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犯大错,以经解经

2018-08-10 原创文章 阅读:

免犯大错,以经解经

  ✪ 本文取自:《圣经是怎么说的》

雅各书2:24

  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雅2:24)

  如果我们孤立来看这节经文的话,很容易得出这样一套教义:人称义不单因着信,也是因着行为。然而,我们若是查考整本圣经的话,就会免犯这种严重的错误:

  所以(有古卷作“因为”)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罗3:28)

  正如大卫称那在行为以外,蒙神算为义的人是有福的。(罗4:6)

  实际上,我们得救单单是因着信。然而,真实的信心一定会生出公义和信心的行为。这是雅各和保罗的共同主张:

  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借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雅2:17-20)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他们不是顺从肉体而行,乃是顺从圣灵而行。(罗8:1)

  因此,我们在整本圣经中找到了平衡。我们不是靠着信心和行为得救,而是靠着能生出好行为的信心得救。

传道书3:19-20

  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传3:19-20)

  从表面上看,这两节经文似乎是在暗示我们,人死后没有生命。然而,来生和死人复活的真理在圣经的其它许多地方都有教导。比如说:

  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希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约5:28-29)

  在传道书中,作者说到,死亡会突然临到人类和畜类,而且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相似处。但是作者所看的是日光之下的人生——在神以外的、单纯的肉体的存在。没有神的人生看起来是无意义的、虚空的、徒劳的。然而,有神的人生是充实的、蒙福的。作者在这里不是在就来生发表神学论述,乃是在对没有神的人生进行反思。我们必须以经解经。传道书3:21甚至向我们暗示了人和动物的未来有着差别:

  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传3:21)

  此外,传道书12:7也暗示了人的灵魂是不朽的:

  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传12:7)

马太福音5:16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

  乍一看,耶稣在这里似乎是在支持人们炫耀他们的好行为。但是在其它地方,他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教导。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太6:1)

  我们怎样协调这么明显的矛盾呢?马太福音5:16说我们应当公开行善。然而,马太福音6:1却说我们应该在暗地里做好事。其解决方法很简单:马太福音第六章谈论的是内心的动机,而马太福音第五章论述的是我们在世人面前要有义行的见证。耶稣通过马太福音第六章要说明的是:我们应该出于爱神而行善,不应当为了让人看见而行善。因此,我们透过整本圣经就找到了平衡。

马太福音5:17-19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太5:17-19)

  在这里,耶稣似乎是在认可信徒守律法的做法。这是不是说基督徒就在“律法之下”呢?信徒是不是仍然得通过守律法才能在神面前称义呢?我们如果查考新约的其它地方,就会发现,为了信徒的缘故,律法已经被废除了:

  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弗2:15)

  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西2:14)

  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着义。(罗10:4)

  现在为什么试探神,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徒15:10-11;参阅:罗7:4;加2:3-5;4:10-11;西2:16-17)

  我们不需要靠着守律法在神面前称义。我们是因着信、靠着恩典得救。

  耶稣废掉了律法,并不是说他漠视或忽视律法;他通过亲自成全律法来为信徒废掉了律法。可见,他借着死,既证实了律法,也废掉了律法。在圣经全备的启示中,我们找到了平衡。

马可福音11:24

  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11:24)

  根据一种解经的说法,马可福音11:24教导我们,信徒为某事祷告的时候,只能祷告一次。为着同一件事祷告多次就意味着这个祷告的人没有真正相信神已在第一次就垂听了他的祷告(参阅:太6:7-8)

  然而,如果我们对圣经其它地方的教导加以考虑,就会发现耶稣的确赞同我们为同一件事多次祈求。

  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路18:7;参阅:    提前5:5)

  圣经教导我们要不住地祷告(比如说:帖前5:17),但是我们必须凭着信心祷告(可11:24),而不是只做无谓的重复。

马太福音6:31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太6:31-34)

  有人拿耶稣的这段话来说明,我们不应当为将来做预备,因为这样做表明我们对神有怀疑。

  为了回应这种说法,我们来看一看,圣经中许多经文教导我们,在物质上为将来做预备是智慧和虔诚的表现:

  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夏天聚敛的,是智慧之子;收割时沉睡的,是贻羞之子。(箴10:4-5)

  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吩咐你们说:“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因我们听说,在你们中间有人不按规矩而行,什么工都不做,反倒专管闲事。我们靠主耶稣基督,吩咐、劝戒这样的人,要安静做工,吃自己的饭。(帖后3:10-12)

  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前5:8;参阅:箴12:11,27;13:4,11;28:19;徒20:35;林后12:14;弗4:28;帖前4:11-12)

  在马太福音第六章中,耶稣不是在教导我们不要工作,也不要为将来做预备。他乃是在教导我们,不要为今生的物质需要而忧虑或担心(诗127:2;腓4:6)。为将来做预备和储备,这并不是罪,正如圣经其它章节所表明的(如:路14:28-32;林后12:14)。

约翰福音14:28

  ……父是比我大的。(约14:28)

  有些异端就借用约翰福音14:28来主张,耶稣比神小。然而,我们必须考虑圣经其它部分的教导。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1:1;参阅:第14节)

  我与父原为一。(约10:30)

  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借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西1:15-17;参阅:赛9:6;约1:18;14:9;徒20:28;罗9:5;林后4:4;腓2:6;西2:9;提前3:16;多2:13;来1:3,8;彼后1:2;约一5:20)

  毫无疑问地,耶稣就是神!他在约翰福音14:28中所说的话语并不是指他的本质或生命(他的“神性”),乃是指他的角色。尽管他永远都是与神同等的,但是作为神永远的儿子,他在三位一体神内部的次序中服从于他的父。

  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林前11:3;比较:约16:15;17:6-8;彼前1:2)

  再一次,

  当我们根据整本圣经的

  教导来以经解经的时候,

  就会免犯大错。

练  习

  1.   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选择几处经文;故意忽视整本圣经中关于这个主题的教导,从而得出错误的教义或观点。然后,陈述正确的教义或观点。彼此分享你们的收获。2.   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思考一下有哪些教义或观点是因为人们未经查考整本圣经的教导而得出的。彼此分享你们的发现。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免犯大错,以经解经

http://m.sbbzjw.com/yuanchuangwenzhag/284716.html

推荐访问:在公司犯了大错怎么办

原创文章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为什么欧洲球队里这么多非洲移民?|大象公会 下一篇:十二星座为什么不爱你呢?你心里真的没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