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坠落在哪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11-30 哲理句子 阅读:

《天使坠落在哪里》经典读后感10篇

  《天使坠落在哪里》是一本由路内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使坠落在哪里》读后感(一):一种政治化的阐释

  去看了首发式。显然,《天使》被定义成一部青春终结的小说,是个误会。如果说,首部曲《少年巴比伦》和第二部《追随她的旅程》可以称为青春小说的话,追三则显得有点勉强了。

  先说追一。追一在政治上是很正确的,国营工厂的溃退,白蓝去国,路小路辞职,在一九九三、九四年这个时段把自己抛进社会,是一种比喻的话,它大致上表达了当下公知们的追求。不过追一中间有一段写六根在三资企业挨打,臆想中的新加坡工业园区会用鞭子抽人,总之是带有一点异样。到了追三,这部分被讲得非常丰富。

  再说追二,追二正如作者所说,是个过度纯洁的小说。此语意味何在,可能是指它的幼稚吧,这部小说没有什么可以撕开了阐述的,除了所谓小城市的青少年经验,但这部分经验在很多作家那里都能轻易达到,不足为奇。

  追三对此的预期显然是不一样的,试着举例如下:

  1,路小路从工厂辞职出来以后并没有获得幸福,相反,他留连在人才市场,任由资本主义企业蹂躏。

  2,炸鸡店那段大写特写所谓“美资企业道德所在”,包括用电蚊拍打要饭的小孩。

  3,农药厂的厂长忽然变成了董事长,对小苏而言,既捏住了政治前途,也榨干了剩余价值;董事长的残酷,以前不知道,只在资本论上看过到一眼……如此云云、

  4,杨迟一个人负担起国营龙阳牌农药30%的销量,他要是辞职,就得有一半工人下岗;矬逼包部长吃饭资本主义,洗澡社会主义……如此云云

  5,路小路一再声称自己不是打工,而是马仔,马仔讲究的是道义……如此云云

  6,关于营销行业的大段议论,似乎是作者非要插进去的段落,不如此不足以解恨。

  7,孤儿去往美国的篇章基本上都说清了意图,孤儿可以认为是一个隐喻吗?

  8,最搞笑和自残的是以路小路的身份,和澳大利亚女孩大谈美国日本。

  路内在首发式上说,这个小说的主人公在政治上既不能向左也不能向右,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因此说,青春小说之类的,甚至是青春终结都不足以概括这部小说,小说书写混乱,但不代表它写得混乱,人物在最后部分进入了故事中(在此之前他们都像是飘浮在故事之上),使之具备了力量感。

  另外我很喜欢杨迟最后在福利院和和尚的对话。

  你真的不要好报?

  我真的不要,你那儿还有什么可以给我的?

  它有点像一个关于当代的寓言,但小说中的处境都是真实存在过的。首发式可以肯定那两个嘉宾根本没仔细看这个小说。

  《天使坠落在哪里》读后感(二):天使坠落在哪里

  路内的“追随三部曲”,终于陆陆续续看完了。记得在某一年的《收获》上读到一篇叫做《少年巴比伦》的长篇,看完有种“惊为天人”的感觉。当然这里的“惊为天人”是指--原来文字这么糙,情节这么扯淡,脏话那么多的小说也可以登上《收获》?那时候我没有去注意文字里的诗意和黑色幽默,只觉得看的过瘾。里面的地名,以及与上海若即若离的联系分明暗指了我的故乡苏州。“戴城”城南的农药厂,不就是我小时候一直经过,每次都掩鼻快跑的化工厂吗?翻开作者路内的履历:中专毕业,先后干过钳工、维修电工、值班电工、操作工、仓库管理员、营业员、会计、小职员、电脑设计、小贩、播音员、公关公司老板、广告公司文案等工作,而现在的他,已经被冠以“最好的七零后小说家”的头衔。就像他在《天使坠落在哪里》的序章中写的:我的前半生,根据作者简介,做过工人、营业员、会计什么的,这是噱头,使我看起来像是个阅历丰富的人。经常有姑娘撑着脖子问:“路小路,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我想我要是掏过粪,你就不会撑着脖子了,至少得捂着鼻子。事实上,过来人都知道,这些经历都不算什么,等于啥也没干过,它们是废话的人生。

  长久以来,讲苏州话的男人常常让人觉得有点娘,当然这不是我的看法,而是很多自以为很爷们的北方人下的评论。他们大概只在粉墙黛瓦的中心地带匆匆一瞥遂下此结论。

  在我读书的时候,觉得男生之间讲起苏州话绝对是属于另一个语言体系的。所有娇俏绵软的虚词助词全被打回了原形,代表生殖器的词化身三头六臂顽固地填满每一句话,这不是脏话,只是一种男生间特有的表达。比如我表弟的手机通讯录里没有正儿八经的名字,全是乱七八糟的绰号,什么猩猩、狒狒、麻团、长脚、呆*、*卵这类的。很失望在一众动物星球里找到我的名字“姐姐”。乏味到简直在他们中间无所适从了。看来他没把我归为他的同一类。从前这样今后也一样,就这么一路隔膜下去了吧。

  作为“戴城系列”的第三本也就是收官之作,小说着力描述了主人公路小路到农药厂工作之后的一系列故事。其中他的发小也就是老杨大学毕业也发配回了农药厂,后来在孤儿院认领了一个小女孩戴黛,再后来老杨因为去县城讨债,阴差阳错被绑架差点丧命,正遇到98年夏天那场洪水,他被困在房顶两天两夜滴水未进,从县城回来之后就辞职去了上海;小苏是农药厂的化验员,寄住在亲戚家,后来毅然交给了厂里三万块钱辞职去了北京追随女友。而路小路因为在厂里打了车间主任被开除,然后又陆续做了公园飞碟操作员、肯德基小时工和婚纱店小弟,他的青春看似很长,却也有点人间喜剧的味道。串起他们三个人的是戴黛这个年仅4岁的福利院女孩。她知道自己是被爸爸遗弃的,福利院荆老师也知道她这样一个健康的孤儿注定会被一个外国人收养。但她还是怂恿老杨他们做了她几个月的“爸爸”,顺带签下了助养协议。天使的含义不知道是不是跟戴黛有关。最后一段老杨去福利院的那段,看得简直要掉泪了,不是离别的感伤,而是在福利院的一个孤零零的角落,那里无声无息地安放着很多“天使”,他们有着严重的身体残疾,有的甚至连父母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他们是福利院的一部分,那是一些注定找不到收养家庭的孩子———。

  路内的文字,看似宣泄的背后,他总能用一些简单的类比将意向上升到一个小小的高度,或者将焦距变虚,露出空白给人思考。以此,有人说就有了些诗意和哲学的意味,也许吧。如果有的人的青春是由一堆目标一堆意义组成的,那路内笔下的路小路,只是真正践行了“活在当下”:并不是好人模板,却也并非十恶不赦,对陌生人没那么热情,却很容易被一些小事物感动到不行,仿佛这样自己就暂时脱离了那个没有隐私的小世界,他会把自己仅有的一些钱掏出来帮助朋友,并在朋友发达时开心地将他洗劫一空。

  路小路并不是我认识的人里面的任何一个,但他却如此真实。我们生活的路径曾经重叠过,只是他读出了不一样的风景:我们会把狗尾巴草小心割下,编成一个小花环,而他则是重重扯下一把,摔在我们必经的路旁。

  《天使坠落在哪里》读后感(三):看完三部曲,摘抄一些句子

  大多数人的年轻时代都被毁于某种东西,我同样被时间洗得皱巴巴的。 如果永远都能如此,那我们就会永远可爱下去,仿佛不存在这个世界上一样 这些久远的事情被回忆起来,好像迎头装上一块玻璃。

  没有人蜷腿躺在 高高的行李架上 并且没有人想过 在疾行的列车中倒下 农田飞奔,以及树木和云 这一切多像是悲剧 那些沿途追逐的人 很年轻时就嬉水而死 这一切,多像悲剧的开始 乘务员穿行在八十公里时速中 悠然自在 激流中的鱼停靠在岸上 赤裸鲜艳 那些搭乘悲剧的人在凌晨惊醒于噩梦 她们年仅十七 她们手捧糖果 她们的制服早就歪斜在 黑暗中 衰老可能来得更慢一些吗 ―― 《少年巴比伦》

  她说过,十八岁的杨一只是她在那个年纪上爱过的人,可是她当时不知道:这样的决绝本身也是一种迷失,并不存在一个被抛弃的过去,并不存在孤立于生命中的十八岁。 我和我的十六永远不会谅解,就让他死吧,我不需要通过忏悔走向天堂。 是的,将来我说起这种可笑的场面,将不会找到证据了。那些消失的东西最终会把我们身上的某一部分也带走。 我有点疲倦,但这疲倦并非来自夜晚的睡意,而是从很久以来,紧紧跟随我的东西,忽然断裂了。 年轻根本不是有点,而是一种残疾。 一个人觉得幸福,就要把幸福强加到这座城市的 每个人头上,他搞得清楚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痛苦吗? 十八岁的失恋不是梦醒,而是跌入了一个更深的梦里,人要到了中年,鸡巴软了,脑子里全是屎,那时候失恋才想梦醒。 它既享受着自己制造的噪音,也享受着噪音之外的宁静。 爱和死,都是浓缩的结果,寻找则是一种稀释。寻找,就其本质来说,游离于爱和死之外,它所具备的神话逻辑总使之朝着另一个方向飞去,但有时也会坠落,被引力撕裂,成为徒劳的幻象,成为爱和死的奴隶。 认错了时代的人,比生错了时代还可悲。 在冬天 温暖来临 去面壁 去伤感 关于冬天 我还有什么可说的 在夏天我们度过了仅有的十年 亲爱的别在北方定我的棺材 冬天我要去南方 ―― 《追随她的旅程》

  他贡献了所有前半生的故事,哪怕用一种难看的姿态,但那道巨大的缝隙并不会就此弥合 我只见过幼儿园时代的你,还有现在的你,中间好多空白 越过一把刀的锋刃很难,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以前我不明白刀锋何在,后来发现,我去炸鸡店打工,这么普通的事情,恰恰就是命里的刀锋。 我像是一不小心闯了红灯,站在路中央观望这个时代的人 ―― 《天使堕落在哪里 》

  《天使坠落在哪里》读后感(四):写给路小路的情书

  至此,路内的“追随三部曲”就全部看完了。

  路内是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70年代作家中比较喜欢的一位,我喜欢他的文字风格,就像喜欢初中时坐在角落中那个看起来吊儿郎当的男生,就算他表现的再无所谓,我还是知道他是一个内心丰富心思细腻的可爱男生。路内的小说就有这个气质。无无情处最深情。

  首先先赞一下这本书的装帧,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封面先惊艳了一下,读完之后,觉得封面做的很贴切,远方的石头森林,冷酷却又有着明艳到哀伤的色泽,近处,是一个小小的人,在水面上艰难却又决绝地走向城市。这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非黑非白的五味杂陈。

  三部曲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追随她的旅程》,一口气读完,五脏六腑都很舒坦,然后又迫不及待读了《少年巴比伦》,接下来就一直期待着这本,但看完之后我不得不说,路老师,您是不是着急了?是编辑催稿催的紧,还是您赶紧要给路小路一个交代,然后就把他裱起来挂在心间,赶着去攻克下一个山头?

  但,我依旧爱这本书。因为我爱路小路。

  路小路才是降落人间的天使,即使他穿着痞子的外衣,所以我无比嫉妒宝珠,她慧眼识珠,于一干凡夫俗子中一眼看懂了这颗珍珠,并收入囊中。追随三部曲,于我而言,就是一场与路小路的恋爱。我就像一个恋爱中的女人一样,细心解读他的每一个行为,耐心读懂他的每一个动作,跟他一起彷徨,一起二,然后又细细收起他每一处于大笑之后的悲伤。我懂,路小路,你是个诗人,即使你表现地再无赖。

  无赖,是你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但却并不是你与自己以及爱人相处的方式。你明察秋毫,早已看透世间的荒谬,但还是想跟它玩玩,毕竟闲着也是闲着。你从不辜负人,只一次次被人辜负,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装扮成小流氓,好让伤你之人了无牵挂地走开。

  有些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带着上天赐予的灵气,他们有超于常人的敏锐,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这份敏锐的感悟都像雷达一样不断接收着信息。这也是我喜欢林白的一大原因,她的触角伸到了文字里,于是,那些文字就活了,它们沾染着林白的灵气和气血。

  路小路也是这样的人,也许路内也是。他们行走人间,伪装成路人甲乙丙丁,但却分明带着一股不寻常的味道,他们什么都懂,又显得什么都不懂。他们有时是个无赖,却让人心疼。他们背负着自己的生存逻辑,在看懂世事之后努力与世界握手言和。

  我爱路小路,也许只是爱自己而已。好的文学作品有两种,一种是有意境的,比如前不久看过的门罗,两三万字的中篇却构建了一个无比庞杂的世界,常常读完之后感觉胸中有千壑,却又都堵在那里,道不出来。还有一种就是让人心有戚戚焉的吧,我们每个人都是路小路,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1900,谢谢你,让我看到自己,让我的情绪找到出口。

  当然,还有更好的文学作品,可能因为我的视野受限,还没有读到精髓和门道。但我愿意继续读下去,因为我期待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遇到下一个路小路,下一个我自己。

  没错,这是一封写给路小路的情书。

  《天使坠落在哪里》读后感(五):没有天使的所在

  时隔六年,路内“追随三部曲”的终结篇《天使坠落在哪里》终于面世了。自从三年前读到路内的小说,我就一直惦记着那个既有着社会青年的混乱,又有着文艺青年的迷惘的主人公“路小路”,想象着他在“少巴”、“追随”之后,又会有怎样的故事。

  如今,在“天使”里,路小路回来了。这一次,时间流逝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故事依然发生在“戴城”,他有了两个新的朋友:杨迟、小苏。这三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福利院认养了小女孩戴黛后,经历了一系列故事:失业、失恋、绑架、卖黄碟、卖婚纱、讨债……

  “天使”的故事充满了浓浓的救赎气息。三个内心困顿的年轻人,面对着急剧变化的时代,追寻着一个遥不可及的“黄金海岸”。他们的天使是孤儿“戴黛”,因为这个认养,他们的孤独变得温暖,灵魂也似乎得到了慰藉与安放。然而,这个“天使”最终却被美国人花一千美元领养走了。

  这样的故事读起来,让我一度感到惶惑。坦率地说,相比于“天使”,我更喜欢追随三部曲的前两部 《少年巴比伦》和《追随她的旅程》。虽然路内在“天使”里表现的技法更显精湛,主题蕴含也更深,但却似乎没有了青春叙事的纯粹,阅读快感逊色了很多———这也许就是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别所在。

  王安忆曾经这样评价路内:“路内小说的好处,在于他在书写青春的同时,无意间触碰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转型期工厂里的矛盾、世情和人心,没有观念先行、刻意而为,故显得松弛又自然。这是路内的价值所在。”

  这句话我深有所感。表面看起来,“追随三部曲”中,打动我的是路小路的青春故事。但其实真正打动我的是这青春背后的时代变迁,是他“无意间触碰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转型期工厂里的矛盾、世情和人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曾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下岗潮,数以十万计的企业被“关停并转”,超过两千万的产业工人下岗,一种巨大的历史失落感几乎是在一瞬间袭击了无数人。戴城化工厂青年工人路小路就是其中的一分子。他在时代浪潮中的那种迷惘、动荡与不安,那种在追溯往事时的嬉皮笑脸,都难以遮掩曾经发生过的残酷。

  在“天使”中读到万师母下岗后为了生计去做妓女时,我想起作家吴晓波讲的一个故事:某地有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岗,生活无着,妻子被迫去洗浴场做皮肉生意。傍晚时分,丈夫用破自行车驮她至场外,妻子入内,十几位大老爷们就在外面吸闷烟,午夜下班,再用车默默驮回。当地人称之“忍者神龟”。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一句话: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吴晓波和路内说到的故事其实就是时代的秘史。虽然这样悲怆的情绪在路内的小说中难以读到,无论是下岗,还是失恋,他的笔调都是轻松、幽默、调侃、无所谓的。可就是在这样的笔调背后,我们还是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种悲悯情怀和失落感,看到了一个没有天使的时代的荒芜。

  刊于《文汇读书周报》

  《天使坠落在哪里》读后感(六):是哪里不是何方

  很久没有读小说了,久到已经忘了读小说的时候,时间会用特别的方式工作;读到结尾的时候,站起来看着外面还没下完的雨,发现屁股坐麻了,摸上去自己没有感觉,象是在摸别人的屁股。

  追随她的旅程我也读过,可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了,书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少年巴比伦是理所当然的第一本,还能记得第一篇里说化工厂毒气泄漏了搞的楼下老太太上空跑出来的故事,还有看到结尾的时候坐在巴士的最后一排,尽量控制自己不要掉眼泪掉得太明显,让人以为我遭遇了什么不幸。

  据作者自己说写小说就是从跟老婆讲以前在工厂里面的事情,老婆觉得太好玩了,听不腻开始的;作为一个和路内差不多年纪并且也上过暗地的人来说,总觉得看他的书有一种自以为是的亲切感,其实都是自己yy出来的。但是让我能一本一本看下去的最主要原因,是不做作的语言,好玩的事情很多而且情节不那么的紧凑,其实情节一紧凑就容易流露出编造的痕迹,美剧看到眼刁了,还有是也许我们这一代才体会得那么深刻的对变化的迷茫,对好事怎么都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我习惯了的无奈,对于敏感一点的人来说总是难以避免地感到悲伤却又年纪开始大了不说出来就顾左右而言他的处理方式。

  《天使坠落在哪里》读后感(七):末世之后,何处是黄金海岸?(刊于《南方都市报》)

  (发表于《南方都市报》 2014-7-20)

  “追随三部曲”的完结篇《天使坠落在哪里》(以下简称《天使》)与先前的两部作品截然不同,甚至与路内的其他作品都划开了一条清晰的分水岭:路内不再用性符号来表达青春的诞妄与空虚,甚至路内式的幽默在这部作品中已然无法挽救其沉重哀婉的主题,正如作者自己坦言,写《天使》的时候他已跨入四十岁,隔着更远的距离回望青春,看到了更辽远的深意。

  路内有心将小说的时间点设置在世纪末,他对此有独到的解释:“千禧年和世纪末都很重要,一到那时候黄金海岸就一艘船,大家拿到船票就赶紧上船,时间到了就去黄金海岸。如果没有拿到那张票就留在原来的码头上。但是小说里的人物要是留在码头上,一定会非常可悲,只有到了黄金海岸再回头看原先来的地方,它很美,还有一些虚幻的美、怀念的美。”然而小说中的世纪末并不简单等同于某种惆怅的末世情结,而是与中国的当代历史变迁紧紧捆绑在一起。

  “老杨从幼年起就知道远方有个黄金海岸,又叫理想国,又叫伊甸园,又叫共产主义,连说带比画给我看,我陷入了痴呆。这种幻想使我可以跳过凄怆而自恋的童年和少年期,直接进入青年期。”小说伊始的这段话对于理解《天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今看来,“理想国”、“伊甸园”和“共产主义”三个概念迥然相异,从柏拉图到基督教再到马克思,然而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期,也就是计划经济年代,这三个内涵缺失的概念可以相互取代,作为对“黄金海岸”的具体解释,只存在民间口吻(“伊甸园”)和官方口吻(“共产主义”)的细微差别。“黄金海岸”的理解分歧出现在“我”的青年期,即改革开放后随着大规模国企改制到来的“阵痛”期,原先与“共产主义”相生的具体措施如“四个现代化”渐渐不再被提起,“理想国”在现实面前显得虚幻遥远,而“我”也无法重拾宗教信仰走向伊甸园。路内表达的是一代人的时代迷惘和身份紊乱,就像崔健拨动时代神经的那首《一块红布》:“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到了幸福。”张新颖教授认为歌词正体现了“历史对于一代人命运和情感的共同塑造”,当这一历史的根基逐渐分崩离析,置身其中的人又将何去何从?值得注意的是,路内并没有重复前辈作家的窠臼,他的眼光聚焦在青年人身上,这更放大了时代的伤痕。如果说路小路的父辈们还曾在“红布”之下感受到“幸福”,路小路们则是彻彻底底地一无所有,对过去时代的认同尚未建立,对未来的焦虑无处安放,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夹心层”。

  路内式的幽默没有退场,只不过在《天使》中,这种幽默不再呈现为妙趣横生的段子,而是模棱两可的时代中“价值相对化”的最好证明。小说中在杨迟、路小路和小苏“戴城工人三剑客”之外还设置了许多副线穿插其中,例如两度出现的万师母,原本下岗后宁愿在家养狗也不愿外出打工的她,在爱犬被抓狗队活活摔死之后走上了卖身的道路,这原本是个道德堕落的典型,然而小说里提到万师傅早已暗中知晓,楼道里的人虽好奇却又讪讪然———“卖身”大约是生存下去的无奈选择,而且总好过茅建国的上吊自杀。又如歪歪的哥哥,北京申奥输给悉尼曾经激起大学生的群情激奋,可对于歪歪的哥哥而言,如果没有悉尼奥运会,蹦床不过是个马戏团的项目,虽然于他而言也无实质性的改变,他已经过了“黄金运动年龄”,曾经爱国至上的集体主义热情与现今的个人命运相较显得难分高下。面对这些模棱两可,路内总是选择借用调侃的笔调悬置道德审判,而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悬置道德审判并非小说的不道德,而是它的道德。”读者在这些绞刑架下的笑声中窥见了过去时代中荒诞的庙堂价值。

  “天使”是这部小说的关键词,如果把“天使”这个角色坐实,小说中的女性角色———戴黛、宝珠以至于火车上歌唱《堕落天使》的姑娘———都在危难的时刻施予安慰,皆可算作男性主人公的天使。不过我始终觉得“天使”的意义不仅于此,甚至不仅于本雅明所说的“新天使”对“时代进步的车轮”无能为力。路内在小说中有心渲染末世氛围,除了明确的时间点之外他还调侃着末世的“纷乱”:粗暴的打狗队,五花八门的敲诈抢劫,残忍如黑社会的联防队等等,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也呼应着过去时代那种“淳朴”的伦理道德观的瓦解(虽然“淳朴”大约也是打折扣的),生存的压力迫使凡人沦为贼寇,而这一切在1998年的大洪水中走向高潮。杨迟为了救一个人品十分可疑的同事而反遭绑架,在洪水滔天的屋顶上受困多日,最终看到了一个划着浴盆游来传达福音的养鸭女。这个桥段多像对《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戏拟,上帝惩罚人类的为非作歹而降下大洪水,杨迟因为善良幸免于难,最终的解救也颇具可比性,诺亚分别放出一只乌鸦和两只鸽子才终于知晓洪水退却,而路内却做了世俗化处理,让传达福音的天使幻化为“养鸭女”。这种世俗化正是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论及的“世界的非神化”,即现代社会中,“个人,有思想的自我,代替了作为万物之本的上帝”。掌控万物的庙堂价值观已经衰退,取而代之的是“有思想的自我”,那个“自我”绝不是完美的,往往是路小路头上的那个“有裂缝的神”,但是唯有如此忠于自我的新信仰才能帮助“我们”得遇天使,得遇秉性中的纯良“自我”,正如善良的杨迟遇见了养鸭女,也正如单纯的“我”最终遇见“拉我上天堂”的宝珠。也唯有如此,路小路们才能判断他们的“黄金港”究竟在何方。

  小说最末用“黑夜,有如正午般庄严”结尾,令人不禁联想起阿瑟·库斯勒的名作《正午的黑暗》,路内在此有意做了置换,似乎时代从正午的黑暗终于通达到黑夜的正午,这个过程是多么艰难啊,只有那些仍然未被尘世玷污的青年人才能见到这一束来自天堂的曙光吧?

  《天使坠落在哪里》读后感(八):读得太久后的闲言赘语

  读得太久后的闲言赘语

  按我的惯例,写评前总是要啰嗦几句废话。读书之后为了书文写一篇文字,其实当不起书评二字,纯粹只是自己的感想,这好像回到中学时代,总是要虚与委蛇几段读后感交作业,只是现在写字多出于随心随意,毫不拘于规制了。

  之所以有此一言,全因读《天使坠落在哪里》读得太久了,依我的性格,在一本书上花费时间太多,要不就容易厌烦,要不就会牵思甚繁,这回是后者。

  我是离70后很近的80后,路内讲述的90年代的故事里唤醒了我许多早已模糊的记忆,少时所见似乎渐渐在脑海里复苏。正如在书中读到的一种感觉:那个时代在每个经历过的人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这种印记是深沉而隐晦的力量,潜藏日久,或者沉睡,或者爆发。于是,有的人幻化为神,有的人沉沦为矬逼——当然,书中多的是这种角色,多得数不过来,包括“我”路小路,虽然矬得相对可爱,属于现下流行的蠢萌。

  极少见到这样的主角,从始至终的庸碌无为,故事里其他的人不是获得世俗的成功,就是获得世俗的幸福,只他,纵使15年后仍时常喝醉了躺在街边,不论如何,这样的形象怎么脑补都觉得特别浪荡特别落泊。只是,谁能说,这样的他就一定没有悟得人生的真义,福至心灵呢?人常以自己狭隘的思想和眼光判定他人,甚至以此为乐,这事儿在书中所见比比皆是。

  书中有几次提及“神”的话题,神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信仰的属性,作者所期望的“神”似乎更趋近于一种救赎,就像其中浑浑噩噩时的路小路忆起奶奶信奉天主、杨迟被洪水所围困时的思虑和尾声时路小路仰望宝珠时所思等等,我不得不数度忖测这是否涉及此文主旨,除去推理小说,我读书时甚少着意揣度作者意图,所以说,这书读得未免也太认真太累了点。幸好这份“累”被作者幽默戏谑的笔调、有趣的故事和出其不意的转折化骨绵掌般地化为无形。

  读书时心里一直冒出一段话,“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代,那是愚昧的年代;那是信仰忠诚的年月,那是怀疑盛行的年月;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晦暗的季节;那是希望之春天,那是失望之冬天;我们应有尽有,我们一无所有,我们都将直奔天堂,我们都将直走地狱。(狄更斯《双城记》)”这段话可以更精练地概括我读这本书的所感。

  《天使坠落在哪里》读后感(九):这是伪书评

  为什么说这是伪书评?

  因为我接下来写的只是我这几天的心情,而刚好这几天看了路内的这本书。当然,正因为看了这本书,我把我自己跟路小路联系在了一起,尤其是个人的命运,还有那矬逼的性格和半辈子的倒霉运。

  路小路说,二十七岁之前是他的前半生。经他这么一提醒,我发现,我的前半生,应该是2014年之前。2014年,我二十二岁,这年的六月份,我跟耗费了我四年青春的大学说再见。2014年之前,我还是一个学生,我的任务是学习,我从来未工作过,尽管我做过暑期工,但我一直都认为我自己没有工作过,因为我不会因为丢失了工作就流浪街头,也不曾依靠那些钱去养家糊口。

  我想,我前半生这么无忧,导致我后半生都不会赚钱了,说得不那么难听,就是我没有找到一份好工作。我觉得,这跟我没有做一个称职的学生,完成我的任务有关。又或者,我那四年大学本身就是空白一遍,以致我的简历也是空白一遍。

  在路小路眼中,社会是一个多么操蛋的存在。在我的眼中,社会也是一个奇葩的存在。今天坐地铁回家,出站的时候卡里差一毛钱,在服务台补钱,看见一个少数民族的同胞把一个应该是指南针的东西放在地上,辨认好方向后,跪地朝拜。当时,挺惊讶的,第一次看见这种情况。后来,我出了地铁站,在公交站台等车的时候,看见一个中年大叔,把另一个上了车的中年大叔丢在地上的半根烟,捡了起来,满不在乎地叼在嘴里。本来这两件事都不值得一提,可是偏让我在十分钟内都赶上了。我当时就想起了路小路,我想路小路也会跟我一样,为这个操蛋的社会而深深地感慨吧?

  不要以为我刚才说,我的前半生这么无忧,就认为我要比路小路幸福。因为,我的前半生里没有女人爱过我,而要比这凄惨的是,好像我也没有爱过那个女人。其实,我也喜欢过一个类似于厂医姐姐的女生(嗯,厂医姐姐对路小路而言,就如那个女生对我言),不过路小路要比我幸福,因为那个女生从来也没喜欢过我,尽管喜欢了那个女生好多年了。那个女生最开始是做护士的,姑且称之为护士姐姐吧。厂医姐姐离开路小路后,路小路也会偶尔怀念,记得在书中的某一处说到,大概是发生了什么事(好像是织了围巾给戴黛),路小路再也没有想起厂医姐姐了。而我再也没有想起护士姐姐,是因为某天知道了护士姐姐有了男朋友。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一旦想起有了男朋友的护士姐姐,就是对护士姐姐的一种玷污。还有一个事实让我稍为不满,就是护士姐姐并没有像厂医姐姐一样去了很远的地方,有时候走在镇上,我倒是很害怕会遇见护士姐姐。

  路内把九十年代和路小路的九十年代,刻画得让我很是怀念,尽管九十年代的记忆在我脑海中残缺不堪。对于我来说,属于我的年代,应该在2002年以后。02年以后,我才开始活开,认识了护士姐姐,结交了知心的朋友。学习成绩优秀,重点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每一步都毫无悬念,顺理成章。我的年代,有快乐也有悲伤,但跟路小路的年代对比起来,就要显得单调和乏味。其实我自己跟路小路对比起来,就已经显得枯燥无味了。路小路在整个戴城游荡,而我只能在几平米的房间里徘徊。

  我从来就没想过会有走到尽头的一天。

  可是,到了10年,我似乎看见了尽头,而到了14年,我就真的走到了尽头。我开始为那些顺心的年头浪费了如此多的时间而感到后悔,我也开始为尽头以后的一片迷茫和自己的无力而感到恐慌。我并像路小路那样,做一个矬逼做得如此彻底。我不能赖死在家里,或者终日无所事事,我要一份工作,还要有一份跟自己的专业相对口的工作。可是,我又偏偏犯贱地找了一间行业里最垃圾的公司,却没有路小路那种能熬苦抗打击的能力,更没有路小路那种喜欢就做不喜欢就跑路的霸气和潇洒。

  前半生的结尾是如此的不堪入目,以至于后半生的开端是如此让人失望,说真的,我对自己的后半生的期望已经大打折扣。正正是因为这样,我忽然感到自己有一点跟路小路很相似。总觉得自己欠缺了些什么(当然我要比路小路欠缺多好几份爱情),却总是得不到,以至于得不到这种状态渐渐地转化成了习惯,而习惯则让人麻木。当我不再为某样得不到的东西而苦恼的时候,我也慢慢地不再为所有得不到的东西而苦恼。所有得不到的东西,都变成了不需要的东西。所有我需要的东西,都是我拥有的。

  然后,这个世界就开始变得无趣。我在路上,在公交车上,在地铁上,看见了各色各样的事物,我却以知足者的心态迈出每一步,每一步落在地面发出的声音都是那么的平稳,完全没有因为受到诱惑而产生半点不安。

  我看起来是多么的知足,我明明什么都没有,却感到自己什么都有。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内心并不满足,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天使坠落在哪里》读后感(十):滚烫滚烫的历史洪流

  路内的文风怪异却有着异样的光芒,让人一旦翻开就停不下来。我早在读他的《云中人》的时候就见识过,并对这种混杂许多故事线索和语言钩织的情境心向往之。

  这本书的名字起的相当别致,我一度以为洒脱不羁的路内转换了文风,改走煽情路线,等到翻开才知道不是,读完了才明白这书名的含义。

  路内的文风一以贯之,并没有让我失望。他精心编织一个个故事,把现实中的你我引到穿越的门口,让我们看到过去的风景和伤口,看到现实中疲累的人们和自己。我以为,并不是所有的场景都是作者亲身经历,但一定有许多是亲身经历,或者就是他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对,还有一个闻。当你掌握了足够多的素材和故事,经过细心雕琢和缝补,就会把许多人一网打尽,因为我们都从那里看到了自己。

  我从路内的作品中总能读出我故乡的影子和自己年少的往事,有时候甚至就觉得这个场景这个人就是自己。一度我把小说中的情节与现实弄混,以为那都是我的故事。

  那些逼真的画面大多停留在90年代,有70后80后一代的纯洁美好,也有那些我们共同经历的灾难。我深信,路内有一双对生活观察入微的眼睛和从未停止思考的大脑。他应是从泥涡草堆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孩子,亲眼看到许多人事的浮沉,城市的变迁和奇花异草。亲耳听到许多光怪陆离的奇闻野趣。更宝贵的是他生活在那个时代,亲身感触到了万事万物交融混合下的社会百态,地痞流氓横行,工厂企业倒闭,职工失业下岗,洪水滔天,流离失所,许多人成为弃儿、孤儿,成为时代下的弄潮儿或牺牲品。

  他们三五成群地斗殴耍流氓,泡妞上床,却始终没有泯灭心中的纯善,看上去吊儿郎当,实际上才有真性情。许多看上去道貌岸然的人反而内心肮脏。我不知道路内是想要讽刺如今世人的冷漠无情和丑陋不堪,还是只是单纯地写出年代的回忆录,不置一词,褒贬自随你意。

  我喜欢路内用文字搭建的那个世界,不是因为要躲清静,只是觉得那种活的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日子真好。反观现如今的我们,每日朝九晚五,白天挤在大都市的地铁公交上,晚上睡在逼仄的小房间里,说什么生活理想,能挣到多少钱才是正道。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怎么样,我们没有多余的情感去付出给陌生的路人,我们没有多余的金钱去做公益事业,我们除了工作就是吃饭睡觉,仅剩一副躯壳而已。

  于是我们想要逃离,想要出走,却总还在原有的世界里打转,舍不得体面的工作,舍不得好不容易有的尊严,说到底,是现实的生活绑架了我们,让我们寸步难行,成了时间的奴隶。其实你永远只是你自己,做与不做什么又干别人什么事,一切不过是我们的心魔罢了。

  我们每个心中都有一个天使一个魔鬼,当天使占上风的时候,我们便是个纯善的人,乐善好施,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当魔鬼占上风的时候,我们便是个冷漠的人,我们不再关心路人,我们不再善于施舍,我们开始愤世嫉俗,开始搬弄是非,开始尔虞我诈,我们活得很累,担惊受怕,没有一日的安宁。

  我们应该庆幸,在这不幸的当下。我们却有幸看到有血有肉的文字,还可以有暂时的忘我,走进另外一个世界,去寻找坠落的天使,实际上,我们丢失的何止是心中的天使呢?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天使坠落在哪里》经典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zheliwenzhang/293900.html

推荐访问:魔法禁书目录天使坠落 天使已坠落

哲理句子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伤心的奶水》观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情侣最想分手的5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