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9-01-15 伤感日志 阅读:

《疯传》读后感精选10篇

  《疯传》是一本由乔纳·伯杰 (Jonah Berger)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8.00,页数:2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传》读后感(一):想让你的产品快速得到传播?这6条准则你必须知道

  在我大三的时候,共享单车还没有出来,结果只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随着摩拜单车的登陆,小黄单车、小蓝单车等等全都陆续出来。如今,共享单车已经火遍全国了。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在很短的时间就瞬间火遍了全国甚至全世界,而有些事物则石沉大海,没有消息,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在乔纳.伯杰的《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一书中得到了答案。作者做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得出了让事情得到流行的6个原则: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和故事。

  乔纳.伯杰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他在学术和教学上都获得了诸多荣誉,他被沃顿商学院授予了“钢铁教授”的称号,曾经有很多文章都登载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科学》、《哈佛商业评论》、《连线》、《商业周刊》和《快公司》等刊物上,这本书正是他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写出来的,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会发现,每当苹果新机发布的时候,都会引起身边朋友的热烈追捧,因为这会增加社交货币,让人们看起来更加优秀、更有面子。我们会非常乐意分享美食、旅行攻略、衣服等等,这让我们会更加讨人喜欢,并给人留下更好的印象。这些都是人们为了获取社交货币而促使我们去进行的一些行为。当一些事情本身是有趣、新奇,并且让人们谈论起来感到愉悦的,那么这件事情就会被分享。那企业和组织如果想要让自己的思想和产品得到快速且大量的传播,应该要如何去铸造社交货币让人们去讨论呢?

  乔纳.伯杰在《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中讲到了铸造社交货币的三种形式:

  第一种:发掘标志性的内心世界。

  第二种:撬动游戏杠杆。

  第三种:使人们有自然天成、身临其境的归属感。

  怎么理解这三点呢?关于发掘标志性的内心世界,作者举了一些例子来让我们理解这个概念,比如袋鼠可以向后跳跃、京剧小丑嘲弄着正牌教授、你知道微笑时候皱眉头能够消耗卡路里吗等等,这些事物本身会让我们感到好奇,让我们去谈论,因为这些非常规的事情产生了社交货币,让那些谈论这些事情的人更加受人关注。这就是内在吸引力的魔力。

  关于撬动游戏杠杆,作者举了自己坐航班时候的经历,他走进候机厅的时候,看见屏幕上显示他以前的飞行记录,显示着他差“总理执行官”还差222英里的航空里程数。他那次航班的往返也够不着222英里,为了达到这个里程数,他选择了迂回的行程航班,以达到这个里程数。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仅是作者举例的这个例子,像现在流行的很多游戏,为什么我们总是会沉迷其中,因为里面设置的关卡,让我们每闯过一关就得到多一些满足感,而当我们打到的段位够高的时候,这就成为了我们向朋友炫耀的资本。

  而第三点,就很好解释了,就是让人们看起来像是自己人一样。打个比方,山姆会员店是需要会员才能够进入里面进行购物,这一点,正是运用了稀缺性和专用性的形式让消费者们感受到了归属感,于是愿意向自己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受到的待遇,让我们自己看起来更加有身份。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某人在谈论某些事情的时候,在他对面的人,会突然和他说一句:“你说这个让我想起了xxxx。”这个人说的话就是诱因,诱导听者想起某些事情。诱因出现的频率高低会影响人们谈论他的次数,作者在书中举例了美国著名汽车保险公司的故事,这家公司曾经打出一句广告语:“即使你是原始人,也可以购买政府雇员保险。”看起来这个广告很厉害,也显示了这家公司的强大,但是这则广告很快就石沉大海,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很难有机会可以看到原始人。诱因的关键点是这个事物出现的频率要高,人们才会高频率想起来,才有机会被人谈论,被人分享。

  乐天集团自从2008年起就在华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但因为在今年的2月份,乐天集团和韩国政府签署了换地协议,同意让出集团属下的高尔夫球场土地,以便美国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从而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强烈抵制,从而使在华业务受到了重创。因为萨德事件,使得其在华业务在短短几个月内至少损失了5000亿韩元,这便是情绪的唤醒带来的传播结果。乔纳.伯杰在书中讲到“只要我们在生理上被唤醒和激活,行为之火就会被点燃。”但并不是所有的情绪都能够被唤醒,书中举例了满足和悲伤的唤醒性就很低,而敬畏、消遣、兴奋、担忧、生气等的唤醒性则很高,我们知道情绪可以帮助我们传播信息,但是要善于利用具有高度唤醒性的情绪,才能够帮助我们的产品和思想进行传播。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发现“喜茶”这个品牌非常火。基本上,有喜茶的店都会有一条长长的队伍在后面排着,还有人专门花上几十到几百让别人排队,只是为了喝一杯喜茶。除了产品本身以外,一定有一些东西来让这个产品得到传播,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平时我们出去旅行的时候,要寻找吃的食物的时候,一定会选择好评率特别高的店,我们会觉得既然那么多人觉得好吃,那么这家店的口味肯定不错。而且当我们看到很多人排队的店铺就会认为这家店的东西肯定很不错。这就是乔纳.伯杰在书中提到的公共性的概念。公共性有几点重要的因素,第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这件事情本身一定要是可视化的,因为我们人本身是有模仿的习惯的,但是如果这个东西是私人化的,就好像思想,如果这个人不表达出来,我们是看不见的,看不见就没有办法进行模仿。我们看到喜茶或者是一些很多人排队的美食店铺,正是因为排队的这个行为是可视化的,我们才能去模仿。另外书中还提醒一点的是,如果我们不想让人们做这些事情,我们一定不要告诉他们很多人在做这件事情,也就是让公开的事情私人化。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经常都会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些链接:“秋季养生的10个小提示”,“做销售,你不得不知道的5个小秘密”等等的这些信息,为什么人们愿意共享这些信息?这一点正是作者在书中讲到的信息传播的第5点实用价值。当我们可以给信息接收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是非常乐意共享的,关于使用价值这一原则,作者给出了以下几点使用建议:

  1、要突出产品有惊人的价值,并且使用“100规则”呈现价格。

  2、包装我们的知识和专业,以便人们可以通过我们传递的信息了解到我们。

  3、将产品的有用性更加清晰地呈现在顾客面前。

  产品的实用价值可以帮助产品和思想得到快速地传播,如果这个信息本身不具备社交货币,那让这个产品拥有实用价值也能够让信息得到传播。

  从小到大,我们最喜欢就是听故事了。故事因为有情节,于是让我们记住。就像德芙巧克力一样,巧克力有很多,为什么我们能够记住德芙?因为这个品牌的背后,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人们被故事感动,并且会对这个品牌充满好感度。这一原则也是作者6大原则中最后的一个原则,就是故事。不过作者也提醒了我们,当我们要讲一个故事让我们的产品和思想进行传播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将自己的产品和思想深深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这样人们才不会只谈论故事本身而不谈论产品。图片来自网络

  怎么让一个产品和思想传播?上述这6个原则是作者乔纳.伯杰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和研究的出来的结论,在生活中,这6点真的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举一个例子,我在大学时候有一个老师的课总是爆满,以前只是觉得这个老师的课有意思,但是套用作者乔纳.伯杰这个原则,会发现,这个老师的课会爆满是有迹可循的。首先她的课是非常有趣的,这一点就已经让它拥有了社交货币,她讲课的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很多方面,让上完课的学生随处见到一些现象就会想起这个老师在课上讲到的内容,这就是诱因,事情出现的频率高,让人频繁想起她上课的内容,同时这位老师是一位说话非常接地气的老师,可以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能够愉悦和兴奋,这就激活了情绪这一块了。因为大家看到很多人推荐这个老师的课,就认为这个老师讲课很好,就纷纷来听课,所以导致课程总是爆满,再加上她讲的很多内容确实很实用,人们愿意共享,以此又可以赚到社交货币,最后还有一个让她的课传播的原因是她总是能够把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用一个个故事讲出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个概念。她的课程会火爆,用作者的这个理论就可以完全解释得通了。

  乔纳.伯杰在《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中总结了一句非常棒的话,以此来作为本篇文章的结尾:“宣传者应该建立一个有社交货币的、激活的、富含情绪的、公共的、有实用价值的特洛伊木马,还不忘记把你最想传播的思想融入其中,确保你要传播的信息牢牢地镶嵌在人们谈论的故事之中,这样才能被人们广泛地传递开来。”

  《疯传》读后感(二):笔记

  首发在微信(read01), 输入:20140329 可以查看本文章。

  对这本书有些兴趣,花时间读了几遍,作者在分析了数以万计的信息、思考和产品之后,归纳了提高传播力的六个原则。分别是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实用价值和故事。只要具备这六个因素,就可以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扩展。这六个原则并不需要平均,如果其中一个原则太小,可以增加原一个原则进行弥补。

  客观来说这本书没有引爆点和粘住写得好,观点缺少新意,很多都是传播学的常识,里面一些案例和数据分析不错,六个因素中有些内容是重合的,另外这本书的翻译有些问题,很多地方读得有些生硬,层次结构感不强。

  在做笔记的时候,又重新复习一遍相关的知识,正在考虑如何用这六个因素来改造我的微信,让它更容易传播。

  第一章 社交货币

  通常人们都倾向于选择标志化的身体信号作为判断身份的最直接依据,而且人们喜欢共享一些能使他们非常愉快,并且能让看起来更高帅富、白富美,显示有格调的东西。

  人们喜欢共享他们的观点,在一个心理实验中人们甚至愿意为分享自己的观点放弃25%以上的实验奖金。

  某些特性的人,会慢慢形成一个定位独特的小圈子,当你的产品符合这些人所渴望的形象,人们就会自动自发去进行传播。

  人们喜欢传播一些超乎想象的事情,这些事情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它能使谈论这些事情的人更受别人的关注。越夸张、离奇、超乎想象、有趣、生动和感人的事情越容易被传播。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在传播过程中也非常重要,书中以会员制为例,列举了作者自己遇到的航空里程数的故事.

  作者预订一张机票选择直达目的城方法,在候机时发现自己的里程距离下一个会员等级只差222公里,而达到这个会员等级之后所享受的好处实陡微乎其微,但这个里程数相差的非常小,作者为了升级,多花钱,又换一个航线,最终达到升级所需的里程数。

  游戏游戏是通过人际社会比较来完成对玩家的刺激。游戏的本质是帮我们挣得比别人更优越的社交货币。因为玩游戏让我们看起来比别人更聪明,人们喜欢炫耀自己的高分和成就。

  通过竞赛的方式可以人们更有动力。

  使人们感觉像自己人一旦你的产品让我们产生归属感,感觉自己是其中的一员。

  稀缺性和专用性会增加人们的满足感和归属感,也能促进产品的流行与推广。

  请不要外传?很好,是的。或许你一个人知道,足矣

  第二章 诱因

  代理人的传播声这部分可以参考「引爆点」这本书:传播的关键在找到核心人物,不管什么样的产品、想法或观点只要经过某些关键节点,就能快速扩散。

  为什么人们更加喜欢谈论某些特定的产品没有标准答案,作者分析了数百个产品,结果发现兴趣大小、新奇性、刺激性水平和人们谈论产品的次数没有关系。

  临时口碑传播与持续口碑传播之间的行为差异有趣而新奇的产品会比令人乏味的产品得到更多的临时口碑传播。

  但有趣的产品并不能维持高水平的持续的口碑传播,换句话说,有趣的产品并不一定比乏味的产品传播的口碑时间更长。

  如何诱导人们的情感行为?

  易于理解的思想和观点诱导着人们的行为。书中的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在超市播放不同国家的音乐,会影响不同国家酒类的销量。

  周围的环境刺激能让引发情感。2000年美国亚里桑那州大选时的实验表明,投票地点和区域的不同会诱导一小部分选民投票结果。

  产品的使用频率也会影响人们的情感行为。

  诱导谈话:更频繁地诱导产品能够增加到至少15%的口碑传播行为,而且能增加持续口碑传播的机会。

  一个强大的诱因能够比引人注目的标语更有宣传效果。数据显示,对于一些新人或不知名作者的书,消极的书评会增加45%的销售额。(对于一个无名之辈的批评,会增加这个人的知名度)

  大部分产品和思想有一系列的天然诱因。竞争对手也可以作为品牌的诱因。

  有效诱因是怎样炼成的刺激的频繁性

  刺激的频繁性要与刺激的强度相配合才会更好的效果

  诱因的发生地点也是重要因素

  考虑口碑传播情境时间、地点和环境都是催化剂的因素。

  例子:我发起的100天行动也属于诱因之一,每个人都想增加好习惯。

  第三章 情绪

  在一个热门新闻组里,有趣的文章比无趣的文章显示次数多了25%,相对有用的文章比无用的文章多出了30%的点击率。

  敬畏的文章转载率比一般文章高出30%(比如苏珊大妈)

  过于积极或消极情绪的文章都能引起公众的关注

  结论是攻击和引导情绪或让人们产生共情的文章,更容易传播。

  例子:推荐给女性朋友的书单(输入「20140313」查看)是2014年3月阅读率和转发率最高的文章

  第四章 公共性

  人们会随时观察到别人的所作所为,并随之模仿。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决定都是依据别人的决定做出的。

  必须要确实人们能非常方便的观察或注意到,要能醒目的可视化。比如餐饮前的排队、同事或邻居所购买的车型。

  要求人们让私人的事情公开化,为私人的选择、行为和观点标示一个公开的信号。例如发邮件时,不同的手机都有标示,黑莓、苹果等。使用Hotmail发送的邮件,都有Hotmail的标识。

  例子: 每篇文章后面的100天行动读者反馈,都是吸此更多的读者开始100天行动并向我反馈成果。

  在淘宝有人专门去买LV之类的奢侈品纸袋或包装袋炫耀。

  第五章 实用价值

  人们喜欢传递实用的信息,即一些别人能用得上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方便快捷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因此,只要让事情具备某种实用价值,就足以带来传播效应。

  例子:在微信(read01)上分享一些实用性文章之后,打开率和转发率都会增加一些。前几天的教你在手机上做读书笔记(输入「20140320」查看)的阅读率就比正常的文章要高很多。

  交易心理学人们对于增加惊喜和折扣的信息更敏感,如果加上时间限制、数量限制和效果会更好。比如限制顾客的购买数量往往能够增加50%的销量。

  增加特定的限定人群也会让交易更具有吸引力。

  100规则:当商品的价格低于100美元时,用比例折扣方式(10%20%)显示价格优惠更好,超过100美元用金额折扣显示价格优惠效果更好。

  健康、教育、美食这类消息更容易传播。

  例子: 在这个微信(read01)上健身、减肥、注意力和时间管理类的文章更受关注

  第六章 故事

  故事更容易以闲聊为幌子进行传播。

  扩展阅读:怎么编出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建立去看《粘住》(输入「20130713」查看 写长文时如何结构清晰而且非常有趣?,还在www.write.org.cn 里分享过思维导图,欢迎查看和下载)

  ------------------------------------------------ --------

  我是warfalcon ,微信(read01)的目标是让你成为行动者而不是阅读者,不定期分享一些五花八门的读书笔记和书评,每天更新。

  正在发起100天行动,帮你培养一个好习惯。

  《疯传》读后感(三):3分钟告诉你,罗辑思维和《战狼2》为什么会这么火?

  10月27日,冯唐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发了篇文章,叫《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

  文章虽短,可句句都像大砍刀,向中年男人头上砍去。

  作为中年男人的一份子,冯唐居然狠心地把自己拉下马,从硕大的腹肌,到脸盘出浆的手串来一通批判,明枪暗箭,让中年男人们的自尊尸横遍野。

  冯唐的这颗“炸弹”果然爆了,把朋友圈炸的那是地动山摇。那几天,小远的朋友圈刷来刷去满屏的中年男人,有补刀的,有喊冤的,有教中年男人如何穿衣打扮的,还有蹭热点发小广告的,甚至还有人跟风推出《如何避免成为一个肥腻的中年女人》。

  不管怎样,冯唐这波刷屏简直比“万物生长”还迅猛,又是一个病毒传播的案例。

  如今是个“大众刷屏,万众转发”的时代,每隔几天,朋友圈就会刷出大热门。从咪蒙的“辣鸡汤”到papi酱的“精分小视频”,从杜蕾斯花式“热点”到喜茶排队长长龙。热点一旦出现,就会引发朋友圈的“疯传”,这速度估计让裂变的癌细胞都羞红了脸。

  乔纳-伯杰在《疯传》中的开篇就扔出了一个大问号:为什么有些产品、思想和行为大行其道,有些却日渐式微?今天,我们就一起透过这本书,像个猎人一样,去热点之林里抓捕病毒传播的6大秘密!

  3分钟告诉你,罗辑思维和《战狼2》为什么会这么火?

  秘密一、社交货币

  前两天,一篇《罗振宇的骗局》在小远的朋友圈乱窜,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端着“火箭筒”狂轰罗胖的“知识付费”。作者声称罗胖的知识付费是大忽悠,大量兜售知识“胶囊”,很多人不读书却喜欢被人称为读书人,就这样入了罗胖的道,肿胀了大脑,掏空了腰包。

  身处碎片化时代,我们需要对知识开展游击战。因此,作者的观点我不完全赞同。不过作为知识付费的先驱,罗振宇的确是神一般的人物。

  罗辑思维的口号是“爱智求真”。靠着一张嘴,这个歪嘴的胖子聚拢起千万级别的粉丝,这批人统称“罗粉”,散布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以书会友,通过罗友会来一起爱智求真。

  人们会分享让他们脸上有光的事,这就是“社交货币”。正如人们可以用金钱购买产品一样,人们也可以用“社交货币”在别人心中留下想要的正面形象。

  “爱智求真”就是罗粉们的社交货币,通过每天60秒、得到专栏、每天听本书等商品,罗粉们一起学知识,长见识,也打造了自己“爱智求真”的读书人形象。

  正是因为大量发行“爱智求真”的社交货币,罗辑思维才引领知识付费的潮流,几年时间里,从一个视频小摊,变成内容创业领域的独角兽。

  秘密二、诱因

  在逛超市时,你留意过商店里的背景音乐吗?这音乐可有门道了,仿佛有魔力一般,影响着大家的购买行为。

  为了看看背景音乐的魔力,书里在酒馆做了个实验。有些天,他们播放的是法国音乐,就是在塞纳河畔的咖啡馆听到的那种,有些天,他们播放的是德国音乐,就是在慕尼黑啤酒节听到的那种。

  奇迹发生了!当酒馆里播放法国音乐时,大多数顾客购买的都是法国酒。而一旦换上德国音乐,大多数顾客又投向了德国酒的怀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乔纳-伯杰在《疯传》把这种魔力叫做“诱因”,诱因是环境中的提醒物,会上你想起相关的观点和思想。

  比如由于脑白金铺天盖地的广告,大家在过年送礼的时候,首先想起的就是脑白金,这就是典型的“诱因”。这个诱因啊,能够让产品和思想很快的流行起来,是病毒传播的灵丹妙药。

  奇巧巧克力刚一推出,就遭遇了销售滑铁卢。其广告词“休息一下”很难让人记住。为了提升销量,市场人员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当年销量就提高了三分之一。

  秘诀很简单,他们仅仅把广告词改为了“休息时间,奇巧巧克力加咖啡”。因为他们通过大量调查发现,消费者经常在喝咖啡时吃巧克力。这个广告把奇巧巧克力和咖啡这个“诱因”绑在一起,由于大家每天都要喝咖啡,因此这款巧克力的销量也水涨船高了。

  3分钟告诉你,罗辑思维和《战狼2》为什么会这么火?

  秘密三、情绪

  说起今年国产电影的爆款,谁要是敢和《战狼2》抢第一,估计会被吴京虽远必诛。

  今年暑假发生了两年大事,一件是中印之间的“洞朗对峙”,一件就是吴京《战狼2》的爆火。《战狼2》到底火成什么样,看一组数据就知道了。上映当日,票房就跨进了五亿大关,8天票房突破20亿,而最终累计起来,票房更是超神般56.79亿,基本上算是深入群众,打了一场票房的人民战争。

  据说因为太火,《战狼2》的美工都上微博热搜了。这票房一天窜四五亿,就要做四五张海报,美工小姐姐心里苦啊。这也导致电影宣传海报的画风,从刚开始的炫酷大片风,一路敷衍到后来的freestyle风,色彩随意,人物随机。

  战狼2爆火的背后,隐藏着我们病毒传播的一大秘密,那就是情绪。乔纳-伯杰把情绪分为高唤醒和低唤醒两大类,高唤醒情绪包括惊奇、兴奋、愤怒和焦虑,低唤醒情绪包括满足和悲伤。

  高唤醒情绪是一座真正的活火山,一被唤醒,就有可能造成事件的爆火。比如咪蒙的《致贱人》,就唤醒了人们愤怒的活火山,引发一轮刷屏。

  而电影《战狼2》之所以能空前绝后地大火,正是因为唤醒了国人的爱国情绪,这种大国崛起的兴奋感正是高唤醒情绪。最让小远印象深刻的就是最后出现的中国护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当时在老家电影院看到这句话,就一个字,真“燃”啊!

  秘密四、公开性

  还记得几年前蹿红全球的冰桶挑战吗?

  “冰桶挑战赛”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旨在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

  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

  在2014年炎热的夏天,一桶冰水当头倒下,微软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扎克伯格跟桑德博格、亚马逊的贝索斯、苹果的库克全都不惜湿身入镜,这些硅谷的科技人,飞蛾扑火似地牺牲演出,其实全为了慈善。

  冰桶挑战蹿红全球的秘密,除了大家对渐冻症病人的关心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公开性”,也就是“可视性”。众多位高权重的科技大佬,把冰水泼到头上,这是多么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啊!再加上网络的裂变式传播,正让广大网友“有样学样”地模仿,最终酿造了这个病毒传播。

  人们都有从众心理,喜欢模仿和追逐潮流。比如当一个学校大家都在玩命考研时,就会带动起别的人考研,甚至成为名震全国的“考研神校”,比如曲阜师范大学。

  可见要想搞病毒式传播,秘密之一就是“公开性”,让大家看到,让大家追随。

  3分钟告诉你,罗辑思维和《战狼2》为什么会这么火?

  秘密五、实用价值

  今天是11月9号,明天110,后天就是双十一了,这三天连起来就是“防火防盗防败家娘们。”

  每到双十一,那是“神州一片月,万户剁手声”啊!临近双十一,这个电商购物狂欢节,估计每个人的购物车都是解放重型卡车,呼次呼次,钱财那是刷刷地流啊。

  而这时,也正是电商网站花样百出玩套路的时候。购物心理学有个“前景理论”,说的是人们不是按绝对价值评价事物,而是根据一个对比标准来的,即“参照点”。双十一的很多商家就是靠这个,先哄抬价格,然后再让利杀价,摆出一幅双十一清仓大甩卖的苦情脸。

  人们最喜欢传递有用的信息,而打折或者省钱秘籍正是最能广为流传的实用信息。尤其是当性价比超出预期的时候,更会引发一轮“疯传”。

  所以换季甩卖、第二杯半价这样的信息很容易引发病毒传播,当然不止打折,所有有用的信息都很容易得到传播,比如父母朋友圈里养生保健类的文章。

  因此,要想打造病毒式传播,一大秘诀就是突出信息的实用价值。

  秘密六、故事

  为了报“夺妃之恨”,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城。可是打了十年,还是没能攻破。

  相传,奥德修斯想了一出妙计,一举拿下了特洛伊。希腊人建造了一支巨型木马,把最好的勇士藏在里边,剩余的部队乘船假装撤退,把木马留下了。

  特洛伊人发现木马后,别提多美了,将其当做胜利的标志抬回了城里。

  当天夜里,正当特洛伊人在庆祝酒会上正嗨的时候,木马里的希腊勇士偷偷溜出来,他们打开了城门。希腊人像洪水一样涌了进来,轻而易举地攻开了这座城。

  特洛伊木马的故事集众神、战争、爱情于一体,流传千年而不衰。故事就像器皿一样,可以装着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开来。

  打造自己的“特洛伊木马”,也就是学会讲故事,让故事成为病毒传播的绝招。

  关于如何“三分钟讲一个撩人的小故事”,小远写过一篇书评,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我们的这篇《疯传》的书评,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小远每周都会给大家分享一两本经典书籍,主要是关于演讲写作等使用技能,如果您喜欢小远的文章,不妨关注一下我的微信公众号“小远读书”。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疯传》读后感(四):《疯传》要点和有趣事例归纳

  我是在看完《引爆点》后再看《疯传》的,如果说《引爆点》主要关注传播媒介的话,那么《疯传》主要关注的则是传播内容。两者比较,我觉得《疯传》对我更有教益一些。毕竟,传播媒介有时候由不得你选择,但传播内容,则基本在你的控制之中。

  《疯传》中认为,一项事物要流行,其内容应具有下面的六个特点:社交货币(social currency)、诱因(triggers)、情绪(emotion)、公共性(public)、实用价值(practical value)、故事(story)。将六个特点的首字母缩写合起来就是STEPPS,非常好记。流行事物不一定要六个特点全部具备,但都会多少占着这六个特点的几样。下文中我将归纳书中写的这六个特点的含义,和相关事例。

  一、社交货币

  社交货币,是指人们通过谈论某一事物,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形象。这里供谈论的这一事物,就起到了社交货币的作用。

  一般而言,非常规事物,更容易被充当社交货币。因为事件本身的新奇、惊异与刺激,能引人注目。谈论这些事物的人,在社交场合也更容易成为焦点。比如,“如果累积来看,人一生中平均会花两周时间站在交通灯前”,“微笑时皱眉头可以消耗卡路里”,“一只蚂蚁可以抬起超过它体重50倍的重物”。

  事实上,人们是如此地喜爱把非常规事物作为谈资,以至于一些普通的经历谈论者也会对此进行刻意地夸张。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邀请很多学生来厨房做便饭,研究者在蔬菜和鸡肉之间藏了一只小蟑螂。当小蟑螂被惊讶的人们发现后,研究者宣布取消做饭计划了。随后,研究者暗中观察了这些学生在回家路上的议论,发现他们描述整个蟑螂事件时充满了夸张和幽默,蟑螂不再是一只普通的蟑螂,而是“超大的蟑螂”,“数不清的蟑螂”和“令人作呕的实验”。

  除了非常规外,神秘和争议也是产生非凡吸引力的两大要素。名叫“布莱尔女巫”的电影正是体现了这两大要素的精髓。“1994年十月,三个电影学院的学生前往马里兰州的布莱尔小镇,拍摄一部关于女巫布莱尔的纪录片,然而在拍摄过程中三人全部失踪。人们在一年以后,发现了他们留下的电影胶片,记录了他们失踪前发生的一切…… ”如果这是部恐怖片的话,这剧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营销公司成功地把这部影片包装成了纪录片的感觉。于是,由于观众们关心这三个学生的安危,对于女巫的存在与否也充满了好奇,最终这部用3.5万美元的手动DV拍摄的电影,竟然获得了2.4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

  另外,制造稀缺性也可以让事物产生非凡吸引力。麦当劳公司的大肋排本来是一个过气产品。但通过制造稀缺性,麦当劳把大肋排重新成功地推向了市场。与以前的连续销售不同,他们采用了限时限地的销售方式。某一个月中,你只能在洛杉矶看到大肋排,两个月后,你又只能在芝加哥买到它。这样的限时限地战略凑效了。消费者对这种产品感到无比的兴奋,某些爱好者甚至创造了一个在线大肋排定位器。

  二、诱因

  本章开头作者就提了个问题:迪斯尼的人物形象,和蜂蜜杏仁麦圈,哪一个易于让人口口相传?如果按直觉来选,很多人会选前者。毕竟,迪斯尼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态、光怪陆离,谈论他们无疑比谈论什么麦圈更令人兴奋。但事实上,根据统计,是谈论后者的次数更多。这就是诱因的作用。

  迪斯尼的人物形象虽然吸引人,但毕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隔得较远;相反,蜂蜜杏仁麦圈作为一个早餐中的甜点,就常被人们看到,所以麦圈是一个更好的诱因,诱使人们谈论它。随后,作者又举了糖果公司玛氏的例子。

  1997年夏天,糖果公司玛氏注意到了他们在巧克力条上的销量惊人,这种惊人的销量是公司始料未及的。因为公司并没有开展任何可以提高销量的活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玛氏糖果公司才找到原因。原来当时正是美国对火星的探索取得重大突破的时候,火星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而玛氏糖果公司的这款巧克力刚好与火星同音(Mars),于是巧克力的名字激活了人们购买它的欲望。(我怎么觉得这里用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来解释这种购买行为更合理呢?毕竟人们并不是在谈论火星时也谈论起这款巧克力,而是在要购买食品时由于这款巧克力名字的光环而选择了它)

  接着,作者又举行了歌曲《星期五》的例子。这是2011年时,一位13岁的小姑娘丽贝卡·布莱克演唱的一首歌。这首歌当时非常流行,而如果把互联网上对“丽贝卡·布莱克”的搜索次数瞄为曲线的话,则搜索次数基本呈现出波浪线的形状。而每一个波峰都出现在每周的星期五。可见,是星期五这个时间点作为诱因,促进了这首歌的流行。

  上述的玛氏巧克力和火星,歌曲和日期,都因为名字相同而天然地配对起来,让后者成为了前者的诱因。但如果没有天然联系,就需要人为开发了。

  2007年时,奇巧巧克力这个品牌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它逐渐走向衰落,销售额每况愈下。新上任的科林·乔拉克决心扭转这个颓势。她仔细地观察了人们吃奇巧巧克力的时机,最后发现了两件事:一、消费者吃奇巧巧克力仅仅是为了休息;二、他们吃奇巧巧克力时,常常搭配一些热饮。

  于是,科林决定把奇巧巧克力和咖啡“捆绑”在一起,让咖啡成为奇巧巧克力的诱因。

  她用了数月时间去宣传奇巧巧克力和咖啡这个组合的概念,将其描述为“休闲最佳伴侣”。电台大力鼓吹这种特色组合。这种宣传最终有了成效,看过相关广告的人,每次喝咖啡时,就会不由地想到奇巧巧克力。奇巧巧克力的销量也随之节节攀升。

  对立事物也可以作为品牌的诱因。比如,一场著名的禁烟运动就利用了万宝路香烟的广告。他们在香烟广告的字幕上显示了这样的一条信息,一个抽万宝路香烟的牛仔正对他的同伴说:“鲍勃,我已经身患肺癌了。”结果人们一看到万宝路香烟,就会想到这则禁烟广告。

  专家称这种宣传战略为毒性寄生虫战略,因为你将有毒的寄生虫(你想传播的信息)夹杂在了对手的广告中,并让对手的广告成为你自己所需的诱因。

  那么,什么样的刺激物适合作为诱因呢?首先,诱因应该有足够高的激活频率。比如,咖啡相对于其他热饮,就是更好的诱因。因为在欧美国家,人们经常接触它。其次,诱因不能过于泛化。比如,红色不适合作为诱因。因为红色能让人想到的东西太多了。

  三、情绪

  作者介绍了丹尼斯·格雷迪的一篇名为《神秘的咳嗽——胶片印象》的文章,并分析称这篇文章能流行的最大原因,在于它激起了人们的惊奇和敬畏之情:想不到咳嗽用纹影摄影术拍出来后,会显得这么美。正是在这种惊奇敬畏的情绪驱使下,人们纷纷转发这篇文章。

  作者随后指出,情感会激发人们的共享行为,但并非所有情感都是这样。情绪有高唤醒和低唤醒之分。敬畏、消遣、兴奋、生气、担忧是高唤醒的情绪,而满足和悲伤则是低唤醒的情绪。高唤醒的情绪才能激发共享行为。(不太同意这一段关于高唤醒、低唤醒的区分,人们不愿意共享引起悲伤的东西,是因为这些东西往往很私人化,但如果是影响很多人的”大悲“,比如汶川大地震,相关信息依然会被广泛地转发)

  接下来,作者谈到了谷歌的搜索引擎广告”巴黎人之恋“,这个充满温情的广告让冷冰冰的搜索引擎火爆了起来。

  最后,作者介绍了一个科学实验,表明运动能带来生理唤醒,而生理唤醒也能激发人们更多的共享行为。

  四、公共性

  苹果公司的PowerBook G4刚出来时,当人们打开这台笔记本电脑,电脑外壳上的苹果徽标在外人看来是倒置的。这个现象让乔布斯深感不安。他担心这个倒置的徽标会伤害苹果公司的形象。于是他在后续的改进中把徽标的朝向改了。这就是一个重视产品的公共可视性的例子。

  当你来到一个陌生城市找餐馆就餐时,你往往会选择顾客多的餐馆,因为这样的餐馆会显得品质比较有保证。于是,这种公共可视性(餐馆的人流量)为餐馆带来了更多的人气。

  大学生们往往内心其实并不贪杯,但一到了聚会时仍会陷入痛饮中。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对酗酒的抵制情绪不具备公共可视性,于是就无法联合起来形成抵制酗酒的力量。相反,聚会时看到的都是大家在推杯换盏,于是这种情景就更助长了酗酒的风气。

  2003年时,一群澳大利亚的小伙子为了号召大家给癌症基金会捐款,发起了一项“胡子运动”,即在每年的11月份都不剃胡子。虽然不剃胡子和给癌症基金会捐款并没有什么关系,但由于满脸络腮胡子的公共可视性,让这项活动迅速传播开来。第一年有450人加入这个捐款组织,第二年9000人,第三年50000人。毕竟,如果你身边的朋友忽然蓄起了大胡子,你难免会询问下原因,然后朋友就会自然而然地告诉你原因,这个组织就得到了传播。

  有时,公共可视性还会带来宣传者的“行为剩余”。即,尽管宣传者已经不再有意宣传某事物了,但由于剩余的一些东西,仍然让宣传者无意中宣传着它。比如上个胡子运动中,到了12月份时还没被减掉的大胡子。

  最后,作者还举了一些被公共可视性伤害的反例。比如反毒品的公益广告。有些反毒品广告中,有很多人一起吸毒的镜头。结果,这些广告非但没有遏制,反而助长了青少年的吸毒行为。因为青少年看了广告后觉得,吸毒原来也蛮普遍的嘛,尝试一下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了。事实上,广告中如果要劝谏某种行为,就不该在广告中告诉观众大部分人有这种不良行为,而是应该大力宣传与之对立的正面行为。

  五、实用价值

  这一章没有什么多新鲜的观点。无非就是实用价值可以帮助事物传播。值得一提的是打折时的“100”法折:当物品价格低于100时,采用折扣比率会显得更有吸引力;而当物品价格高于100时,采用折扣金额会更有吸引力。

  六、故事

  用故事来推销产品,相对于普通的广告而言,其优势在于故事有趣,不令人反感。但要注意的是,要推销的产品或品牌应和故事情节息息相关。否则的话,人们就只会记住故事的情节,而完全忘掉你要推销的东西。比如,2004年,一个叫罗恩的加拿大人私自闯入奥运会现场,在跳水台前,亿万人的瞩目下来了个拙劣不堪的跳水。面对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他向人们展示他特意穿的一件衣服:衣服上印着一个名叫“黄金宫殿”的美国赌博网站的网址。原来这就是他此行的目的——他是被“黄金宫殿”雇来,通过制造这样的事件来宣传“黄金宫殿”。可惜,宣传效果却差强人意,人们记住了故事情节:有个不守规矩的家伙闯入了跳水比赛的现场,还来了个滑稽的一跳。但人们完全没记住”黄金宫殿“这个品牌,因为这个品牌的宣传过于牵强生硬,是游离于整个故事情节之外的。

  以上,就是《疯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疯传》读后感(五):取其精华,去其不足

  整本书介绍了口碑传播的六个前因。值得注意的是这六个原则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很多情况下,是需要彼此配合才能实现疯传的。时过三年,再来看这些原则,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作者14年在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上发表的Word of mouth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这篇文献对其理论有进一步的完善。在其随后发表的诸多文章都是围绕“为什么有些产品(服务、信息)较之其他更容易得到传播?”这个问题展开的。

  《疯传》读后感(六):很不错的营销书

  # 疯传

  上次从长沙回来的时候,从老婆那里拿了这本书,以打发火车上的时间。本来以为看会儿就罢了,结果没想到,看了就停不下来,完全被这本书吸引了,也解答了我很多的问题。

  这本书解读了营销的一些思路和理论,结合一些经典的例子,很好的阐述了如果推广你的产品、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传播效益,虽然我是个前端工程师,但是蛮受益的。推广到其它方面,有些东西,同样受用。

  作者总结出了六条原则: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故事。

  ## 社交货币

  为什么人们愿意去传播一样事情?很多时候,或许人们是在炫耀,炫耀自己跟别人的不同,从而吸引别人关注自己。那么如何给人们炫耀的资本呢?那就是铸造一种社交货币,让人们能够去传播。例如,你有一家航空公司的金卡,可以享受什么待遇,你知道一家秘密的酒吧,只有你邀请了朋友,他们才可以进入等等。这或许是某些网站通过邀请码一下子走红,获得超高的病毒式传播的方式,也是一些企业、商家对 vip 卡情有独钟的原因吧。

  ## 诱因

  如何能够吸引人们?你必须要让他能够被你吸引,那么你的诱饵是什么呢?书中举了推广巧克力时,结合热咖啡一起搭配推广,很容易让你在喝咖啡的时候会想到配一块巧克力,让你觉得巧克力与咖啡就是一对。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把关联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以推广自己的产品。

  ## 情绪

  你的产品、推广是否可以给人带来震撼或者带动人们的情绪?人们一般来说更喜欢传播正能量的东西,愿意与人分享快乐的事情,所以,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事物一般能够更好的被人们传播。书中举了《英国达人秀》节目中的一个其貌不扬的女歌手最终一炮走红的事情。

  ## 公共性

  人们喜欢模仿,特别是我们中国人,更善于模仿。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去看看别人怎么做,然后我们也会那么做。书中举了 hotmail 最初推广的一个例子,在每一封从 hotmail 发出的邮件都会带上发自 hotmail 的文字,看到的人越多,传播的面越广,人们会纷纷模仿、使用,产品自己也能够自我宣传。

  ## 实用价值

  这个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常年的电商大战。。。当然我也明白了一个很微妙的事情。书中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就是,当一个商店标价一个电饭锅原价是 350 美元,现价是 250 美元,而另一家同样的电饭锅原价是 250 元,现价是 240 美元,那么你猜,哪个电饭锅的销售量大?结果当然是第一个,便宜了 100 美元呀,毫不犹豫的买掉!。。。经常网购的亲们,懂了吧。。。还有一个有意思的 100 原则,当一个商品的价格超过 100 时,折扣要讲减多少多少元,而当一个商品价格不足 100 时,折扣要将降百分之多少,例如:一个 2000 元的电脑,降价 200,如果说折扣,就是降 10%,相比 200 元来讲,200 元的降价更有说服力。而当一个 25 元的商品,降价 5 元,对你有啥感觉呢,但是如果说降价 20%,是不是立马就又不一样了?。。。

  ## 故事

  这个相信大家也比较熟悉了,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讲故事,开始讲产品背后的事情、故事的包装,以期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看的比较浅,但收益颇多,值得推荐。

  《疯传》读后感(七):《疯传》读书笔记之第二章:诱因

  第二章:诱因

  1.虽然迪斯尼乐园比蜂蜜杏仁麦圈要更有趣,但是事实上蜂蜜杏仁麦圈比迪斯尼乐园更易于让人们口口相传,原因就是诱因。

  2.市场并不是劝说消费者购买他们不需要的产品,市场是帮助他们挖掘个人激情和兴趣的,通过这些商品和服务,识别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激情,发现商品和服务的真实价值。市场是传播顾客喜好的好地方。

  3.人们具备向朋友分享产品和服务的欲望,所以只要给与他们喜爱的产品,他们就会为你进行口碑传播。

  案例:飞利浦电动牙刷、希尔克杏仁乳

  4.产品可以因为新奇、刺激或某些方面极其令人期待而变得有趣。当我对他人讲话,我们不仅仅是想传播某种交流信息,而是想传播与自己相关的某些信息。因为我们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有趣,所以告诉别人有趣的事情,我们想让别人觉得我们很喜欢某一类或者见多识广,所以告诉别人吃的或者自己的阅历。

  5.产品的传播和趣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口碑传播我们可以分为临时性口碑传播和持续性口碑传播。

  临时性传播:新上映的电影、新款食品。

  持续性口碑传播:反暴力运动的扩散、非典期间的病毒话题传播

  6.有趣新奇的产品会比乏味的产品获得更多的临时性传播,事情具备一定的有趣性,谈论它的人就会因为口碑传播这些内容获得他人的肯定和喜欢。但是有趣的产品并不一定能比无趣的产品获得更多的持续性传播,例如:迪斯尼乐园和甜甜圈。

  7.视觉、味觉、听觉都会诱导你的想法,让它们变成流行的话题。例:你突然遇到一条狗,你没准会有养狗的欲望。路上遇到一家甜品店,你可能会去吃甜品。

  8.产品的使用频率是个很大的诱因,例如我们每天都要吃早餐,每天都会谈论早餐,到午饭的点我们就会谈论午餐。诱因只需少量的暗示就能激发更多的概念和想法。

  9.易于理解的思想和观点更容易诱导人们,例:玛氏巧克力由于命名和宇航局名字相同而获得了时段内的诱因销量提升。

  10.超市里播放不同国家的音乐带来不同国家产品的销量提升;餐厅里面托盘上面标语对学生的诱导;选民会选择自己附近接触多的人;乏味的《星期五》这首歌成为全美流行音乐之一,每周五的时候播放频率最高充分说明了诱因的作用。

  11.诱导的产品不仅会增加更多的临时性传播,也有可能增加更多的持续性传播。例:密封塑料袋比我假扮海盗获得更多的传播。

  12.一个强大的诱因比引人注目的宣传会更有效果。例如:百威啤酒的WASSUP,还有王老吉的怕上火喝王老吉、汇仁牌肾宝、新盖中盖、脑白金等广告语。

  13.奇巧巧克力和咖啡的搭配组合提高了巧克力的销量。这就是诱因,因为咖啡是经常接触的事物。

  14.有效的诱因评判标准:激活的频率和强度,也就是刺激物能有多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这个刺激物本身的趣味性、新奇性。

  15.诱因失败的案例:浴室里面宣传防滑垫;

  16.口碑传播首先要考虑周边的传播环境,人们回忆某种产品和思想时候都一定会有某种诱因。诱因是口碑传播和流行的基础。

  《疯传》读后感(八):疯传的道与术

  全书围绕如何让产品、思想及行为疯传,生硬罗列了几个观点,整体上感觉一般。

  1、社交货币:如何使产品、思想等以社交形式的元素流通起来,,如货币,在人们手中是以一种价值流转,且得到公认的的商品,如何赋予产品此类元素,让他代表价值、体现身份、存在感和炫耀性,以展示拥有者的地位、身份和口碑;

  2、诱因:产品、思想和行为,需要诱惑力,可以来自物质、精神亦,要让使用者有所联想的美好,激发人性的贪嗔痴慢疑,这是人性,要顺应,而不要去考验人性;

  3、情绪:激发起共享情绪,人们乐于分享的情绪,自然需要产品等具备为使用者或分享者带来某种感官或内在的享受,本源也是人性的原力;

  4、公共性:需要具备共性,能够激起群体性的共鸣,公众需要的只是一个引火线;

  5、实用价值:产品、思想和行为具有实在的价值呈现,用户能够通过其解决问题和痛点,噱头是无法长久,需要有干货陆续呈现出来,加以营销策划;

  6、故事:任何美好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百岁山、NIKE等

  《疯传》读后感(九):这本书让我的朋友 3个月升值加薪

  三个月前,抱着对文字的热爱,我的一个朋友加入了文案行列,憧憬着肆意挥毫后的赞美和笑脸。但这个幻想在第一篇文章出炉后就破灭了,领导指着他写的东西,冷冷的说,“就这破文章还好意思说你文字功底好?拿回去重写。” 后来这种景象经常重复,写出的东西总被领导各种挑刺,点击量也不高,加上同事有意无意的嘲笑,他都快抑郁死了,一度想要辞职。

  前不久,他主动约我吃饭。兴奋地告诉我,因为他写的不错,公司主动给他升职加薪了,现在他已经成为公司的主力写手了。我问他如何达到的?他说,其实没什么秘诀,无非是多读书、多练习。他强烈向我推荐了《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象病毒一样入侵》这本书,说这是他读的第一本关于营销、文案的书。原来以为只要喜欢就能写好文章,其实在营销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还有很多门道。在此之后,他的思维才算真正开窍了,以后写的文章也越来越上道,领导的笑脸也开始经常向他绽放。

  后来,我找来了这本书,看介绍知道是美国人乔纳•伯杰(Jonah Berger)写的,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在全球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关于营销学的文章。但发现读起来不是很顺畅,也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国情差别,然而介绍的观点还是很受用的。《疯传》告诉我们,要想让你的文章、产品疯传流行,可以使用以下六个套路(也叫六大原则STEPPS):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故事性。也就是要包含社交货币、容易被激活、能够激发情绪、有公共性和实用价值,并融入故事中。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来说说这六大套路。

  1、社交货币:

  核心思想就是共享那些让我们显得更优秀的事情。

  如果你的文章和产品,能够帮助传播者建立起他渴望的形象,可以达到炫耀、被赞美、被关注、传达兴趣或价值偏好的目的,使他看起来更富有、时尚、酷炫、优秀、博学、幽默、合群等,就具备了社交货币的属性。

  例如:现在火热的游戏“王者荣耀”,就是一种社交货币,传播者通过发布或谈论与王者荣耀相关的信息,可以获得更多关注,获得与朋友、同事间的共同谈资;某人买了一款车,如果你的文章谈到这款车同时也是他喜欢的某位明星的最爱,他就会特别愿意传播,因为可以达到炫耀的目的。又比如有些人经常转发一些运动健身文章,以表明他是一个积极健康、热爱运动的人;具备新、奇、特的信息也同样会让人愿意传播,如《大妈立牌找婿只看八字,事成可送北京房》、《如男子生吃毒蛇10年,竟毫发无损》

  2、诱因:

  诱因是用一些刺激物激活人们的记忆,让人们一碰到这个线索,就会想起我们的产品。诱因判断标准是:激活的频率和强度。

  激活频率是,刺激物最好是我们平时常见常用的东西或现象。例如我家小区出入车栏杆上的广告“堵车用百度地图”,就是一种常见场景激活。北京堵车很频繁,一想到堵车就会想到百度地图。

  刺激强度是说,产品最好连接一个非常清晰专一的刺激物,诱导效果最强,如果连接太多,强度就弱。就像装水的杯底,扎一个孔水流最强,扎孔越多,水流越弱。比如:凉茶加多宝多年来一直用“怕上火”作为清晰的刺激物,清晰明确,使得销量持续升高。但如何不只是“怕上火”,同时还加上“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祛湿生津”等多个刺激物,你认为效果会如何?肯定就会差很多,因为大家记不住,也不知道哪个是重点。

  3、情绪:

  人是情感性动物,如果文章或产品文案能够充分调动能引起读者的情绪,那就成功了一半。《疯传》一书,将情绪分为高唤醒和低唤醒(见下图表)

  情绪

  《疯传》认为只有高唤醒才能调动情绪,让人愿意传播。比如有篇文章的题目是《我妈说我脱发是因为玩手机?你呢》,就深深的唤起了我的忧虑情绪,因为我也脱发并常玩手机。

  《疯传》同时认为“满足”和“悲伤”是低唤醒情绪,不具有传播动力。愿意是“满足”会让人过分安逸、什么也不想做。“悲伤”会让人没有心情和精力去做其他事,没有意愿共享谈论与之相关的事情。

  4、公共性:

  公共性就是让人看到,从而产生从众心理,它和可视性紧密相关,因为可视性不强,人们就无法从众。

  从众心理,就是“有样学样”,在不了解和不确定的时候,人更容易从众。如:哪人多就到哪家吃饭;上大众点评网,看哪家评分高就去哪家;乞讨者会就事先在盒子里放些钱,造成别人给钱的假象,以带动其他人也从众给钱。

  此外,可视性(被看见)越强,越具有激活作用。如:牙膏和车子,牙膏不容易被邻居看到,但车子可以看到,具有可视性,因此邻居的购车行为就会影响你的购买决策。但也有反面作用,由于媒体对于飞机失事的大肆报道,太多的可视化,以至于不少人人们认为飞机还不如汽车安全,事实上,飞机是远比汽车安全的多。

  5、实用价值:

  发布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也会加速事物的传播速度,如果你的产品文章中传达的信息正是读者所需要的,他就会愿意传播。如《口腔溃疡怎么办?3个tips拯救你!》、《5个改变,微店月销从2万到66万》。

  6、故事性:

  故事性就是借用文学创作的手法,将商品和服务的信息通过新颖、独特的情节设计展现给受众。寓言都是通过故事来传播的。故事性广告可以通过把握消费者心理,再现生活情境,利用典型个案来达到共性认知的传播效果,往往能充分促动消费者购买欲望。如某治疗近视的仪器标题《我把电视给砸了》很新奇,让消费者产生兴趣,从而吸引阅读,文案本身通过诉说孩子看电视导致近视眼来切入,致使母亲生气怒砸电视,从而带出产品。

  结语:

  要想使你的文案、文章获得更广泛的传播或转发,不妨使用下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故事性这六个套路。它们既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使用其中的几个。

  为了便于记忆,我总结了下面一段话

  ——“坊间疯传出工伤事故用蛇油精最好。”

  这是我取了六个词的首字,按谐音组成一段话,就是蛇(社)油(诱)精(情)工(公)事(实)故。为了便于记忆,组成一个情节故事,即“坊间疯传出工伤事故用蛇油精最好。”是不是连书名带要点都马上记住了?

  http://www.jianshu.com/p/1bec660faed0

  《疯传》读后感(十):多思考多实践

  虽然是大学教授写的书,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套严密的理论,感染力的六个原则有部分重复。它只能算是一本营销学的课外习题集吧。 PS.翻译烂到一种境界了 课外习题集有课外习题集的优势,那就是事例丰富,针对性的分析比价多。顺着看这本书,是从很多事例中总结出了话题被疯传的原因,而倒着看这本书,更有意思。书中有很多事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遇见的,但是为什么我们没能产生思考? 为什么唯品会会这么火爆?国外有一个类似的案例:Ben Fischman创建的电商网站 Ruelala以会员制的名品特卖形式让顾客乐于传播这个网站。特卖足够醒目,能够让人记住,再加上会员制让人产生一种优越感,愿意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优越。 为什么大部分电商网站销售价旁都有一个划线价格?作者的实验证明,标明原价的打折商品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拉动程度达到50%。再发散一下,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又有一些电商网站不展示划线价格呢?这个问题,我在这就不代替看客思考了。 为什么零售行业会有限购X件的情况发生?限购的服务和商品都是专有的,凸显了商品的稀缺性,让商品和交易都更具备吸引力。 为什么电商网站每个商品详情页都有分享的功能?根据这套书的理论,一个简单的商品详情页并不会有多少传播的价值,个人认为是长尾理论凸显了此功能的意义,当流量达到一个数量级时,总有人在商品中看到了货币价值、实用价值、情绪、诱因、公共性或故事性,总有人想分享,为了能让这部分人能更便捷的分享,每个页面都加入了此功能。而如果从一个全站运营的角度讲,若想增加商品或网站的传播性,应该进行更好的分享引导。如在购物完成后增加分享,或者在评价时增加分享功能,个人认为评价分享是更有价值的更有吸引力的,很多人选购特定商品的原因就是因为身边朋友的推荐。 书中字面上能看到的内容是很肤浅的,但是换个角度,学习一下作者的思维模式,观察事物的角度,这对我们的影响会更加深远。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疯传》读后感精选10篇

http://m.sbbzjw.com/rizhiwenzhang/297585.html

推荐访问:疯狂衣橱 疯狂动物城 《疯巫妖的实验日志》 疯狂的赛车 疯狂的麦克斯 《疯狂的石头》 《疯人院》 《疯狂蛮蛮》

伤感日志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你是我的游乐园套票 下一篇:分手后的伤感日志完美版(合集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