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04-21 爱情故事 阅读:

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精选10篇

  《生命的热情何在》是一本由[法] 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一):生命的热情何在

  保罗·高更,后印象派代表画家。当过海员,做过股票经纪人,人生更多时候却守候在色残绚烂的塔希提岛看日出日落的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拥有着个性高飚、感情挚烈的一生,以火一样的热情投身艺术并为此殉道。他在异域的原始之美中收获了灵感,创立了“综合主义”画法,他的画具有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平面化的装饰性效果,与凡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一同见证了十九世纪末期的文化巨澜,并且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英国著名作家毛姆曾以高更为原型写过一部著名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其中虽然对高更的生平与人格多有夸张和艺术加工,但也正是这部小说让高更出众的才华与过人的勇气得到世人关注。

  在移居塔希提岛之前不仅仅有《黄色基督》,高更还画了一幅《带基督的自画像》。在我看来,高更似乎是想要借着受苦受难的耶稣,来宣示自己内心受到桎梏的苦闷,综合象征主义的手法表现地尤其精炼。自己和耶稣脸型轮廓几乎一样,自己和耶稣的不被世人所理解的苦闷处境也几乎一样。高更所全力表现的是自己在充满敌意的社会面前的陌生感、孤独感和灾难感。他希望自己是一个群体之外的孤独者,是一个审视者和旁观者,用他那洞察圣灵的“第三只眼”来俯瞰人生。人与人的隔膜以及由隔膜带来的孤独,最终导致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无力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正如同高更自己本人却是个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孤独者,他自始至终对现代文明有着深刻的反感和排斥。

  人生经历:聆听、挣脱、寻找、回归

  聆听——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有多久没有听自己的心了?不要忘记了自己。

  挣脱——比如高贵优雅的上流生活,体面安稳的工作,鸡肋般的婚姻。那些都是伪装在安宁生活下的平庸和虚假,可以摧毁艺术家的生命力。为了自己的生命,撕毁了生活中所以虚假荣耀的东西。

  寻找——寻找心灵的故乡,就像三毛跋山涉水后的撒哈拉,杜拉斯的西贡。人似乎永远在他乡,终其一生是为了寻找心灵的故乡。

  回归——回归的是信仰,是生命的意义。就像他的画作,像屈原的天问。

  《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二):这世界,哪配你的疯狂

  梵高与高更,是两位在绘画史上齐名的后印象派画家。

  大概还记得读到《梵高传》,心中激荡的情绪。那时没有看到梵高的原作,但还是很震撼。那个梵高,陪伴着我通过青涩梦想的年代,梦想一个为人类救赎的心灵,这样燃烧着自己,走进那么孤独纯粹的世界,走进一个世人无法理解的“疯子”的世界,走进绝望,走进死亡。

  然而,《月亮与六便士》中描述的高更迷恋着流浪,迷恋一切荒野异域的肉体与原始,迷恋那大片大片走不完的茂密丛林,不惜倾家荡产,抛弃妻子。这样的高更可能要背负“恶魔”的批判。

  《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三):生命是神的灵感之作

  生命是神的灵感之作

  走在博物馆里,高更的画识别度很高,仿佛在吟诵一首奇异而神秘的乐章,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去欣赏和想象了。在他的旋律里,古典主义的准确与光环已经褪去,在印象派的柔情抒情中,他的画作原始而新颖,用粗犷的线条勾勒了妇女的轮廓:半裸的上身、结实的体格、茂密的头发和厚嘴唇。没有贵族的生活,没有西方文明,没有雷诺阿笔下优雅的舞女,没有莫奈的唯美风景,却将一切从社会形态中解放出来,将人性从神性中解放出来。

  很多人认识高更是因为梵高,梵高的名气太大,故事也被描绘得有声有色,离奇而浪漫。他们在巴黎的一家画廊相遇,一见如故,梵高称赞高更的画“极富诗意”。在梵高的故事中,他是如此孤独且渴望高更的友谊,他对高更的热情宛如明艳的向日葵,在高更四十岁生日前寄出邀请函并附加五十法郎的路费,日夜盼着与他相见。在他们在一起生活的两个月,发生了著名的争执事件,梵高因此情绪失控割掉了一只耳朵。从此梵高住进了精神病院,两人至死没有再相见。

  与梵高一样,高更的人生也是传奇。我们想要感受高更的故事,就必须抛开世俗的偏见和标准,面对争议,他注定以背德者之名忍辱存在。毛姆用他的原型著成《月亮与六便士》,在小说中,高更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社会地位以及美满的家庭,却为绘画鬼上身般地着迷。高更抛弃妻子,只身与文明社会决绝,来到塔西提岛,创造一个前人没有探索过的世界。

  绘画是高更不可回避的梦。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最勇敢的莫过于去新的地方做新梦,而不是在旧梦上缝补编织,这才是梦和现实的实际距离,是一种永不妥协的精神。

  最早了解高更住到岛上时,直觉他是在寻求一种实验性的生活,一种感官刺激和灵感的激发。看到这些祥和而宁静的画面,你会觉得他不是过客,而是生活在画作中的岛民,是一个土生土长、从小对这片土地熟稔的居民。此时的欧洲社会正在转型,改变中产生巨大的冲力与矛盾,使得更多人涌入城市。高更从与金钱打交道的务实生活中抽身,脱去衣冠楚楚的外表,血液中的基因滚滚发烫,奔向祖先的生活方式,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的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伊甸园。

  生活中无趣的人已经有很多,人们在城市里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不了解彼此。人们具备语言能力,却只局限于陈腐、平庸的对话。这样活着,同异乡人并无两样。文明社会消磨心智,在整个价值体系中,个体被牢牢捆绑,每个人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把时间浪费在应酬上,渴望因财富带来的尊重,心甘情愿为财富做奴隶。

  搭乘一艘法国货船来到太平洋上的小岛,带着一股英雄般的无畏,高更在塔西提岛的生活是标志性的历史传奇,他被当作艺术家寻求自由、摆脱文明限制、逃脱世俗生活的象征。高更的整个艺术都是追求本真的,甚至有意把人的原始自然状态与文明对立起来。在高更的艺术中,原始本真的生活风貌偶尔令人不安,但多数时候是平静、至美、和谐,令人感受到一种人间难寻的安宁。

  后来的文艺作品,比如电影《出租车司机》、《搏击俱乐部》等,都回应着追寻本真自我、摆脱文明束缚的主题,既赞赏这种追寻,也留意到了这种追寻背后的黑暗一面,这是非常高更式的精神。伟大作品的意义在于启迪后人,伟大的艺术家是超越同时代的。

  二十世纪,权力与商业的世界日益成熟,文明对人的限制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艺术家以各种态度和手法对此做出反应,艺术的个性越来越突出,对常规的突破越来越频繁,这一切,都投有高更的影子,他是一个敏锐的先驱。

  文明不见得比未开化更高级,人类精心炮制的物质不一定比沙滩上的石头更美妙。艺术家在混沌的宇宙中发现美,又创造美,高更在塔西提的生活与创造都无拘无束,于是有了更多天真的内涵。塔西提妇女成为高更最钟情的模特,她们身上那种粗野但健康、强烈的美是城市女人不具备的,她们天真直率,不做作,不媚俗。她们的眼睛宛如湖水,手脚很大,肢体没有束缚,肌肤闪烁着炙热而又丰富的色调。这些与众不同的形象也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的作品。

  高更的艺术个性在于“本质”,深度同样与“本质”有关,也就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层面。最著名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通过原始自然的素材,兼具真实与虚幻的画面,重新向世人提出了宗教式的问题。

  高更成熟期的绘画多为平涂,色彩和谐,不强调对比,装饰性很强,富有诗意,造就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气质。他出道于印象主义,但绘画风格与最初的印象主义迥然不同,他不单是光的捕捉者,更是风格强烈、主观表达的强人,他用绘画说的“话”才是他最重要的价值,最终他又为自己的作品加入了象征主义,摒弃了画作的客观性,更加注重自我表达的感受,他的色彩和技法启发了野兽派的诞生。

  活着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就像艺术本身一样具有不确定性,用美来克服阻碍,用赤诚与天真度日。生命是神的灵感之作,高更用生命告诉我们:一个不失去天真浪漫的人,是可以重返伊甸园的。

  祝小兔

  2015 年12 月

  《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四):人生而有翼,该如何飞翔?~《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

  我满怀渴望地读了由高更日记~NOA NOA编排成的这本书,因着书的题目~《生命的热情何在》。

  书中最亮人心灵的词句是序言中的两句引用,一句是:“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匍匐前进,形如蝼蚁一样生活。”;还有一句是“人生最重要的有两天,一天是出生之日,一天是知道自己为何而生之日。”

  这本书,文画结合,画比文好,可能是因为其所画的对象无论是人,还是环境都多了健康,自然,少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加工气味。文字平淡,似乎是画家写生观察的口吻,但明显不如画。因为,高更虽然在文中能偶尔无关紧要地反思自己思想相对于岛上土著居民的龌龊,能批判白人统治者对土著人某些方面的凶残和卑劣。但他在对自己的分析少了入骨的观察。

  本书推荐及编辑中都在为其开脱,抛家弃子是为了追求生命的热情,那么,他抛弃了那个虽是自愿但为其怀孕的土著少女,又有什么说辞呢?!他采撷了那个少女最美的生命,然后就抛弃了。然后,大家似乎都被他的名画遮住了眼,也就都忘了那些如蝼蚁一样的生命,而只记得这个伟大的画家是如何追寻他自己生命的热情的。

  而从本书看,高更实际上不过是个早期的自然主义者,画家。他对作画的热爱是让人敬佩,但他对生命的“热爱”却让人不太能恭维。他与凡高比较,他的画似乎是在盗取生命,而凡高的画则是以自己生命为源又创造了新生命。这也是,凡高为何能割了自己的耳朵来奉献,而高更不会如此的原因吧。

  生命拥有一个人全部的属性,生活是生命的现实表现。

  所以,如果说生命该拥有一个人的全部热情,这同时意味着生活也就应具有一个人的全部热情。

  人人生而有翼,但为了自己的飞翔,而置别人生命如蝼蚁一般的人,其灵魂注定无法飞翔。

  人生最重要的有两天,一天是自己作为生命被创造出世 ,一天是点燃自身为世间创造生命的热情那一天。

  给书打3分是因这本书容易对世界观比较模糊的青少年有误导。生命本身就是一切。任何其它的事物都无权凌驾于任何生命之上,不管是因着怎样高明的借口。

  《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五):率真画风 象征艺术

  原始的情调、孤寂的本质,这就是著名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典型的理想主义者,高更舍弃家庭投身艺术,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他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进入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生命的热情何在》带我们领略了高更的生命之旅,感受他的内心世界。这本书根据高更原始手稿翻译,收录了卢浮宫收藏的全套版画与插画,并附加四十余幅塔西提时期创作的油画。

  塔西提充斥着异域的原始之美,高更在那里生活了十二年,与大自然完美地近距离接触,融入毛利人的生活,启发了野兽派的诞生。高更的艺术生涯达到巅峰,通过文字和绘画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完美记录,将塔西提的原始风貌通过绘画的形式完美呈现。浓烈的色彩是高更作品的主要特色,配以红黄绿三种热色,让整个热带原始气息活力四射,画面美感十足。原始风情与和谐自然完美融为一体,将岛民们的原始生活形态刻画出来,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与无穷的生命力。

  高更的这本塔西提手记,不仅有全部高更法文原稿和绘画影印本,更是通过文字和绘画让我们触碰到了这位画家的思想和人生,给我们带到了新的高度。要坚强,够支持,才能承担孤独,才能独立独行。正是高更的率真画风和象征艺术,让我们体会到了生命的热情何在。

  《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六):探寻高更的内心世界

  ——《生命的热情何在-高更的塔西提手记》有感

  说起高更可能认识的人不是很多,但是一提起梵高那估计就没人不认识了。梵高与高更还曾今合作一段时间,但后面高更离开梵高离开欧洲,去塔西提寻找创作灵感,高更为追寻自己的理想不惜和家庭决裂,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不顾旁人反对,孤身一人到达塔西提。在这里,高更的创作达到了顶峰,而其手记更是翻译成多个版本广为流传。

  本书是众多翻译版本中的一种,与其他中译版相比,本书引用了高更的最原始版本插画,讲其塔西提时期创作的名画进行了汇总,并且还附赠了《诺阿*诺阿》的法文原始手稿,这是与其他版本的区别。

  从高更的手记中可以看出高更对欧洲文明的反感以及对原始文化的追崇,在其手记中还可以看出高更的创作思想过程,还可以体会到高更内心的孤独。可以想象一个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法国人到另一个差别迥异甚至可以说比较落后的文化世界里,要克服这些差异,融入当地文化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毅力,从这些也可以看出其能成功的一些因素。

  我是作为一名非画家的读者来看着本书的,可能出发角度和画家出身的不一样,如有不对还请谅解,嘿嘿!!!

  封面及附赠法文手稿

  《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七):在孤独中飞翔

  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

  ----贾拉尔•阿德丁•鲁米

  我相信这世上,有人生来便带着伟大的灵魂和高贵的宿命。譬如500多年前的王阳明,被谪贬贵州龙场,在这里他日夜反省,感应天地万物的根本,传奇般地顿悟,创立 “心学”。譬如100年前的弘一法师,东渡归来,却诀别妻子,皈依佛门,“一轮圆月耀天心”。又譬如高更,中年潦倒的他,为追求心中的艺术,毅然离开了繁华的巴黎,前往南太平洋上的塔西堤岛,宿命般的过上了原始、荒蛮却自由、隐逸的生活。马克•吐温说,人生最重要的两天,是你出生的那天和你明白自己为什么出生的那天。我相信,断绝了家庭关系,只身行走在茂林深篁、碧海长天中的高更,他灵魂的旌旗一定是孤独而招展的!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凡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高更1848年生于法国巴黎。三岁至八岁在秘鲁度过,回到奥尔良后他的生活特别不愉悦,常常逃学,十七岁弃学,当了七年水 手后在法国一家银行工作,娶了一名漂亮的丹麦妻子。二十六岁开始作画, 因想要专心于绘画事业,高更放弃了银行工作,妻子与家人十分反对。 此后,高更穷困潦倒。1887年11月,高更与法国另一位印象派巨匠梵高在巴黎画廊相遇,两人一见钟情。梵高称誉高更的画“极富诗意”,高更则赞赏梵高“关于艺术的热情”,梵高与高更在法国一个叫阿尔的小镇一同渡过了62天。作为印象派的画家,两人希望丢弃一切,给世界留下“一份新艺术的遗言”。但是由于性格差别,加上创作理念不同,他们共同渡过的日子里充溢着分歧与争执,高更终于不辞而别去了布列塔尼,而梵高当晚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之后搭乘火车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小镇。

  高更把绘画本质看作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创造,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那种通过反复写生而直接获得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在塔西堤,茂密的植物、蔚蓝的天空、慷慨的大自然、质朴的民风成为高更创作得天独厚的艺术给养。高更在此度过了此生中不多的一段心平气和的幸福时光。他坚持绘画,写短而美得诗歌:“南纬17度,夜夜都是美的……北纬47度,巴黎,我相信椰子树己经不存在,声音也不再悦耳动听……”岛上的湖泊鲜艳夺目,树木郁郁葱葱,土地闪烁“流金与阳光的欢乐”岛上土著性情温和,也激励着他的艺术创作。

  高更的画作,充斥着神秘的象征色彩,满是原始情调,但本质上却是孤寂的。而看似隐逸、自由的塔西堤生活,于高更而言,更像是一场孤独而旷日持久的修行。他在日记中写道:“塔西堤是洪水的杰作,在古代的一次大洪水之后,海面上升,淹没了原先的群山,只留下几座山顶兀自露出,和攀附在山顶的珊瑚丛。在面对这片无边无际的海洋时,会让人升起莫名的孤寂之感。”

  然而孤独也沉淀了高更的艺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是高更最为宏伟的一部作品。 此时的高更贫病交加,心情沮丧,他曾决定自杀,喝下毒药却被人救活。就是在这样极端孤独中,高更以巨大的热情完成了此画。这幅画展现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意向绵密,极具象征意义,是高更的巅峰之作。日本俳句大家佐藤义清隐遁山中时,曾望月兴叹写下凄美孤寂的俳句:

  “洒在孤单草堂上的月光,就想我在山里的友人。

  人影在月下交叠,若有人能陪我一起赏月,该有多好啊?”

  我想,生活在塔西堤的高更,一定也曾伫立在南天平洋的澄明月空之下,而这一卷《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正是高更根植于深邃的孤独之中,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执着“天问”。

  1903年1月,塔希提岛遭受龙卷风的蹂躏,高更勇敢正直,在岛上维护土著的正当利益,不惜与法国殖民当局发生冲突。5月高更心脏病突发,猝死在马克萨斯岛阿图阿那的一间小屋内。这本《诺阿诺阿》的成书几经波折,与历次版本不同的是:编者引用了卢浮宫最原始版本的插画,汇总了高更在塔西堤时期创作的30余幅名画,并印制了高更《诺阿•诺阿》法文原始手稿,随书附赠。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一文中写到:有两种孤独。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 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人空门。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而高更在塔西堤的创作生活,从最初的隐遁出走,到最后的“终极天问”,实现了从“社会属性”的孤独,像“哲学属性”孤独的抽离与升华,也终将个人艺术推向巅峰。

  波斯诗人鲁米说:“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反观高更的人生,除了潜心沉浸于塔西堤的艺术创作,似乎终身都在孤寂中禹禹独行,匍匐前进。而正是这种孤独成就了他,让这颗倔强而冥顽的灵魂,在艺术的乌托邦里生上翅膀,自由翱翔。

  午歌 2015年12月于宁波

  《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八):寻找退失的生命力

  高更因梵高而出名,但因他独有的 塔西 提而杰出。这本《生命的热情何在》非常易读,随书附赠了高更手写体的小册子,书中附有大量精美的高更绘画(以原版复制,非常棒),以及创作时间,收藏地等信息,而这本手记,也帮助我们了解高更创作这些风格迥异画作的背后情思。

  毛姆在《六个便士与月亮》塑造了放弃优渥生活追求绘画理想的银行家形象,其实这个人物便是以高更为原型创造。高更为了追寻自己的理想,离开了家庭。遇到了情投意和的梵高,生活两年后,又毅然远离,远赴塔西 提 。而梵高为此生气地割了自己的一只耳朵,精神错乱(古人割袍断义,在梵高这里是割耳断情吗)。

  高更在 塔西提 的日子,始终都在“文明”“高贵”的欧洲人与“落后”“粗蛮”的毛利人之间徘徊,他一边观察这些原始部落的文化世界,一边自省自我的渺小和卑劣。就像张爱玲那句: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越观察,高更越觉得这片未经欧洲文明污染的土地的坦荡,纯净和自然。这与高更笔下的这片土地的色彩丰美也是一脉相承的。 塔西提岛 ,自然,美好,人与自然完美和谐,而高更自己渐渐融入其中,他甚至终于克服自己的“小”,决定顺其自然娶了一位“蛮族”的少女。整部手记其实是高更自我的心路历程,是他从文明而虚伪的世界步入淳朴本真的记录,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真正意义上逃离了虚假与迂腐,投入自然的怀抱。 ”

  以前看高更的绘画,介于印象派与野兽派之间,如今读过手记方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的原因,这样的心路转变,这样的礼赞心情,促使高更以这样热情又原始的高纯度色调自由挥洒,高更最终摩刻的其实就是生命的热情,生命的本原,那种人类与生俱来,却又被“文明 教化”而退失的“生命力”。

  《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九):孤独的朝圣者 ——读《生命的热情何在》

  之前读过凡·高的故事,提到与高更的交往,其中高更被批评为冷漠、自我。高更与凡·高,俩人有共同点,那就是都看不上当时巴黎的主流艺术,并且同为印象派的巨匠。但是他俩的交往在很多方面被认为是错误的。不仅仅因为俩人性格上存在巨大差异,而且艺术理念也有很大差别,高更的艺术倾向于逃离现实,而凡·高的则是紧紧贴近土地的。交往中俩人发生了争吵,凡·高割掉了自己的耳朵,而高更永远地离开了,直到凡·高自杀俩人都没再见。

  读了高更的塔西提手记,我们不仅随着他体验到塔西提岛的原始之美,而且看到了一个与凡·高故事中不同的高更——孤独而又勇敢的朝圣者。因为人是有多面性的,而且所处角度不同,观点自然相异。

  在高更的手记中,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欧洲文明的反感甚至厌恶,急于逃避出来,“......小岛仿佛就是一个小欧洲,它让我喘不过气来,那里充斥着恶俗与荒谬的文明,装模作样地模仿欧洲的风俗、恶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这些可恶陈腐的欧洲恶习,让我怯于描绘落后蛮荒民族。”没有对欧洲文明如此窒息般的感受,他也不会抛家弃子来到这蛮荒之地。

  塔西提岛淳朴的原始样貌,让高更感动不已。充满魅惑、优雅高贵的妇女,有着毛利人的优越与骄傲;没有两性的差别,他们是纯净自然的;岛民无忧无虑地生活;而他本人越来越像野蛮人,“赤脚走路”,“几近全裸”。这些都让他感叹自己和动物一样自由自在,没有功利与虚荣,“文明一点一滴地从我身上消逝,我的思想开始变得淳朴......”,“我真正意义上逃离了虚假与迂腐,投入自然的怀抱。”

  在塔西提岛的高更也是孤独的。不仅是塔西提岛——在茫茫大海中孤悬的小岛,会让人升起孤寂之感。而且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蛮荒小岛,虽然怀着对欧洲文明的厌恶,可是身上却带着这一文明的印记,使得他一开始面对原始的岛民和生活方式时,有种畏惧和不适;于寂寥空虚时,娶了他的塔西提新娘,通过俩人的相处,他试图探寻两个民族的巨大鸿沟,并尽力了解她。而在手记的“补录”中,我们更是看到了艺术家的无奈与地位的卑微。面对贫穷困窘的处境,他忍受着自尊被蹂躏,向自己厌恶的总督求职,却惨遭拒绝。

  高更的塔西提手记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他的画作,而他的画是对塔西提岛原始风貌的另一种形式的礼赞。浓烈的色彩,黄色,红色,绿色,让热带原始气息扑面而来;满是原始风情的塔西提妇女,她们半裸着上身,却是那么自然优雅,率性天真;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岛民的原始生活形态,具有文明社会所没有的那种无穷的生命力。

  《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十):他妈的,矫情

  读画家的文字,往往能加深对颜色、线条的感知,无论中外,梵高、黄永玉等画家的文字都呈现有画作风范。有人文字冷静,文字的线条镂刻一般深;有人文字就是水彩画,明丽淡白;有人的就是踢翻了颜料桶,热闹为是。

  个人喜静,愿意看细细描摹,无论工笔、写意。高更作为印象派代表作家,他的彩笔其实是沉静的,远不像梵高那样元气淋漓,浓烈的黄掩不住着躁动。《生命的热情何在》这本书是高更的塔西提手记,这个版本根据高更原始手稿翻译,收录了卢浮宫收藏的全套版画与插图,并附加四十余幅塔西提时期创作的油画。塔西提,国人也熟悉它另一个译名大溪地,或者了解中国有一位塔西提球王:宫磊、宫指导。听名字这岛就是化外之地,高更在这组文字里记录了风土人情,更多的是自身的观察和感受,有着种种反思。

  他的自剖即便用了浓浓色彩,似乎也有办法让你如同他的画风一样,沉静下来。稳一稳,阳光晒不到的角落里,享受点略带神秘的清芬。“我的身体与灵魂都远远落后于他,我背负着难以摆脱的文明的罪恶,腐败社会的荼毒。投来对原始人羡慕的目光,而他具备着动物的野性轻快,霎时间,我难以区分他与这片植物,前面的他身影模糊起来。他和自然十分和谐,全身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香。”看看这样的文字就很明了,艺术家对自然的热爱,不知是源于对现实感知的觉醒,还是源于自身放松心灵的需要,总是找机会离经叛道,出走,在心灵和作为上焦灼着拷问。

  亡灵窥探

生命的热情何在读后感精选10篇

http://m.sbbzjw.com/qingganwenzhang/245943.html

推荐访问:生命的起源 生命的重建 生命的礼物 生命的化妆 生命的故事 生命的河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奇迹

爱情故事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故事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血疫的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