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可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9-02-06 爱情文章 阅读:

《我的名字叫可汗》经典观后感10篇

  《我的名字叫可汗》是一部由卡伦·乔哈尔执导,沙鲁克·汗 / 卡卓儿 / 肖恩·哈珀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一):眼泪为爱与美而流

  这是我唯一看过的以911为背景的影片,不是美国人拍的,是印度人拍的。我不懂政治,不了解“圣战”的背景,对宗教也没什么兴趣(佛教在我心中不是宗教,只是教育,佛陀的教育),我只能看出这是一个在诉说仁爱兹悲的大爱故事。

  越来越不想看豆瓣上的影评,不同动机的人从不同角度对影片进行肢解分裂的评说,不想让那些思想来干扰自己的欣赏,自己的看法,一千个观众的心目中就应该是一千个哈姆雷特。

  男主角可汗是一位穆斯林,从小患有自闭症,但绝顶聪明,又无比善良,会修理所有的机械电器,母亲去世后跟随弟弟去了美国,在那里遇到了漂亮非凡的女友,戏剧般地结婚,幸福生活。

  影片的前半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阿甘正传》,同样一位有生理障碍的人以执着纯真的心赢得了爱情与幸福。但后半段,正如影片中所说:世界的纪年是以公元前和公元后划分的,但我的世界却是以911划分的。由于来自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行动,让穆斯林走到了美国人民的敌对面,男主角的穆斯林姓氏“可罕”给他的生活带来家破人亡的灾难。为了一句对爱人的承诺:我要告诉美国总统,我的名字叫可罕,但我不是恐怖分子。历经艰辛,受尽苦难,一路上可汗凭着本能的善良默默地帮助身边的人,并以此带动感染了众生的善,直到站在了总统先生身边实现了对爱人的诺言。

  确实,会有人不屑于这样一个不真实的剧情,但电影本身就是一个银色之梦,我喜欢这个充满爱与美的梦,眼泪为爱与美而流。

  《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二):悲情中的大爱——《我的名字叫可汗》

  对于大部分印度电影爱好者来说,由印度宝莱坞影帝沙鲁克·罕和实力派女星卡卓尔联袂主演的电影《我的名字叫可汗》在中国上映,是一件令人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事情。实际上,由于本片在印度上映时间是2010年2月,因此在各大网络和印度电影迷中已经流传许久,口碑相当好。这是一部具有世界风的电影,毫不过分和夸张的被称为印度版《阿甘正传》。总的来说,本片有以下几大看点。

  第一,故事背景和社会意义。影片反映了很多无辜的穆斯林在“911”事件后面临的尴尬、侮辱和痛苦经历,展现了一个心怀大爱、执著勇敢的自闭症患者带给人们的深度激励、深刻启示和深层内省。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宗教、种族、肤色或者任何原因受到差别对待,或者彼此仇恨,甚至引发冲突,造成伤害和死亡。无论信仰什么,通往真理和神灵的路,应该是爱,而不是憎恨。印度影片的共性是真诚,无论是欢快还是悲伤,都有很强的互动感和共鸣感。也许是受了辈出哲人、先知和诗人的影响,编剧和演员都很会抓住人们的内心世界,具有很强的穿透力,瞬间可以击中你最脆弱的神经。

  第二、黄金搭档,铁三角组合。男主角的扮演者沙鲁克·罕是印度国宝级影帝,人称“万人迷”,被誉为印度版汤姆克鲁斯。2010年《探索》节目为他做了专辑,称他是世界上影迷最多的影星。他富有魅力的表演和迷人的舞蹈吸引了世界上无数追随者,他温文尔雅、低调处事的人品获得了朋友、合作者和影迷们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沙鲁克·罕不仅代表着宝莱坞的水准,也推动宝莱坞电影业一步步走向世界。在《我的名字叫可汗》中,他成功地扮演了一名自闭症患者,充分展现了多年来沉淀的娴熟演技,再次向观众证明,虽然没有以往银幕形象潇洒和帅气,虽然离开了那些迷人的笑容,生动的表情,敏捷的身手和绚丽的歌舞,他却依然是最棒的演员。

  15年来,沙鲁克·罕和女主角扮演者卡卓尔一直是广大影迷心中公认的最佳银幕情侣。从1995年《勇夺芳心》开始,他们合作的所有影片在票房和奖项上都取得了丰厚的果实。遗憾的是,2001年,在一部反映亲情、友情、爱情的电影《有时欢乐,有时悲伤》以后,这对黄金搭档已经9年没有在银幕上合作出演。此番在《我的名字叫可汗》中再度联手,是他们在银幕上阔别9年后的首次合作,许多影迷都怀着热切、疯狂的心期盼着两位大明星之间能够擦出新的银屏火花。

  本片导演卡伦·乔哈尔出身印度电影世家,身兼导演、制片人、电视名人于一身,是印度知名的青年电影人。自从1998年推出导演处女作《怦然心动》以来,他几乎成了与沙鲁克·罕和卡卓尔合作的导演专业户,凡是三人联手的影片都大获成功。如今,这三位黄金搭档再现宝莱坞,使《我的名字叫可汗》一上映便获得了上佳的口碑和票房,并且入围2010年柏林影展的非竞赛单元,也成为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首部引进的印度影片。

  第三,美轮美奂的配乐。传统印度电影中都会有几段载歌载舞的场面,或深情款款,或热闹非凡。而在《我的名字叫可汗》中,为了配合电影的深刻主题和国际化路线,没有我们熟悉的印度歌舞和热闹场景,运用了旋律悠扬、深远的背景音乐。全部音乐是由印度著名三人组合音乐制作人Shankar Ehsaan Loy完成,总共有6首,包括《Sajdaa》、《Noor E Khuda》、《Tere Naina》、《Allah Hi Reham》、《khan Theme》、《Rang De》。值得一提的是,Shankar Ehsaan Loy充分开发利用了每个成员的独特优势(印度古典音乐家Shankar,摇滚兼流行音乐家Ehsaan 以及擅长电子乐融合的loy),近年来已经逐步走向国际化大舞台。他们曾经为很多著名印度电影配乐,包括《爱没有明天》、《永不说再见》、《天赐良缘》等,许多曲目都是耳熟能详,口口相传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名中国的印度电影爱好者,能够走进电影院,坐在大屏幕前观看影片,是一种渴盼已久的享受。毫无疑问,《我的名字叫可汗》是一部具有国际水准的影片,值得每一个电影爱好者去关注。然而,随着散场音乐响起,场灯渐渐变亮,当我走出影院的时候,心情是很复杂的。不能不说,我由衷的为这部影片感到几点遗憾。

  第一,缺乏有力的宣传。本片上映前,主流媒体、网站并未给予更多关注和造势,甚至说这是一部伟大的爱情片。实际上,凡看过本片的人都知道,爱情远远不是本片要说的话题和表现的主题。因此,除了忠实的印度影迷外,很少有人能够在口口相传中被吸引到电影院去观看影片,更别说本片从今年夏天开始在网上已经流传了相当长的时间。

  第二,没有好的档期。虽然避开了狂轰乱炸的贺岁片档期,但是许多一线影院并未给《我的名字叫可汗》预留出更多上映时间,即便安排了,时间也非黄金档。比如我去看的影院,本片全天只有三场,分别是上午10:00,下午17:15,晚上9:30。我看的是17:15的那场,全场观众不足十人。

  第三,影片被过度剪辑。因为之前在网上提前看过,我知道这部影片未经剪辑的时间应该是3个小时左右,而在影院中却被压缩到不足2小时。毋庸置疑,有大段内容被整部份剪掉,而在我看来,它们虽然不影响主旋律,不影响情节的完整,但却使影片缺少了立体感和丰厚感,减弱了电影对人心灵的震撼。

  无论如何,对于印度电影来说,能够进入中国市场是一个好的开始。可我却担心,由于种种不利因素,《我的名字叫可汗》在国内会遭遇票房惨败,继而挫败我们继续引进印度电影的信心。果真是那样,那将是所有印度影迷们的损失。

  《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三):傲慢与偏见,从宝莱坞电影《我的名字叫可汗》说起

  昨晚看了宝莱坞的电影《我的名字叫可汗》。近年来宝莱坞的电影大有和好莱坞叫板的趋势,反映现实和思想深刻性都在加深。相比于锉得要死的中国大陆电影,印度电影确实成为了印度文化软实力最好的一张名片。这不,印度人直接用电影这种方式和美国人对msl的偏见进行抗议,这种抗议在印度国内形式一片大好国际政治上又是左右逢源的背景下延续了印度电影一贯以来的乐观主义。对于影片总体而言,我倒不也说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可汗见总统可以看做是电影的明线,这条明线大有《阿甘正传》的味道,一个看上去不正常的人,内心里善良到不行,一个牛逼哄哄的睿智母亲,一个柳暗花明的结局,这些都没什么好说的。比较想说的就是关于影片的暗线——msl努力消除美国在911后的偏见。

  不得不夸的是印度人这种国际视野的意识,据我所知,中国大陆应该没什么影片反映华人在马来西亚所受的二等公民待遇。但是,看完电影后,我就在想印度人是不是也太自轻自贱了。后殖民主义文学最大的困境之一就是他们用他们所反对的西方话语来进行反抗。萨义德是西方的一个大知识分子,但是他在接受完美国教育后却拉起大旗批判起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偏见,而他的论证方式和批判方式却又是纯西方的。此外,承认偏见,本身就是对西方强者地位的一种肯定,中国人绝对不会太在意马来西亚人对华人的偏见,但绝对在意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偏见。所以印度人把电影的背景放在美国,这绝对不仅因为美国在911后对msl的偏见,还是基于美国是全球政治风向标的一个问题。

  说印度人自轻自贱是因为他们作为一个有自己独特文化传统,宗教传统的国家居然也落入后殖民主义文学的窠臼,用他们要抗议的东西的方式来抗议。也许你会说这是一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但应该注意的是这是表达自己的意见,而非去辩驳别人的话语。电影中,证明可汗是个爱美国的msl公民,安排了一个情节是可汗中断有煽动倾向的msl医生发言,并且获得其他msl的同情;这其实是个蛮有意思的东西,首先电影承认现实中的msl是具有暴力倾向的;其次这种暴力倾向是因为《古兰经》被歪曲并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而已。《古兰经》怎么说我不知道,基督教教义我也不了解,但是敢肯定的是可汗用来解释《古兰经》的方式是西方人愿意的那种方式。大抵跟我们解释毛一样,他的意图是好的,不过被江青等人利用了罢了云云,毛怎么样已经无所谓,只是大家都愿意利用这个符号来解释我们各自想讲的东西而已。

  此外,可汗狗血地回到那个南方小镇去解救黑人一家及镇上的人这个桥段。洪水大发,所有人都只能拥挤在一个小小的教堂里,如果用意象的角度来看,编剧是不是想要引导我们意识到人类的第二次诺亚方舟来自于各种人等的相互理解。诚然这样的意图是好的,我也觉得各个宗教和各个民族应该求同存异,可是凭什么是基督教的诺亚方舟来解救我们?你用基督教的方式来阐释你msl是善良的,伟大的,救世的这不是自轻自贱是什么?好玩的是,在这样一个消除误解的同时,电影无意中又产生一个偏见,也就是人种偏见,电影里的白人是坏的,黑人是好的,大有毛第三世界团结起来的味道。南方黑人小镇的人是善良的,他们的儿子去伊拉克和实施恐怖主义的msl斗争,但不会谴责于同为msl的可汗,而白人就相反,可汗继子山姆的白人朋友把父亲在阿富汗的死归咎于山姆;白人打砸msl人的店铺还祸及到其他东方民族。我看完就想问,合着编剧您是想让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联合起来是吧?联合没错,可是您不是要消解误会和偏见么?布什政府借恐怖主义之名发动战争,作为保守的共和党一直致力于传统的基督教,所以可汗误会的消解绝对不能是在布什政府,而应该是在民主党的总统里,还必须是黑人总统,你这不是扯淡么?奥巴马就是个美国总统而已,诚如他跟我们的大代表芮成刚所言:他只是美国人的总统,他的目的就是要让美国人幸福。美国最保守的福音派占人口的三分之一,他能真正意义上来理解少数族裔甚至消除东西方,基督和msl之间的矛盾么?我觉得很可疑。

  总之,我觉得这是一部乐观而严肃的电影,他的意义在于消除偏见,他的缺点在于迁就偏见,同时还造成另外一种偏见。

  《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四):人性

  我很少对电影打五星,我想把五星级别留给真真正正完完全全触动我心灵的电影,其实这部电影可能触动不了别人,但从头至尾我的感觉却不忍电影结束,在办公室我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如果是在家一个人看或许这部电影一半时间我可能都在哭,可能如果我老婆看到我哭肯定又要笑话我了,为什么哭呢,我也不知道。

  或许首先他是一个自闭症患者,我儿子也有些自闭症的症状,所以对这部分群体,似乎更关注,当看到一个自闭症患者,身无分文,那么艰难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我为他加油,希望他成功,我也为此感动。

  或许为他的宗教和种族坚持而感动,其实我国也有类似的情况,自古破落贵族为了逃避追杀而更名改姓,放弃祖先给自己的姓氏,和给予自己一切的家族脱离关系,这也情有可原,911之后,美国很多伊斯兰教徒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的为了生存而改名换姓或改变一些信仰的传统情有可原,真主应该会理解,但是,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继续坚持的人不是更有勇气和毅力吗,我也体会过坚持带给我的力量和勇气,我也为此感动。

  或许是里面那诸多的爱,恋人之爱、母子之爱、朋友之爱、家庭之爱、家园之爱、国家之爱、宗教之爱、陌生人之爱等等。爱让人没有了相互的歧视,让他们互相帮助关爱,让他们能相互理解,让爱人相濡以沫的在一起。在这个自私的社会,怎能不让我感动呢?

  或许是这部电影人性化的表达,让我深陷其中,或许有地方可能有些虚假,现实中可能不会真有,但我希望真有,面对生活中的困苦我们需要人性的力量,不是吗?

  最后记住影片中的经典台词。

  hasina: " 我的头巾不只是表明我的宗教身份,它也是我存在的一部分,它是我."

  Khan: “祈祷从不看地方和人,只取决你的信仰。”

  Mandira:“恨让我们分离。爱让我们在一起”。

  Ammi: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

  Mandira:“你母亲会原谅你的,因为她是一个母亲”

  Mandira:“一天,我边走边想,前面没有了路,所以我就转过身,看见了整个城市”

  默罕默德说上帝不以肤色或信仰,而是以行动和行为来断定。

  《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五):纯粹的阿斯伯格症者

  这是习惯全然,我一定会看这样题材的电影,不论他是讲什么。

  他们是交际障碍症,是一群有着迥异于我们常人的思维的人,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特立独行地生活在我们中间,我他纯粹而执着。

  男主角叫KHan,发音有点像阿甘的甘,影片也很有点阿甘正传的影子。但是与《雨人》等不同,它不是单纯的自闭症,准确地说是艾斯伯格症,仅是思维方式的迥异而已。

  这样的人是如此纯粹,他们明白自己要什么,可以屏敝世界的声音。这就是信念。

  KHan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不分三六九等,只分好人坏人。这样的一个信仰,支撑着他获得知识,从印度到美国,找到真爱,举报恐怖分子,救助灾民,最终见到总统。

  在如今浮躁虚无的世界里平凡的我们会被很多外因加内因导致偏离方向,无法像这些主角们那样怀着单纯的爱、执着的信念从而坚持到最后。

  一如其他的印度电影,深刻而严肃的主题也可以表现得幽默。这是编剧和导演的天份。

  很棒的电影!

  《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六):温情?宗教?能让人思考的电影还这么精彩 牛!

  只要电影真诚的讲故事,一般都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这是我看到豆瓣上这部电影的评分的直观感想 。基本上电影故事的脉络发展,剧情的展开都是没问题的。虽然谈不上引人入胜,但总算在默默中展开了温情,继而将电影推入了高潮。几次印度电影的观影经历都是愉悦的,感觉精彩了就会不自觉的去看进度条,往往是才看到不到三分之一,我就在想,后面还有多少繁花胜景等着我啊,很是期待,导演也从来没有辜负过我的期待,总是越来越精彩。于是印度电影得优点出来了,就是都很有耐心,这一点不仅仅是表现在电影篇幅上。比如,一般电影在进入故事正题之前,都会有一段很长的前凑,一般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虽然没有真正研读过电影,但无疑,对这样一种电影模式来说,都是很冒险的。假使电影后续故事没有好好把握住这样用心良苦的铺垫,不仅会让电影的结构显得很怪异,有时候失衡性的时间分配会将电影推入一个拖沓而早射的境地。很多时候只要用心去做了,把它做好了,导演甚至会忽视掉电影时间的问题,他只是在用好的讲故事的手法来拍一部电影,于是我们能感受到导演的真诚。(貌似,现在很流行通过评价一个电影而看导演的态度问题,其实有时也有不解,不过还是那句话,没本事就不要来坑爹,做就用心做,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导演是才华还是态度问题)。

  最近的印度电影很是流行百年孤独式的开头。叙事从中段开始,一般先回忆一个故事再接着讲一个故事,既兼顾了叙事说法,加深了电影的跳跃层次,而且也不会降低其的戏剧性,既能从开头就吸引观众,又能保持住足够的悬念,这样叙事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另一方面,也是考验导演功力和冒险的。但导演胜利了!

  这部男主角又是很特别(为什么用又呢,三个傻瓜、地球上的星星、未知死亡皆是如此特别的男主)。为什么总是异质者的视觉呢,难道就不怕观众存在代入感的困难。特别的男主角总是用异于常人的视觉审视着观察着这个世界,相比于这一点,男猪脚的妈妈显得更伟大,一个妇女不仅仅包含着对儿子的爱,还相当的博学和具有远见卓识,而汗的心路历程也就深深的刻上了他妈妈的印记。

  女主的出现总能给电影带来一抹亮色,然后就载歌载舞了,很时尚哈匹,也很喜欢这样的轻松节凑,虽然人种上的差距让我对这种歌舞的形式很不以为然,但是这种图像化的表现心情,真的在荧幕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明显的,印度的歌舞,经过这么多年的淬炼,以及融合了更多先代歌舞的元素让我接受起来也容易得多了。

  将电影推向高潮的是女主儿子的死亡。气氛烘托的很足,而这样一个优秀孩子的死也很难让人接受。至此女主就和男主角走上了两条路,至此电影展开了双线叙事,并用电视荧幕将这两条线结合到了一起。发展到高潮再次直观的呼应了电影的主旨。

  前面的基本上不算剧透。之所以要理出这样一条清晰的脉络,还是那句话,这是一部大部头的作品,从叙事脉络上看,可分为三大块,但三大块联系的很紧密,故事的情感衔接也就很自然。而这个启示是给国内导演看的,一个好的故事到底应该真么讲。当你大玩花哨镜头,又想方设法的加入各种本不属于电影基调的元素,一部电影已经支离破碎,不知所云了。能不能淡定点好好思考一下好的电影标准是什么,别在那儿摆烂。

  前面是讲这部电影是个好故事,有种能打动人心的力量。本来看完后就这么觉得,跟着习惯就直接翻到了豆瓣的影评,开篇置顶的评论就讲出了编剧的邪恶用心。于是在忽视掉电影的感情脉络,宗教的角度看这部电影,的确有一些值得玩味的地方。我认为,有一点可以肯定,编剧是一位穆斯林,而且是接受了西方普世价值洗礼的穆斯林。于是整个电影的基调就可以解释了。首先,电影并没有宗教的宣讲,也就没有我之前提到那篇影评中编剧是邪恶的说法。编剧站的立场是用普世价值观解读了穆斯林所面对的世俗压力,而面对这样的压力编剧给出的回答是‘我的名字叫可汗’,即是直面惨淡,坚定信仰,并且反信仰的提出人不管信仰如何,没有什么不同。显然,这部剧本的成因就出来了,911后的穆斯林遭遇到了空前的世俗压力和抵制,显然他们的身份尴尬让他们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正是这样一股氛围让他们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气,显然他们借了可汗的口呼出了这股气,表达了心中的积怨。电影中出现好几个这样的场景,即是穆斯林毅然站了出来质问别人他们信仰就与恐怖主义挂钩,信仰也有罪吗,这样就直刺了信仰本质,显然像美国这样高举包容性和新教建立的国家,根本就无法否认信仰这一本源。这也是辨证论带给人的理性选择。

  但事可能愿违,同样编剧也借可汗表达了这样的担忧。即是电影表达的态度不仅仅可能触犯有反宗教情节和反伊斯兰人的神经,还可能她的同胞和教众的理解。电影的呼声是不是与伊斯兰的主流相悖。我们可以说可汗被极端人士刺杀因为他直接的有证据的背叛(告发了极端的教友)。作者也就是编剧对一点是很坚决的排斥的态度,不然告发就得了,而后面刺杀的桥段深化这种反思,和其中包含的宗教态度了。显然,通过这部电影,我还可以提取几个信息,即是伊斯兰教对教众的控制和部分穆斯林的信仰世俗化。伊斯林教的控制力就不用说了,这也是其与世俗冲突的一点。而部分穆斯林的世俗化,可以这么来解读,生活在美国这样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度,某些教义和世俗的确形成了对立。而对立过程中的辩证讨论过程中,宗教显然是不符合时代节奏的。于是宗教与世俗之间的拉锯造成了穆斯林的世俗化(也会是部分世俗世界的穆斯林化),而这种世俗化就是穆斯林个体宗教色彩的弱化。可以说这是个很好的开始,我们都讲文化需要融合,而穆斯林的现代化世俗化正是其生命力强胜的保证。而一味的诉诸暴力证明信仰的纯洁显然会引起世俗化乃至部分穆斯林的反弹,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中穆斯林正在遭受着来自世俗世界精神的摧残。从另一方面讲,编剧开篇就提到了伊斯兰的一些暴力行为,并由其母之口指出:这仅仅是好人和坏人之分,虽然也有画图演示,让解读自然而然,但总感觉底气不足。穆斯林的暴力问题由来已久,相对来说,电影里面的穆斯林暴力都来得太温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编剧的情感指向。可以说这部电影不是宣扬宗教,而是宗教宣言,这包含着作者的呐喊,期望别人能真正的正视穆斯林,而不是异样的眼光和暴力的联想。可以说这是编剧对穆斯林的一种世俗化权利的追求。可以说编剧的逻辑出发点都是世俗的,而非宗教的极端的,而定义其身上的宗教身份,这就恰如我们的名族身份一样,这是一个烙印,也是一份坚守。不然,近来香港尽拍一些能提升名族热血度得电影,印度人看了怕是要指责我们名族主义泛滥了。

  作为一部电影,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讲的也很精彩。也许弱化了某些宗教极端问题,但作者绝对没有宣扬什么有悖世俗的思想。在这个普世价值观的故事里,我们更应该看到包容、真情、互助。所以,给这部电影差强人意的评价基本是带着态度在看电影的,这也决定了你的评论。

  好了,通过这部电影,真的涨了不为少知识。在置顶的文章里我可以看出作者对伊斯兰的态度。在下面的回复里,几位知识丰富的大侠精彩的辩论更是让我打开了眼界,跟着他们提点的各方观点,我也循着线索查了资料,对于宗教、伊斯兰、基督教也有了一定认识。大概说说我想到的吧。

  伊斯兰教强烈的扩张性让人感到不安。而在我们世俗人的眼中,它的教义教规仪式又带着强烈的约束性,加上频繁的流血冲突和激情四溢的圣战,于我们普通人讲,也笼上了一层暴力的阴影。而这些元素显然在现代社会会是格格不入。虽然我不太清楚伊斯兰内部弥漫的是一种如何的氛围,但是在于世俗世界接触中却是与脉脉温情毫不沾边。这种霸道的性质简而言之就是刚极易折,必然会引发外部世界的反弹。然而,我的认知是,伊斯兰普遍把这种反弹称为不包容不理解,于是也让伊斯兰的一些极端行为找到了借口。

  我没有接触过伊斯兰,但我接触过太多卖保险搞直销的人了。我的一个同学,就是某日化公司的直销员,他对成功的渴求让他轻而易举的接受了这家公司的先进理念和成功战略。而且强调紧密的联系。我这人就爱唠叨,爱跟他讨论,他也找我聊,要拉我入伙,是那么的激动澎湃,反正我们争过几次,无疾而终,他也不找我聊了,反倒我爱瞎掰,每次跟他提到这话茬,他对我就是一脸鄙视,说什么目光短浅,井底之蛙,我不就是辩证的谈谈我的想法么,我就这么没救了?还有一个同学,因为我对他这个事业的稍有不屑的口气,差点没干起架来。我真的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激情和努力,也有盲目和极端,已经听不进别人建议了,他们总是利用一切机会接触人,疯狂的宣讲,总让我感到窜窜不安,莫非这就是拜金教。信仰啊,这个时候不得不辨证看待这个问题了。

  这就是我对宗教的认识。一个懒散自由人对这种强调控制的组织的天然反感。

  其实宗教主义和民族主义又有何区别呢。孕育这些力量的从来就是因为他们是被迫害和损害的。但他们又都是可怜可悲的,携裹着宗教力量和民族力量的人们无非是被利用的,而这一切都是权力者和政治领袖们可控的。历史的长河清晰地摆在眼前,当权力者需要谈判筹码时,宗教势力和民族势力就开始发酵;而当权力者取得既得利益需要和谈时,宗教信仰和民族信仰就会被曲解为另外一种说法和面目,甚至会以牺牲某些人来达到目的。向来如此!当然。把这个尽然的套在伊斯兰世界里,也不完全,不过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绝望的同归于尽了,我本来是想用玩弄暴力的,貌似像精神世界的释放,可人真有如此看淡生命和追随理想吗。看看我们国家将一切世俗化物质化的国策是多么的英明,虽然网上繁华看去,遍地民族者,但真当名族存亡之际,能将这力担肩上者又有几何呢。而这种麻木和迟缓不仅仅是对外的,也是对内的,一切都在掌控中。是谁,你懂的。

  还有一点,进入新世纪后,宗教的定位应该如何。如果科学与宗教对立时又应该持何种态度。世俗化的全面袭来究竟应该用枪炮坚决拒之门外,还是有益的选择吸收。这些都是宗教领袖们必须提上日程的。刚极易折,如果一味认死理,乃至期望用病毒式的传播手段将宗教权利凌驾于一切世俗之上必将引起反弹,说不定日后也出现个极端的组织,就叫反宗教,反对破坏一切宗教活动,那才是兵刃必见血,何必呢。

  说道宗教传播,我看大一点的除了佛教一直很温和外。基督教也是扩张凶猛。前段时间,就看见一新闻说曲阜圣地也会盖上一座教堂了。时下人哀叹,国粹式微,民髓不保,但明显这些更多的是温和的文化上的反弹。这不得不说两种宗教在转播上的迥异,一种是链条式的,一种是漩涡式的。一种强调了控制,一种强调了行为转播。反正不管如何,这一生我算是要孑然一身。做到问道不留名啊。

  有时候说宗教可以是世俗社会的另一层法律,是对社会管制的有力补充。而宗教和法律双轨运行是最完美的。许多人哀叹道如今我们国家的道德感日下就是因为缺少了这样的信仰寄托。不尽然的,我们国家的信仰难道不是我们的信仰,而这种信仰的舆论还不够铺天盖地。想想当年吧,为这信仰付出了多大代价,而过程又是多么不尽如人意。时下呢,已经不是信仰不信仰的问题了,如果有的话,那很好,我们的国家把我们引导去拜钱了,如此清晰明确,让那些国家前面挂着资本主义点缀的国家情何以堪啊。

  再谈信仰,所谓的心灵寄托,灵魂的安详地看似美好。但从辩证的角度讲,所谓邪恶也是美的衬托。所以宗教故事总面不了正邪大战。我们相信地狱灵魂,皆因美的另一个诱因,这是可怕的。虚构一个无比黑暗的事实,便仅仅是展现光明的伟大,因为惧怕而倒戈,因逃避而需求庇护。虚构了悬崖,画立了孤岛,成为了唯一,是救赎,更是毁灭。

  小半生在也算精神的乐园里自由了,虽然某些力量横亘在我们的面前,但终因我的卑微,而让他选择了忽视。被无视感觉在这个时候让我无比受用。说起来,我是有信仰的,那是我心里唯一不让人轻侮的精神家园。

  《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七):我的名字叫可汗

  “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这是一个患上阿斯伯格综合症的人向美国总统说出的话,这句话不仅说出了生活在西方的穆斯林的心声,也说出了所有被歧视群体的心声,这句话给了歧视、穆斯林、身残志坚作了强有力的注解。

  歧视

  歧视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在于种族、宗教和地域。笼统来说,这几种歧视并没有什么差别,都是排斥某一带有不同标识的群体。这个世界的人是多元的,多元的这些人可能地域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说大了是文化差异,说小了是生活习惯差异,正是因为地球大,所以存在这些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居住在一个球体上,每个群体,甚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不论他人的行为方式如何,只要不影响到我们,我们可以不认同,但没有排斥的权利。

  种族方面,美国是个典型的例子,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之后,对印第安人进行了大屠杀,这种仇视延续到了后来,成为了美国人对原住民的歧视,这是其一,其二是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表现最强烈的是黑人,所以才有黑人运动,才有马丁•路德•金,虽然时到如今有所缓解,特别是奥巴马执政之后,但黑人遭到不公正待遇甚至枪杀的事件仍方兴未艾,说明某些意识根基之深,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无法消逝的,除了黑人,黄种人也遭到歧视,“东亚病夫”一词便是最好的例证,而如今的外国人也是歧视华人的,所以有说“美国华人的地位连黑人也不如”,这不难想象,因为华人去别人的国家占据了别人的资源,但比较奇怪的是,如果外国人到了中国,中国人更多会持围观的态度,觉得很新奇,还要表示欢迎,所以这绝不是占据资源能够简单说明的,还是有文化差异的因素在里面,或者说美国人本就是一个小气的民族,习惯歧视其它民族。

  再说宗教,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由于教义不同,难免会产生瓜葛,而信教者与不信教者的分歧也往往呈现出来,更别说其它一些小的教派,甚至是邪教,这里面的纷争就太多了,历史上诸多大规模的流血事件都是与宗教息息相关的。最具代表性的是犹太人,表面上看德国是反犹最强烈的国家,因为“二战”的奥斯维辛,实际上整个欧洲都极力排斥犹太人,一方面犹太人信犹太教,在教义上与基督教相冲,于是奠定了反犹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因为部分犹太人放贷,积累了不少财富,很多人还不起,也看不惯,于是采取了打压犹太人的措施,发展到后来,犹太人的形象除了精明以外,全部被丑恶占据,比如贪婪、阴险和自私,并成为了历史上一些流行疾病的传播者,比如麻风病、黑死病,当然这些言论都是谣传,是西方惧犹者的故意散播,犹太人之所以任人打压,主要还在于没有国家的庇护,他们散布在世界各地,又相对聪明,难免不遭到某些愚蠢的人的记恨。这样来看,犹太教与基督教的不和并不是反犹的主要动因,而影片中美国人反穆斯林的举动却多少要归咎于宗教原因。

  最后说到地域,最简单的例子就在我国,据考我国的地域歧视由来已久,先秦便有歧视宋人与郑人的说法,北宋发展为南北方互相歧视,现如今,城市歧视农村、本地歧视外地比比皆是, 而河南人更是被推上了舆论的矛头,为什么呢?仅仅因为少部分河南人违法乱纪、小偷小摸?而全国上下又有哪个省市没有违法乱纪、小偷小摸?还是因为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河南人就该愚昧无知,就该五花八门?简直是没有道理,如果硬要说某某地方的人怎样怎样,拿出证据来啊,要用事实说话,不要信口雌黄。相比种族和宗教歧视,地域歧视是最没有意义的。

  除上述三种歧视以外,残疾人歧视、性别歧视、身份歧视等等也大量存在,可见歧视的无处不在,所谓的人人平等确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总说这些歧视,都是毫无必要的,如果上升到人类的高度,为何不能和平相处呢?也许某些歧视的原因说得过去,确实是被歧视者某些方面做得不好,但也不是所有人吧,所以这些歧视往往带有以偏概全的错误引导,并且体现出歧视一方狭窄的胸怀以及自私自利的心理漏洞。就像影片中美国人在911以后对所有穆斯林的恨意,多少显得过于情绪化,不分青红皂白,认为所有穆斯林都是肇事者,都该承担双子楼被炸的后果,孰知穆斯林里边也有好人和坏人,罪责是不该无辜者来承担的。这牵涉到人的划分问题,倒是可汗的母亲说得对,母亲在本子上画了两个人,一个人手里拿着棒子,一个人手里拿着棒棒糖,问可汗,谁是印度教,谁是穆斯林,可汗答,他们都可能是,母亲摸了摸他的头,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做好事的好人和做坏事的坏人,这是人与人唯一的不同。

  印度教与伊斯兰教

  印度教是印度本土的宗教,属于多神教,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是三大主神,吃猪肉,视牛为神物,信奉性解放,宗教相对平和。

  信奉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及其它一些非洲、亚洲、欧洲国家,属于一神教,信仰真主安拉,吃牛肉,不吃猪肉,女性不能抛头露面,必须围头巾,宗教相对暴力。

  两大教派的斗争从16世纪便拉开了序幕,1526年,莫卧儿帝国建立,伊斯兰教被引入印度,从此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形成对立,但开国皇帝巴布尔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两派冲突不算明显,但后来奥朗则布执政期间,推行了伊斯兰教法,开始挤压印度教民,不许印度教民修建寺庙、庆祝节日,印度教的地位逐渐受到威胁,18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殖民势力迅速进入印度,但遭到顽强抵抗,针对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素来纷争不断的情况,英国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极力挑拨两大宗教的关系,煽风点火,结果导致了严重的教派冲突,50多万人被惨杀,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最终印巴分治,这是赤裸裸的宗教分割,后来的印度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以穆斯林为主。

  伊斯兰教与恐怖分子

  恐怖袭击在西方愈演愈烈,911只是其中比较醒目的一次,那次过后,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穆斯林”这三个字成为了恐怖分子的代言人,仿佛所有袭击都是他们所为,事实上他们确实包办了绝大部分,那又是为什么极端恐怖分子偏爱穆斯林呢?

  这得从伊斯兰的教义说起,也就是《古兰经》,与其它宗教的著作类似,也是神乎其神,但内容包含甚广,不仅有宗教礼仪,更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具体,正是因为这种具体,导致了后世信仰者没有发挥空间,死搬硬套,走入了思维的极端。当然,如果后世信仰者不照搬照抄,有改革意识,也不至于走向极端,偏偏某些人顽固守旧,比如18世纪的一位伊斯兰学者瓦哈比,他就号召大家回归传统,严格遵循《古兰经》,这里涉及到一个名词,原教旨主义,也就是像瓦哈比这样的保守派,那为何这些人又会听信原教旨主义呢?

  这要说到伊斯兰教的历史,穆罕默德创教以来,伊斯兰教发展迅速,更是先后诞生了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后者更是灭掉了当时以基督教文明为主的东罗马帝国,但一战前后,西方各国大肆扩张,土耳其帝国崩塌了,领土被西方国家瓜分,传统伊斯兰地区沦为了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这叫丧国之痛,因为传统那一套不适用了,工业革命兴起,西方文明大肆入侵,必将以旧换新,改革才能紧随时代潮流,但保守派毫不动容,认为这是回归原本的大好时机,他们将帝国毁灭直接归咎于西方殖民者身上,煽起民众的仇视情绪,渐渐的把原教旨主义上升到了现代伊斯兰的激进主义,并催生了一个大名鼎鼎的组织,即穆斯林兄弟会,简称穆兄会。

  穆兄会一开始只是号召大家按照《古兰经》重建与复兴伊斯兰社会,但有个叫库特布的家伙写了本《路标》的书,他在书中宣称非伊斯兰文化必须全部消灭,这让他成为了当代伊斯兰极端思想的开山祖师,穆兄会借此迅速发展,最值得一提的是阿富汗这块沃土,冷战期间苏联对阿富汗发动了三次政变,让民众的抵制情绪高涨,伊斯兰极端势力趁势露头,诞生了诸如奥马尔的塔利班组织以及本•拉登的基地组织这些讲出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东西。这两个组织都遭到了西方的强力打压,911过后,塔利班转入地下,锋芒减弱,2011年,本•拉登被杀,理论大师扎瓦西里成了领袖,活跃度也一度下跌,但一个新的东西冒了出来,那就是近几年异常嚣张的ISIS,全称“伊拉克与大叙利亚伊斯兰国”,可见这些家伙是不惧打压的,越是打压越是猖狂,ISIS的理念更是瞄准了“建国”,要建立一个大伊斯兰国,到时候仇视一切非伊斯兰国,岂不成了世界第一大祸患?

  这种忧虑并非毫无意义,但恐怖分子毕竟是少数,据美国反恐中心统计,全球可疑恐怖分子也就一百来万,而穆斯林分布在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几,一百来万连0.001%也不到,所以也犯不上过分的忧虑,绝大部分穆斯林是温和的,倡导和平的,像影片中可汗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并且可汗还是一位先天患病的人,无论如何,他们都需要我们公平对待。

  关于那些身残志坚的人

  《雨人》里的雷蒙,与可汗一样患有自闭症,他与弟弟查理的兄弟情深,打动过无数人;《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先天弱智,却一生都在奔跑,奔向他传奇一般的人生;《我是山姆》里的山姆,智力水平只有七岁,却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捍卫他对女儿露西的爱;《叫我第一名》里的布莱德,妥瑞症从小困扰着他,但他有一个当老师的梦想,在毅力的指引下他成功了;《万物理论》里的霍金,全身瘫痪到只剩几根手指,却依然在宇宙的黑洞里畅游。

  再说到本片的可汗,他虽然患上了阿斯伯格综合症,害怕新环境、陌生人、尖锐的声音和黄色,动作有些迟缓、僵化,但记忆力好,擅长修理各类器械,有独创性,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是个好人。为了践行妻子的气话,以及表达自己对于儿子山姆逝去的悲痛,可汗踏上了面见总统的道路。在追逐总统途中,遇见费塞尔•雷曼医生正在煽动一些穆斯林时,他不顾同胞报复,勇敢向警方举报,避免了极端势力的蔓延;遇到了膝盖受伤的乔和珍妮妈妈时,感受到了威廉米纳这个小镇的美好,当小镇突遇飓风袭击,而政府又无动于衷的时候,他果断孤身前往,为受灾群众伸出援手,并带动了更多的人来到小镇,为小镇的灾后恢复注入了希望。随着可汗被捕,他的影响力在加剧,那些无辜而常常被美国人欺负的穆斯林站了起来,以捍卫自己的尊严,就像可汗最喜欢的那首歌《We Shall Overcome》唱的那样,我们一定会胜利,这首歌由Joan Baez原唱,1963年8月她曾在华盛顿举行的近25万人参加的民权示威游行中演唱了这首歌,而马丁•路德•金正是在那次游行中发表了他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不只是黑人需要公平对待,穆斯林也是。是可汗,给了穆斯林被公平对待的机会,他的伟大同马丁•路德•金是不分上下的。

  就是这些身残志坚的人,他们与可汗一样,不因患病而放弃生活,往往还能做出惊人的成就,他们是这个世界励志的典范,如果他们都能够证明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这些活蹦乱跳的人呢,是否应该感到羞愧?

  《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八):宽容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这是一个关于美国少数族裔的故事,因为一部分极端分子所做的错事,却要由一部分人承受整个社会群体由此产生的怒火,这是每个美国籍穆斯林在9.11之后所面临的出境吧。诚然,对于那些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狂热的好战分子,我们十分痛恨也难以理解他们的行径,不过,我们就应该因此把怒火加诸于穆斯林这一群体吗?这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当可汗走上寻求与总统对话之路时,这就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名义,而是对自己的救赎,对一部分穆斯林所犯错的的救赎。真主与耶稣其实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信仰者在这个世界的精神寄托,是许多人懒以生存的内在力量。所以,我们不必因为十字军东征而认为天主教徒都是恶的,也不必因为9.11而认为每个穆斯林都需要赎罪。毁掉这个世界比重建它简单多了,所以宽容是比愤怒更伟大的一种力量。

  《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九):打破标签,回归本体

  整体上还是很正。

  像很多人写的后面从灾难那段起有点煽情过火。

  刚开始看时想到阿甘正传,后来没想到和911和宗教有关。很喜欢khan的价值观。也由此体现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教养是多么的重要!另外,我们在生活中被太多的“标签”所限制,回归本体回归真我其实就是打破这些标签吧。

  看问题看事情要客观,不能被表面的形式那些所掩盖住它原本真实的体现。不管是宗教,民族,等各种群体,当今世界还是存在很多这个那个问题,好像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对真理的不足够理解,执着于表象而迷失了人性,失去了原本最纯粹的追求。

  希望世界越来越好,不只是说说,后面一段之所以煽情是有些浮夸,不太现实。如果真的能实现,人类生活着的世界就不会那么糟糕吧!

  《我的名字叫可汗》观后感(十):around

  号称印度版阿甘,却加上了太多的政治色彩,亲美派,这标签贴的明显。

  抛开后半小时,也算是难得之作

  当你身下来,你便无从选择的,进入了世界。

  可罕

  他的世界很小,但小的专注,小的充实,小的满足,所以幸福

  即使这个世界已经不是有志者就能事竟成,但他的世界还可以

  能把握的所剩无多也不要紧

  要紧的是,他能把握他的整个世界

  他能制定规则,他能分辨黑白,他能保留真我,他能言行必果

  有时爱情,能给一个人的生活带来的,不过就是份感受

  但这是份十足的厚实感

  让人觉得被在乎,被捧上天,被了解,被邀请,进入两个人的世界

  曾拥有的和不曾拥有的,都会变得更加真实丰盛

  可是,不管是他的世界还是他们的世界,终究逃不过我们的世界

  大小世界在身边无力交织

  躲避不及,无处不在的关系

  置身于世界,便早知人太多,人多的地方,便是免不了分门别类,此消彼长。

  随着潮起潮落,茫茫沙滩上的寄居蟹

  你很难说,是海水夺走了他的沙滩,还是给了他更广阔的海洋

  又或者,他的世界,只在壳里

  没有无故的牵扯和影响又哪来的自由和执着。

  就好像自闭症患者被牵扯到了拥挤的人潮,无所适从

  躲避,你躲不开。发疯,你仍是逃不了

  唯有接受,用你的方式

  将自己的世界放在我们中间,尽量安稳些,踏实些

  靠自己,让自己感受到幸福,无谓在哪。

  虽然

  这其乐融融的结尾让我期盼又甚是无奈

  世间执着者不胜枚举,几个如此好运,幸得总统回眸

  偿愿,执着之余,不过遣怀而已。

  电影总是这样,拍的是信念,不是生活

  故事总是这样,讲的是生活,不是社会。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我的名字叫可汗》经典观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qingganwenzhang/299422.html

推荐访问:

爱情文章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熟男,我爱你》观后感10篇 下一篇:《挪威的森林》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