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亲的最后道别》》的读后感10篇

2019-01-05 文摘大全 阅读:

《《与父亲的最后道别》》的读后感10篇

  《《与父亲的最后道别》》是一本由乔伊•科穆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父亲的最后道别》》读后感(一):爱无处不在

  这是一个充满爱和温情的家庭,一家人相亲相爱,非常幸福。后来,父亲得了绝症,化疗无效,不久于人世。在面对父亲快要离世的残酷现实前,母亲、小主人公桑德、弟弟西蒙、祖母还有叔叔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与不舍。他们按父亲的愿望陪父亲回到了故乡的家,在那里度过最后的时光。作者的叙述简短却细腻,以女孩桑德的内心作为视角,让读者看到这一家人无数让人感动的细节。父亲勇敢和豁达,为了不给家人带来更多的痛苦,总是强压住化疗带来的疼痛故作轻松地与孩子们相处;母亲很爱父亲,在父亲最后的日子坚强地照顾孩子,陪伴爱人,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压力和痛苦,每天带儿子西蒙步行一个小时给父亲买咖啡,最终因父亲的离世而完全崩溃;西蒙是桑德几岁的弟弟,对父亲不久于人世这个事实无法接受而无数次哭着表达不想父亲死去;主人公桑德,一个对计算机编程有天分的女孩儿,在面对父亲身患绝症的这个巨大痛苦时,为了让父亲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存活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偷偷用手机录下一家人与父亲相处时的声音,并将它们编入一种对电脑无害的病毒,让这种病毒不断扩散,使父亲的声音得以传播到全世界。 小说很短,却足以让人感动很久。除了这一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也让人感触良多。显然,与中国的传统教育不同,在本书的故事里,主人公一家是一种非常开明、民主、幽默的教育方式。 他们尊重父亲不久于人世这个事实,对谁都没有隐瞒,包括患者和孩子,让他们正视问题,并学会接受这样的事实。而且在面对父亲就要离世的这个残酷事实时,家人能尽量轻松地面对,珍惜最后宝贵的时光。儿女们想要父亲再继续化疗,但是母亲知道这样并不能给父亲带来更高质量的生活而尊重父亲的意愿。 母亲尊重孩子的自主权。护士阿姨摸了西蒙的头而让西蒙生气,母亲可以当着护士的面说出西蒙有权力决定谁摸自己的头,而不是像我们中国很多家长一样忽视小孩的自主意愿。 小说中很多点点滴滴都体现出家人之间深厚的爱。祖母每天都会做各种不同的食物给孩子们,而且总是不会忘记在孩子们吃饭的时候把电话的话筒拿下来放到一旁,只为了不要打扰孩子们吃饭;桑德深深地爱着父亲,为了让父亲的声音永远地存在于生活中,她悄悄地用手机录下父亲与家人相处的每一段对话,从而了解到更多自己不曾亲见的父亲,她一遍又一遍听父母之间、父亲与西蒙之间的对话,在壁橱里一呆就是一个晚上。后来她把自己的秘密与弟弟分享,教他听录音,教他编程,弟弟也跟着沉浸在姐姐带他走入的世界里,姐姐不再嫌弟弟是个小不点儿,不再忽略他……当妈妈因为父亲的离世痛苦到无法自拔时,姐弟俩尝试着用这些录音来帮助妈妈走出痛苦…… 相比逝去的人,至关重要的人物是那些幸存者。故事里,悲伤中透着阳光、励志,细节中蕴藏着生活的哲理,读起来没有压抑,只有感动和启迪。推荐!

  《《与父亲的最后道别》》读后感(二):别离

  在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选择的时候,或许除了在生的时候,我们曾经欢呼雀跃过,在更多的时间里,我们被老病死所困扰着折磨着。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肉体上,我们都苦不堪言,难以自持。诚然,面对这种窘境,更多的人会捧起一碗浓浓的鸡汤一饮而尽,来告慰自己,说这只是命运对我们的考验,说这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必经之路。但是,如果当这老病死有一天,不可避免的来到我们最亲的人的身边的时候,所有那些慷慨激昂的话语都将化作虚无,我们也将要落入那无边的黑暗。我们到底要如何去同我们最亲近的人道别,我们到底要靠什么来拯救我们破碎的心。 加拿大作家乔伊科穆的《与父亲的最后道别》便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有关于生死,有关于道别的故事。关于乔伊科穆,我们所知甚少,大抵也是因为他的作品在此之前从未在中国出现过,他的作品也大都像其本人一般籍籍无名,少有人读过。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当《与父亲的最后道别》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将重新开始认识乔伊科穆与他的作品了。或许,对于我们来说,这会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吧! 当桑德的父亲因为癌症,而被死神所眷顾的时候,桑德与她的母亲弟弟一样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这种悲痛从父亲被医生断定无药可医的时候便开始蔓延,到父亲终于离开的时候到达顶峰。当桑德的家人还沉浸在悲痛中的时候,桑德想的更多。她是一个程序员,她想要用另外的一种方式让父亲,永远活下去。她录下了父亲最后时刻的声音,与母亲的,与弟弟的,与自己的,她竭尽所能的挽留住父亲所有的声音,她将它们保存下来,存入电脑,编入程序,成为病毒,她希望这一切可以像真正的病毒一样,复制复制再复制,这样自己的父亲就可以永远活下去了。看上去这是一个很疯狂的女孩不是吗?但是,在桑德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桑德在面对即将失去父亲时候的难以自持的悲痛,她希望去做一些什么东西来化解父亲离去之后的空白,她希望自己可以将父亲存在的痕迹保留下来,与自己与自己的家人一起走过更多的日子。字里行间流露的全部是桑德对于父亲的那种儒慕之情,全部是对父亲即将离去却又无可奈何的依依不舍。当看着桑德在用自己的方式将父亲留下的时候,我们似乎真切的感受到桑德内心中的悲伤与绝望。 当父亲最终离开,当桑德终于完成自己的作品,当桑德与弟弟西蒙一道按下电脑键盘上的按键的时候,在桑德与西蒙看来,他们的父亲终于以另外一种方式获得永生,他的声音将会伴随着他们一家人直到永远。。。不知道为什么,当看到这里的时候,眼泪终于忍不住掉落了下来,在我们看来,这或许是一个愚蠢之极的主意,但是对于桑德与西蒙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折磨呢?

  《《与父亲的最后道别》》读后感(三):终将归去的旅程,你该如何?

  红色的底色,不耀眼,不张扬,仿佛被涂了一层薄膜。封面的中间有一扇窗户,也像一面镜子,豆绿色。这是现在比较时兴的马卡龙色。“窗户”上端写着“她知道他即将离去,却固执地拒绝接受”,下面是一条丝带,印着“与父亲的最后道别”,是书名。丝带上调皮地画着茶、甜甜圈。丝带下面是作者和译者的信息。漫天如米粒的雪在下着,一个穿着臃肿的孩子左手拿着一个背包,右手撑一把伞,伞下还有一只同样臃肿的猫咪。旁边还有与丝带上的茶、甜甜圈相呼应的茶壶和盘子——本来应该在一起的东西,却在不同的地方出现,是否是在暗示一种分离?那个孩子和猫咪只留给读者一个背影。静静地、一动不动地,他们应该站了许久了吧,伞面上落了一层雪,装饰了伞。他们是在等待什么吗?等待远方归来的人,等待迟迟未到的车。还是在远望?望着早已远去形容模糊的人或物。最下端有出版社的名称。忽然就想到了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们又何尝不是这个“窥探者”,一扇窗,一个世界。

  故事跨度很短,仅仅是父亲罹患癌症直至去世这个段落。主人公叫桑德,她有一个弟弟叫西蒙。他们的父亲得了癌症,为了满足父亲的意愿,他们一起搬回了祖母家,共同度过了一段团圆的时光。相较于父亲面对困境的坦然,桑德却一直无法鼓起勇气面对父亲患癌即将离世的现实。每天他跟父亲的再见语都是“永别了”——也许这不经意的一次永别就真的是永别了。他们的母亲一直是勇敢的,她无时无刻不在给家人做榜样,做一个乐观、大笑的人。当永别成为现实时,她终于变成了一个柔弱的女人,哭得撕心裂肺,所有的情绪都释放了出来。

  作者从一个十多岁的少年的视角,观察着周围,倾听着内心,她因为爱不愿承认父亲的不幸,因为爱拒绝现实。她利用自己的特长,尽量收集着无画面的声音,并制作成病毒,想以这种形式让爸爸的声音,让他们的对话能够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成为不孤独的存在,这也是一个孩子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留存父亲的讯息。

  懵懂的,少年既成熟又不成熟的思想情感,在面对至亲之人离开时,那种切肤之痛令人感慨,让人心痛。把一切交给时间吧,“沉痛终将消散,叶落亦会归根,洁白的新雪终会覆盖整个寂静的小镇”。人来世一遭,终将归去,该如何是好?唯有珍惜眼前的美好,方不辜负这人间的旅程。

  y非洲小企鹅

  2018年7月6日

  《《与父亲的最后道别》》读后感(四):忍离别,不忍却又要离别

  “生死有命,福祸在天”,从小便听过这样一句话。儿时,总觉得讲这句话的人太过于认命,太容易屈服,可后来才知,这句话竟道出了人生哲理,死亡,从来都是命不由己的。

  《与父亲最后的道别》一书略微带点伤感的基调,却又时刻渗透着父亲对于死亡的不畏惧,那种顺其自然的感觉。一双儿女呢?自然是不愿父亲死亡的,尤其是儿子,念叨着“我不想让你死掉”。女儿则是收集着每天父亲与他们的对话,整理在了电脑里,笔记本里。妻子,开头给人一种很漠然的态度,在乎着,却从不言语,而结尾却是转折,她的子女都接受了父亲死掉的事实,只有她耿耿于怀,不敢面对这个事实。这本书想来也是送给她的吧!或许也是送给那些对于亲人离去耿耿于怀的人!

  书中有个有意思的地方,每每妻儿离开病房回家时,总会说一句“永别了”。那时,父亲只是病着,还未离去。也许,从那时起,便注定了,父亲一定会离开的结果吧。

  “死”,不是这本书的主基调。这本书的主基调是他们一家人在父亲临死前、父亲死后的生活。

  一、姐姐和弟弟

  这对姐弟之间,很和谐。弟弟虽然很喜欢以前姐姐把他当朋友那样的日子,但是他也懂得给姐姐留下属于自己的空间。而姐姐,由于一次录音,她知道了这件事情,便一如从前那般对待弟弟。

“我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担心我自己以及我的计划和想法上了,以至于完全忽略了我的弟弟。放弃了关门的想法,我朝他招了招手。他向前走了一步,但立马停了下来。‘没关系。’他说,‘我可以让你一个人待着。’”

二、父亲的日常

  父亲喜欢说很诗意的话,也喜欢讲笑话。但是却总是在孩子们被他逗得笑起来时训斥他们。

你那是在笑吗?你不能因为我的笑话发笑,我可是快要死掉的人!”

  父亲并不觉得死亡很可怕,他总是在妻儿因为他伤心时安慰他们。他努力想要让妻儿快乐,在全家人一起看电影时努力煽动气氛,让妻儿觉得和原来一样。他是个好父亲,好丈夫,只是命不久矣。

  ......

  其实,书中的每个人都知道“父亲”最后的结果,那是最糟糕的,也是不愿意接受的。就如同“父亲”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沉痛终将消散,叶落亦会归根,洁白的新雪终会覆盖整个寂静的小镇。”

  “叶落归根”父亲在家人的同意下做到了,“白雪”也会在冬天覆盖小镇,只有沉痛,需要时间慢慢淡忘......

  我想对于丈夫的去世,妻子终究还是会在孩子们的帮助下慢慢走出来。永远沉浸在死亡的悲伤里,是不能生活的。活着的人要更好的活下去,因为那些死去的人,希望我们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因为他们永远悲伤。为了那些已逝的爱我们的人,我们要活的更加精彩,让“死亡”不再成为我们害怕的,担心的事情。因为,人终有一死!无论何时!

  《《与父亲的最后道别》》读后感(五):死亡是终点吗?

  有多少人还记得2017年度上映的催泪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尔,还有他的外祖母可可,以及,那个亡灵世界? 在电影的设定中,一个人的死亡,并不是终点,他们会来到亡灵的世界,过着和现实世界相似的人生,当亡灵被现世遗忘的时候,他们才会迎来真正的死亡。 那时候心中隐隐有一个问题,却从来没有深度去思考过。直到最近阅读一本书,加拿大作家乔伊.科穆的温情小说《与父亲的最后告别》时,曾经心中的想法逐渐明晰。 我们暂不讨论电影设定的真实性,值得讨论的只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死亡是终点吗? 死亡,人人闻之色变。 小时候,我曾看着邻居老爷爷的棺材,好奇地问道:“爷爷是死了吗?”身旁的人们拉住我,一边让我在地上“呸呸”两下,说着童言无忌,一边轻声向我解释道:“爷爷是老去了。” 按中国的习俗,老人寿终正寝即为“喜丧”,可是即使如此,也多有忌讳。 明明不说神鬼之事,却对死亡本身充斥着近乎无边的恐惧。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常思考死亡是怎么一回事?那时候,越想越怕,越想越哭。如今回想起来,曾经年幼的我总是想象自己死后,会变成什么,也许是一棵树,也许是一粒土,反正是没有自己作为人的记忆。 想象自己死去百年以后,地球照样转,和自己同龄的人肯定也在不断地死去,终有一天,世界上没有我曾经生活过的痕迹。谁还能认识到曾经有一个我也生活在地球上? 如今想来,自己害怕的从来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 而这种恐惧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被遗忘。是的,只是被遗忘,并没有消逝。 当我阅读《与父亲的最后告别》时,随着书页的翻看,对死亡的恐惧逐渐减小。 揭开书的第一页,有一段很短,富有哲理的话: “沉痛终将消散,叶落亦会归根,洁白的新雪终会覆盖整个寂静的小镇。”

  这是书中父亲对女儿桑德说的话,是一个即将死亡的人的释然和信念。 这句话甚至是整本书的缩影和精华。 女儿桑德无法释然自己父亲的死亡,偷偷录音父亲的每一句话,归纳整理到电脑,编程病毒。 她希望这份病毒藏在电脑的角落,悄无声息地感染世界所有的电脑,只有这样,才能假装自己的父亲还活在电脑里。 这份爱,温暖、悲哀,像漫长寒冬的一缕曙光,光明却没有温度。 他们一家人回到老家,陪着父亲度过最后的时光。在那里,每个人都在煎熬地等待最后审判的那一刻。 死亡,预期而至的时候,才发现再多的准备也只是无用功。 整本书的语言并不出彩,外文的翻译下,平平淡淡,带着生活的平凡。这本书中,文字的平凡反而使整本书更加出彩。 死亡、告别,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并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语言去粉饰,只有最真实的,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最打动人心的,是留下的人的痛苦。 全篇文章,从可预期的死亡开始,却并没有从死亡结束,留下的人相互温暖,带着逝者的回忆,从痛苦中走出来,和爱着的人一起,走在未来的路上。 不论是死去的人,还是留下的人来说,死亡,永远不是终点。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与父亲的最后道别》》的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wenzhaidaquan/296813.html

推荐访问:与朱元思书 与狼共舞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与狼共舞1 与狼共舞2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与电脑下象棋 与妻书

文摘大全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父母见上书》影评精选10篇 下一篇:《赌博默示录》的影评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