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这两个字,道尽中国文化精神

2018-10-04 原创文章 阅读:

《道德经》这两个字,道尽中国文化精神

   读经典 · 爱智慧 · 益生活

  【儒风学社】线上国学课堂点击试听→ 杨鹏老师《道德经》

  授权图片 | 滕首诗  摄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思想碰撞出火花,《论语》和《道德经》是儒道两家的奠基之作。《论语》主要讲为人处世的准则,凝聚着现世人生的智慧。《道德经》则是在更高的层面上阐释了中国文化精神,更为抽象和概括化。《道德经》中关键的两字,可以概括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第十六章

  尽量使心灵达到极虚,笃定地坚守清静。万物一起生长,我以此来考察它们往复的道理。万物纷纷芸芸,各自回归它的本源。回归到它的本原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之本性。回归生命之本性这叫常,知道常就叫做明。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是轻的根,安静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行走终日,不离开装载大件行李的车,即使有美食胜景为诱惑,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之君,还要以轻率躁动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自己的主宰。

  老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无为”,“无为”的特征即为“静”。“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以不变应万变,以根本之静应对万事万物难以预料之动。

  王阳明认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心学法门至简,本心的特质也在一个“静”字。

  静水流深,我们不易知晓平静的水面下水有多深,表面安静沉默的人往往蕴藏着大智慧。

  遇事宜静,切忌躁动不稳。持静,方能看清事物本相,躁动则易被情绪牵制。

  静的智慧,是中国人在修身养性中所推崇的。

  《菜根谭》中说: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这是持静方能达到的理想人生境界。

  据说老子八十大寿之时,大家都来祝贺。在古代活到八十岁的人十分罕见,有人向他请教长寿的秘诀,老子并没回答,只张开嘴来让大家看。众人疑惑不解,老子解释道:“坚硬的牙齿都没了,柔软的舌头却完好无损。”众人恍然大悟。

  柔,是《道德经》中又一关键字。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后身体就变得僵硬。活着的是柔软的,死后就变得枯槁了。所以坚硬的东西属于失去生命力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具有生命力的一类。

  因此,只凭刚强蛮力的军队容易折损,太硬的木头容易折断。刚强的东西易处下风,柔弱的东西易占上风。

  柔能克刚,是老子对自然万物现象深入体察后的规律总结,也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自然界中,滴水石穿,柔弱的水滴一天天地打在石头上,坚硬的石头也会被打穿。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委曲可以保全,弯曲反而易伸直;凹陷易得到充盈,凋敝时容易得到更新。

  柔,在为人处世上,就是要保持谦逊,宽容大度,能求同存异。

  大丈夫能屈能伸,宰相肚里能撑船,都是为人所赞赏的真君子风度,其根本都是柔的智慧。

  又如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寥寥几笔,生动写意,少有刚硬的线条。注入了中国文化精神“柔”的特征,尽显柔和之美。儒风大家伴你读懂中国文化关注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道德经》这两个字,道尽中国文化精神

http://m.sbbzjw.com/yuanchuangwenzhag/289191.html

推荐访问:《道德经》全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

原创文章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唱出生命中最想唱的那首歌 下一篇:不用问句也可以不漏痕迹地提问,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