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读后感精选10篇

2019-01-05 人生格言 阅读: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读后感精选10篇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是一本由徐金喜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读后感(一):淡然处世,简单生活

  在大多数人看来,但凡失败的,不配谈成功;但凡没谈过恋爱的,不配谈爱情.但凡年纪轻轻的,就不配谈人生。

  可是人生于世,有人历经悠悠数十载,依旧对人世陌生而后知后觉,回路已谙熟,纵使艰难,但毕竟一步一个脚印过来了,前路茫然不可寻,白茫茫,雾蒙蒙,于是对生活琐事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他们只是活着,辛苦地活着。

  还有一种人,对人对事总是笑眯眯,过去的,化作一帧风干的过往,泊在记忆的湖泊里,偶尔泛开美丽的涟漪;化作至为简单的几张记录便签,夹在人生的厚卷里,以备随时咀嚼阅读以自警。还未到来的,思之虑之也是无用,且自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但求心安。

  人生不是复杂的方程式,一解再解,求得答案后又一验再验,为着一个结果。生活应该是简单的,淡然如水,起关键作用的不该是年龄(倘若你的心智配不上年龄,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而是心态。

  放下不必要的包袱,轻装上路,追求心灵的自由,少些抱怨,多些谅解,丰盈内心,这大抵是这本书所要阐释的吧。

  巧的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枕边放着一本英国作家柏瑞尔·马卡姆的《夜航西飞》,里面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而且我认为可以拿来做《人生有太多不需要》的旁注:“当你与他人闲坐交谈时,你是孤独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无论你在哪里,只要夜晚降临,火苗随着来去自如的风势自由燃烧,你就是孤独的。你说的话,除了自己又有谁在听?你想的事,对他人又有何意义?世界在那边,而你在此处——这是仅存的两极,也是唯一的现实。”

  人的一生如果是一部纪录片,悲剧也好,喜剧也罢,主角永远只有一个,旁人只能陪你走一程,戏份凑足了,只好快快退场,由不得你愿不愿意——除非她愿意而后出来跑跑龙套。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岛与岛之间隔山隔水难为缘。

  既然如此,又何必如此执着于无足轻重的人事,除了你自己,无人会关照你的内心,无人会对你的灵魂嘘寒问暖。

  诚如书名所讲,人生有太多的不需要,照看好该照看的,放下不需要的,淡然处世,简单生活——尽管尚未遍览人世的繁华与荒芜,但这是作为我个人生活处世的唯一小小智慧。

  .第一次给样书写书评,两年后翻出来再看,自嘲满满的鸡汤感。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读后感(二):给理想减减肥,给人生松松绑

  这本书,怎么说呢?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分类是人生哲学–通俗读物。通俗到是挺通俗的,人生哲学是绝对算不上的,顶多只能算是心灵鸡汤,美文赏析一类。当然。不是贬义的。

  整本书由一百多篇小短文组成,每一篇独立来看的话好像和书名≪人生有太多不需要≫不太搭边,不过要是放在每一辑里来看的话,倒也算是切合主题。

  作者基本上都是先讲个故事,有一些是作者“一个朋友”的故事,更多的是≪读者≫≪意林≫上经常见到的那类鸡汤励志小短文;讲完故事再发几句议论和感触,这就是一篇文章了。

  说实话,现在巿面上这一类的书实在太多了,还有更多滥竽充数的,而这一本也未见得就更高明。 作者的另外两本书≪爱情是门必修课,你要不学就输了≫≪为什么我们总缺钱≫我虽然没有读过,但是貌似在我的友邻中反响也不算坏呀!

  书我没有看完,读了前面大概三分之一,后面的粗略翻了翻,遇到比较有共鸣的地方再停下仔细读。和大家分享一些对我有所触动的语句吧!

  生活无需计较工作。

  你的生活在这儿,在这个家里,和爱你的亲人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你只需要想着工作,然后拿着钱回家就行。

  当你觉得别人漂得不错时,请一定注意,别人脚下有石头。

  再好的东西,有用才对,如果放着不用,就像一个废物一样,没有什么价值了。

  总想着挖别人的井挖不出水。

  如果一个人干古流传,那一定是因为他活在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里,活在人们的心里,而不是活在雕像里。

  你若也有玉如旧,牵着过去,不妨摔了它。

  有意见时,可以表达,但说话语气学会收一收,不要那么冲,发现自己说得不对时,也不要不好意思,或恼羞成怒,自嘲一下,幽他一默,彼此间就有了润滑计,争吵就避免了。

  各过各的生活,不必吃着自己的饭,却还惦记着别人的馍。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读后感(三):人生需要做减法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这个书名实在是好!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让每个人每天晚上都自问一遍:你有哪些正在费劲儿追逐的东西其实是不需要的?很多人,特别是女人特别在意自己的身材,会用节食、运动等办法来减肥,但是为什么在人生这个问题上,暴饮暴食,贪得无厌呢?

  正如该书中《欲望是一条没尽头的路》一文所说:“如果不懂克制,人的欲望沟壑将永远无法填满,也就永远得不到满足和快乐。”

  《我们都在追什么》一文劝告我们:追求荣华富贵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于是贫民追,牺牲与假如其乐融融的美好时光,甚至放弃真诚与美德,可它们最终追到了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我在为什么而忙?又是为什么而活?

  《10分钱财难以换回1分健康》更是给我们警示:耗费生命、牺牲健康去换取所谓的“舒适生活”真是本末倒置,难得其所。

  为什么人生的目标不是多多益善呢?《多一点不如少一点》告诉我们:专注是成事的基本,目标太多,则往往会绕路一个人的注意力,用力不集中,最终什么也抓不住。不如放弃一些次要目标,以成就你最看重的那件事。太多人把精力分散在漫无目的的追求中,结果一事无成。

  该书由近150篇文章组成,每篇文章又分别由一个经典小故事和作者的阐述组成。这些小故事属于心灵鸡汤类的,都能引起人的启发,因为主题是“人生有太多不需要”,所以这些小故事大都不是成功发财的故事,而是劝人知足,将平淡的生活过好的故事。不过,不少故事的流传度有些广了,该书适合在闲暇时随手翻看几篇。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读后感(四):心若能由己。

  花了几个小时安静的看完书的内容,本书总体来说可归类为心灵鸡汤类的,生活中有一段时间对于鸡汤之类的书我从来不会多看一眼。总觉得看过来鸡汤文会过多麻痹自我对于现实生活的认识。可是慢慢的发现好像这样的思维过于狭隘。就和不曾看过韩剧的人却言语犀利的批判韩剧多么可耻,韩剧多么脑残等等。对于不了解的事情妄下定义,这是何等的见识浅薄了!

  最近情绪不太稳定,各种小事纷纷来袭,有些被自我掩盖的真相就那么一点点再次摆在面前。在强大在二百五的心态终究扛不住。满身的负能量。而本书来的恰到好处。

  书的第一辑的标题是 生活心的妙处在于恰到好处。人各不同,看法也不尽相同,但得失之间,高妙的心态是相同的。世间万物,纷扰繁杂,多则怕重,少则嫌轻。而生活心的妙处在于恰到好处。

  一个恰到好处形容的贴切至极,可是往往看似简单的语言,落实到实处何等的难。我们总是一边问着自己我们在追着什么,一边却不断需要向生活向现实妥协。我想起曾经在微博看到的一则小故事,有两夫妻每天不分昼夜的赚钱买了一栋别墅,但是2人工作太忙太忙了,忙到都没时间回家,于是请了个保姆每天打扫着,保姆则每天坐在别墅露台上喝着红酒遥望远处的风景,每天过的惬意自在。纵有广夏千万,也只能住其中一间,纵有绫罗绸缎万乘,也只能穿锦衣一间。

  第三辑的标题是做自己,永远不会太迟。看轻了这个世界,就会看中自己。一个看重自己的人,就会看自己,就会时刻做想要的自己。他会说:做自己,永远不会太迟。

  私以为,人生最难之事其中之一则是做自己,人这一生中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自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时天使和恶魔就会跑出来扰乱你的思维。最后究竟谁能胜出,则要看自我的意志力了。每个人总会有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能不能顺利度过真的就得看各自的心态了。人生不能过于偏执,很多事情不是努力了就可以成功的。我们要学会像诗人王维写的那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虽然很难,但是,做自己,永远不会太迟。

  第五辑的小标题是 心自由,才是真自由。最让人受累的,往往不是体力的劳作,而是心。心的劳累并不是无所谓的繁重的“脑力劳动”,而是心不自由,患得患失。心若坦然,若自知,若安分,就是真自由。

  我总是不能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比如小时候的自由则是不受父母管束,不想做作业的时候就和小伙伴们嬉笑着等等,那时候以为的真正的自由大概就是如此。等到我们慢慢长大会发现,这只是身体上的自由,而非心灵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心,心若是看不清了,路又怎么会走对?路都走歪了,去到自己不想去的地方,还谈什么自由?心不自由的人,给他自由,也会陷入混沌中,自我的囚禁远比他人的囚禁要更可怕。

  第六辑的小标题是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好。我们老说,生活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人生匆匆不过几十年,如果不能按你喜欢的方式生活过,等到年老衰弱的时候回忆这一生会是多么痛的领悟和遗憾呢!有时候想想,生活的好处正在于,既没有一无是处,也没有完美无缺。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说得是生活的不好处,也可以说,说的是生活的常态。但生活中人,要看到的是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好。

  我们每天带着各种面具行走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面对着周围各种光怪陆离的事情,我们的心不是铜墙铁壁,总会受伤总会失落受挫。趁着还能自我挽救的时候,何不为自己煲一锅温暖的心灵鸡汤。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读后感(五):你以为你需要,其实你不需要

  很巧,看完《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这本书的同时,我恰好收到了一位院系小学妹的邮件来信。信中她向我咨询,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因为她并不是一个敢于破除规矩,不走寻常路的人,所以一步步走到现在,觉得很被动,没有动力。

  面对这样的问题,其实我也很无奈。到底是同龄人,也从大一大二走过。站在现在的角度回首过去,我也会后悔大学四年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失去太多、浪费太多,如果早一点有了现在成型的觉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需要”为荣,以“被需要”为耻——那么也许,“现在”会比现在更好些。虽然现在,也不算差。

  总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看似赶上了经济潮流,坐拥一个好时代。选择多,但实际上,约束更多。面对“被需要”,谁敢说不?谁敢拍案叫绝?谁敢铤而走险说“老子就是不想干这事你干嘛非逼着老子!”?很少吧。如果答案是相反的,那么“迷茫”二字,也就不会成为各大社科院研究中心在调查之后,给我们这一代人贴的标签了。

  迷茫就像船在海上失去了方向舵,风往哪儿吹,船就往哪儿飘。爸妈让你摘个博士学位以进高校谋个一劳永逸,朋友让你找个高富帅以有靠山赚个幸福美满,人人都说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可是由统计学得出的结论没准放在某个个体身上就成了歪门邪道,也许在谋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你抱着自己安慰自己仰望星空后才突然发现:你需要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金科玉律。

  有一个短语,是营养师在做科普时经常挂在嘴边的——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换句话说,叫物极必反。对一个事物的需求,恰到好处是对你需要的肯定,太深太过也许就成了“被需要”的傀儡。明明拿一套五十平的房子就可安居乐业,偏偏却眼红张三家三百平的大别墅,碍于面子背上房贷压力,这多出来的二百五还真是对你最好的写照。

  当需要真的是你的“需要”时,恭喜,此时的需要就是你的动力;但如果需要成了你的“被需要”,抱歉,此时的需要已变身为你的压力。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如何明确到底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也是一门智慧。更何况,20岁和30岁的需要不一样,30岁和40岁的需要也不尽同。当一个人想把人生过得更像自己的人生的时候,理想的包袱,欲望的口袋,真的需要适时地清一清,理一理。留下重要的,丢掉扫兴的。

  因为那些被你丢掉的,大多都是在别人作用下施加给你的“被需要”,你以为你需要,其实你并不需要。往难听点说,那就在进行一项名叫“强暴”的“犯罪”活动。生活于是成了八尺大男儿,而你巧妙化身一枚身材娇小的羸弱女子,它爽了,你未必。若是不想乖乖做躺下的小姐,那就尝试爆发一下去做站起来的女王吧。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读后感(六):知足方能获得幸福

  是否有那么一刹那,你这样问自己:我追求的真的是我需要的吗?——摘自《人生有太多不需要》

  曾听闻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地一富豪坐拥数亿资产,豪宅别墅数栋,却因工作繁忙清早出门深夜归来,无暇享受;所雇保姆打扫完卫生,每日就在豪宅里晒着太阳品着咖啡,悠闲的享受着一切。

  许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长长的需要清单,比如一栋豪华别墅、一辆豪华跑车、一位帅气多金的男朋友或美艳动人的女朋友、一个过7位数的资金账号,仿佛只有拥有全世界,幸福才属于自己。然而,生活总喜欢开玩笑,当有一天你成为了那个富豪,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幸福。

  年少清贫,每每看到其他小伙伴把玩着各式玩具,品尝着各色糕点,节日里四处闲逛,总是满心羡慕,甚至都生出了怨恨之心。一个人的时候,常想,长大了我要买很多很多的糕点,吃到吐为止;长大了我要每天都换一身漂亮的衣服,让邻居们羡慕不已;长大了我要有个属于自己的游乐场所,任凭我通宵达旦,都无人可拦阻。

  迈入而立,少年时期的梦想在如今看来早已显得幼稚不堪,好吃的糕点如今已经不爱吃,漂亮的衣服也不再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前尘过往里,所追求的一切,似乎变得可有可无,曾经满心负累,殚精竭虑,原来只是一场空。

  在繁忙的城市里,途径成了目的。我们给理想的包袱里装了太多。我们疲于奔命,总想得到更多。然而,理想也好,抱负也罢,都不应该成为人生的重负。

  徐金喜的这本《人生有太多不需要》,由简短精炼的小文汇集而成,分为“生活心的妙处在于恰到好处”、“要拥抱,不要争吵”、“做自己,永远不会太迟”、“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心自由才是真自由”、“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好”等六个专辑,每一个专辑都好像冬日里的一剂暖汤,寥寥数语,却能在不经意间击中你的内心,让暖流充斥其间。

  想要和需要并不对等,欲望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人生需要放下和舍弃,方能拿起和得到。删繁就简,知足方能获得幸福。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读后感(七):放下不需要 轻松做自己

  这是一本能够让人轻松阅读又顺势思索的书。带着作者的追问,跟着她的叙述,你不禁一直读下去,也忍不住一遍遍反思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

  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许多厌烦了世俗纷争的人之普遍想法。只是,想归想,做归做,真正能潇潇洒洒抛开世俗做自己的人还是很少很少。

  放下世俗绝对是一件困难的事。且不说,这“放下”不仅要过自己这一关,还要过别人那一关。你心意已决,不愿再受权势、功利的控制;可周围的人会一拥而上,将你紧紧包围,或苦口婆心劝你,或义正辞严训你,恐怕这才是最考验你是否能够放下的关键时刻。有些人认清了目标就能掌握方向,有些人却在周围人的干扰下,离既定的目标越来越远。

  在我们看似忙碌的生活中,有很多是不需要的,可我们却为了那些不需要的东西拼命努力,苦苦追求。我们并不确定奋力追逐的这些是否有意义、有必要,却一心只想得到。如果得不到,我们就感到苦恼。盲目的追逐是在自寻烦恼,可看不透这个道理的人们还是乐此不疲。

  我们放不下自己所谓的“原则”,坚持要别人顺着我们行事。可有时候我们坚守的原则根本就是错误的,自己不肯放下,还要别人也顺遂自己,简直就是严重的“自我中心主义”啊。我们放不下“面子”,不能容忍别人的任何嘲笑,哪怕只是恶作剧般开开玩笑。其实,只要你平时做人做事堂堂正正、不卑不亢,别人的一点儿嘲笑又算什么呢?看穿面子才能放下面子,重要的是保持你的修养和风度。否则,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立刻气急败坏、反唇相讥,不是太影响形象和心情了吗?

  我们更放不下自己那颗争强好胜的心。看到别人有什么,我也一定要有;等到拥有了,又想着一定要优于别人的才安心。可是人的欲望无穷,攀比更是一场永远看不到结果的战争。由于对一个职位充满了渴望,我们积极表现,想方设法要打败竞争对手,哪怕对手是自己的好朋友。但这种“争”,不一定能让人“得”。最终,可能就是那位默默无闻、一心一意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对手朋友获得了你梦寐以求的职位。所以,放下争强好胜的心,专注做好眼前事,似乎更有战斗力。

  本书引用了一句我很喜欢的诗——“丰收固然令人欣喜,但我也不必汲汲于追求”。是的,对有些人来说,辛勤工作、用心生活,并不一定是为了将来的功成名就,他们只是不能忍受自己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但是,谁又能否认持这种态度的人所过的不是最好的生活呢?活着,且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愉快而充实地活着已经是最理想的生命状态了。

  放下不需要的,专注想要的,才能得到更好的。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读后感(八):不需要太多的人生

  时隔如此之久,依然记得当初想要阅读这本书的初衷。

  彼时,我是个刚入书评圈的新人,一心努力,想要通过多阅读多积累来快速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不知节制约到了很多书,恍然之间却觉得堆积如山的书籍不再让我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也不是让我提升自己能力的工具,而成了我必须完成的任务。

  一件事情一旦发生了质变,其最初的功用及之后的影响都将发生变化。我知道自己需要减负,需要节制,找回读书的初衷。

  在这样的情况下,此书进入了我的眼帘。当时只觉得这书就是为我而出的,是神灵的指引,是命运的注定。在我最需要清醒的时候,来到我的身边告诉我:人生有太多不需要。

  翻看书,内容却是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也许因为期待太大,总觉得存在一些失望。

  我基本采用一目十行的速度,一页一页的翻看,不是态度不认真,而是通篇并没有多少值得去细细体会的地方。可能最近的心灵鸡汤看得太多了,这本书称不上太好。不过,传递的正能量还是满满的。

  如果只是心情郁闷的时候,想要让那颗浮躁不已的心获得平静与安宁,那么这本书是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你需要更深层次的心思碰撞、心灵感悟,那么这本书不该是你的备选。

  全书,只要记得书名给我们的人生态度,就足矣。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读后感(九):学会拥有减法的人生

  这本书的观点,倒是和前几日看的梁晓声如出一辙,他主张使自己的人生删繁就简。“所谓积极的、清醒的人生,无非是要找到那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式。一经找到,确定不移,心无旁骛。”

  作者想要表达的,大抵是这么个意思,人生苦短,想要的东西那么多,还不如清清爽爽一点,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不需要的,就不要好了。

  生活得简单直白一点,不该生气的不要生气,不该计较的不要计较,被人嘲笑的时候可以一笑置之,被人利用了也可以大度原谅,掌握自己,拥有自有的心灵,多看看自己拥有的东西,学会摒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不要去羡慕别人,用平和和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这个世界。

  确实如此,这个社会太焦躁,此时此刻,能够慢下来,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毕竟,人生不需要如此匆忙,物欲也不需要拥有太多。

  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商场上皆是琳琅满目的衣物服饰,工作的时候是更高的职位于薪水,情场上是条件更好的伴侣……想要的东西真的太多,可是自己拥有的却是太少,于是只好咬紧牙关拼了命地去争取,有能力者,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是梦想实现,而大部分碌碌之才却只能在付出甚多之后依旧功败垂成。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说得更加现实一点,需要做的,是认清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智商低的人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失败,然而智商低却想凌驾于高智商之上的人才一定会失败。

  老实人不一定就会被算计,老实却还想着去算计别人的人才会被算计。

  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和优点,知道自己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多远,能预见自己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才能够更加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

  总体而言,这本书还是相当有可读之处的,尤其是对那些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年轻人来说,很多时候,往往觉得自己很忙很累,却仍然感觉一无所有,那么,你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已经远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呢?是不是该学会清理一下自己的欲望清单了呢?

  这本打着励志、心灵等词汇的小书,说到底,还是本心灵鸡汤,虽然我是鸡汤文的狂热爱好者,也深知鸡汤文热衷于说故事然后再引出一个道理出来。

  但是,还是忍不住想要吐槽,作者能不能不要再说“贝多芬耳聋后更加懂得音乐因为音乐不需要耳朵更需要心灵感受”、“林肯因为是鞋匠的儿子被人嘲笑”、“有人冒认为是李斯特的学生开音乐会结果他还是原谅了她并出现在了音乐会现场上”、还有”牛顿被苹果砸所以发明了相对论“……等等这些我已经听了八百遍的故事了?

  为什么每次鸡汤文都要把贝多芬、牛顿、林肯、丘吉尔请出来啊?他们不累吗?啊?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人生有太多不需要读后感精选10篇

http://m.sbbzjw.com/renshengganwu/296822.html

推荐访问:人生不需要太多朋友

人生格言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相信美好,就会遇见美好 下一篇:《政治的细节(第10版)》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