分家,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本书中,哲学家和心理医生,共同诠释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问题。

  从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到人生为何总是后悔,书中的 20 个人生问题,都由心理医生和哲学家分别作出解释和讨论。这本书的内容,正如哲学和心理学一样,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给你一个绝对客观正确的答案,但是却能给你一个完全不同的思考世界的方式。

  对于愧疚,哲学家认为只要是在我们控制范围内,无论我们是否感觉到责任,都应该负责。而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既不能把以为自己是无比伟大救世主,又不能认为自己是可怜兮兮的受害者,而是要在其中寻找到平衡。

  对于内在与外在美,哲学家认为,人们呈现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心理学家认为,因为我们必然要于外界世界交流,因此从外在的角度思考是非常有价值的。

  纵观整本书,可以发现哲学和心理学有着很本质的区别。心理学会把人的思想当做是必然会发生且无法避免的过程,这门学科使用科学的方法,竭尽一切去了解一切内心的运作,却忽略了真实的改变人内心的解决办法;哲学则会用各个理论的以及理性化的思想,告诉你一个非常绝对的原则和真理,但是却忽略了人们真实的思考过程。

  书中结尾的话让人记忆犹新:

  “我将致力于接受无法改变的,改变可以且应该改变的,并且找到区别这两者的智慧。 ”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九):可反复使用

  昨天逛文具店,看到一个号称可以回答所有问题的神奇的笔记本,被放在显眼的货架上。装帧如同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圣经,整本书每一页都印了不同的一行短句,类似「相信你的第一反应」「怀疑你的判断」「就这么做,你需要行动」这样的话。你需要深呼吸,然后在心里默想一个困扰已久的是非可否的问题,再打开这个本子的任意一页,所看到的就是答案。

  广告所言非虚,前提是你相信这里有答案。而事实上,答案在你心里,你需要的是让几个简单的词语绕开复杂混乱的思维,把自己直接推向内心的答案。所以这些短句可以反复使用。

  再次翻到这本书时,也有类似的感受。

  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为什么无法做“真我”,总是要戴着面具生活?

  怎样在有限的人生里让生活更加丰富?

  应该听从内心生活,还是用理智牢牢控制自己?

  为什么下定决心后总是无法坚持到底?

  为什么不管多努力,还是觉得自己远远不够好?

  为什么对于过去,心中总有无限后悔和遗憾?

  活着如此空虚,人生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

  整个目录就像阶段性的考试的卷子、年度体检表,是一个由问题组成的问题,定期询问你:现在是不是有了答案?是不是有了更好的答案?是不是对问题有了新的看法?还是有了更深的疑惑?——每一次问都有不同的答案:有一些确实有了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答案、更加满意的答案,而另一些,则是让人更无助、更茫然了。

  这时候,去看一下心理学家的回答、再看一下哲学家的看法。不同时段的经历仿佛筛子,让我们每次只能看到他们说的那些话中我们看得到的部分(这个过程似乎更像是让他们来说出了自己内心所想),因而问题的答案也变得能够反复使用了。

  另外,你看,不是只有你有这样的问题,这个“目录”也有,心理学家在想答案、哲学家也在想,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所引用的诸多贤哲们也不例外。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十):Notes: 我们学那么多,都是为了拥有实践智慧

  引言

  实践智慧(不是基于计算、规则的体系,而是依赖于环境的艺术;美好人生的核心就是实践智慧。拥有实践智慧,我们就能做出正确判断,从容应对人生的各种场合。-----亚里士多德),中庸。

  没有神奇的配方,但提供了一些材料(多年哲学,心理学的观察和研究观点),我们认为依然可以从中得到帮助,若能善加利用,便能培养实践智慧,从而独立思考,从而生活中做出好的选择。

  但依然无法解决所有难题,因为人生中的难题不是能一举解决的。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

  实践智慧

  怎样发掘实践智慧?

  1. 首先,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我们的价值观,要弄清楚哪些因素能促成美好生活。

  2.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学习把这种认识付诸实践的技巧。

  3. 实践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从容不迫,轻松优雅地坚持下去。(当然,咬着牙坚持下去,比根本不落实要好)

  这种能力类似一种专家直觉。类似国际象棋大师那种(直觉与理性思维完美结合)

  一个实用的办法:采用中庸之道。

  接近中庸是可能的,人类具备改变的能力。

  如何改变?通过行为习惯(行动)

  这种自我训练不是鼓励人们不经考虑就自发行动,而是让我们的理性思考能力与即时反应能力共同得到发展。

  当个人爱好与审慎态度结合时,我们就具备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美德。

  美好生活

  讨论什么是让生活美好的元素。

  无论大家想法多不同,有一些的确是共有的。

  比如,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工作,社区和朋友,健康。

  亚里士多德更看重充实,而不是幸福。但也同样从这些元素讨论开始,

  物质,批判性接受。我们是人类不可避免需要,但不是主要追求。

  名誉声望不应该主要追求,取决于他人,随机性。

  人际关系很重要,但只能促使获得美好生活,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享受,不可避免需要一些适度的肉体享受,但也不是主要,而且应追求高级精神享受。

  但其实运用理智是对的,但未必是用那种高尚、博学的方式运用理智,也就是实践智慧。与此相对的,就是不经过思考,纯粹听从本能。

  实际框架是多元化的,没有人能为我们提供简单的答案,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

  责任在于我们自己,但亚里士多德这些可以提供一个好的框架,帮助我们。

  1. 为什么追求完美的生活却越来越混乱?done

  心理医生:

  1. 如果没有对不完美的接受与对失败的宽容,自我改善就无法进行。(斯多葛形象地用箭术打比方,瞄准靶心是我们能做的,但射出去后,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

  2. 事情结果,不完全我们承担责任,还有环境因素。

  3. 资源有限,必然有些事情不能做到,但同时,我们有其他事情却做到了。

  总结:对于完美的态度,方向比终点更重要。让我们做最好而不完美的人(by森田疗法创始人)

  哲学家:

  1. 追求完美是好的。

  2. 但通常人们犯的一个错误:太把所谓潜能当回事(太虚妄了),所以追求的程度可能过于高了。用我们现在拥有的东西来定义自己,才是积极的。因此,致力于改善是好的,只要不是自我陶醉,不对自己可能拥有的潜能产生错觉。

  3. 追求完美是必须的,这样人类才能进步,但不能迷信于我们能够达到完美。追求完美途中,实现价值增值,这就是意义所在。

  2. 怎么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done

  哲学家:

  1. 幸福的定义是?心理学很模糊。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充实?亚里士多德的善用头脑和智慧,做出即使拂去我们脸上微笑,但却符合自己为人的选择?

  2.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但有限。

  a) 只是平均,大概率的描述,针对个人的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可能会让幸福变味。并举了个例子,拥抱算着时间来,结果变味了。

  心理医生:

  1. 越努力追求幸福,越离我们越远

  a) 我们似乎不擅长预测到底什么会让我们幸福

  ) 在我们没有遭遇重大困难,一切称心如意的时候,会寄托于理想的未来,从而忽略了现在已拥有的幸福

  c) 把我们的期望值太高。毕竟痛苦是人生常态

  2. 如何呢?间接追求幸福。任情绪自由驰骋,同时继续做自己看重的事情,那些你相信能让你幸福的目标,觉得对自己重要的值得做的事情。

  3. 为什么一直追赶目标,却永远是失败者?done

  心理医生:

  1. 树立目标会令人压抑

  2. 目标还是要追求的,弗兰克尔所说的紧张状态,和心流理论。不过目标不必太大太难,稍微突破舒适圈一点,每天坚持就可

  3. 更重要的是,找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南针,目标是期间过程中的目的地。有了价值观,可以不拘泥于具体目标;也可以避免遇到困难时放弃。

  4. 不要成为目标的努力:1. 机遇也很重要,这不取决于我们。2. 只有远处的目标,而未能欣赏所拥有的一切。目标最好能顺其自然

  哲学家:

  1. 成功,失败界限不好界定

  2. 目标?何为目标?正确的目标?做比做到,更适合成为目标

  4. 为什么无法做“真我”,总是要戴着面具生活?done

  心理医生:

  真实自我,包括很多场景的不同的自我,核心在于其行为和思维模式是否符合价值观?对他人是否真诚?

  A:身份感,限定我们突破,和获得更多可能性; B:性格有自己的局限。

  A与B间找平衡。

  方法:诚恳地反思什么是可能的,代价是什么,认真思考我们珍视的价值观以及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这更可靠。

  哲学家:

  A:珍珠理论 B:动态变化。

  作者倾向于B。

  我们真实自我,没有那种固定的核心在,我们自我由行为决定,而这些可塑性很强

  5. 怎样在有限的人生里让生活更加丰富?done

  心理医生:

  A: 体验越新,越多的东西,有好处,带来的激动与兴奋

  :但平凡生活,体验深入的话,也一样可以丰富人生

  在A与B间,根据个性,价值观和环境获得平衡。

  不管如何,坚持学习,观察,品味每一天,不一定要去蹦极。

  哲学家:

  引用克尔凯郭尔的伦理和审美范畴。在两者间平衡

  去做能让自己更满意的事情,未必沦陷于审美范畴。

  经历,体验重要,但需要靠记忆自我,伦理范畴来发挥作用。分辨什么对我们重要

  6. 为什么信奉婚姻忠诚却无法抗拒诱惑?done

  哲学家:

  我们经常面对矛盾的选项,要接受:不可能两全其美的现实。

  面对这种不能什么都要的现实,必须做出唯一选择。而且不可能无限期延迟旅程,不可能等到完美了时候再出发,只要足够好,就可以,然后边走边看,路上其实可以改方向

  心理医生:

  大脑里有很多声音,类似代议制民主会议。归纳为长期好处和短期满足间的冲突。

  实用办法:列利弊清单,实现目标难度,成本,收获,目的为了考虑周全。

  如果判断错了。可能是因为自我欺骗系统和“我现在就想要”系统在做出奋起抗争。

  如果判断对了,那就要学习抵制诱惑。

  如何?

  1. 做出承诺,防止动机改变时,行为也改变。

  2. 识别可能使自己堕落的环境,寻找应对情况办法。避免去。

  3. 了解自己的自我辩护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且写下来为什么这种辩解是错误的

  总结:我们职责是管理这些不同意见

  7. 应该听从内心生活,还是用理智牢牢控制自己?done

  哲学家:

  头脑和心灵没传统哲学说的那么冲突,但有点是对的:头脑需要心灵,甚至甚于心灵需要头脑。

  心灵:提供动机,道德(同情)。

  理智:在不可靠情绪出现的时候,深思熟虑指导我们真正应该关注什么。

  总结:

  我们承认情感恰当低位,并不意味着要成为它的奴隶。心灵和头脑都有道理,当它们彼此互通有无时,才能运作得最好。让情感与理智组成富有成效的联盟。

  心理医生:

  情感来了?矛盾在于是释放它还是压抑它呢?重要的是,我们对生活看重什么?根据这个看重点,做出对情感处理的选择。

  接受情感,顺其自然(不必太在意当时的感觉),继续做应该要做的事情(森田疗法)。

  也许把情感比作潮汐更好,我们多少可以运用一些技巧在潮汐中冲浪。

  8. 到底应该谦虚谨慎,还是要高调做人?done

  哲学家:

  谦虚,它不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成就轻描淡写,只是要求我们不要过分渲染自己的作用(忽略了环境和运气)。在行事上,谦虚也有好处。

  心理医生:

  骄傲

  让我们好的:认可自己,让自己感到欢欣鼓舞;

  让我们不好的:虚荣,导致高估自己,迷恋不真实的自我形象,无力承认自己的弱点,上瘾的点,缺陷。

  如何是好?

  1. 重视运气,环境对成就和失败的作用,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别把自己看的太无能。

  2. 骄傲不一定要做什么大事业,只要我们对待工作采取好的方法和态度,付出努力,超越自己,那就足以骄傲

  9. 作决定的时候,应该相信直觉吗?done

  心理医生:

  直觉可能是注意到了重要信息,也可能只是出卖了无意识的偏见。

  迅速判断来源很多:包括天生本能,后天获得的习惯和假设,文化所决定的偏见,在经验中获得的诀窍。

  仔细追问决策的理由,去除那些站不住脚的

  哲学家:

  看不懂

  10. 外在美和内在美,哪个更重要?done

  心理医生:

  我们是思想和身体的统一体,两者都是有联系的。

  1. 关注的外表意义所在

  a) 不得不通过呈现自己的方式与世界交流

  ) 习俗和礼仪问题

  c) 对外表关注能改变我们感觉

  2. 过度关注就有害

  a) 影响了有价值的追求,戴着面具不能面对世界

  ) 可能成为美的奴隶

  真正的问题在于,思考行为对我们的意义和生活中的作用

  哲学家:

  1. 人性天性对外表与人的内涵关系存在偏见,错误有两点

  a) 傻掉

  ) 受过教育的人过分注重内涵的价值

  2. 通常我们不是从外在,内在思考问题,而是关注事情在现实的多个层面。比如甜甜圈,吃的,物理学的,角度不同,但都有用的

  3. 外在内在的联系不小,人们呈现自己的方式很大程度表明真正的价值观是什么,而这些价值观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4. 智者也懂得欣赏表面的真理

  11. 为什么下定决心后总是无法坚持到底?done

  哲学家:

  人性不是纯粹靠逻辑工作,所谓的意志薄弱很正常现象。人们所做的不是在权衡之后最想做的事。这其中并没有逻辑冲突,当你摇摆不定的时候,行为举止自然有所不同。

  对意志薄弱者来说,有限的逻辑比根本没有逻辑更麻烦。

  我们发现自己的确有充分的理由去采取一系列行动,但其中每个行动都是我们根本没有充分理由单独去做的。这是很难理解的一种思想(以戒烟举例,理性来说,今天抽空抽一口,可以明天再戒没有问题)

  根据现实的变化,信息会变化,可以重新评估目标是否可取了。

  心理医生:

  现在的问题不是缺少关于如何下决心并坚持的建议。我们可以归纳出几条经验之谈。

  1. 细分目标

  2. 让目标具体,现实

  3. 把目标告诉别人

  4. 给自己小奖励

  问题在于不知道目标该不该坚持了?有价值与否?

  思考,看看是否深思熟虑了?

  思考方法:

  1. 真正想要的和你认为自己应该想要的,两者未必一致。

  2. 是否被动地接受了别人的价值观体系?

  3. 你的价值观是否相互冲突?

  4. 是目标本身有价值,还是达成最终目标的手段有价值?

  如果目标没问题,那问题出于服从了短期需求。

  与成瘾打交道。两点:1. 不经思考就行动。2. 自我辩解

  考虑目标该不该坚持,不要去看沉没成本,只要看考虑,现在它对你有多重要,不是在过去当时攻读时有多重要?

  有些目标根本不可企及,只有当我们客观评估的时候,才会发现。

  12. 为什么不管多努力,还是觉得自己远远不够好?done

  心理医生:

  自尊过低的解决办法:1. 自我肯定,站在镜子前说句鼓励认可自己的话。2. 督促自己做出更多成绩,但这策略值得怀疑,类似不停地往漏桶装水。

  自尊过强很多负作用:交际出问题,看不到自身毛病。

  现实处境是:不管每天早晨我们重复多少次对自我的肯定,也无法替代做一份诚恳的自我评价清单,实实在在地付出努力,做一个更好的人。(不幸的是,这份清单可能包括自我批评,当然也包括自我表扬。)

  树立正确目标:对自尊的建设性理解,就是要像对待亲密朋友一样对待自己。自我接受。它意味着不再进行整体性的自我审判,而不是无视我们的行为及其影响。

  充满敌意的自我批评对自我改善没有好处,内心的自我鞭笞不能帮助任何人成为更好的人。富有同情心的自我纠正是渴望改进,而基于羞愧的自我攻击是渴望惩罚。

  哲学家:

  合理的消极情感是必要的。主要是为了客观。

  我建议每天早晨站在镜子前重复:“我是一只脆弱、愚蠢、可怜、失望的没有毛的猿,这没什么大不了。那么,既然上帝没有把我造好,我怎么做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呢?”

  办法:

  1. 接受真实自我是个开始。

  2. 让自己更讨人喜爱。这不是说我们的自爱能够并且应该不劳而获。通过让自己值得尊重而尊重自己。自爱必然也是如此,爱自己而不管自己是否值得爱,这是徒劳。

  无差别的爱不是应该存在于世上的吗?它自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爱之所以让我们深受感动,是因为爱的对象是个体的我们。只有我们真正欣赏一个人所真正具备的好品质,我们才会重视和珍惜他的独特之处。

  3. 与“中间先生”做朋友。建设性的自我批评要求你同时评估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

  13. 为什么难以正视现实,永远活在自我欺骗中?done

  心理医生:

  自我欺骗:

  感觉良好,有助于克服困难,实现理想。平时心情也更快乐

  对现实做出错误评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即使少许的自我欺骗是一种馈赠,但我们还是应该努力让它最小化,要致力于保持思维清晰,以帮助我们面对令人不适的真相,并采取有效行动。

  自我欺骗的过程?类似律师思维?先有结论,再选择性寻找证据。这一切发生,因为我们人本身就是许多相互冲突的欲望与意愿的综合体。

  如果自我欺骗是一种选择性注意,那么通过更客观地审时度势,培养自我质疑的习惯,至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自我欺骗。

  我们可以学习像画家一样,注意我们真正看到的东西,也可以像瑜伽修行者一样,更密切地注意我们内在的信号。

  提升自我质疑的能力:1. 故意与自己唱反调。2:问自己,如果朋友遇到我的情况,我会对她说什么。3. 让潜意识变成显意识。

  哲学家:

  我们以为自我是个独奏者,而其实每个个体的思想更像是一支爵士乐队,不同的乐器演奏着各自的曲调。

  自我欺骗有两种。1. 不注意(以为能力有限或拒绝)真相 2. 分配性注意。其实头脑的一部分注意到真相了,但显意识忽略了它(或许有更重要的事情吧)

  14. 为什么地位高的人总能得到一切,该怎样看待地位?done

  哲学家:

  我们地位会影响幸福感,并且地位的内涵随地域与时代不同而不同。现实情况就是,人们会自然把地位之分全局化。并且一些领域的低位影响力比其他领域更高。

  我们能做的最实用的事情就是确保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周围的人与我们看待地位的方式是类似的。谨慎选择我们的朋友圈子。地位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赋予某个人地位,而非是否赋予某个人地位。

  心理医生:

  很多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都是寻求名誉和财富,或哪怕只是在社会等级上往上爬一点点。这在我们的进化史中根深蒂固。但过于追求成就,可能让人生变成永远赢不了的比赛。

  即使一定程度上的攀比是自然的而且是无可避免的,我们也可以通过专注于让自己满足的事、品味小事的乐趣、出于兴趣参加一些活动、寻找非竞争性的社交活动、来创造更多的平衡。我们无须把低位排除在美好生活之外,但应该把它置于恰当的位置。

  15. 为很多事感到内疚,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吗?done

  哲学家:

  对生活没什么用的讨论。指出人们的情感因素对责任感的影响。电车实验。救溺水小孩和慈善捐款的对比。

  不要相信你的感觉。不管我们有没有感觉到责任的重要性,我们对控制范围内的一切都负有责任。

  心理医生:

  对于自己承担责任多少,要自己学会分辨,从中找到一个度。

  承担太多的表现:相信自己手握着别人幸福的钥匙;任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是自主选择的结果;倘若结果不理想,就怪自己没做出别的选择。

  承担太少的表现:无论什么,都会去找责备“按钮”。找别人的错。

  一旦养成内疚的习惯,就很难区分让我们内疚的东西是不是处于我们控制范围之内。

  方法:

  “责任派”-----------把促成结果的所有人和事件列出来,然后画饼状图,根据自己判断,按照相对责任划分出大块,小块,并且最后再划分自己责任,以免一开始划分的太多

  16. 人生那么多苦难,一定得乐观面对吗?done

  心理医生:

  理想的状态是,一边意识到可能发生不好的事,另一方面心怀感激,具备恢复力,在这之间找到平衡。

  弗兰克尔的“悲观的乐观主义”方法:1)把苦难变成人类的成就和成绩;2)从内疚中获得把自己变好的机会;3)从人生的短暂瞬间中获得采取负责任行为的动机。

  哲学家:

  极端乐观,悲观都是不对的,不符合现实情况的。

  作者更支持一种现实主义,一种采取多元视角、全面考量问题,既不忽略那些揭露缺陷的东西,也不忽略产生美的东西

  17. 为什么对于过去,心中总有无限后悔和遗憾?done

  哲学家:

  最好的一种后悔能够激发人们开展补救行动,改变性格或增加道德智慧。

  最糟的一种后悔会让人终日沉迷于痛苦无法自拔,既不能修正错误,也不能改善自己。其中一种,就是不仅仅是马后炮的后悔,而是后悔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所有可能性,收集所有相关事实。但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所做出的选择,面对的信息必然是片面的,如果我们想竭尽全力克服这缺陷,总是更多找信息,更多权衡,比较各种观点,最终反而会成为一种强迫性行为,影响继续生活的能力。(一句话,就是想得太多)

  心理医生:

  应对于令人备受煎熬的后悔,一句话“当你与现实争辩时,你就失去了100%的时间。”

  1. 后悔的确让人痛苦,很真实的人类情感

  2. 对于选择过多的后悔,解药在于追求足够好的选择,而不是完美的选择,对我们真正拥有的一切怀有感恩之心。自问自己,完美是不可求的,难道要把这种后悔带入坟墓吗?

  3. 承认对于人生大问题的后悔,很现实。

  a) 建设性利用后悔,作为自我审查。

  ) 还要明白有些时候,我们无能为力,迫于环境,我们是不知道的。

  重要是从后悔中,学到了什么?

  4. 对于后悔,一个好的心态:挫折可能带来新机遇,成功可能导致将来的悲伤。

  18. 活着如此空虚,人生的真正意义在哪里?done

  心理医生:

  有时人们经历的空虚感,会引领我们去诸如教堂,静修中心这样的地方,寻找与上帝,超验世界的联系。但必须承认,可能一些东西永远追寻不到,比如神圣,永恒。

  方法: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当我们关注自身以外的东西才能寻求到意义

  哲学家:

  哲学发展,经历过对意义的毁灭的阶段(尼采,存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生活本身没有意义,但生活之中会有意义,我们得自己把意义放进去。

  怎样找到呢?

  1. 依靠自己,任何我们觉得有价值的事:抚养孩子,收集邮票。

  2. 关注我们对人类整体的了解,而不仅仅是自己。因为很多人发现还需要超验上的意义。作者认为我们可以尽情渴望,但渴望的东西不存在。

  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我们必须尽力利用好所拥有的东西,意义也不例外。

  总结:很多内容和他妈的主题没鸡巴关系。

  19. 应该积极行动,还是活在内心世界之中?done

  哲学家(不太懂):

  头脑与身体,思想与行动,内在与外在,实际上比理论上,区分没那么清晰绝对。

  导致需要强调一个被忽略的认识:或许我们对内在的自己了解甚至有时没有别人对我们了解的更深,更准确。

  行动并不只是表达思想,而是思想的一部分。有时是通过看到自己的行动,来认识到自己思想的。但行动中,并没有靠近真实的自我,而只是表明自我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并不是完全由更深的自我所定义。

  当思想与行动共同作用时,我们才算是最完全的自己

  心理医生:

  想的好处:丰富人生,培养独特能力,内在生活丰富,我们会发现自己更容易因为小事而满足。

  反思能力对于自我认知,理解也有好处,从而控制自己的生活,瘾癖。

  行动的好处:人天性有需求,需要在环境中使用工具,需要培养做出反应的判断力和技巧。实际工作包含大量脑力工作,计划,执行,解决问题。

  各有各好处,重点是找到平衡方式,形成行之有效的组合。

  20. 正念和冥想真的有益吗?done

  哲学家(觉得和主题没什么关系):

  停下来给自己提一些问题是有帮助的:真正重要的是什么?真正利害攸关的是什么?我关注的是不是恰当的事物?

  貌似对题目给了肯定答复。哲学强调理性,逻辑。但洞见,这些来源于观察的东西更为重要。所以需要正念冥想来帮助我们在洞见上。

  心理医生:

  对问题持肯定态度。

  如果不对注意力加以干涉,我们的头脑会构想出一个过去和未来的平行世界,可能陷入其中,错失眼前的一切。

  正念:

  1. 要求你集中精力注意自己的呼吸,同时注意其他现象----想法,感觉,感知----任其出现或消退,不要与之抗争,也不要被它们所迷惑。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主要是为了直接获得对事物本质的洞见:事物是暂时的,缺乏可靠性,持续并无可避免地引起苦难。这种洞见构成了觉醒意识。避免反应的自发性。

  2. 正念在临床治疗应用上,主要教导抑郁症患者。在负面情绪出现时,就抓住它,以免生根发芽,失去控制。如果人们学会允许痛苦的想法和感觉来去自如,而不是对其视而不见或试图进行抑制,那么他们的观念可能会完全改变。

  3. 正念似乎成为成功学的工具

  4. 正念也可以说只是以专心和接受的态度去关注体验。

  a) 第一个理由是审美的:享受生活当下的美好。体验琐碎事情。

  ) 实用的理由。我们沉迷于自己想法和错觉而意识不到这些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心流:

  不是正念那样清楚意识到主观体验点点滴滴,而是沉迷于所做事情当中,以至于完全意识不到前者。其实也是控制注意力的方式,是在乱作一团的意识中创造秩序,而不是担心琐事和可能的挫败。

  这些不能告诉我们如何生活,也不能帮助我们作决定或解决问题。但是这些是绝对值得培养的能力,可以当作一种生存方式。

  我将致力于接受无法改变的

  改变可以且应该改变的

  并且找到区别这两者的智慧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的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gandongwenzhang/169436.html

推荐访问:哲学家的拼音 哲学家排名

感动文章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4小时 第五季》经典观后感10篇 下一篇:《代号》影评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