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之家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12 励志名言 阅读:

维特根斯坦之家经典读后感10篇

  《维特根斯坦之家》是一本由亚历山大•沃(Alexander Waugh)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维特根斯坦之家》读后感(一):真正的维特根斯坦家族

  是从《维特根斯坦之家》才意识到这个家族的厉害,竟然可以出这么多的名人,如哲学家,音乐家等等,竟然还可以拥有这么多的财富,富可敌国都不为过。作者亚历山大•沃(Alexander Waugh),英国作家、BBC音乐评论家,通过他的笔下,独到的见解,给我们讲述这个家族的故事。通过保罗、路德维希、赫尔梅娜、格蕾特以及其他亲友之间的故事,娓娓向我们道来这个奇特家族的奇特事情。

  维特根斯坦家族是维也纳显赫的家族,若是说家族的财富是通过不断的积累而成的,成功或许有家族联烟的成份,但是也不乏他们自身对于商机的敏锐判断,及时的做出调整,其自身努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毕竟拥有财富,不去发展,只会坐吃山空,而发展的后果,有可能败,也有可能翻倍。

  作者所展现在我们面眼的,不是成功后的卡尔,而是从小开始长大的卡尔。那个有叛逆期的孩子,就如同我们所曾经历过的一样。被家长拿来比较,被家长拿来训斥,似乎只有努力证明,才能对得起自己,证明他们看错了。实际上证明起来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卡尔可以说是非常胆大的,他离开了家,去了别的地方,后来更甚至离开了这个国家,他想做的无非是让父亲认同他,而不是总被哥哥们压下去。各种工作他都有做过,或许正在有了这些社会经验,看过了各种人生百态,卡尔的眼光才变得犀利,或许也有家族基因哈,这和以后他成为大企业家也是有关系的。

  或许我们只是看到了他们成功的一面,而成功背后的一层,或是几层,我们却未能了解.凡是有成就者,必吃得苦也是比常人多.如钢琴家保罗,却失掉了右臂,成为了左手钢琴家.可想而知,失掉了右手,对于常人来说都是痛苦的,更何况于是钢琴家,没有了右手,如何去调奏出美妙的音乐呢.喜欢和热爱还不相同,保罗对于钢琴的热爱近乎于疯狂,这也成就是他的一生.

  或许人人都可以成功,都可以做到对某一事情的热爱,挚爱,从而做出一番事业来.维特根斯坦家族的人可以说是幸运,也可以说是不幸运的,毕竟名人能人强人辈出的一个家族,自身的压力也很大,或许正是这样,有压力才有动力,以致于这个家族不断的名人辈出。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身上都流着维特根斯坦家族的血,那血里有这种挚热的因素,导致了他们对于某事的热爱,成就了他们的一生。人无完人,再是天才,再是能人,也会有缺点的。人正是因为有了缺点才完美。我们不必感叹他们神奇,也不必感叹他们的各种性情。他们坚信于自己,定不可让人人喜欢,又何必在意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呢。这确实是也是值得我们一看的。

  不可否认,这个家族确实在历史的篇章下留下了浓浓的一笔,值得我们去了解,去认识他们。

  《维特根斯坦之家》读后感(二):维也纳豪门的传奇人生

  世人皆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不论是否能理解他那晦涩的哲学思想,只要提到维特根斯坦,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哲学家。然而,深入思考下去,是怎样的家庭诞生了这样的人物?这本《维特根斯坦之家》向读者全面介绍了维特根斯坦这个家族,从维也纳豪门的变迁中,我们也能窥见大时代的变化莫测。

  路德维希过于耀眼的光芒使家族的其他人变得黯然,然而,鲜为人知的维特根斯坦家其他兄弟姐妹也是才能超群而性情古怪。对音乐如痴如醉的热爱可能是将这群古怪的人聚集到一起的唯一因素,除此之外,基因相同的他们相似的神经质及固执使得其“骨子里都不是能聚在一起的”(见本书172页引用的路德维希写给赫尔梅娜的信)。他们都相当苛刻、锋芒毕露,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在动荡不安的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维特根斯坦家族,也走着与其他德语国家公民相似的道路,为战争而狂热、受鼓动参军、被纳粹迫害、移居美利坚,最终其后代在美国归于平静,不再折腾。不同的是,维特根斯坦家一直饱受自杀之痛。从疑似自杀失踪的汉斯,在维也纳自杀的鲁迪,到饱受自杀想法困扰的保罗和路德维希,像受诅咒一般,自杀是维特根斯坦家的噩梦。

  天才自闭、敏感、古怪,但不是说具备这些特征的人都是天才,正所谓“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而维特根斯坦家的保罗和路德维希,他们的确是天才。即使是维也纳非常挑剔的乐评家,也会对保罗的演奏不吝赞美之词;路德维希在剑桥的老师和同学们,虽然对他的固执与喋喋不休感到抓狂,但没有人否认他的天才。从罗素的文章中,我们可以读出这位导师对路德维希欣赏与无奈相交织的复杂心情。

  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维特根斯坦家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保罗,在一战中失去了一只手臂,这对于一位钢琴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这使得本来就性格古怪的保罗变得更加喜怒无常。维特根斯坦家的兄弟姐妹们本就经常发生冲突,保罗的意外使这冲突更激化。还是音乐,充当生活的美好的调剂。

  与专注于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传记不同,本书作者将路德维希置于维特根斯坦家族中,用较多的笔墨叙述这个维也纳豪门的兴衰变迁,其他兄弟姐妹的性格与事业成就,尤其是被公众长期忽略的钢琴家保罗。作者文笔流畅,叙述的故事性很强,将豪门的家族故事娓娓道来,鲜活生动。他们性格古怪,才华横溢,热爱音乐,在历史上奏响一曲传奇乐章。

  《维特根斯坦之家》读后感(三):痛苦的宫殿和维特根斯坦疯人院

  在世纪末维也纳富丽堂皇的冬宫 里生活舒适安逸的维特根斯坦家族很难说是模范家庭。家长卡尔是个残暴的独裁者和上层社会的骗子,在职业上说是个工程师。他儿子路德维希(Ludwig)曾在曼彻斯特大学进行过独创性的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研究。作为非常富有的钢铁大亨的卡尔操纵钢铁价格,榨干了工人的血汗,也榨干了胆小怕事的妻子莱奥波迪内(Leopoldine)的血汗。她曾经因为脚伤疼痛难忍而整夜睡不着觉,可不敢动弹,害怕动一下就会惊醒了脾气暴躁的丈夫。作为母亲,她细腻体贴;作为妻子,她贤惠而又神经过敏,所有的个性特征都被粗暴地抹去。

  这个家庭的成员个个身心都存在严重障碍,像个沸腾的大锅。母亲莱奥波迪内深受腿部疼痛的困扰,最后眼睛也失明了。孩子们都有问题,姐姐海伦(Helene)受到胃痉挛的困扰,姐姐玛格里特(Gretl)遭受心悸和心跳过速的折磨,曾经找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寻求治疗性冷淡的建议。姐姐海尔曼(Hermine)和杰罗姆(Jerome)都有 both had dodgy fingers的毛病,哥哥保罗(Paul)断断续续地发疯,小路德维希很难说是精神非常均衡的人。家族中几乎所有男性成员都时不时遭受无法控制的几乎接近于失去理性的程度的阵发性愤怒。

  表面上看,卡尔是个成功的资本家,但实际上他是个非常疯狂和鲁莽的人。他十七岁离家出走,登上开往纽约的船,参加过流浪艺人乐队。在维也纳建立自己的根基之前,他做过餐厅小提琴手、夜间守门人、运河轮渡上的舵手、还在孤儿院讲授如何吹中音号(tenor horn)。虽然是奥匈帝国显赫家族的后代,维特根斯坦一家的多数人在精神上来说是冒险家和叛逆者。在他们身上既有贵族对于规范满不在乎的蔑视又有失败者对于权威的怀疑。

  这个家族的男孩子有个让人担心的摈弃自我的习惯。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同性恋者鲁道夫(Rudolf)到柏林酒吧鬼混,把氰化钾溶化在牛奶里喝下去当场痛苦而死。此前两年,汉斯?卡尔(Hans Karl)曾经失踪,被认为是跳海自杀。他是个腼腆的、笨拙的人,可能有点自闭症,也有对数学和音乐的惊人天赋。他开口说的第一个字是“俄狄浦斯”(Oedipus)。有人说他也是个同性恋者。库特(Kurt)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兵的时候“没有明显理由”地开枪自杀。哲学家路德维希宣称在十岁或者十一岁的时候已经开始考虑自杀问题。

  阿道夫·希特勒的同学保罗(Paul)成为杰出的音乐会钢琴家。和家族中的其他男性成员不同,他是坚定的异性恋者。维特根斯坦的家更像个艺术学校而不是家人生活的地方:音乐家勃拉姆斯(Brahms)、马勒(Mahler)和理查德?斯特劳斯(Richard Strauss)经常前来拜访,拉维尔(Ravel)写“左撇子钢琴协奏曲”就是专门为保罗写的。保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掉了一只胳膊,他觉得弟弟路德维希的哲学完全是“垃圾”,而路德维希对于保罗的音乐才能也评价不高。这个冬宫里经常回响起不断的尖叫和恶毒的争吵。

  父亲去世后,保罗受委托来经营家族的财产,可他非常愚蠢地投资购买政府战争债券,把家产输掉了很大一部分。路德维希仍然继承了相当一部分家产,但是他以托尔斯泰式的精神把自己继承的部分全部转给其他三个兄弟姐妹。他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具,据说他曾经说过,只要吃的是同样的东西,他才不在乎吃的是什么。这和他青年时期富家子弟的情形实在有天壤之别。路德维希在他第一本伟大著作《逻辑哲学论》(the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中体现出来的僧侣式禁欲或许是他对奶油蛋糕和物质享受的维也纳世界的反叛,那里有很多穷人睡在洞穴里或者公园里。

  路德维希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他在步父亲的后尘,遏止不住逃跑的冲动,从剑桥逃出来,到奥地利修道院做助理园丁,睡在盆栽园圃里。他还在爱尔兰西部偏僻小屋中生活过一段时间,也曾蜗居在挪威海湾边界里,还在奥地利的几个村子里当小学老师。或许所有这些都类似于他哥哥们自杀的精神上的自杀,是为精神折磨和自我憎恨所困的人的反应。如果说他继承了父亲的逃跑本能,他也继承了家族阵发性疯狂愤怒的大爆发。在一乡村小学里,他使劲打一个女学生,把人家耳朵都打出血了,接着又暴打一个男生,直到把人家打得躺在地上不省人事。就在路德维希把男生拖去见校长时,正好碰上那个耳朵被打出血的女生的怒气冲冲的父亲,他丢下昏迷中的男生就逃跑了。

  亚历山大·沃(Alexander Waugh)对于维特根斯坦疯人院的描述读起来引人入胜,体现了不凡的学术功力,或许解释了这个家庭背景如何帮助造就了维特根斯坦家族中这个杰出的哲学家。当然也提供了一些线索帮助解释路德维希与众不同的矛盾性格。他傲慢自大、飞扬跋扈、一丝不苟、让人厌烦地渴望道德完善、瞧不起他周围的人。他确实是维也纳贵族的传人,但是他最伟大的著作《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在拥抱平常、接受不完美和不可救药的多元性上也代表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拒绝。

  维特根斯坦是僧侣、神秘主义者、机械工人的让人着迷的结合体。他是高雅的欧洲知识分子,渴望过托尔斯泰式圣洁和简朴的生活;他是哲学上的巨人,却对哲学表现出很少的尊重。他可能从来都无法决定到底是个婆罗门还是“难以接近的人”。如果人们考虑到他的家庭背景的矛盾关系的话,这里的很多矛盾就可以理解了。

  一方面,他试图抛弃所有的荣华富贵和装腔作势。如果他有时候陷入精神上的绝望,那是因为他不能摆脱自身。维特根斯坦竭力要过他所说的在粗糙地面上的日常生活。

  作为来自居住着德国人、斯拉夫人、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扎尔人以及很多其他种族的奥匈帝国的一分子,他倾向于把人类文化看作天生具有多元性的。但是他也一直被崇高的、致命的纯洁性(他所说的纯粹的冰)所困扰,这是他的家庭背景的产物,也是反叛家庭背景的一种形式。他在粗糙地面和纯洁的冰之间挣扎的事实是他大部分痛苦的根源。或许他的哥哥汉斯的第一个字是所有内容的总结:“俄狄浦斯”。

  (特里·伊格尔顿 著 吴万伟 译)

  《维特根斯坦之家》读后感(四):维特根斯坦家的刀锋生活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关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研究专著、传记可谓汗牛充栋,但可能没有一本书象英国作家亚力山大·沃的《维特根斯坦之家》一样,对维特根斯坦之家作了全景式的剖析,而且使被维特根斯坦巨大光辉遮蔽的维特根斯坦之家其他各个成员的不同人生得以呈现与还原,从这本书里读者将会知道,虽然维特根斯坦的父母、哥哥姐姐们对人类的影响不能和他相比,但他们的人生故事与他相比却一点也不逊色。

  茨威格在他的《昨日的世界》里,把“一战”前的几十年称为“黄金时代”,他在《昨日的世界》里这样写道:

  “这种太平的感觉是千百万人所梦寐以求的财富,是他们共同的生活理想,唯有这样的太平世界,生活才有生活的价值,而且越来越广泛的社会阶层都渴望着从这宝贵的财富中分享自己的一份。”

  正是在这样的太平盛世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凭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强有力的手腕积累起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两万亿克朗相当于两万亿美元,我很怀疑这个数字,想想吧苹果公司才值几个钱),不仅如此,他还极富音乐修养,当时众多知名音乐家是他的座上宾,婚姻美满(妻子是个富商的女儿),女儿成群(他一共生育了九个孩子,其中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老幺),维特根斯坦家的每个孩子可以说都是嘴里含着金钥匙来到这个世上的,但这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

  卡尔·维特根斯坦的五个儿子中,有两个死于自杀,一个失踪(也有人怀疑是自杀),四个女儿中,一个早夭,一个做了一辈子老处女,一个性冷淡,一个才智平庸却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度过了一生。亚力山大·沃的《维特根斯坦之家》把卡尔·维特根斯坦几个孩子的不幸归于父亲的强悍霸道、母亲的懦弱心软或者家族遗传,显然缺乏说服力。

  在卡尔·维特根斯坦的两个儿子中,只有保罗·维特根斯坦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勉强算是寿终正寝,但他们的一生绝对算不上是幸福的。

  保罗·维特根斯坦的故事如果写成传记,绝对算得上励志大片,从小生活在两个哥哥自杀的阴影下,并不被父母及兄弟姐妹看好音乐才能,被父亲寄以厚望传承家族产业,在“一战”中失去了右臂,差一点死于战俘营,完成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与坚强的意志,成了一个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而且不顾家人的反对追求自己的爱情,虽然老了之后,艺术上不免走下坡路,但他像他那个伟大的哲学家弟弟一样,给维特根斯坦家族带来了荣耀。

  而保罗·维特根斯坦的弟弟——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日后写出让罗素头痛的《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并被其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的大哲学家,小的时候并没有显示出太多天才的秉性,却与他曾经的同窗希特勒被老师认为学习成绩“让人担忧”。

  在踏上哲学之路之前,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曾经与薜定谔擦肩而过,在曼彻斯特大学研究推进器,并因对推进器的改进获得专利。在哲学之路上,罗素无疑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伯乐与引路人,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很快发现自己在剑桥“基督一般的存在了”。

  不像毛姆《刀锋》里的拉里,转了一大圈才甘愿去做了一个汽车修理工,少年成名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就去做了园丁、小学老师,做了很多年哲学教授之后,又甘愿去做了一个卑微的医院护理工,这一切可能用一句“淡泊名利”是解释不通的,也许《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会有答案,但可能没几个人能看懂。

  关于毛姆《刀锋》中的主人公拉里是不是以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历来争论不休,但细细比较,拉里与维特根斯坦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富二代,都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曾散尽千金,最终都甘愿做一个小小的社会角色。当然,他们的不同之处与他们的相似之处一样多。

  在《刀锋》中,拉里一直在寻找终极问题的终极答案,但对于维特根斯坦,这似乎不是问题。维特根斯坦在他的《逻辑哲学论》中这样说:“如果我们不把永恒性理解为时间的无限延续,而理解为无时间性,那么此刻活着的人,也就永恒地活着。”他在他的笔记中又这样说:“对当下的生命而言,没有死亡。”很显然困扰着维特根斯坦的是别的问题,正是对这些困扰的超越企图让维特根斯坦走上了哲学之路、成为与众不同的哲学家。而维特根斯坦的困扰的渊源,亚力山大·沃的《维特根斯坦之家》或许提供了部分答案。

  1951年春的某一天,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死前告诉他的朋友:“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回望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一生,回望早年父亲的压迫、困扰一生的自杀阴影,他与哥哥姐妹的不和,很难相信他体验到的一生是美好的。尼采说,有些人死得太早,而有些人又死的太晩,人最重要的是“死逢其时”,我个人觉得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认为自己是“死逢其时”,从这个意义上,他认为自己度过了美好的一生并没有错。

  ………………

  发表于2015年元月12日《上海壹周》

  《维特根斯坦之家》读后感(五):一个时代的维特根斯坦们

  “维特根斯坦”似乎理所当然的等于语言哲学的开创者、被誉为“哲学终结者”的那位天才哲学家,但冲着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而看这本《维特根斯坦之家》的读者起初或许会感到失望,好比影迷为了某个偶像去看一部电影,却发现偶像不过是嘉宾客串。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光芒实在太过闪耀,就像那颗闪亮的北极星,于是亚历山大•沃用这本《维特根斯坦之家》带领读者调整焦距,欣赏整个小熊星座——奥地利显赫一时的维特根斯坦家族的璀璨。

  这是个富可敌国令世人艳羡的家族。位于维也纳林阴巷子的维特根斯坦宫邸奢华富丽,出于主人独特的癖好,每个主要房间的盥洗室的龙头和水池都镶着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个家族的财富“被估算为两万亿克朗,二战后,这些钱同额的美元等值”。德奥合并后,正是这样的巨额财富引起了帝国的觊觎,使得这个家族在战争中岌岌可危,但也是财富,使得原本被划为犹太人的维特根斯坦们得以在反犹战争中死里逃生。

  这也是个充满艺术和怪才的家族。勃拉姆斯、施特劳斯都曾参与这个家族举办的有一流水准的私人音乐会。家族成员的藏品包括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等音乐家的极为珍贵的作曲手稿,也有高更、毕加索、柯罗等巨匠的画作。家族财富的奠基者卡尔从酒吧服务生变成奥地利钢铁巨头的经历已不无传奇。他那最为著名的哲学家儿子路德维希除了写出让罗素和弗雷格也难理解的哲学作品外,还干过制造发动机、设计房子、到乡村小学教书、到医院做护理工、放弃巨额财富等常人难以理解之事。而在战争中损失右臂的保罗终于成为名噪一时的左手钢琴演奏家。此外,数字和音乐天才,四岁时便能从汽笛单调中分辨因“多普勒”效应而出现的四分之一降音的汉斯因早逝不为人知。

  这更是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家族。巨额的财富似乎并没有给维特根斯坦们带来幸福。个性的对抗、紧张的家庭氛围、遗传疾病、战争阴影使这部家族传记读来沉重压抑。赫尔梅娜以处女之身孤独终老,弗洛伊德似乎也没能解决她的问题;青年鲁道夫、汉斯、康拉德接连自杀;路德维稀和保罗双双死于前列腺癌;海伦那和她的女儿皆死于癌症;最强干心性最为正常的格蕾特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不幸福;鲁道夫、汉斯、路德维希都在同性恋的泥潭中挣扎。。。。

  或许因为已有一部《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珠玉在前,《维特根斯坦之家》的作者明显将笔墨更多着眼于路德维希的哥哥――保罗这个左手演奏家身上。独臂保罗的贵族气质、独特才华、敏感尖锐、刚毅坚持不啻为维特根斯坦家族特征的最佳代言。他与他的兄弟姐妹们合奏出一曲融合音乐、艺术、财富、怪才的交响乐穿越两次世界大战的枪炮声,久久回响在维也纳的上空,诉说着一个光荣家族在一个时代中的沉浮兴衰。

  《维特根斯坦之家》读后感(六):犹太问题与维特根斯坦家族——摘自《外滩画报》

  犹太问题与维特根斯坦家族

  文:徐兆正 编辑:程晓筠

  人类问题、犹太人问题与维特根斯坦家族的问题是一个逐层涵盖而大小不同的同心圆。最大的那个圆代表人类问题,犹太人问题因意指等级制度的极端表现而介于两者之间,维特根斯坦之家则是最小同时也是最清晰的小圆,它体现了德(奥)犹太人由于同化程度之彻底(无论主动与否)所导致的处境。(图:维特根斯坦家族内部,尽管他们都是在天主教的环境中被洗礼教养大的,但当希特勒上台后,只能接受《纽伦堡法案》中规定的“完全的犹太人”的分类)

  亚历山大·沃(Alexander Waugh)教授的《维特根斯坦之家》(The House of Wittgenstein:A Family at War)一书让我很感兴趣的一点是这个家族与犹太人的渊源,换句话说,这个家族在犹太人问题上前后态度的改变,以及促使改变发生的因由。我觉得这是历史开的玩笑,虽然这个玩笑一点也不好笑,倒是由此印证了斯密什(Steven B.smith)对人类问题所作的界定:“用纯粹的社会或政治术语来说,它呈现为普遍的救赎承诺与特殊恩宠的身份认同之间的冲突。”本书可作为这一界定的详细注脚,而且作者对 1920-30 年代的“反犹主义”无疑有着极为清晰的认识:在德国未曾吞并奥地利,甚至希特勒尚未掌权之前,前一种形式的反犹主义——“作为泛泛的玩笑或抱怨的反犹主义”决非个案,而“中世纪宗教法庭式的反犹主义和纳粹灭绝集中营式的反犹主义”正源出于此。

  维特根斯坦家族对犹太人的态度正是在这种普遍反犹的情绪里孕育出来的。作者列举了路德维希——我们熟知的哲学家——的前代人与同辈人对犹太人的态度,它们都呈现出了惊人的一致,而此间以路德维希父亲卡尔的话最具代表性:“关乎荣誉之事,无需过问犹太人。”作者还引用了路德维希在日记里记下的一个梦:一个犹太司机拿机枪扫射,杀死了一个骑自行车的过路人和一个年轻而貌丑的姑娘。路德维希自忖道:“在所有有伤风化的事中都必定有犹太人吗?”是某个时代的思想局限吗?——如果我们这样解读——那么犹太人的问题最终成为人类历史最黑暗的一个符号,便不过是此种局限的极端表现。

  但果真如此吗?我是说局限的意涵是否只存在于某个时代,而不是永远?至少在此一语境,局限的内容是等级制度的思想。如果我们熟悉柏拉图在《国家篇》中对人的属性所作的真金白银的比喻,恐怕便不会这么乐观:它始终存在。倘若再纵览等级思想的发展轨迹,我们甚至将发现柏拉图特意赦免的那一层例外与宽容在后世都被省略掉了。犹太问题的特殊性即呈现于此:他们成为一类无法被更换、世代相袭的“铜铁之人”。

  塔杜施·博罗夫斯基在《在我们奥斯维辛》(九封信)里对柏拉图有所攻击,其来有自。除此以外,他还写道:“我们对伊特拉斯坎人被灭族,迦太基文明的毁灭胡言乱语,对背叛、欺骗与掠夺歌功颂德。还有那罗马法律!没错,今天的世界上也有这样的法治!如果德国人赢了战争,世人又会了解我们什么?我们会被历史遗忘,淹没在诗人、法学家、哲学家和教士的声音中。他们会创造美、美德与真相,但只属于他们。他们会创立新的宗教。”这真是切实的沉痛之语,犹太人于三十年代的处境几乎尽在言中。

  按照斯密什在《阅读施特劳斯》一书中关于人类问题的定义,于前一方面(普遍的救赎承诺)来说,施特劳斯曾现实地将犹太人及其命运反向阐释为“救赎缺席之活生生的证据”,于后一方面(特殊恩宠的身份认同)而言,人类问题则历史地表现在犹太人漫长的流散漂泊与边缘化的生存经验中。犹太人既渴望得到同化,又主张异族分离,这种张力几近贯穿了这一民族的整个历史。也可以说,这就是他们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如果我们参考一下列奥·施特劳斯的意见——他毫不讳言地将犹太人问题比作人类问题最具意味的象征符号(虽然也是最黑暗的符号)——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维特根斯坦家族在三十年代的遭遇。后者经由亚历山大·沃教授在《维特根斯坦之家》一书里有所指明,但我们不妨进一步地加以抽丝剥茧。

  首先,作者在书里介绍了德奥合并之初的情况:“据说有大约 500 名犹太人自杀。更多的犹太人逃往国外;但大部分人拒绝相信,被 1935 年的《纽伦堡法案》视为神圣的反犹太人法,竟能在维也纳这样犹太人有着如此盘根错节关系的城市实行。他们认为,或迟或早,纳粹将放下他们的法规,转而关注更迫切的事。”大部分人之所以拒绝相信,是因为他们对“文明人性的虚幻替代品”有着更多的信任。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显而易见地对人性过少的了解。——1938 年,希特勒在一次午餐会上对希姆莱与采茨勒上校说:“对我来说,却只限于告诉他们必须离开。如果他们在迁移途中欢呼雀跃,我也不能做什么。但要是他们拒绝主动离开,除了将之灭绝外我看不出有什么别的解决方案。”

  由于自愿离开的犹太人还是太少,灾难就此落在这批不情愿迁移的犹太人身上。转折起于下面的情节:“三月末的一天早晨,保罗来到赫尔梅娜的房间,带着因恐惧而煞白的脸色对她说:‘我们被当作犹太人了!’他和姐姐以及他们的亲戚们突然而始料未及地发现,他们也成了新成立的纳粹党政府的所有反犹太人管制和禁令的对象。”(P273-274)

  希特勒政权的癫狂之处在于:他们要遍查居住在其管辖范围内的任何人的谱系,作者在这本书里告诉了我们《纽伦堡法案》的具体规定:任何一个系出于至少三个犹太(外)祖父母的人,或者出身于两个犹太(外)祖父母,但他们自己在 1935 年 9 月 15 日当天或之后和犹太人或犹太团体中的成员结婚的人,都必须被界定为犹太人。前文已经提及,犹太人在维也纳的关系是盘根错节的,而推行这样的规定,首先难堪的便是对此一规定之合理性未作任何异议的人:

  陆军元帅埃哈德·米尔希发现自己的父亲是犹太人,于是他强迫自己的母亲签写了一份声明,发誓说他真正的父亲是雅利安人卡尔·鲍尔;“华尔兹之王”约翰·施特劳斯被发现有犹太人血统,检查者为了避免麻烦干脆将他从登记簿中抹去;理查德·瓦格纳的妻子和洛伦佐·达·彭特被发现系出犹太人,检察官为了让希特勒与作曲家的孙女继续去享受拜罗伊特的瓦格纳音乐节,也做出了同样安排。这样啼笑皆非的例子数不胜数,作者后来干脆以这样一句结束穷举:“纳粹党内的很多积极分子邯郸梦醒,发现自己依照《纽伦堡法案》也成了犹太人。”(P276)

  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玩笑”,便意指这件事。反犹主义首先戕害的就是那些对此坚信不疑的反犹分子。任何形式的反犹主义都必然相通,它们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局限的程度。反观维特根斯坦家族内部,尽管他们都是在天主教的环境中被洗礼教养大的,但在保罗、路德维希他们的祖辈四人里,竟然有三个人都是犹太人。尤其值得一说的是他们的祖父赫尔曼·克里斯蒂安·维特根斯坦,尽管他“拒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嫁娶犹太人”(P178),但“根据他 1839 年的受洗证明的措辞,却是‘依照犹太教信仰受教育’。”(P277)

  于是,场景顺理成章地移至党卫军中尉库尔特·迈耶的桌前,他在仔细看过保罗与姐姐格蕾特递交的证明家族荣誉的文件后,给出了如下建议:维特根斯坦家族至少找出三位犹太(外)祖父母中的一位是雅利安人的私生子或私生女,否则就必须接受《纽伦堡法案》的规定:完全的犹太人的分类。

  倘若现在回过头来看维特根斯坦家族在希特勒上台前与《纽伦堡法案》实施后的对比,我们会有一种感同身受的苦涩:在 1920 年代,这个家族以自己不是犹太人为荣,但“在 1938 年 6 月,一个男人,他的女儿、兄弟姊妹、(外)侄子侄女和堂(表)兄弟姊妹在未来的安危全都取决于在很久以前的 1802 年的 1 月到底是谁和谁上了床”(P284)。

  行文至此,问题料已明白很多。人类问题、犹太人问题与维特根斯坦家族的问题是一个逐层涵盖而大小不同的同心圆。最大的那个圆代表人类问题,犹太人问题因意指等级制度的极端表现而介于三者之间,维特根斯坦之家则是最小同时也是最清晰的小圆,它体现了德(奥)犹太人由于同化程度之彻底(无论主动与否)所导致的处境。

  然而,我们在维特根斯坦家族内部竟找不出这同心圆藉以存在的任何根据:普遍的救赎承诺与特殊恩宠的身份认同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早已荡然无存。他们被同化的程度是如此之彻底,这既使其遗忘了流散分离的经历,也遗忘了“特殊恩宠的身份认同”的必要性。施特劳斯早已预见于此,就像他在《诺焘的犹太复国主义》这篇评论里说的那样:同化(或自愿同化)的事实带走了犹太人在“隔离生活中的自我确认”,而给予他们的则是对“文明人性的虚幻替代品”的信任。对不掺杂一点宽容成分的极端理论的信任乃至狂信,本质上都铺平了通往奴役的道路。

  (摘自《外滩画报》http://www.bundpic.com/2015/01/57214.shtml)

  《维特根斯坦之家》读后感(七):几乎接近于失去理性

  在世纪末维也纳富丽堂皇的冬宫 里生活舒适安逸的维特根斯坦家族很难说是模范家庭。家长卡尔是个残暴的独裁者和上层社会的骗子,在职业上说是个工程师。他儿子路德维希(Ludwig)曾在曼彻斯特大学进行过独创性的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研究。作为非常富有的钢铁大亨的卡尔操纵钢铁价格,榨干了工人的血汗,也榨干了胆小怕事的妻子莱奥波迪内(Leopoldine)的血汗。她曾经因为脚伤疼痛难忍而整夜睡不着觉,可不敢动弹,害怕动一下就会惊醒了脾气暴躁的丈夫。作为母亲,她细腻体贴;作为妻子,她贤惠而又神经过敏,所有的个性特征都被粗暴地抹去。

  这个家庭的成员个个身心都存在严重障碍,像个沸腾的大锅。母亲莱奥波迪内深受腿部疼痛的困扰,最后眼睛也失明了。孩子们都有问题,姐姐海伦(Helene)受到胃痉挛的困扰,姐姐玛格里特(Gretl)遭受心悸和心跳过速的折磨,曾经找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寻求治疗性冷淡的建议。姐姐海尔曼(Hermine)和杰罗姆(Jerome)都有 both had dodgy fingers的毛病,哥哥保罗(Paul)断断续续地发疯,小路德维希很难说是精神非常均衡的人。家族中几乎所有男性成员都时不时遭受无法控制的几乎接近于失去理性的程度的阵发性愤怒。

  《维特根斯坦之家》读后感(八):关于“维特根斯坦”,我们是否可以谈点别的

  一提到维特根斯坦,我们作为普通读者所能联想到的必然是那位相貌英俊、表情严肃、举止怪异的二十世纪哲学大师,如果你碰巧是位哲学爱好者,一定会明白没有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就好像没有了莫奈的印象派,“维特根斯坦”毫无疑问就是一个绝对的哲学能指。然而,就如同电影《巴别塔》所展现的一样:生活是一张网,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结,你是自己这出戏当之无愧的主角,但你生活中的配角也会在各自的生活里担纲主演。维特根斯坦,不只是哲学家路德维希一个人的名号,它同时也是世纪末的维也纳一个显赫家族的名号,关于这个家族,除了哲学,我们或许还可以谈点别的。

  也许在蒙克的著名传记《维特根斯坦:天才之为责任》中,这个家族的成员们都只是跑龙套的,但事实上,他们也都有着注定不平凡的人生,因为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而这一切多亏了卡尔·维特根斯坦,那位哲学家的父亲。他为子孙创建了一个巨大的工业帝国,包括为数众多的钢铁公司、轧钢厂,以及遍布全国的煤矿、金属矿,除此之外,“他至少在三个大型银行和一个军火公司的董事会中占有席位”。畅销书《货币战争》曾把卡尔·维特根斯坦看做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奥地利的代理人,就好像在美国担当代理人的洛克菲勒一样。这无疑是小道流传的八卦,但是他的朋友,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能在死后享受大量传记制造的闪耀光环,作为哈布斯堡王朝的钢铁巨头,卡尔为什么不能让“维特根斯坦”成为欧洲巨贾的象征符号呢?他的表兄卡尔·门戈曾说,一战前,卡尔的财富“被估算为两亿克朗——二战后,这些钱至少和同额的美元等值”。不过,正如《维特根斯坦之家》中所说,“这些数字也没什么意义,不如就说他富可敌国”。但这些历史仿佛都已经在历史的滔滔江水中湮没无闻。

  也许,维特根斯坦之所以没能被当作财富符号流传于世,除了被那位哲学家的耀眼光芒掩盖之外,主要原因在于卡尔缺乏商业头脑的败家子嗣们未能守住这庞大的家产。正如此书英文版书名“A Family at War”所暗示的那样,这个流淌着犹太血液的家族在震荡整个欧洲的两次战争的洗礼之后,泼天的财富已经烟消云散。政府为了还债,把印钞机开足了马力,奥地利克朗随之贬值16倍。到了1922年,纸币已经一文不值,“而消费品价格比战前水平高出了14000倍”。更不用说等到二战,虽然早几代人就开始信奉天主教,但受到罪恶的犹太血缘的牵连,维特根斯坦家族的成员们,为了在纳粹血流成河的虎口中活下来,将存于瑞士的最后一笔巨额财产提前解冻并将其中大部分都无偿捐给了希特勒——这位路德维希在林茨郊区读书时的同学,据说他们家捐出的黄金“比德国人在一年后攫获的捷克国家黄金储备的十分之一还要多”。

  当然了,用一连串让人咋舌的数字或沉甸甸的黄金来计算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奢华简直可以说是粗鄙和庸俗的,我用键盘敲下这些文字时都仿佛听见了他们嗤之以鼻的冷笑。因为,随便哪一个上流社会的家族都拥有价值难以计量的艺术品收藏,更何况那样一群对艺术极端痴迷的维特根斯坦们。读过蒙克所作传记的人都知道,监狱中的路德维希曾在与一个被囚的画家聊天时提到:艺术大师克里姆特为他的姐姐(当时即将结婚的格雷特)创作了一幅肖像画,但读完《维特根斯坦之家》后你会知道,后者居然因为不满意于对她嘴唇的处理而将这大师之作束之高阁。更不消说,大量的乐谱手稿被收藏于维特根斯坦家族在维也纳的三处宅邸中。这些都被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称之为“文化资本”,是我们这些着眼于“经济资本”的鄙俗经济人(Homo Economicus)所难以计量的隐性财富。卡尔及妻子都是狂热的音乐爱好者,他们会在私家音乐厅的阴暗处一起弹奏最爱的巴赫、贝多芬或勃拉姆斯,也会经常在这个音乐厅中举办家庭音乐会,座上宾客包括一连串教科书上的神圣名字:勃拉姆斯、理查·施特劳斯、勋伯格和古斯塔夫·马勒。这样的华丽阵容绝不是暴发户数着金币就能堆砌出来的,对音乐的崇敬几乎是维特根斯坦家族的隐性基因,卡尔的表兄是著名的小提琴家约阿希姆,门德尔松的学生,而路德维希的亲哥哥保罗则是一名享誉世界的左臂钢琴家。

  保罗可以说是另一位有资格成为传记主角的“维特根斯坦”,他在一战中失去了自己的右手,靠着惊人的毅力学会独自穿衣、切肉、削苹果、游泳、骑马,办到这一切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已经令人敬佩,但他仍然不满足于仅仅是生存下来,他开始拼命练习左手演奏钢琴的技巧,并且邀请家族共同的好友,盲人作曲家拉伯(曾是勋伯格的老师)为其创作左手演奏曲目。正如保罗自己所说:“如果我不能从一条线路到达峰顶,我就会撤下来,从另一侧重新开始”,凭借着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他终于在大师云集的维也纳拥有了立足之地。当然,他的成功原因并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正如亚历山大·沃所揭示的那样,听众不是出于欣赏音乐才慷慨解囊,“而是为了一睹奇观,就好像他是什么兜售叫卖的魔术师或游乐场的展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路德维希根本不忍参加哥哥的公开音乐会。”另外,巨额的家族财富也为保罗的成名助力不少,动则几千美金的酬劳打动了许多作曲家为之创作左手演奏的曲目,这其中甚至包括赫赫有名的理查德·施特劳斯和拉威尔。当然了,美金作为酬劳相比于他感谢拉伯的礼物则显得不值一哂,那份礼物据说是贝多芬的一缕头发。但是,随着二战的到来,逃脱魔爪的保罗来到了美国,时光荏苒,他渐渐变成一个被人遗忘的演奏者和大学教师,也许正如作曲家普罗科耶夫所说:“我没看出他的左手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可能是他的不幸最终变成了幸事”。一切的一切曾经那么风起云涌,但终究归于平淡。

  造物主一定是一位优秀的剧本作者,所以福楼拜才会叫我们去细节中寻找上帝。在很早的时候,他就为整个家族埋下了暗示衰败的伏笔。路德维希的两个哥哥鲁道夫和汉斯都死于自杀,家族本身的问题暴露无遗。鲁道夫曾向一个慈善组织坦言自己有着同性恋的“变态倾向”,最终不堪舆论压力而吞服了氰化钾。据说也是公认同性恋的汉斯,拥有一颗惊人的数学头脑,还被马勒的老师、维也纳音乐学院的教授爱泼斯坦称为音乐天才,不过其宿命则是离家出走和殒命他乡。所幸的是,一直徘徊于自杀边缘的路德维希,找到了毕生的志业所在,也所幸他的导师们罗素、摩尔选择忍受了他的狂躁和神经质,这才为维特根斯坦家族保留了唯一一颗最终闪耀的星。但是,狡黠的上帝最终也不忘通过学者巴特利三世之口告诉世人:路德维希也是个同性恋!我一直在揣度来自天堂的圣意,最终了悟:路德维希的罪过在于企图用他的语言哲学重建巴别塔,为了不让这基因贻害后世,他成了同性恋。写来写去才发现,关于维特根斯坦,也许终究只能讨论哲学才足够严肃。

  附录:书中提及维特根斯坦家族所藏音乐手稿、艺术品清单

  一、音乐手稿

  1.巴赫,康塔塔(《我的灵魂》)

  2.贝多芬,第109号钢琴奏鸣曲

  3.贝多芬,第130号四重奏的谐谑曲

  4.贝多芬,《A大调大提琴奏鸣曲》

  5.歌曲《来自远方的歌谣》(Lied aus der Ferne)

  6.19封贝多芬的亲笔书信

  7.海顿,第90号C大调交响曲

  8.莫扎特,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9.莫扎特,两部钢琴协奏曲(K238,K476)

  10.莫扎特,《小夜曲》(K361)

  11.莫扎特,《C大调弦乐五重奏》(K515)

  12.莫扎特的一部回旋曲

  13.舒伯特的六首歌曲(包括著名的《鳟鱼》)和一部钢琴二重奏鸣曲

  14.舒伯特信札若干

  15.瓦格纳,《女武神》的一系列草稿

  16.布鲁克纳和瓦格纳亲手书写的交响曲

  17.勃拉姆斯,《亨德尔主题变奏》和两个版本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

  18.勃拉姆斯,《钢琴四重奏》

  19.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手稿

  20.一部韦伯的五重奏

  21.兴德米特,《有管弦乐队的钢琴音乐》

  二、绘画

  1.克里姆特,《格雷特肖像》,目前被悬挂于慕尼黑新绘画陈列馆

  2.莫奈,《保罗夫人》,现藏于哈佛的福格艺术博物馆

  3.乔瓦尼·塞冈蒂尼,《恶之源》【卡尔1898年买自极其成功的分离派展览】

  4.毕加索,《狗》

  5.柯罗作品(具体未知)

  6.高更,《大提琴家》

  7.马蒂斯,《静物画》

  8.图卢兹·劳特雷克,《戴玫瑰结的妇女》

  9.莫迪里阿尼,《戴项链的妇女》【2007年5月,此作品姐妹画作《戴绿色项链的妇女》拍卖行估价120到160万美元】

  三、其他

  1.1929年春,格雷特在维也纳昆德曼街的新居,部分由路德维希设计。【一直遭到拆毁的威胁,最后建筑爱好者们挽救了它,如今成为保加利亚文化学院维也纳分院所在地】

  2.16世纪哥白林挂毯

  3.一把1716年造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

  4一把出自安东尼厄斯和希罗尼姆斯·阿玛提之手的中提琴,2002年4月15日年这件乐器被马霍琴行估价为180万美元

  5.一把出自瓜达尼尼的小提琴

  6.一把出自鲁杰里(Rugieri)的大提琴

  7.一面二十英尺高的北京乌木漆器屏风

  8.一尊古罗马雕塑

  9.雅典花瓶

  10.若干唐宋元明时期的陶马和装饰品

  此文部分内容已发表于《北京日报》

  《维特根斯坦之家》读后感(九):那折磨人的矛盾

  遭受误解也许是现代哲学家不可避免的命运。在这个远离哲学的时代,哲学家的形象往往被简化为两种极端的形象:要么是认为他们过着高深莫测的精神生活而偶像化,要么则将他们迥异于常人的现实生活片段戏剧化——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则两者兼具。人们常常在无意中假定哲学家的思考与生活可以分开来看,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那本著名的传记《天才之为责任》中,瑞•蒙克曾这样写道,对维特根斯坦来说,“哲学思考始于‘折磨人的矛盾’(而非罗素式的对确定知识的渴求);其目标总是解决那些矛盾,用清晰取代混乱”。通读这本《维特根斯坦之家》的人或许都会发现,这种激发了他思考的“折磨人的矛盾”,或许不仅是指某些哲学问题,而是充斥在他的生活之中,并且是他们家族性的特征。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A Family at War(交战中的家庭)精确地表达了这个家庭的悲剧:虽然世人常津津乐道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放弃巨额遗产去从事哲学的故事,但或许可以说,这种家庭成员之间相爱但又相互伤害、那种难以缓解的冷淡与难以弥合的裂缝,才是他们从家族继承的最大遗产。为了自己个人的尊严和自由,疏远家庭对他们而言是可取的选择。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他们彼此之间其实非常相似。

  像卡夫卡的父亲一样,这个家族的族长卡尔既是一个成功的实业家,也是一个专断的家长,坚持不让孩子们追求属于自己的兴趣,给他们施加的出人头地的压力,促成了“他们所有五个人身上那种神经性和自毁的张力”。孩子们像母亲一样,不敢在他面前表现出与自己年龄相称的生命活力。当长子鲁道夫因同性恋而自杀后,他决意禁止家里人再提起他,从而在家里造成一种不堪忍受的氛围;次子库尔特则好似秉承着“内在于己的对生命的厌恶”。维特根斯坦家的孩子都自小玩伴稀少,在他人而言轻而易举的人际关系维护,对他们来说则从来是一生都需要不断努力的艰难使命。但父亲遗留下来的财产毕竟也有好处——至少可以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去追求各自的精神需求。

  在所有孩子中,最知名的显然是后来成为哲学家的幼弟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以往关于他的传记和传说中,往往将他的哥哥姐姐们都描绘成继承了巨额遗产、但完全不理解弟弟精神追求的庸人,但在这里,姐姐赫敏和哥哥保罗同样被施予浓墨重彩;而且应该说,他们之间的相似性多于差异。悲剧性的是:正是他们之间的这种相似性,使得他们彼此隔阂。用书中的话说,“维特根斯坦一家不论在什么话题——艺术、音乐、书籍、钱财、个人计划——上都不能和睦相处,还不能归咎于政治原因。他们总是能找到争吵的借口,而且当五个兄弟姐妹齐集时,事态最难驾驭。”哥哥保罗是如此敏感,有时夜间练琴时会突然停下来,冲到隔壁,对弟弟路德维希叫喊:“你在房间的时候,我弹不下去,我感到你的怀疑从门下渗进来了。”他们在彼此的领域都取得了很高成就,也彼此思念,但却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间都不曾再见上一面。姐姐赫敏以其犀利的洞察写道,保罗和自杀如此之近,以致“他也许只是出于意外才依然活在世上并终于和生活达成和解”——这句话,其实大概也可以描述那位哲学家弟弟。

  维特根斯坦兄弟的另一共通之处是他们对传记的怀疑,保罗生平即使对家人也会掩藏起自己的踪迹(其外甥回忆,“他过着两种或三种生活,而我们家人只知道一种”),并表示:“关于我弟弟的传记,我真的认为,路德维希会拒绝任何传记。因为传记总有失慎重。不慎重而作的传记没什么价值。但既然所有非凡的人都必须有人为之作传,我想我弟弟也会遭此同等的侮辱。可不论怎样,比起错误的甚或更糟的愚蠢的谣传,实事求是最好不过了。”路德维希则每每痛苦地意识到别人会误解自己的思想,因为他觉得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并未说出来的那部分内容。然而,借用马克•吐温自传里的话说,“一个人的内心生活是不可言说的”,对后人而言,我们只能通过尽量本真而细致的还原来接近那些过往的伟大心灵。据1991年的一项统计,已有至少5868种研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书籍或文章——他实在已被谈论得足够多了。他的生平生活则通常被认为相当平淡。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复原这位哲学家的生活,仍然很有助于我们理解他思想的由来。

  作家Jeffrey Braithwaite在谈到撰写人物传记的过程时形容,这就好像“拖网装满鱼后,传记作者把网拉上来,进行挑选和分类,不好的扔掉,好的贮存起来,最后切成鱼片出售。”的确,像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家族,多半会留下庞大的文献材料,但仅仅是挑选分类还不够,因为某些最重要的东西也许从未落在纸上。从这一意义上说,传记作者不能、也不可能只是陈述事实,他总得重新排列那些过往的事,并通过自己的想像来接触那些活过的人,就像是赋予他们一次重生的机会来讲述自我。尤其是书写维特根斯坦家族这样特殊的心灵时,作者与笔下人物的精神交流,那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

  家族传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和意义。最常见是一种微观史的视角,即如以赛亚•伯林曾说过的那样:“所有伟大的公众人物生活都与其时代密不可分,一本传记如果不同时是一本史书,注定是要失败的。”周锡瑞的《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便是这种史学家的写法:它将一个家族置身于一个时代的背景下,再从这个家族来折射时代的变迁,使其经历具备了某种史料性的价值。当这以自传回忆的方式呈现时,还能展示出特殊的内心感受,尽管也许会丧失某些客观性而显得过分私人化,一如钱理群的《我的家庭回忆录》。维特根斯坦家族自然也是自身所处时代的缩影,虽然他们位居社会顶层,但在两次大战中的遭遇、生活中的痛苦挣扎,都具有某种典型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经历过那一时期的家族,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都深受“折磨人的矛盾”之苦。也正是因此,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思考切中了现代智识生活的核心。

  如果说大多数社会科学都是从人的共性来论述个性的话,那么传记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从个体的人来窥见某一时代的共性。中国传统的正史以纪传体为体例,并非无由——只不过这到后来流于对死者致敬并作出盖棺论定,由此而起到某种社会作用,其现代范式就是把传主视为某种具有榜样力量的人物典型。相比而言,《维特根斯坦之家》这样的西方现代传记,则或许可以称之为“个人主义传记”,它所在意的是呈现每个人的个性及其存在,仿佛那都是一个个有别于任何造物的独特生命。这一点在所谓“心理传记”中展现得最为明显,一切都是为了剖析和呈现传主这一个体的特质。《维特根斯坦之家》所着意的,也是呈现家族群像中的每个个体,那与其说是一种历史书写,倒不如说是文学刻画——不过,在这样的作品中,这两者的区分或许也已不那么重要了。

  ----------------------------------------------------------

  勘误:

  .21:卡尔的财富“被估算为两万亿克朗——二战后,这些钱至少和同额的美元等值”:按,美国直到1971年,GDP才突破1万亿美元,若说卡尔•维特根斯坦如此富可敌国,几乎是不可能的,怀疑这里的数字加大了一千倍,20亿美元还较为合理可信

  .144:译注:原书此处是查尔斯一世,似有误,奥匈帝国末代皇帝一般均称卡尔一世(1887-1922):按,这一译注是多余的,英文的Charles就源出德文的Karl,正如德语的Wilhelm对应于英语的William

  .365:希尔德•维特根斯坦活到2001年3月:扉页的家族简表上则是1961年

  .365:买家是一个名叫Ng的中国企业家,他凭借把巨无霸汉堡引介给香港人而发了财:按,此人即Daniel Ng Yat-chiu,伍日照,他1975年将麦当劳引入香港

  《维特根斯坦之家》读后感(十):哈布斯堡王朝的荣誉是自己的道德和公民义务

  “1914年的奥匈军队无论装备还是训练都很差,士兵的战斗力和身体素质都没准备,但是他们却狂热地渴望战斗。士兵们求战心切的情绪蔓延开来,马上导致了许多严重的错误。在交战开始后前几天,他们就打下己方三架飞机,上面不得不再三下令说,不许向飞机开火。8月20日,在亚洛斯拉维斯,两个并行的奥地利骑兵师突然转向,开始互攻。”(P90-91)

  其次,维特根斯坦宫殿里的成员并不都如保罗或路德维希那样具备先见之明。他们的姐姐格蕾特代表了奥地利大部分国民的意见,凭信这场藏匿许久的冲突将创造利益。再者,对战局的估计也并不在先见之中,换言之,人们都“坚信捍卫哈布斯堡王朝的荣誉是自己的道德和公民义务”。因此,战争若无法避免,其合理性就是自明的。

  1915年4月26日,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大姐赫尔梅娜开始为他的弟弟库尔特在美国逗留而焦急。她写信给最小的弟弟路德维希说:“如果每个人都挺身而出并遭受了痛苦,唯独他没有,那他未来的日子不会好过。他会感到自己似乎被永久地贬值了。”赫尔梅娜的意见则代表了更为广泛的一种心理:既然开战是合理的,那么逃避或不参战在某种意义上都将是耻辱。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维特根斯坦之家经典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lizhiwenzhang/279962.html

推荐访问:维特根斯坦传 维特根斯坦简介

励志名言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TFBOYS名言大全 下一篇:5分钟短片刷爆朋友圈:谁不是一边失望,一边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