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悲伤》读后感10篇

2018-12-29 哲理句子 阅读:

《走出悲伤》读后感10篇

  《走出悲伤》是一本由[法]鲍里斯•西瑞尼克(Boris Cyrulnik)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悲伤》读后感(一):毕竟,生活还在继续……

  很无奈的一句话,不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最后都将湮灭在时间的朦胧里。时间不会为你的忧伤停留片刻,所以眼睛要向前看,脚步要向前走,毕竟,生活还在继续!

  虽然没有像作者那样经历二战的创伤,但现实多多少少总会给我们留下些非常不愉快的记忆。对于这些回忆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希望能快快忘掉,几乎不会考虑与之好好相处。但说要忘记,谈何容易,那种酸酸的、痛痛的感觉,总会让你发现原来心痛也能让人痛到这种程度。

  既然忘不掉,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因为生活还要继续。对于这个问题,书中作者已经给出了详尽的方法:生命的悲伤和命运的曲折,是生活在这尘世中无法避免的修行,我们不能阻止和压抑自己的情绪,但可以选择与悲伤相处。没错,与其对过去缄默三口,不如扎扎实实地去好好面对,让那些一切存在的过去,都变成已经释怀的美好回忆!

  遇见她的时候是我最穷的时候——那时由于高考成绩很差,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十分愧疚,一念之下决定彻底切断家里经济支持,坚决不告诉家里银行卡号,意图切断一切后路。于是,除了在食堂吃最便宜的饭菜外,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宅在图书馆,因为呆在这里不用花钱。后来经济实在紧张,就2毛钱一两的饭多打一点,早点去食堂免费的汤里面其实有菜,运气好的时候还会有几块肉。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真是穷啊!后来她都看不下去了,唯唯诺诺的请我吃了几餐带肉的,她也知道这对男生来说是件非常伤自尊的事情,而且我们当时只是同学。如此卧薪尝胆,总会否极泰来。后来通过兼职保持了稳定的收入,再加上比赛奖金和奖学金一起到手,一下子就成了万元户,才有了后来充实腐败的生活,而且从那之后也再也没穷过。

  每每忆起那些年,觉得幸福的大多都是特别穷的那段时光。还好我们都不是特别苦情的人,对物质也是可有可无,10块钱有10块钱的活法,1000块有1000块的过法。没物质的时候她就陪我呆图书馆,发钱了我就带她去商场溜达。

  那时也真的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过下去,便开始只要有进账,我都把钱交给她管。以至于分手的时候,她还找给了我好几千。并没有形式上的推诿,而是欣然的接受了。因为当时的散伙饭气氛十分融洽,甚至还有点欢欣鼓舞,两人坐在偌大的包间,完成了最后奢侈腐败的一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就这么——2014年已经过去一半了。昨天没事看完了《同桌的你》,看到开头我就已经猜到了结果:他们肯定不会在一起!因为这种以青春回忆为题材的电影,要想勾起人们的怀念,就必须得有难以忘怀的情感故事。因此,他们一定不能在一起,结局一定要让人惋惜才会心有余悸。就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抑或是《老男孩》之类的。

  《走出悲伤》读后感(二):静下来慢慢读,感受作者的温柔与安慰

  书是豆瓣送的书,拿到手的时候着实高兴了一会,从来没有想过还有这等好事。很快看完了,因为最近太忙一直没腾出来时间好好把书评写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时间限制,但愿不算晚吧。

  书是很好看的书,跟想象的不太一样,看介绍的时候以为是以故事为主,事实上文字主要以回忆和个人对往事的表征为线索,作者很温柔的一点点将自己的经历和对事情的理解放进去,缓缓地说起,耐心的等你做出反应,然后慢慢说下去。

  他说,当人们无法理解别人巨大的伤痛时,会以自身的小痛苦来进行类比。或许作者很不喜欢这种类比,落到事实上,我们当然无法理解一个5岁多的孩子失去父母,生活在纳粹集中营的恐怖下的幸存者的悲伤。

  战后,假装没有受伤 ,好像战争从来没有来过,灾难从来没有让他们受过伤,完全没有任何的抱怨诉苦。

  往前看,不去碰这些回忆,人得以缓解悲痛,

  只有沉默,才可能让人不在耻辱,恐惧中生活,才可能让人不错复兴国家的大好日子,也只有沉默才能不让所爱的人看到自己可怕的一面。而在这些人的内心深处,严重的否认构成了一个隐秘的地下室。

  可是这样是正常的吗?显然作者认为这虽然有助于我们开始新生活,但是内心其实仍然是痛苦的。

  讲诉,让人置身险境,而沉默,则意味着孤独。

  就像现在虽然我们没有遭受那些严重的创伤,可是日复一日的劳作,那些小小的挫折,脆弱一点点的积累,谁又能说心里没有一点点伤呢?

  而诉说或者说表达痛苦,基本是示弱和不被允许的,要嘛狠,要嘛滚,大家都很忙,谁喜欢看到你一天到晚愁眉苦脸,要时时散发正能量,要笑,要开心,不开心也假装很开心,我不知道这样的文化氛围是好还是不好?

  每个人都很积极向上的时候甚至你不跟着开心好像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一样,此时就只能沉默,而表达和小时候建立的安全感,却是从悲伤中走出来的养料。

  我想说什么呢,或者我们可以反思下是不是我们的社会太不宽容,所以才有那么多潜在及已经是的抑郁症患者。而面对他们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无论想象中多么恐怖的时期其实都还是有美好的回忆在里面存在,事情过去后,我们一边遗忘一边改编回忆,然后根据改编的回忆继续现在的生活。让生活能更轻松的继续。

  很多感情的维持和终止其实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只是有些原因可能对方很难理解,比如那个照顾作者一直想知道沉默中到底包含了什么的朋友,可能只是那个隐秘的地下室我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让你进来,你如果一定要闯进来的话,那我只好逃走。

  可能要过很多很多年,我们才能云淡风轻的谈起当年,聊起那些其实我们彼此都很想知道的对方的过去和想法,才能真正的打开心底里隐秘的地下室,敞开心扉。

  很感动与作者和埃米尔之间的感情,自从每早去医院探望埃米尔,就没有去上过课。我坐在他的病床旁沉默不语,他呢,患上了失语症,自然也说不了话,我们只是相互守在白色病房里,不言不语。

  那些成年后慢慢找回来的回忆,以及回忆中的人也都是很好的体验,就像作者说的人生跌宕起伏,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生活一成不变,既没有困难也没有危机要去克服,也没创伤去治愈,每天都是机械般的活着,那么也没有什么值得珍藏回忆,我们也不可能认识自己。没有经历过世事,怎么可能会有故事,又如何认同自己的身份。正因为人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人才不失热情。

  总之,书是很好看的书,可是要慢慢品味,因为作者写的很散,可能是因为比较久远,也是因为需要甄别哪些是事实那些是改编,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慢慢看,你一定能感受到作者的温柔和安慰。

  《走出悲伤》读后感(三):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深夜被母亲赶出家门的人读这本书时感觉有些奇怪。一起随着衣服被塞进我行李箱的有好几本书,翻来覆去,我选择在我心情最为沮丧的时候来阅读它,企图它能如同书名《走出悲伤》一样,让我也走出自己心情的最低谷。

  想起在我的日志《致读书人》里引用金庸先生的话:“ 希望人人都能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中寻找到乐趣。这个乐趣人家剥夺不了,而且你遇到任何挫折,有个习惯是读书的话,什么失败什么挫折都不看在眼里,不放在心上,而且永远觉得一生快乐。”以前,只是觉得这句话说的对,现在却是对这句话感同身受且受益匪浅。

  书中的作者身为犹太人,在童年时代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失去了父母、朋友,直到一位女教师收留了他,此后他开始接触心理学,进行系统学习,战争所带来的悲惨记忆折磨着他,也成就了他。在书中他自我剖析,努力搜寻那些已被埋藏的记忆,质问那些记忆的陷阱,并试图说出在重获安全和自由之后想说而无法说出的感受,探求走出悲伤的心路历程。

  这是一本阅读之后会让你终身受益的好书,当然需要你真的静下心来去读懂它。要读懂一个六岁孩童在遭遇世界上最残酷的战争,在心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失去双亲,在还没来得及领悟幸福时,就见证生活的冷酷和人性的残忍。要读懂没有亲生父母在身边,六岁的孩童在陌生人之间辗转,最糟糕时差点丧命,最幸福的时候忘记自己随时会丧命。读懂一个六岁的孩童讲这些自己所经历的事情都深刻的藏在自己的记忆里,然后在记忆里无限放大扭曲的自我认知:我是个怪物,比洪水猛兽更可怕。

  悲惨的记忆比悲惨本身更可怕。现在我也是深有体会。被深夜赶出家门的人拖着行李箱走在黑暗寂静的路上,那些曾经被强制压下的不满委屈像是突然在那一刻苏醒,愤怒悲伤席卷而来。原来不控诉,不诉苦,不说实话,是因为对“向人诉说”这种事不抱任何的希望。深谙世事的人总是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出千万个合理的理由,让大众将指责的眼神投入在她的身上。不申明,不回应,是因为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的一种思想在作祟。

  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作者的自我剖析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一碗营养价值相当高的心灵鸡汤。作者说:“人不但能在不幸的阴影中继续活着,而且能够更强大地活着。”好吧。让我们都强大的生存在这个已经让人失望透顶的世界。

  听着别人诉说自己无法想象的灾难经历时,就会拿自己的小痛苦去与之比较。在集体的苦难面前没有人能全身而退,在个人的苦难面前,自己可以采用智慧保全自身。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走出悲伤》读后感(四):否极泰来

  在老家收到寄来的《走出悲伤》这本书时,我正在准备重新回北京工作,告别家乡安稳平静的生活。我曾经在北京呆过三年,三年来我经历了很多事情,工作上业绩平平,凭空出来的额外的枝节让我感到压力很大,生活上也只是在饿不死的状态,再加上身体也出了点问题,所谓正是败的一塌糊涂,我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家了。

  在家里开始了新的工作,坐在实木的办工桌前,盯着19寸大的电脑屏幕敲敲打打,倒也清闲。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过得并不快乐,每天的生活单调,枯燥,重复。

  于是,我在朋友的介绍下又重新回到北京,暂住在大学同学租的房子里,夏天7月份很热,我们俩挤一张床,还没有空调和电扇。 在另一个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份工作,很基础的助理工作。又开始了每天挤公交的日子,这本书也是我趁坐车上班的时间看的。其实读这本书也是因为我觉得我过的很惨,所以对作者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吧。

  所谓否极泰来也许就是这样吧,前男友说过,地球是转的,没有人永远站在倒霉的这一点上,我现在过得的确很惨,很糟糕,但是这次我是抱定了决心来北京的,以前自己不如意老怨天怨地,怨北京这座城市居然容不下我。当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我才明白并且知道我要做的就是 踏踏实实往前走,别回头。我相信经历风雨之后,肯定会见彩虹。我相信否极泰来从来都会一直应验在那些不抛弃,不放弃的人上的。坚信,路很长,昂首挺胸往前走便好。

  以上是我在2014年6月重回北京时写的。

  以下是2015年10月27日的工作和生活

  经过一年的时间,我已经不再是去年的小助理了,现在已经可以独立做策划,做文案,做活动了。 工资也比去年翻了3倍。 男朋友对我也很好。我渐渐的开始走上生活和工作的正轨。在北京郊区买的房子付了首付,在攒钱等明年装修,车子也正打算换新的,现在的我 对未来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所谓真正的"否极泰来“吧!

  我会继续努力的,坚强对自己,温柔对别人!

  《走出悲伤》读后感(五):打开心灵的地下室

  不得不承认,我是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来的,《走出悲伤》,这个世界很多东西是稀缺的,但最不缺乏的,也许就是悲伤了。悲伤的人,悲伤的故事,总是潜伏在世间的各个角落,不经意间就会迎头装个满怀。种种悲伤迫使我们在午夜梦回时泪湿鬓角,细数心痛的频率。那么,该如何走出悲伤呢?相信拿起这本书的读者都急于想在书中找到答案,让自己重拾笑颜。

  作者是法国人,名叫鲍里斯•西瑞尼克,他是犹太人,在本应该无忧无虑的童年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失去父母与小伙伴,后来被人收留。此后他开始学习心理学,逐渐治愈了战争留下来的巨大伤痛,找到了自我,并成为为无数人治愈心灵创伤的心理学家。而这本书是他的内心独白,对痛苦往事的回忆与对自己的心理剖析穿插交错,构筑成一段痛苦艰难但终究光明的心路历程。

  读这本书是阵阵入骨的疼痛和凉意,我也品尝过几乎将我击溃的悲伤,也曾沉寂,内心荒芜寸草不生。但我读到这本书才知道那么多关于悲伤的真相,才知道悲伤给人的影响是如此巨大深远,辐射到你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深陷悲伤的人不主动寻求治疗,就会被悲伤拖进我们未知的深处,暗无天日。书中作者的许多话都有醍醐灌顶的功能,让我洞悉悲伤的各个维度和形状。

  “我成了孤儿,无家可归,可这不值得痛苦。沙漠中的人绝望总是大于痛苦,我的处境正是如此。”绝望与痛苦,以前总将它们等同在一起,原来并非如此,绝望是客观现实,痛苦是主观感受。被灾难裹挟的人感受到的更多是绝望,而痛苦,则产生于事后对灾难的回忆和渲染,悲伤也由此而来。就如作者所言:“经历那么多事情,我都没有感到过悲伤,甚至连焦虑也没有,或许这就是死亡前的平静。当人放弃了希望,就可以活得少些悲痛。我并不感到绝望,因为对我来说,能活下来已是莫大的胜利。”

  世界大战结束了,人们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对于作者和其他一些人而言,新生活的代价过于惨重,新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没有猛烈的创伤,没有暴力,世界瞬间如大漠一般荒芜。”似乎战后安静的生活竟然让他们无所适从。作者见到了姨妈多拉和叔叔雅克,并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这结局没有那么糟,但作者的感受却是:“虽然我和两个幸存下来的亲人再次相逢,然而,我第一次感到孤独和凄惨。”在死亡近在咫尺的战争时期,心灵的麻痹让人感受不到痛苦的存在。然而,战争结束,所有的丧失一下去清晰起来,像被大水冲刷后的堤坝留下的斑驳残片般,一眼惊心。父母不在了,家不在了,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不在了,学校和老师不在了……留下的只有孤独和凄清。所以,作者说,“那次相逢后,幸福的火花熄灭了。”很悖论是不是?

  因为,苦难的残酷往往在苦难过去之后才会强烈而集中地彰显出来:“在集体苦难面前,没人能全身而退。我的亲人也无能为力,太多的哀伤堵在他们心口。至亲的人突然消失,有生之年可能再无重逢。世间还有比生离更痛的分别吗?逮捕不再有了,流放不再有了,失踪不再有了,可是幸存下来的人依然要生活,只要活着,就不会停止烦恼、伤痛。幸存的亲人要去找工作,找房子,填写大堆的文件才有权收养我。在此期间,我受到众人的排挤,我不能和其他小伙伴玩耍,他们都与我保持着距离。若说战时,我是形单影只的孤独,那么战后我感到的却是被遗弃,两种痛苦有别。”

  该如何应对呢?在战争中遭受巨大伤害的孩子,在日后往往会对这段经历闭口不言,因为“这样不堪的过去可能轻描淡写地说出吗?”但总需要倾诉的渠道的,作者说自己会改编回忆,改编回忆是为了让自己没有焦虑地接受这段经历。因此,记忆虚虚实实,可又怎样呢?

  “创伤性回忆对思想产生影响,改变受害者为人处世的方式。”对于作者而言,他认为自己只有隐藏,才有可能活下去。越懂得沉默,就越能自在地表达。作者拥有两个世界。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也会讲述自己的经历,把战争描绘成快乐的场景。可是人们不知道的是,“我侃侃而谈正是为了守住心中的秘密。我交谈的话语正是为了掩饰那些不愿被提及的事情。”在这样自欺欺人的讲述中,作者才能安放心中隐秘的地下室,那些残酷的经历也变得温馨。这样精心编排过的回忆让作者从往事的悲痛中解脱出来,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虽然心理上的逃避减缓了痛苦,但就如作者不得不承认的那样:大部分时候,我快乐活泼,很有创造力,只是会骤然变得阴沉,沉默寡言,有时候甚至易怒:我是双重性格的人!

  此种情形下的人,就如作者所形容的那样,“长着骨肉的游魂,带着上千年的记忆。”

  所以作者写下这样痛苦的疑问:”很久以来,我都在问自己,为什么和平年代的我比战争时期的我更痛苦?” “四十年的时光静静流逝,唯独内心不得平静。在过去的日子里,我的内心从没一天不挣扎。”

  他也发出了这样的控诉:“人不该这样孤独地活着,总该有家,有父母,有朋友,有书念,有梦想。人总不能过着像在鱼缸里一般的生活,人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和交流。”

  后来作者结束了医科专业的学习,如愿成为神经精神病学医生和专家。

  多年后,当年那个小孩才能平静地说,“如果我们的生活一成不变,既没有困难,也没有危机去克服,也没创伤去治愈,那么也没有什么值得珍藏回忆,我们也不可能认识自己。没有经历过世事,怎可能会有故事?又如何认同自己的身份?正因为人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人才不失热情。”

  他还说,“无论好事坏事,经历过了就是好事。我的童年在他人眼中是悲剧,可是我却感谢它在让我欲哭无泪后,给我莫大的领悟和释怀。”

  描写悲伤的方式有千百种,走出悲伤的方法也有千百种。作者选取的是最直接也是最残酷的一种,直面悲伤和痛苦,不停地往深里挖,剥皮见血,直抵最本质的地方。所以,读这本书最深的感受是无处不在的疼痛感和难掩的震惊。“我无话可说,我感到我是洪水猛兽。”

  从战争时期的悲惨遭遇,到战后种种孤独和对抗往事的挣扎,作者一步一步地读懂了悲伤,也连带读懂了一系列和悲伤有关的词汇:绝望,痛苦,沉默,幻想,人性,仇恨……作者由此还对空想主义和集权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空想社会没有隐私可言,打着道德的幌子,必须消灭、折磨、清洗那些亵渎理想城的异类。”

  在书中,作者将人们藏在自己心中不愿诉说、不愿示人的东西称之为“心里的地下室”。如他评价一个人就这样说,“多年来,他心里的地下室从未消失过。”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地下室,那里藏着不愿面对更不愿示人的东西。它左右着你的行为举止和喜怒哀乐,然而你却不自知。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自己有些地方不对劲,生活越来越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或许你该寻找开启心灵地下室的钥匙了。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将自己曾经秘不示人的心里的地下室毫无保留地扒拉出来,告诉我们他走出悲伤的过程。所以想从这本书中得到速效药的读者可能会失望了,因为走出悲伤没有捷径,直面悲伤,去理解,去表达,去倾诉,去领悟,也许是唯一正确的方式。

  《走出悲伤》读后感(六):返身拥抱那个伤痕累累的自己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它不过是一本根据作者回忆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会以一种过来人的口吻,带着点儿说教的语气缓缓地喂鸡汤:如何走出悲伤。

  带着这样的偏见,我打开这本书,却意外地走进了一个有些凌乱,却始终向上的世界。

  读这本书,异常艰难。因为我对历史不太熟,严格来说,对战争引起的创伤不怎么理解。但作者文字中,隐含着涅槃重生的力量,就是这股力量,深深打动了我。

  一开始,作者讲述的方式让我很不习惯。因为他讲的事情,总是东一下,西一下,支离破碎,不够完美。然而,这才是记忆的真面目。我们能够讲述出来连贯、精彩如同小说大戏一般的回忆,往往都被加入了后来的元素,进行了修整。作者这样凌乱的记忆,不过是还原了真相,并在真相中寻找最初的伤口。

  他作为一个犹太小孩,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失踪,他也被秘密逮捕,面临死亡的威胁,最终他成功逃脱。这样的经历,他却没有写出惊险、悲愤等强烈的情绪,他只是平静地叙述,努力地追本溯源,就连儿时奔跑的台阶,都仔细对比了真实和记忆的差别。找出不一致的地方,并努力解释,为什么记忆会在这里变形。

  而变形的记忆中,隐藏着最深的伤口——即使当事,他并没有感觉到,那是多疼的伤。

  随着书中他的记忆,我仿佛一直在跟着一个孤单的小男孩。他在孤单中旋转,被隔离、被捕、被拒绝,在一个个收养家庭中流转,为他一个自己并不明白意义的词遭受这一切。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他以一种儿童独有的,归咎于自身的心理,远离自己喜欢的人。分明被人救助应该感激,却因此而怀着深深的负罪感。为了保护自己,记忆变得凌乱交错而不真实,而为了揭开伤口愈合,一次次深入痛苦的记忆,一次次挖掘原因,找到自愈的方法,找到被影响的根源。

  读到这些,我感觉每个字都像是有了重量,砸得心疼。

  就像一个人,长大后,返回身去拥抱那个当初伤痕累累、渴望温暖却又不敢说的自己。

  但作者没有止于此。他不是来展览伤口的。掀开过去,是为了找到影响到现在的原因,为了治愈。

  他不断地自我解剖,努力搜寻那些被遗忘、被埋藏、被修改了的记忆,寻找最初安全感的来源,填补记忆的空白,寻找失去记忆的原因,找出保护性沉默的根源。

  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走出悲伤的两个重要因素:稳定的关系和表达能力。

  和他人稳定的关系,构筑安全感;表达能力,则让自己能完整叙述,具备痊愈的能力。

  在表达中,回到真实的过去,以已经成年的力量,回去紧紧抱住那个幼小孤单的自己,打开沉默的心理地下室,让多年的晦暗迎来光明。

  《走出悲伤》读后感(七):生活只能向前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内心总有一些别人无法触碰的伤痛,只能在一个人的时候,自己与这些伤痛独处。我们可以因此沉湎在过去的痛苦中不能自已,也可以将这些视作未来的养分,从中探寻美好的未来。

  儿时的每一个画面,都深藏在记忆之中。只是有些,我们愿时常拿出来回味,有一些,恨不能自己从没经历过。但所有的这些经历,共同构成了今日的我们。即便不会时时想起,也仍是我们的一部分,相伴永远。

  我总是幻想着如果时间可以重来,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生活会比现在开心好多。可我知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只一次的人生,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体验生活的可能,每一个选择,都只是一个体验的历程,无所谓好坏。至于心情,无论做了什么,你都可以保持开心的笑容,没有人会阻拦。

  在过往的经历中,最值得珍惜的,是曾经陪在你身边的人。也许他们没有做什么,事实上他们也做不了什么,然而,我确认为,陪伴,是这个世上最该被感激的事情。

  无论你是高兴是悲伤,总有一个人把你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确,于事无补。事实上所有的同情可怜甚至都是扮演出来的情绪。可你的内心是温暖的,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你知道,有人在你身边。这还不够么。

  可,生活哪里有这么容易。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我们要一步步走。我们会质疑自己过去的记忆,质疑自己曾经的信仰,可这并不会让我们停下前进的脚步。即使过去的人离去了,也总会有新的人出现,只是从来不要失掉自己就好。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过早成熟并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有严重不正常的嫌疑。因为早熟不是源于经历世事的成熟,而是活力的丧失。在创伤的打击下,孩子的稳重、谨慎不过是自我保护的伪装。”

  曾几何时,我讨厌这个“懂事”的标签,可又能怎样呢?好像自己是被架上了道德的神坛般不能自主。

  大学寝室的丫头说过一句话“能量都是守恒的”。我也一直认为,过于抑制的人生,迟早会爆发的。如果这个爆发来的太迟,那将是对生活毁灭性的打击。

  还好,还不算迟,至少,我还有试错的机会。

  记得07年看《奋斗》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陆涛的富爸爸回国教他的两个理论,第一:刹车;第二:告别窄巷思维。懂得刹车很重要,一直在学。可“窄巷”却好像逃离不了的魔咒。很多时候我都想摆脱这种不进则退的“窄巷思维”,却根本无路可走。谁人不羡慕广阔的大草原,一望无际,到处都是出路。可事实上,一片片高过头顶的稻草盖住了我们的视野,身处其中,何处不窄巷!

  但所幸,即便是窄巷,我们也仍有前进的路。唯一的路。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事要被遗忘,总有一些人要被遗弃。但经过的人和事,将他们的特性注入到了我们的身体血液之中,与我们一同面对未来。

  只要不停地走,悲伤总会自己留在身后,成为快乐的铺垫。

  《走出悲伤》读后感(八):让那些伤口晒晒太阳

  曾经有人和我说明“放下的意义”,大唱颂歌又满是鸡汤的腥气。我看着那人眉飞色舞的导师样,他在说起放下的时候,很是轻松,感觉像是放下茶杯一样简单。但作为听众的我深知“放下”是件很难的事,有些事你这辈子都不可能放下,有些回忆注定会追随你一生,让你无法逃离。很多时候回忆并不具备淡化伤口的能力,很多拥有着回忆的人,他们的伤口还在汩汩流血。

  《走出悲伤》是一名童年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失去父母、朋友,流离失所,四处逃遁,最终获救的精神科医生写的书,整本书是他对自己童年经历的痛苦剖析,看的时候会有种凌乱的感觉,但这样地凌乱却更能够让人理解,人在记忆修复时的不安感。太过痛苦的记忆会因为人的自我保护机能而被删除或篡改;不太清晰的记忆也会在人的反复咀嚼之中变成清晰的另一种记忆……记忆像是命运给你开的善意的玩笑,在那里,所有的痛苦和幸福都显的不再那么真实。细思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可能并不是我们记忆中的样子。

  作者就在这样的矛盾、不安和痛苦中寻找着自己最真实的儿时记忆,尽管痛苦尽管抗拒尽管有时那隐藏着的悲伤会在心中划开一个凄厉的伤口,流出有些沉旧的鲜红,可是作者仍然在很努力的面对那个曾经选择逃避的受伤的自己。因为他知道,只有真正的克服了困难,面对了苦难,他的灵魂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作者的追求,也应该是大部分人们的追求。

  真正经受过难以面对的苦难的人,是不习惯倾诉的,他们很可能表面开朗,健谈,用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幽默的语言来掩饰那个满是伤痕的自己,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听者是无法想象他们的苦难的,更不用说去了解他们现在正在经受着的痛苦和折磨了,听众会用自己曾经历过的小痛苦与倾诉者的痛苦去做比较,之后若有所思,好似已经完全能够明白了,表现出一种感同深受和深刻理解的样子说:“我有过这种感受,我能明白你的痛苦,我懂你。”这让倾诉者如哽在喉,因为他很清楚,坐在对面的那个人并不是真正的明白,这样的自发式的衡量本身就是不平衡的。慢慢的那个经受过苦难的人,便拒绝倾诉,把那些痛苦的回忆全都压缩在精神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了。

  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这种复杂很大层面上表现在人的精神和回忆里,而回忆很多时候是带有欺骗性的,回忆没有讲述就不可能被理解和整理,可是讲述太多它又会被趋于合理化真实化,反而失了真,而重复的信息反复讲述的苦难,就像堆满尸体的小山,让看到的人甚至不会觉得那些是尸体,于是回忆失去了它的棱角。回忆是很容易变形的生物,但是知道它本来的样子,会让你更容易面对你的伤口,不然被隐藏的伤口不但不会愈合,还会发霉,腐烂,在结出的黑色血痂下汩汩流血。

  你是一个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么?你的回忆里有你再也不愿触及的伤口吗?你有再也不愿意见到的人和想到就觉得心痛的人吗?你的心上的伤口还在流着血而你却不自知么?看完这本书我不由用这些问题问着自己,我不得不说,有。而且就算我现在开朗乐观,积极面对着我的人生,有很多故事和笑话可以用来掩饰本身的自己,可我不得不承认那些伤口和过去还在,它们在我精神的某个角落里默默的影响着我的行为和想法。但是它们也许并不需要药品和治疗,它们只需要被轻轻的暴露在阳光下,让你承认并勇敢的面对它们,有了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它们会结出鲜红的痂,最终可能会有伤疤,可能阴天的时候还是会隐隐作疼,但是你已经不用再隐藏它们了。这本书,让我明白,悲伤其实并不需要治愈,只需要走出它的阴霾,把它带到阳光下晒晒。

  《走出悲伤》读后感(九):给自己寻找一个出口——《走出悲伤》

  文/数数。

  “幸福来得那么轻易,

  岁月静好时,

  回忆是隐蔽的沼泽。

  我在泥泞里挣扎,

  依旧是儿时的模样。”

  总有一些事,一些物,一些人,一些话,一些动作直击内心,不管世间沧桑,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刻苏醒过来。

  最近有一个多月没有写书评。申请的书也一直存压着。这痛楚的一个月,如同乌云笼罩。曾经在同学录里看到一个朋友的状态这样说到,“逝者给在者一个相聚的理由。”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每每看到一些搭设的灵堂,人们少了眼泪,多的却是一种麻木的笑容。

  去年一直很疼爱我的舅舅因病离世,让我感受到年轻的生命也经不起病魔的折腾。我们在折腾生活的时候,也被生活折腾着。每一个和病魔抗击的人都是英雄,不管他(她)是否战胜它。人在与病魔抗击的日子觉得世间万物不过来去匆匆,一个最根本的欲望就是求生。生是一切事物能够继续的根本。可能是因为老年丧子的伤痛让外公在今年心脏病复发,接着外婆又被车撞。一时感觉所有的不幸都发生在这个家庭。外公心脏病复发没有出现上次的奇迹。悄然的离世。整个家庭最伤心的是外婆,相守40多年的老伴离去,想到以后的日子不会再有他任何一点消息。外婆伤心裂肺的哭。外公离开也有快一个月了,外婆一直留着外公的手机。没人的时候拿出来瞧瞧看看,喃喃自语,在以前的日子里她习惯了和外公斗嘴。在突然发现曾经斗嘴的人离开了,才知道原来那就是爱,就是幸福。对于外婆而言,悲伤的伤口现在看似愈合,痛苦却没有离开。家里的人都在为怎样才能使外婆走出悲伤而努力着,要让她明白就算没有她一直相守的人后也要开心的生活。

  在申请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冲着书名去的。也许是我太想知道解答这道难题的方法。作者把自己的经历写出,在经历中让读者明白,要走出悲伤,要有勇气,多多的和人交流,相信没有走不出的伤,没有过不了的河。也许你走过伤,渡过河后回首望望,原来自己可以这么勇敢,原来悲伤不是那么的可怕。

  《走出悲伤》读后感(十):余下的,不过是世俗的烦恼罢了

  关于犹太人遭受迫害的电影,印象最深的是罗伯托·贝尼尼的《美丽人生》,那个活得跟一朵向日葵一样的男人,用一生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无私的爱。他永远在笑着,哪怕累到不能动弹,也告诉自己的儿子,我们在玩一场游戏。

  生活在善意的欺骗中的儿子一直相信着这个美好的童话,父亲已经去世,他却一直活得简单而且快乐。

  有人对这部电影给了一个简短却精辟的评论,他一直在笑,屏幕前的我们,确实哭了又哭。

  关于战争,关于犹太人,关于法西斯,关于纳粹,关于奥辛斯集中营,有太多太多的伟大电影或者文字去描述。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文关怀去表达,大部分是形容纳粹多么残忍,犹太人多么坚贞不屈,反法西斯的战士们是多么勇敢善良给了他们无私的帮助……却很少有人去真正关注过,在战争过后,那些丧失了大部分甚至所有亲人的幸存者,要怎样独自同他们内心的悲伤作斗争,穿越这漫长而平静的岁月,不偏激,不阴暗,不发疯,不自杀……呢?

  乐观向上,坚强勇敢,这种事情,可不是随便说说就好了的。

  鲍里斯•西瑞尼克,资料上成为是当代最富盛名的“治愈力”专家,也是被众多媒体盛赞的心理学大师,出版过众多心理学的专著。

  作者作为一个二战中幸存的犹太人,在战争中失去父母,在两个家庭的养育中来回,总是感到孤独。

  他的悲伤是深入骨髓的,无法自拔,无人可以拯救,要想不让自己溺死在其中,便只有选择自己治愈自己。

  我想,或许,正是这样,才会让作者踏上了学医,研究心理学的道路。

  曾经,他也没有办法直视自己糟糕的过往,那些忧伤的回忆是他不愿意记得的。

  ——“向前走,不回头,绝对不回望过去,过去只会让人涌出心酸的眼泪,未来,未来很亮,向前走吧。”

  ——“活着的代价是闭口不谈往事。”

  然而,后来,他还是选择了没有讲自己的过去尘封,他积极地参加各种会议,向人们讲述自己的生活,逃难的经历,他想找到那些帮助过他的人。

  ——“善于对所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进行口头表达,找到倾听者讲述创伤经历,有助于情绪控制。”

  但是他也明白,自己的回忆并不是全然真实,只是他自己潜意识中的重新剪辑回放罢了。

  ——“回忆并不是再现真实的事物,而是整合了的真实场景的片段后,在内心世界创造出的另一个真实世界。”

  但是,这样的内心世界重构,确实治疗自己的一种方式。

  人们总是会选择自己愿意选择的答案,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我向别人讲述的事实,就是我想接受的事实。不要揭穿我,让我这样去回忆,现在和未来才不至于那么难过。“

  生活中有多经历过严重创伤的人,大部分都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因为只有活下去才有未来才有今后未知的可能。

  我们也许会一生平淡,也许也会经历无法预料的伤痛,只是无论多么难过,都应该懂得,只要活着,就不会停止烦恼,伤痛。

  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像作者一样无畏,勇往直前,不论经历任何悲喜,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以为,只要有梦想,有决心,付出努力就能实现我愿望,余下的,不过是世俗的烦恼罢了。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走出悲伤》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zheliwenzhang/296215.html

推荐访问:如何走出悲伤 怎么走出悲伤

哲理句子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金钱,地位,婚姻,说得真好! 下一篇:认清一个人,四点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