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看见听见读后感10篇

2019-02-07 文摘大全 阅读:

想见看见听见读后感10篇

  《想见看见听见》是一本由阮义忠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想见看见听见》读后感(一):“无关流行,只做我认为好的东西”——东方早报:阮义忠专访

  因为散文集《想见 看见 听见》一书的出版,摄影师阮义忠昨晚来到上海季风书园与读者见面。这些时间跨度近30年的散文之前主要发表在《联合报》和《中国时报》的副刊上,“文章累积起来发现有三个段落,‘想见’是我的回顾,‘看见’是我摄影的过程,‘听见’是国外部分,介绍外国摄影家。”昨天,在季风书园活动之前,摄影师阮义忠接受了早报专访。早报记者 石剑峰

  阮义忠,当今最活跃的摄影艺术家之一。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在华人摄影界影响甚巨,有“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之称。三十多年来,他跋山涉水,深入乡土民间,寻找动人细节,拍摄了大量以百姓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珍贵照片,作品也成了台湾独一无二的民间生活史册。上世纪90年代初创办《摄影家》杂志,撰述《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摄影美学七问》等书,在摄影界引起很大反响;他的五部摄影集《北埔》、《八尺门》、《人与土地》、《台北谣言》、《四季》使他成为世界知名摄影家。 早报记者 高剑平 图

  办工作坊播撒

  传统摄影种子

  昨晚在季风书园的“我为何写作——阮义忠新书《想见 看见 听见》2014上海分享会”上,年轻的读者、摄影爱好者挤满了会场,观众席地而坐, 阮义忠的太太袁瑶瑶“镇守”第一排,身着红色毛衣,颇为醒目。“我们这把年纪了,还能继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其实是非常开心的。”袁瑶瑶说。

  64岁的摄影师阮义忠把自己60到70岁阶段用来写作,“过了70岁,如果还能做得动,就重新回去画画。”除了写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在杭州、成都开设“阮义忠摄影工作坊”,每期招十来个学生,集中学习一周,阮义忠的课上,上午学习理论,下午学习在暗房冲印、放大照片。

  参加过工作坊的好几位学员特地赶到昨晚的分享会,摄影师阮义忠成了这所摄影“学校”的阮校长。特地赶来的“阮义忠摄影工作坊”第一批学员“拉黑”向阮义忠汇报了“同学们”的境况和自己的拍摄计划。过完春节,广州、潍坊、西安……各站的“阮义忠摄影工作坊”日程都已排满,“上海当然也要开,只是目前都没有定。”

  “学员们住同一个旅馆。每天要他们写心得报告,有些人很会写。有些人说,这7天影响他们下半辈子。社会那么功利,但在那么一个礼拜,回到了最纯粹的生活。”通过工作坊,阮义忠希望把自己的摄影技艺和摄影理念传承下去,“我通过摄影不只是教他们艺术,还有生活与创作之间的关联。所以具体改变了他们哪一点,我知道的。我希望他们成为种子,也希望他们彼此关怀。”

  木匠的儿子

  所以很相信自己来做

  去年8月跟杭州朋友谈阮义忠摄影工作坊的事情,9月准备,10月就在杭州开营,到了11月有了第二站成都。64岁的阮义忠可能是最具行动力的文化工作者。“我跟陈映真、高行疆、黄春明等一起成长,但我是一个独立的人,什么团体也不加入,就算在台北,几乎都看不到我。我太专心于自己的事情上。我觉得那些纷争很无聊,我不是观察者,我没有空去理这些,很无聊。”

  阮义忠发现他的摄影作品没地方发表,就办了《摄影家杂志》;没地方出书,又办了个出版社。“不过,我现在不想再出版书了,看到家里堆满库存的书,我已经怕了。” 阮义忠觉得自己的《摄影家杂志》是最好的摄影杂志之一,“办杂志的时候,办第一期还不知道第二期在哪里。但我知道,我要办世界上最好的摄影杂志之一。办完第一期,我太太就拿着杂志飞巴黎,给布列松他们看,大家愿意支持,才有了第二期。”

  杂志第一年广告不错,第二年广告全撤了,因为杂志从不介绍摄影器材。“我想没关系,自己进口器材卖,在杂志上登广告。靠这样的盈利补贴,我就可以办最纯粹的杂志。现在流行什么,大家爱看什么,跟我无关。我只做我认为好的东西。这也是这本杂志受到尊敬的原因。”

  太太袁瑶瑶说他就是“木匠的儿子,所以很相信自己来做”。阮义忠则说,自己现在还是喜欢一个人做。

  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阮义忠1970年代初就登入台北文化界,他所见过的那些人,经历的文化事件,没有写入这本带有回忆性质的《想见 看见 听见》,“在文化圈里,我是非常特立独行的人,所以还是让你失望。”不过,他有一本摄影集叫《有名人,无名事》,专门记录了现在一些有名的台湾文化人,“记录了他们还没有成名的时候。”

  在《想见 看见 听见》中,最感人部分是阮义忠笔下的贫苦童年和土地,他的调皮与叛逆,这个宜兰乡下木匠的儿子何以能走入台北拥挤文化圈?“高三联考结束,我就知道不可能考上大学,没有等放榜就去找事做。我拿着那些高中课上画的画,直接去《幼狮文艺》办公室,就问(主编)痖弦在哪里?我当着他面投稿,问他可不可以给他们画插图。我当时很自信。我觉得自己的画是独一无二的,读的书也足够多。他就问我,什么时候来上班。我就立刻去上班了。然后我就所谓凭空冒出来了。”当时是1969年。

  这也是当时台湾文化界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你可以不加入任何团体、协会和组织,只要认真做事,单打独斗也能闯出一番事业,你的作品也能受到肯定。“这要感谢台湾文化界,如此开放。那是1969年,尽管大家说是白色恐怖时期。但当时,你的作品好,就好。”

  阮义忠说,他的第一步太容易了,一下子踏入文化圈和成名,“难听一点就是有点自大。其实我只是心里想的跟说的一致。”

  “他的过于自信,其实是因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他也不擅长人际关系。他不是那么狂,其实是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阮义忠的太太袁瑶瑶在一旁说。

  阮义忠这些年花很多时间在大陆,因为写作或者摄影的事情,他的太太袁瑶瑶始终跟在左右,这些年来,她一直是阮义忠先生的助手、秘书。

  “你跟了阮先生那么多年,不拍照吗?”

  “如果我有什么摄影细胞的话,早就给他摧残光了。我想着也去拍照,刚拿起他的相机,他就喊:‘别动我的莱卡。’他让我喜欢拍什么,就拍什么,然后我就对着他拍。他就觉得我影响了他工作。”袁瑶瑶说,跟一个摄影的人在一起其实挺无趣,因为无论在哪里玩,他永远是在拍照。“我们谈恋爱的时候,他叫我一起去看月亮,我觉得挺浪漫,原来他是要去拍月全食。……有一次我们去澎湖拍照,两个人都背了很重的摄影器材,天很热,我完全走不动了,看到一棵树,我要歇一会儿。但只见他的身影越来越小,直至不见了。半个小时后,他的身影才又出现在我眼前,对我说:‘有个设备在我包里,回来取。’”

  阮义忠很感激太太,“很多文章,我来口述,我太太(将其)变成文字,没有她,不可能多产。但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写一篇文章而吵架。”

  y 东方早报 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想见看见听见》读后感(二):透视人间的行摄

  《想见 看见 听见》在2014年一开年就放在了我的桌上,这是被称为“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著名摄影师阮义忠的随笔,装帧和印刷都有一种朴质的平和,白白清清地闲放桌上,随手翻翻,一篇篇闲看,一张张相片的细读,不禁发现整个阅读过程都在与这位号称“中国摄影教父”的摄影艺术家共鸣着“生命是如此可贵,生活是如此丰富。”这是属于他“想见”“看见”“听见”的人生。

  当初读他的书是准备欣赏他的随笔,然而,一开始感触到他对摄影的深刻见地和深情厚谊,不仅为他提到摄影时那些那种犀利明锐的言辞而欣慰,更因为他对人生的体验和对艺术的敏感,不由自主地就对他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仿佛面对一颗相熟的赤子之心一般,有透明和透彻的简洁,有直白清晰的表述,没有一丝“范儿”,更不端任何“启蒙者”、“传道者”、“教父”的架子,他就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土地的本真之人。

  当他犀利敏锐地说摄影“就是揭露别人的隐私”,“摄影又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行为,以掠夺被人的影像来构成自己的艺术表现”时,我不禁感叹“深得我心”;而当他在光阴流逝、历经沧桑后,在评价布列松时说道:“摄影最有力的特质,就是可以随时随地捕捉正在消失、一去不回的时光。它可以是一种批判工具,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对美好事物所作出的肯定”,不禁为之钦佩;那些他对其他摄影师和摄影家的提点与赞赏,更令人为之真诚坦率而感佩。当年,我放下人物摄影正是因阮义忠所指的“攻击性”和“隐私”,在后来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只拍风景,甚至只拍摄微距。如今,读完这位摄影师的这些随笔,不止发现他找到了他自己的心态平衡,也令我萌生重启摄影之念,特别是读到如上欣慰之初,不禁心生感动,甚至想大声喝彩。原来,一切真的就像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卡帕说的“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 阮义忠的确在深入踏足于每一个他所能达到的人世,他与摄影如此亲近,仿佛透过镜头看尽了沧桑人世,同时也幡然明了。

  古往今来,随笔是最能表露作者本真思想的,阮义忠的这本随笔言语平实、诚实、甚至耿直,笔下流露的性情犹如冰下的火山,沿着他回溯自己成长的经历会发现,他在不断反思自己、不断矫正自己、不断的思考之中,从恣意纵横到行云流水,不仅有浑然天成的表象更有水到渠成的递进,一个人倘若不是如此投入,便不会如此成就。

  本书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想见”,读者在这一章之中,随他从童年走到晚年,读他笔下的父母和老伴,走出乡村,历练在城市,看他的镜头透过山村部落和水泥森林,随他的目光掠过外来者到少数民族,沿着他观察过的、足迹所到的每一个角落,仿佛看尽了台湾上世纪初到如今的世事变迁,发现他踏踏实实地将摄影主题定位在“人与土地”的缘由,这种本味让他显得淳朴而真挚,仿佛活脱脱就从书中走出来,这一章让人深受感动地读到了他自身的真纯本味,这是纯属他个人的一部分;第二章则是“看见”,阮义忠参与发掘了“被遗忘”的摄影家方大曾,推介“独立特性的” 吕楠,畅谈友人“陈传兴”,提点学生“冯君蓝”,赞赏“不迎合时尚”的庄灵,以及坚守摄影“自然法则”的张志辉,等等,读者可以透过阮义忠的笔墨,从这些他展现给我们的摄影师身上,看见他无愧于“中国摄影教父”赞誉的独特眼光和博大的胸怀;最后便是第三章“听见”,这是阮义忠私人的一些“艺术周边”,即所谓的“非主流”的书评与乐评,这位“教父”从他悦读的书籍与畅听音乐入手,如数家珍地将影响他的“他山之玉”娓娓道来,从“诗人摇滚歌手”科恩到瑞士摄影大师罗伯•弗兰克, “书写独一无二的‘个人艺术史’”,更展示了他不拘于摄影,而在整个艺术体系中的广泛涉猎的恣意和洒脱,可以从中发现他个性化的各种标签,发掘出具有他个人特色的各种关键词。这真是给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中国摄影教父”,不由得让读者感叹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坦率和负责。

  2014年一开年,竟得到如此真挚的书,不亦快哉。

  2014年2月14日星期五上海

  【原文地址】

  天涯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50117&PostID=55350428

  网易 http://iwenqing.blog.163.com/blog/static/14301442201411493819565/

  《想见看见听见》读后感(三):在过去与现在的接续中的人文修养和关怀

  近几年在关注摄影家严明的同时,总有朋友多次提及并给我推荐阮义忠的作品。对于他的摄影作品,我没有过多深刻的见解,他的文学作品我也是首次阅读。但无论摄影作品还是文学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自身的思想价值观,社会观以及人文修养和对人类的关怀。

  1.如欲相见 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这是木心先生的句子,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了包容。这是一种人文修养。在心理学上,人类的情绪主要分为:喜怒哀乐,悲喜占据了一半的成分,在交集处二者达到了一个平衡的状态。无论见与不见,先生都在那里,持有的自知和宽容态度如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般。

  阮义忠的序为《见或不见》,表达的主体是“见”,与书名《想见 看见 听见》遥相呼应。他认为“见是具体的,会反弹、有温度、有形状、有量体,是一种几乎等于烙印的存在。真正的‘见’来自生活本身,而不是阅读他人的经验。”前一句表达了“见”在他心中的分量,后一句传达了一个信息:书中正文的“见”是来自先生生活的本身而非阅读他人的经验,给出的大多数答案都是有一个相对性。像“活着有什么意义”,“人生有什么意义”这种终极问题一样,各有各的答案和评判的标准。

  此书文章的跨越时间有相当的长度,长达三十年。在今天看来,文学思想和对人类的关心依旧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在时间的考验中提炼出一个新层次,对当下的摄影和人类社会仍有启示。想到了作家绿妖的《沉默也会歌唱》,十年散文精选在时间的酝酿中显得更加纯粹。

  不同年代的写作者都存有所处时代的风格,阮义忠的作品也不例外。在内人的协助下,他文章的逻辑清晰,遣词造句中流露出的语气和体现的态度平和谦虚而朴实,阐述的道理深入浅出。相对比当下写作者卖弄繁华浮夸的形容词和语句,前者的写作显得异常可贵,但个人觉得遗憾的是感叹号使用太多,反而显得感情的强烈很是牵强。

  2.现实打破“想见”的幻象

  求知欲和好奇心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一个“想”字包含了相当多的幻象以及错综复杂的联系。

  在这一辑中,他谈到了家中的情况,成长的经历,摄影的起源和过程,对一些地方的期待,失落与失色的特定以往,与妻子的相遇相识相知。

  “想见”富有时代感。读者随着文字、图片和时间也一起回到了过去的台湾,甚至对当时的山脉,村落,铁轨等有了细碎的印象。待这辑完结,有了整体的印象。

  他喜欢多次回到一个地方,比如说龟山岛,有自身的成长回忆。比如说北埔、八尺门、和四季,拍摄的目的因素占了很大部分。可毫无疑问的是,摄影作品的留存和第一手资料的文字都是那个时代所发生事件的佐证,是对艰苦人们的关怀和怜悯的精神体现。

  近些年来我越来越喜欢故地重游。城市具有自身的气质和特性。因当地的温度,生态和人文环境,思想的包容度等不同,都会影响来者对它们的印象,让人对此产生留的感情不能泛泛而谈

  一个人多次回到同一个地方是有缘由的。有个人的寻找,有对景色的留恋,有对人的遐想等,但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寻找说不清的“一些什么”和满足自身的欲望,很少有像阮义忠般的,在自我和人类社会这二者中有一个平衡点。

  对于对城市幻象的破灭我也曾有过。曾无比向往一些城市,但在真正抵达的时候却产生一种无力感:也不过是这样了。到了后来,我们都是在这些无力感和快速发展的喧嚣的城市中不断迷失,进而妥协,“靠着谣言判断着未来的方向”,模糊预测自身的未来。

  3.看见是时间维度的延伸

  在这一辑中阮义忠介绍了五位摄影家,分别是方大曾、吕楠、陈传兴、冯君蓝、庄灵和张志辉。

  宇宙辽阔,人类渺小。我们各自生存在方格间,偶尔遇到新鲜的陌生人。彼此欣赏,距离再近些,会突然发现我们之间是存在一定的高度。我自以为把这个高度差称作为是视野和价值观的差距。

  特殊性中有共性,也会有相近的品味。这让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显得更加理所当然和顺其自然。先生跟提及到的摄影家就是这样的关系。在朴实的描述下,再通过或多或少的摄影和文学作品,可以看到他们赤诚的入世之道,表现出来的踏实、谦让和眼界,让人佩服。

  阮义忠也对他们有自己的一番看法:

  关于小方的,“他的构图完美极了,对瞬间的掌握也无可挑剔!他看事情的方式直入核心,不受旁枝末节的影响。最令人诧异的是,他的表现手法就是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看来,依旧显得十分现代。方大曾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世界摄影家相比,毫无逊色。”

  关于吕楠的,“吕楠的作品,构图之严谨远远超过视觉洁癖的要求。他注意任何琐碎细节,把每个人的心灵悸动形之于外;他不会只观察一个人的动作,而是等到所有了的动作、表情以及在环境中的为止都达到与主题一致的和谐。换句话说,他的照片不仅交代时间,而是呈现每个人的情感与精神面貌,具有高度的精神象征。这样的效果,往往在西方古典绘画中才能找到的。”

  从评论中看出,他们在长时间里以务实的态度,通过摄影实践把自身和社会相统一起来,反映的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剧变,和对人文的关怀。

  当下的新晋摄影师与过去的摄影师相比,大多数前者的心急功利,一心想要快速的成功。不少的后者用单纯而善良的眼光去看待摄影与自身、社会的关系,多的是一份简单朴实,在他们的作品里能够看到时间的流动和穿过时空的延伸。

  4.听见是心灵的抵达

  阮义忠的文章以慷慨的幅度描写了伦纳德•科恩、罗伯特•弗兰克、唐•麦库林、布列松和亚美尼亚。所涉及的领域体现了他的艺术认知和修养。通过精准的描写,人物不再是单纯的面目模糊的姓名,而是辨识度非常高的独特个体。读者可以通过他质朴的描述中,再加上自身的兴趣和勤勉的学习,获得相当的艺术知识和修养。

  以前我以为“听”只是直接的听觉享受,但现在理解为是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富有宽容度的作品是与内心的对话,是一次次心灵的抵达。

  带有传承传统和披露现状的音乐作品可以让人听出对现实的悲愤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能“看”见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蓝图。诚实却不失观点的摄影作品让人看出真诚的流露和现实的再现,让人“听”见被摄主体的情绪和真相的呐喊。

  每一次的全身心聆听,是灵魂的轻盈舞动。

  5.疑问与思考

  阮义忠书中也无意讲到了自己对观念艺术,后现代艺术的批判,文章的落款时间是2011年,但在现在看来,观念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评定条件依旧是模糊的。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灰色地带”,这个地带起了黑白之间的过渡作用。灰色地带饱满,充满了极高的可能性。绝对的事物不一定讨喜,但灰色的地带是所有人都可以包容并且需要。灰色两旁的区域各有合理的运行机制,最后在共同的区域内达到了制衡的效果。

  这样说来,在艺术领域中的很多方面中都存在模糊的概念和界限。前人以自身的直接经验不断下定义,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创新,到了今天,很多说法都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表述。

  还提及到的“尊重被摄主体”问题,他亮出自己的观点,但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法论。这样的“终极问题”的回答和思考,上面也讲过了,是没有正确的答案的,只有模糊的界限让读者在这个地带中徘徊。

  《想见看见听见》读后感(四):行摄人间有情思

  周末与朋友的聚会结束,乘地铁回家,看见车厢里有一个年轻英俊的老外用育儿袋背着婴儿,护在胸前。车厢里空空荡荡,座位很多,但他为了让兜着的婴孩舒服些,情愿抓住扶手站着,流溢出浓浓的父爱,也显得更加可爱。有好几位乘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一画面,他都报以和善的微笑。我也情不自禁举起手机,但突然想到刚看完的一本新书——台湾著名摄影家阮义忠的《想见 看见 听见》,其中有这样的观点:摄影是一项非要介入别人生活不可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就是揭露别人的隐私,“因此,摄影伦理建立在‘尊重对象’的根基上”。想到这里,我觉得就自己的拍摄行为应该征求一下这位老外的意见,可惜地铁到站来不及了,为了尊重对方,只能遗憾地放弃。

  《想见 看见 听见》是阮义忠三十年来第一本个人随笔集。他以其质朴无华而又真挚隽永的文笔,回顾了他摄影艺术人生中的“想见,看见,听见”。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想见”,是对故乡风土、童年往事、青春年月、异族民情的怀念,勾勒出自己从一个宜兰乡村木匠家的孩子走上摄影之路的来龙去脉,浓缩了台湾社会的历史变迁与不同人群的生存景象;第二章“看见”,以他的艺术敏锐和文化慧眼,介绍了方大曾、庄灵、吕楠、冯君蓝等华人摄影师及其作品,将这些暂时还不为大众熟知的摄影才俊的灵光定格在了读者面前;第三章“听见”,是“非主流”的书评与乐评,藉由书籍与音乐,作者追溯自己与创作者的缘分,从“诗人摇滚歌手”科恩,到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书写了独一无二的“私人艺术史”。

  真实生活的描述、真实的情感,是这本随笔集最大的特色。童年时被人视为顽劣不堪的阮义忠,得到的最多夸奖,来自慈祥开朗的祖母,目不识丁的她有着乡下人少有的开明,甚至会鼓励孙子去追求父亲为医师的女同学;某日,整日劳作的母亲异常难得地倚在门旁与儿子闲聊,儿子说:“我们兄弟姐妹还真是幸运,爸妈为了把我们喂饱,时时刻刻都在忙,也没时间管教,我们却没一个变坏。”想不到他的这段随口之语竟让母亲泪流满面,为此深深自责。正是从母亲、祖母与外祖母等亲人对自己的的关爱与期望中,他逐渐从对家乡贫瘠的土地的怨恨中摆脱出来,明白了未来要走的路。作者的第一次闯荡台北,则起因于隔壁邻居中一位名叫铁鲁的同伴,他光鲜亮丽地从台北衣锦还乡,让人以为他发了大财,惹得阮义忠在初中的某个暑假放弃学业,背弃家人,出走台北,却被职业介绍所骗走了身上所有的钱,流落街头,又祸不单行,被摩托车撞瘫在地。幸亏一位好心的妇人叫了辆三轮车把他送到铁鲁家,然而,住在棚户区的铁鲁困苦简陋的生活真相,彻底击碎了阮义忠的台北梦。荡漾在这些文字中的情感或者温暖,或者酸涩,但都十分真实,因而感人,甚至给人以启迪。至于相濡以沫的“老伴”从他的英语翻译、写作助手变成 “阮评家”,以记录精神病人生存状态而名闻摄影界的大陆摄影家吕楠为回报阮义忠的知遇之恩,在作者的影展筹备期间一幅幅地细心擦拭作品镜框,等等,这些故事则能让我们体味情感的力量、夫妇的相守之道与友情的无价。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影响力和地位而言,比起中国现代摄影的先驱郎静山,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简庆福等,阮义忠未见得比他们高出多少,那么,为什么他会被誉为“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和传道者”、“中国摄影教父”?除了他办过中英双语版的《摄影家》杂志,致力于传播西方当代先进的摄影理念;写过影响了整个华人摄影界的两本书《当代摄影大师》和《当代摄影新锐》,更重要的是,阮义忠在他的摄影作品中,表达了对人与土地、自然和社会的关系的思考;他坚信:摄影可以是一种批判工具,但如果对美好的事物作出肯定则更可贵;他追求的是摄影的“每个线条都有表情,每道光线都有意义”。阮义忠这种深挚的人文情怀,我们可以从他的摄影作品与他的文字,以及他对其他摄影家作品的解读中,获得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他自己表现一个农村小孩在旷野间往家的方向走、含有深刻隐喻的《宜兰县礁溪乡》,用作封面的《搭火车通学的少年》,刻画泰雅族母子生存状态的《回家的母子》,还是他对另一位台湾摄影家庄灵体现老一代文化人台静农与庄严文人风骨的《一生至友》的赏析,无不在光影中深蕴着人文的理想,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阮义忠的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他用镜头记录生活、传递一种基于人文关怀的摄影理念的同时,将自己行摄人间的思考转化凝结为具有哲理启发的文字,诸如:“借摄影追求艺术成就容易失望,将摄影视为信仰方能长久。”“摄影最有力的特质,就是可以随时捕捉正在消失、一去不回的时光。”“艺术绝对不该沉溺于自恋,而是应当找出自己与对象在生活中的共鸣。”这些,对于喜欢摄影或者有志于将摄影作为事业的人们,不失为认识摄影特性、厘清摄影本质的金玉良言。

  《想见看见听见》读后感(五):一个摄影人想见,看见,听见的故事

  一个摄影人想见,看见,听见的故事。读完之后,或许你也想回忆,想看见那些风景和照片,想听见那些歌曲和声音。

  想见:阮义忠的童年到晚年,尤其着重说了童年的故事。或许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想的总是年少时的事,这个部分,将占据我们晚年很多“想见”的空间。

  少年时的阮义忠,加上他家里九个兄弟姐妹,在台湾宜兰,使得并不富裕的家境更加困难,父亲是木匠,亲朋好友也没什么人是和摄影、文学搭界的,看来这两样东西除了环境的影响后天的养成,天分也非常重要。

  少年的他和大自然亲近多过和书本亲近,读书的时候有一段离家出走到台北的经历,以及很长一段时间坐火车读书的经历。就像他说的“车厢实在是个人生小舞台,出将入相的演着五花八门的短剧;人人是观众,人人又是演员,彼此互相看戏。”也正因为这段火车经历,让原本并不起眼的文字,开始变得深入人心。

  看见:摄影的部分。作者的身份其实是个摄影师,照片拍的好,文字也可以好,想来有道理。经常都说,摄影重要的不是机器前面那个头,而是后面那个头,正所谓,器械不过是浮云,有思想的那个头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思想才能拍出好照片,同样,有思想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

  这个部分除了作者自己的摄影经历,还讲述了很多和他有交集被他欣赏的摄影人。突然失踪的战地记者方大曾;“独立特性的” 吕楠;陈传兴‘冯君蓝、庄灵、张志辉。这个部分也有部分摄影作品,每个作品都在透露作者的性格和他们的喜好。这可能就是摄影的另外一个魅力所在,所拍即所见,所见即所想,照片在那里,灵魂也在那里。

  听见:没有为显示高逼格的大谈古典音乐,只是写了对黑胶唱片的那份固执的爱;也没有为了彰显个性,挖掘绝大多数人无法欣赏的唱腔。印象最深的是科恩,跟着作者的推荐去听了科恩的歌,真的像他说的那样,乍一听,怀疑带子坏掉了,怎么总是慢半拍,仔细听才知道,配乐节奏都没问题,原来这就是科恩的独特之处,辨识度非常高。

  最后的很大一个篇幅,作者留给了亚美尼亚,从无意间听到亚美尼亚的一首歌曲,到去了这个国家。阮义忠怀疑他前世一定和亚美尼亚有瓜葛,来到这里像回家。很能体会这种感受,原来,去一个地方玩也会有一见钟情或上辈子注定,就像三毛去马丘比丘,就像我当年去埃及,那种莫名的亲切熟悉,好像回到记忆中的地方。

  读整部书的时候,我突然心里有一个为什么要读书的答案,人生太过短暂,生活难免单一,于是,我们读书,读别人看过讲给我们的风景,读让别人感动也感动我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世界,为他们的感动而感动。

  《想见看见听见》读后感(六):所见兑换所感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1903年6月6日出生,卒于1978年5月1日,前苏联作曲家、指挥家,亚美尼亚族人,亚美尼亚国歌作者。哈氏留有传世之作《马刀舞曲》(Sabre Dance),又名《剑舞》,是其1942年首演的芭蕾舞剧《加雅涅》(Gayane)中的主题,仅两分多钟的曲子,刀光剑影,驰骋纵横,古典乐迷无人不晓。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背景音乐之一就是这首曲子。(虾米链接:http://www.xiami.com/song/1772349879?spm=a1z1s.6659513.0.0.YrtDEm)阮义忠《想见 看见 听见》245页载,2001年某日,他听到电台中播放哈恰图良1977年2月25日指挥自己作曲的降D大调钢琴协奏曲(百度音乐专辑链接:http://music.baidu.com/album/22351854),听到哈氏激情澎湃的旋律压抑下的幽怨,决意写一写自己的亚美尼亚之旅。不远万里去亚美尼亚这么个高加索小国,阮义忠的理由“只是为了音乐”。

  在复盘青少年愁绪记忆、叙述与同行诸友之交情、思考摄影之道及对所爱的大师表忠完毕之后,全书在压轴的位置,拿出了最佳状态。一篇长游记,读罢令人默默无言。

  有些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你会觉得很突兀,很奇怪,很可笑。比如,第二天一早醒来,就会觉得昨夜酒后多言过于荒唐。或者在人很多的公共场合,没忍住自己,不自觉地来了一句风花雪月,吓断了身边所有人的聊兴。在音乐厅里,乐队早已凝神静气,等钢琴家的双手舞蹈完毕撒开琴键,这时观众席后排来了一条短信,一听就知道用的是诺基亚的手机。

  阮义忠刚说到决定循着一张罕见的亚美尼亚圣咏CD去一探这个遥远陌生的小国,忽然就又说到为刚诊断出绝症的父亲买了一把刮胡刀。这时什么神转折?!

  在我想来是这样的。摄影这门手艺,以快门咔嚓一声为限,出声前为准备阶段,出声后为完成阶段。同理的事情有不少,比如执笔沙沙或敲键盘哐哐写字,内容被写出来之前全在脑中为一团混沌状态,写出来之后再恶心也是你的作品,大不了擦掉。照片大不了扔了底片,删了文件。剪头发,咔嚓一刀要是丑了,拜托自然生长重新来过,一个月两厘米。踢球射门,咚一脚发炮没进,全体队友合力把球抢回来才会再有机会。终究在这一声之前,在状态改变的断然一招之前,你不得不对你面对的东西有个全然的了解。

  阮义忠写道:“摄影伦理建立在‘尊重对象’的根基上。成为好摄影家,首要的条件就是礼敬对象,懂得谦卑。”(182页,《向自然习法:谈张志辉的摄影专题<胸无成竹>》)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大多数人都不大有精力充分做好准备面对对方的当下,做到这一点真是够难的。取用现成的东西都有无数种奢华的选择,谁还有闲心亲手挥汗收割。但是差别就在于,如果认真面对过,在咔嚓一声之后的状态,无论怎样与众人不同,你都不会有无法忍耐的羞愧。此时你是与凡人不同。

  思考越多越益精简,我喜欢看阮义忠的微博。140个字一张图,谈咖啡,谈音乐,谈山居,谈出门,谈袁女士,都干净利落,清净简洁。一喜欢海顿的巨蟹座,必定是满足于被层层过滤下来的昔日潮流,这是一种大聪明,即真正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决断之前的思考不是难么?那我就尊重前人,尊重自己的过去,尊重积累的规律。

  所以在亚美尼亚的胜景观光时战栗,在主人及其宾朋的歌声中哭泣,就不突兀,不莫名。在旅行游记里面祭奠父亲,就不显得使人难以理解。我们看到阮义忠用从拍照片、职业生涯、与人相处和都市体验中得来的审美经验,用从音乐中默默看到的世界的道理,去对接亚美尼亚人面对历史悲剧的洒脱情怀,去偿还少小离家时孤傲背影对父亲的伤害,我们应该发现,我们有理由发现,世间的各种情感可以彼此兑换。

  《想见看见听见》读后感(七):白雾黑云

  在黑与白的轮廓中彰显的是艺术的淋漓,在拖曳的文字笔锋间跳脱的是灵与感之美。

  遐想在无限制的衍生成濒死的媚态,那关于回忆的声音,关于记忆的画面,关于生死的胴体,眨眼,闭眼,你我一番云雨,你我吞云吐雾,你我醉生梦死,你我……

  或许能回到从前,或许会一成不变,或许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或许所有的画面都渲染过度。

  曝光调好,对焦设好,光圈摆定,接着,位置,构图完成,快门按下,一幅自己满意,亦或者接下来要摒弃的作品油然而生。

  太过快的记录,比什么都快些

  没有声音的记录,似乎是死的,一切都被尘封。可是我却看见,这画面它似乎是在跳跃,不停的跳啊跳,变成了一只诡异的跳蚤。

  十六度的天空,六十四位的电脑,三十二步的空气以及思绪的秘密

  你在干嘛?我在听音乐

  你在听什么音乐?

  关于老的回忆

  什么是老的回忆

  那是一种流连的声音

  听不懂

  就像是这幅照片,你看,上面记载的全是

  须臾与现实的姿态

  一切都在更变,一切又都没有改变

  ----------2015年7月23日 周四 8:45

  《想见看见听见》读后感(八):愿力

  第一部分“想见”,语言平实,以自己的经历、感情生活为主,对自身记述,如吴念真讲故事般娓娓道来。在“爱哭的童年”与“老伴”的讲述中,更是在平实的字里行间,蕴含着溢于言表的真性情。

  然而,再次在书中看到《人与土地》的照片时,更是如此震撼,一举抹去了之前看《人与土地》一书时,对封面选择的疑惑。作者如是想见般的愿力记录了人与土地、世界的变迁,所蕴含的的感情,亦如大地般深厚。在土地这一人所必不能离去的共同支点下,给人以震撼就不无奇怪了,这是能勾起所有人记忆与感情的承载灵魂之体。照片中,十个人站在地上,注视着翻空斗的另一个,在腾空翻下的一刻,便知道,人是不能离开土地的,哪怕离开了一下会儿,也是心向土地的。这份对土地、情感的执著,在记录这个过程本身体现的淋漓尽致,去我执,以无我的专注,体现出了一种非凡的愿力——于是,这一切,便因想见,而被看见、被记录下来,得以被大众看见。

  而本书的“想见”部分,便是对那段记录历程的文字注解。

  第二部分“看见”,主要讲述“摄影之友”,可藉此窥见大师的人格与品悟。

  第三部分“听见”,主要讲述“艺术周边”,以作者的个人感悟为主,可能不会让所有人都感兴趣,其中就包括我自己^_^。

  《想见看见听见》读后感(九):得失心

  人与人的缘份,结缘的方式是一本书。譬如我对阮义忠老先生的“认识”方式便是,即便仅是我因他的文字和相片而“认识”他,然,这种精神上的共鸣之处,在我,视为缘。

  春节期间,那几日端的是日日晴好,阳光灿烂。每日窝在沙发上看书,倦了泡一壶茶是每日上午到下午必做之事。亦是巧缘,网上订购之书里有阮先生的《一日一世界》,文字和摄影颇入我心,再一细看简介,原是赫赫有名的“摄影教父”。网上能买到的阮先生的书悉数下单,几日时间拜读完毕,敬仰不已。

  阮先生的黑白摄影好,想不到文字也好。好就好在有韵致,精致的背后是多年沉淀下来的钝感。寥寥数语,一百多字,或几百字娓娓道来的情感感人盈眶却不煽情。

  至于摄影。看了几本,皆是黑白照片。城市变化,街道商店,山村渔民,巷子海边……他仿佛始终隐身其中静静注视,记录点滴。善良的人感性,感性的人重情,与其说他喜欢摄影,专心摆布大半辈子,不如说阮先生从来是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的记录者。记录的背后是对生活的一种严谨又执着的态度,是一位喜欢思考静心聆听的智者,是一份始终对生活持着一种热枕的甘愿耽溺于其中的赤子情怀。

  三月二十九日下午三点,阮先生出现在“方所”,与众多读者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会。我虽提前等待三个小时,并最终入场,然未有带上记事本。所幸随身有笔,手提袋里刚好有一柜员机“回条”,密密麻麻摘录写下,现把阮先生昨日分享内容自己再根据记忆整理如下。

  1、拍摄黑白照片之前实际上是以彩色照片为主,且拍得比黑白还要好。坚持多年,终得到国外一流同行摄影师们的认同,高兴之余带着六七年的最好积累再去“拜会”他们,然不幸把最精华的那部分胶卷遗落在出租车上,想尽办法寻觅一日不得,终明白失去不复返。然,后慢慢顿悟,面对已经失去之物,唯一能做的是与新的事物建立新缘,是另一个开始。自此,重新开始拍摄,多与黑白为主。

  2、出道之初,是以插画为生。随心所致或随着工作压力赶赴出来的好插图皆没有刻意保存,总以为可以画出更好的作品。没想到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搁笔作它,如今再想画画,再也画不出。难就难在年轻的时候,“手和思想是连在一起的”,如今却是“分开”的。

  3、曾经收藏多年的画作,被家里搞卫生的阿姨当作垃圾丢掉。当年参军的时候,服务的兵种是海军,闲来无事,自己列表,逐个访问那些“名气没有大震”的画家,每做完一个访问,画家们因为感动必送一幅画给他,然因始终觉得家里不够地方摆放,多年的画作只用报纸包起保存,“扔在储藏室”,到底有一日回家发现家里异常整洁、干净,一问之下是太太搞的卫生,所有的画作又被垃圾清理扔掉。

  4、初中时候的阮先生喜欢看书,又喜画画。收集画纸,自己裁成合适大小,画了三本漫画书,每一本书又分为上中下三册,画了一年有余,后悉数寄给出版社。等待数日,石沉大海毫无音讯,害怕丢失,亲自上门去取回来。因特别宝贝放在一个铁罐盒子,后不知为何给母亲取去当柴火烧掉,那天的午饭便是“漫画书”所提供。

  5、嗜好书。如果书的封面难看,就自己用包装纸重新做个封面,也就是书套。每一本自己喜欢过的书都曾被自己重新包装过,最后这样的书竟排满了整一面墙壁。东西越来越多,然,搬家就如弃家,所有念头都是一瞬间而起,决定之时除了身上衣物,任何东西放在里面不会带走,净身出门一般,重新开始。年岁渐长,慢慢觉得东西拥有得太多是一种负担,空无一物竟是幸福。

  6、文化就是传播。传播的方式于他而言是充分的肯定别人的作品,在肯定的同时,推广了另一种文化,进行了另外的交流。

  7、这个世界上,有形的东西永远不会留下来,它们一定会最后消失或者失去。唯有人的精神、音乐、艺术……所有这些没有形状的东西才会真正的用独特的形式留下来。显示它们的价值。曾收藏过两千多张黑胶唱片,然台湾潮湿天气太多,唱片外面全部发霉。后改听CD,黑胶更是存放多年,在搬家之日如常准备丢弃。也是缘份,想着试试音质是否还能播放,取一张,拭去霉斑,晾干,再一试听,居然音质完好,颗粒感立体般呈现。那一瞬间的感动带来莫名的感触:音质呈现的立体感是任何一种CD或现代科技做不出来的那种感动,无形的东西,又何止音乐或者艺术?

  以上,是我根据记录和记忆整理下来的点滴。

  阮先生的主题是:“失去的与得到的珍物”。

  失去与得到的珍物是孪生姊妹。人和物的关系亦如是。

  得失常在一念之间,任何一种都算平常。然,我始终希望自己如阮先生所言:面对已经失去或告别之物,唯一能做的是与新的事物建立一种新的缘份,此是另一个全新的开始。

  俯首低看,我们从未失去,其实。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想见看见听见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wenzhaidaquan/299510.html

推荐访问:想见不能见 超级想见的人

文摘大全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古都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京都古书店风景的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