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经典影评10篇

2017-06-10 励志名言 阅读: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经典影评10篇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是一部由James Macdonald执导,艾美达·斯丹顿 / 康勒斯·希尔 / 伊莫琴·普茨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影评(一):一些笔记和想法

  今天偷闲,从公司的图纸堆中溜出来,在UCCA打卡了。虽然坐第三排看得头很累,但是觉得剧真的不错。之前豹老师没有推荐错。赶紧把笔记整理整理记下来。

  :UCCA的黑匣子效果并不好,不如找我司给重新做做建筑设计和声学设计啊。。。

降下又升起的月亮。

  剧里面隐喻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争执有两轮。第一轮是采花的男主和偷情的女主的目击矛盾;第二轮是针对男主的见闻,在地中海月亮居然可以降了又升起来。这件事本事就是很荒谬的,然而我一直觉得在隐喻什么。它可能隐喻女二的肚子,也可能在说某种事物的幻灭与之后的新生。

一个美国梦

  无疑男二是美国梦的具象体现,年轻有为,天才而有好看,而且还是学生物的。六十年代的生物大概不像现在这样,对比历史一定是科技感强烈的专业。如果不是片头的采访,我是不会想到这种映射的。但是既然把美国梦带进来深挖,就会发现一个人受过良好教育,来到一个新的地方谋一个教职,有一番雄心壮志,甚至在撕下伪装之后还能嘲讽前辈一事无成,应当是非常骄傲的。然后其实男一年轻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甚至夫人是校长的女儿而不仅仅是一个钱袋子。这样的美国梦远景似乎很快就可以靠奋斗(教职工的太太们、学术上的精进)出来了。然而前车之鉴毕竟在眼前,不知道男二看到了有什么想法。但是永远不要去嘲笑一个迷失在宏大时代叙事中的人。渺小的人嘲笑渺小的人感觉很可笑。

两个不在场的人

  剧中出现了两个不在场的人,一个爹一个儿子。爹的影响力实实在在,永远在影响这个学校,玛莎一家以及整个剧中人。男主的小说流产、一事无成不得不说是爹的影响。而第三幕女主的独白更是说明了他的存在(没想到女主这时候把他也比作红眼白老鼠,心理变化十分有趣。)而儿子虽然属于妄想产物,也从夫妻两人秘密中走出来,影响了四个人。本来儿子是夫妻秘密,但是如果保守一个喜悦二十一年而不分享,我想我是做不到的。

现实与幻想的背景故事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男主讲的故事是不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女主是不是有个很有钱的继母。甚至很难说四个游戏“羞辱男主”“激怒客人”“干翻女主”“抚养孩子”是不是真实发生过。这些背景故事只能靠猜。这种对立二元而又界限模糊的意象也是很常见的。

圣经梗

  圣经梗多且有趣,甚至好多都抓不到。我记下来的两例一个是男主讲故事的时候,说他小时候经历了布匿战争。这显然是在埋梗(满场观众只有我笑了,我一度认为是我想多……)。在联想到他们住的地方叫新迦太基,不得不说这个隐喻十分巧妙。毕竟经过了布匿战争,迦太基注定是要毁灭的。另外一例就是男一对男二说,你觉得在新迦太基这儿你会很快活吗,之前列了好几个地名(伊利里亚、蛾摩拉等),都在圣经里面出现过。再回想一开头的垃圾场的对话,有一种写了判词的意思。

假孕

  假孕这一节我一直没看懂。难道是真的假孕吗?可能是真的怀孕了又流产了吗?因为反复强调女二是瘪屁股,是不是说她不能生育呢?还是说男二有点性能力不足(从偷情后的表现来看)导致不能生育呢?这个问题我想要看原文。不过戏剧的暗示就是两对夫妇都不能生育了。

  一个在疯狂叫嚣对我多关心一点的千金小姐,和一团棉花在旁边读“西方世界被联盟和道德拖累必将沉沦”的历史学家,构成了对宏大叙事的疯狂锤击。 想必是宣布了美国梦这一蓝图缺陷的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影评(二):我不确定游戏的规则

  深夜两点,乔治和玛莎从酒会上回到家里,仍要招待另一位夫妻,他们刚刚来到学校。真是一堆垃圾,玛莎不停追问着丈夫乔治,这句话究竟出自哪一部电影。

  荒诞的基调已然定下,还有就是从头至尾的揭露与谩骂,如一把犀利的刀子,刺穿假面,将人性中最不堪的隐秘一点点挑出来,遍体鳞伤。

  正如那句台词所说,层层分解,剥皮拆骨,现在,让我们看看骨髓中到底有什么吧!

  对,这就是剧作家的意图,他不是让你在剧院的黑暗中享受遗憾终被弥补的感动和快慰。他要刺痛你,反抗你,冒犯你,令你混乱,坐立不安,得不到任何答案。他要逼你跳出习以为常的一切,驱除温情默默的矫饰。看啊!这才是生存本身,唯有谩骂与不堪,唯有日日深陷的折磨。华美袍下,爬满虱虫。

  从小被养父母收养的剧作家,学会了用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去审视父母的关系,包括周围的一切。这种有距离的近乎苛刻的观察方式,似乎是他之所以能够撕开假面的原因。请你不要对任何事物轻易地下结论,如果你说:我确定……,那你就输了。

难以言说的悲伤善良本身就是残酷

  羞辱男主人的第二幕,看到最后的二十分钟时,我是真的不愿再听玛莎的嘶吼与辱骂了。身为妻子,怎么能那样贬低自己的丈夫,像条疯狗!乔治拿出猎枪,瞄准玛莎:砰!一把小伞在枪口绽放,真是虚惊一场。却也恰恰符合了观众内心的期待。

  玛莎和瑞秋离开的时候,我们听到两个男人的对话。并非什么高大上的政治局势和学术问题。你的太太是个扁屁股,那就是你们还没有孩子的原因吧!卡尔说他之所以同瑞秋结婚是因为她的肚子大了起来。可当我们结完婚后,她的肚子又扁了下去。那是假装怀孕。又是毫无逻辑,毫无头绪的闲扯。有时,我真佩服剧作家,如何能把这些毫无目的的对白写下去。你分明就要听懂了其中的意思,可是,话锋一转,我又不知所云了。

  干翻女主人的游戏太过激烈,还是别玩了。那就让我们激怒客人。乔治把报复的矛头指向了卡尔和瑞秋。当众揭开瑞秋假孕的往事。瑞秋躺在卫生间的地板上喝酒。客厅里,玛莎正在勾引卡尔。突然闯进的乔治看到了一切,又唱起“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旁若无人地离开。大约是为了报复玛莎,得知她将要和卡尔上床的乔治居然说读书时间已到,自己将要开始学习。面对大喊的玛莎,乔治平静地令人不可思议。

  西方正在被不可靠的盟友拖累,不可避免地,滑入堕落深渊。

  这就是第三幕结尾时,乔治读出的书中的句子。也是我在整部剧做中感受到的政治意味。卧室里,玛莎和卡尔正自云雨。如果伦理崩坏,人人都被绑在虚假的关系中谄媚委危,整个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忽然想到布努埃尔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以超现实的方式展现着中产阶级人际关系的虚伪。我想,剧作家也是在借一对夫妻的关系,批判着看似光鲜的中产生活。记得蒂姆波顿的剪刀手爱德华中,那个被分割成几何状的社区,休整平坦的草坪,一尘不染的道路,背后是无聊至极的虚伪,那些不愁吃穿的太太们,握着水龙头,浇灌着无处宣泄的欲望。

  儿子,那个儿子,带给玛莎无限温情回忆的儿子,是否真的存在,还是乔治小说中的人物?毕竟,在乔治的小说中,儿子可以杀掉父母。为什么,乔治不可以在小说中杀掉自己的儿子?真相还是幻觉,我真的分不清楚。或许,这正是剧作家玩弄的技巧,没有答案,故意挑逗你的困惑。

  不管怎么说,儿子的死去给予玛莎致命一击。游戏真的该结束了。这场发生在凌晨两点的荒诞与谩骂,伤害与讥讽,随着熹微晨光的射入,真的该结束了。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我不确定……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我,乔治。我,乔治。

我不确定可以的

  如果你问剧作家,这场戏剧讲了什么。他只会告诉你:哦!这是场三个多小时的戏。

  碎裂的生活,真的可以重新拼贴吗?

  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名为《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弗吉尼亚·伍尔夫代表什么?意识流,荒诞?等待戈多,谁是戈多,谁在等待?

  唯一肯定的是,我们仍要在这个游戏规则不明确的世界存活。承受着看似平凡的荒诞,渴念着深夜里的谩骂,等待晨光,继续游戏,无处逃离!

  但愿你我只在戏剧中经历这样的生活。

  唯有不舒服的事物才能让你保持警惕。恐惧孕育新生!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影评(三):回来的路上写的一些话

  看完戏走出来,第一次跟朋友说我爱戏剧这四个字。从来都是调侃和自嘲一样的模仿戏剧老师着急的时候教训我们的话,“不懂戏”。但是这次四个小时,三个部分的观看过程中,当然也会像平常一样有非常多的疑问,但是看的还是非常爽。第一部分玛莎紧张的张扬和游戏,第二部分里面男性对于话语权和控制权的争夺,第三部分大家全都疲累了之后令人感动与震撼的反省与揭露。合适的剧作结构与节奏,丰富的内容与非常鲜明的人物,合理的婚姻与爱。这是为什么那么爱这部剧的原因了。 首先有一个感悟就是,关于之前看戏的时候为什么从来没有得到过今天的快感。自己分析了一下,因为我太穷了,所以每次看戏之前都会做非常充分的准备,读剧本,读原著,读剧作家其它的书。但是这次我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剧本,也对剧作家完全不了解。甚至跟傻逼一样的看了几本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书。所以其实看的过程中这个剧对我来讲是非常有新鲜感的。这种被剧本身控制的感觉其实是很爽的。我们一边寻找意义,一边被迷惑意义在某处。这种探索游戏是快感非常重要的来源之一。我曾经在回忆的时候感到迷惑过,就是我这种快感是不是有一部分因为这是影像。因为,同样是因为穷的原因,买戏票很少会买最好的位置,往往在边边角角看戏。全景的视野整体感固然比较强,但是同样会限制视角。演员的表情,应该让观众得知的信息,大部分时候我是被蒙蔽的。常常觉得沮丧,戏剧对于观众来讲,有非常明显的等级感。也是因为这个会更爱电影吧。无论在影院的哪一个角落,应该有的视点我们从来没有缺失过。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下,应该绝对是有这个原因的。其实之前我知道老师们曾经有过疑惑,我忘了曾经看过吕效平老师或者是南大的某位教授,曾经说过影像加入会毁灭戏剧。这种视点太精英了。其实我觉得,大部分的我们,连看戏的习惯都没有被培养出来,讲什么被毁不被毁呢。坐在楼上看戏跟看碟,我选择看这种质量高的碟。 然后聊一下这次的本子和人物。并不了解这次的剧作家阿尔比,但是放映之前大家介绍他的时候提到他讲过的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受益,就是“如果两三句话可以概括的剧,那么这个剧两三句话就可以写完”。自己看戏的时候是非常被这部剧中丰富的多义性打动的。从人物开始,这部剧首先给了我们两个非常鲜明的形象。懦弱衰老疲惫的中年男人,聒噪不安分的中年女人。他们的关系与地位看起来似乎也是非常的明显的,女性在家中主导,男人退让。也马上可以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找到这种关系的解释,女主人的父亲是男主人的老板。这种关系是非常稳定的。所以年轻夫妇的加入来激怒男性,在激怒过程中男性与年轻夫妇中的一对找到了事业进取的共同点。于是男性首先开始对自己看低了的客人的反击,讲出了年轻夫妻婚姻的实质。然后客人和男性产生恨意,于是和女主人在客厅公然做爱挑衅。对于女主人男性的反击是,你怎样做都好,我不在意。这件事情其实我当时没有反应过来为什么玛莎的反应那么大。一直到第三幕的时候这件事情才有了真正的解释。就是玛莎的心中其实一直在依赖他的先生的。最后一幕关于儿子抚养权的问题。这个时候触及到了他们婚姻不和睦的本质。“孩子一只手拉着你,另一只手拉着我。让我们之间有距离,不至于伤害彼此”。太美了的话了吧。但是这个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死掉了。他们两个人原本是利益维持的婚姻,因为这次共同的伤痛,为了彼此抚慰与掩盖,这个婚姻的内核是这个关于孩子的秘密。这个婚姻真正的过程,是这二位彼此安慰互相扶持产生温情的过程。这是一个由虚幻的儿子构成的婚姻,儿子是一个符号,他们借儿子来发泄对对方的不满。丈夫借儿子不回家来指责妻子的不忠,妻子借儿子与丈夫不亲近来责备丈夫事业上的失败。儿子是他们互相伤害的时候的武器,也是他们互相拥吻的理由。另外,剧中对于男性女性关系的复制在两对夫妇中其实可以看的很清楚。两组性别关系也非常有趣。关于前提中的美国梦,其实也不光这种关系之中,还有他们的资金来源,也都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另外关于玛莎和丈夫之间有没有爱情,其实我想了一下。如果儿子是他们婚姻的一个重要支点的话,那么除非这个支点被一起对抗现实取代,不然就算是他们有互相依赖的习惯,大概也是走不下去的。类似于《妞妞》中周国平跟他当时的妻子分开的原因。不用说大家这都能明白的吧。 最后是浅薄的观后感。其实我在看之前很忐忑,因为本来对婚姻的期待值就非常非常低,看完第一第二部分的时候更加是整个人心都凉了。但是最后所有的不解都解开之后,反而觉得有点儿慰藉。其实无论什么样子的关系,制约也好,高下也好,互相伤害也好,两个人面对彼此有斗志,会拥抱,已经是非常可贵的陪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矫情兮兮了起来)反正我的情路注定坎坷了,但是我真的不是孤身主义!希望我真的可以有一个相伴一生的人吧qwq!并且!今天在峨影遇见的那个小男孩太可爱了,希望我之后和我那位相伴一生的人,也可以收养一个这样可爱的小男孩![/cp]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影评(四):“许多现代婚姻都是通过破坏性的角色扮演来维持的”

  奥利弗周日开奖之前,想奶一口《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最佳复排话剧奖,个人认为整体要比NT这版《天使在美国》出色。真的。

  ——原刊于《北青艺评》

  英国著名剧评人迈克尔·毕灵顿曾说过:每隔十年,就会有一个出众的版本来延续爱德华·阿尔比的惊人之作《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

  早则有1966年获得奥斯卡的影史经典(又被译为《灵欲春宵》),伊丽莎白·泰勒扮演的玛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舞台上近年则有1996年霍华德·戴维斯执导的版本和2006年安东尼·佩奇的版本。而眼下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 Live)带来的詹姆斯·麦克唐纳复排版,不仅重现了这场婚姻中的厮杀游戏,并且再度凸显了一部杰作所能反射的现实社会魅影。

  剧中的玛莎是大学校长的女儿,泼辣任性;乔治是入赘的丈夫,出不了头的副教授和没胆量的作家,两人23年的婚姻已经走入依靠语言暴力游戏和酒精维系的怪圈。这晚他们邀请到年轻的教师和他小鸟依人的妻子来家做客,将他们拉入两人互相激怒的挑逗游戏中……

  握有四座奥利弗戏剧奖奖杯的艾美达·斯丹顿的专长似乎就是饰演具有雌性动物特质的怪物。她曾在“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中出演人见人恨的乌姆里奇教授,在《伍尔夫》中的玛莎是剧中最大的亮点。这个已经年过60岁的女演员仅有1米5的身高,却能在舞台上释放出极强的爆发力和破坏力。

  在三个多小时的四人室内剧中,玛莎下场时间极短。这一夜只是一生的横截面,而她毕生的工作就像是一个愤怒的母亲(或者孩童?)一样大声斥责着她那无能的丈夫乔治。无论是机关枪式的大笑还是不绝于耳的愤怒咆哮,艾美达·斯丹顿的念白都带有一种天然的节奏感,她不知不觉地把台上人和台下的观众全部卷入痛苦、冒犯和伤害中。

  无疑,爱德华·阿尔比笔下的玛莎是个不讨人喜欢的角色,斯丹顿却深知,玛莎的特质绝非如此单一。她在采访中曾经开玩笑说:“这部剧是一个精密的篇章,我们正努力再现和演绎阿尔比的大写字母……和标点。”的确,斯丹顿的玛莎入木三分,又层次丰富。所有的肢体语言,清晰而指向明确:即便是婚后几十年,她的嘴依然像是“轻蔑的弹弓”,依旧用咬指甲这种少女感十足的动作,暗示她的紧张与发作前兆;但当得知独生子的死讯时,她痛苦的咆哮“就像一只被射杀的母狮”。斯丹顿在最后一幕的表现尤为出色,那句台词拿捏,流露出玛莎的脆弱和自我厌恶:“他犯了一个恐怖的、伤人的、侮辱性的错误,那就是爱我。并一定会因此受到惩罚”。正是剧终之时留下的凄凉的悲伤,揭开了玛莎隐藏在张牙舞爪面具之下的痛苦,并最终赢得了观众的同情。

  当然,另外几个角色的演绎也都十分到位和精彩。康勒斯·希尔饰演的乔治,一个失败的历史系教师和丈夫,时而颓废,时而不甘。但他仍可算得上是一个熟悉玛莎的好对手,并在寻找到看起来更弱小的对手——年轻的生物系教师尼克——的时候被激起斗志;《深夜小狗离奇事件》中的少年卢克·崔德威扮演了尼克,他和妻子同样处于一种权力/财富的依附关系中,而同乔治这对老夫妻一样,权力/财富关系或许给他带来了一些东西,但绝对没有感情和幸福。崔德威成功塑造了这个完全不同于《小狗》中自闭少年的角色,带有年轻人的野心勃勃,而饰演他娇憨妻子的伊莫珍·普兹,则在她为数不多的舞台经验中出色发挥,和女主艾美达·斯丹顿一起,双双获得今年的奥利弗表演奖提名。

  有趣的是舞台,乍看只是一个非常写实的中产家庭室内场景。在相对对称的家具陈设外,在四围的台阶的底部,是一张大大的地毯,勾勒出如同拳击台一样的场地——这显然是导演和舞美设计有意为之。在这个台子上,有永不松懈的捕猎者,时时准备向她的猎物出击;也有被迫卷入的,又不甘做待宰的羔羊。退出四角舞台之外,则是安全的地带,比如下场换装的女士们,比如到旁边取酒的男士们,得到暂时的喘息。绝妙的是有一次,闷闷不乐的乔治把自己扔到一张靠墙的椅子里,和手里那本斯宾格勒的《西方的衰落》一起蜷缩起来——一个在婚姻与社会关系中失败的知识分子,颓然而无用地退守乌托邦的写照。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于1962年,同年在百老汇首演,1963年捧得托尼最佳戏剧奖。该剧奠定了爱德华·阿尔比与田纳西·威廉姆斯和阿瑟·米勒齐名的美国剧作家的身份,却因对婚姻太过消极的描写而被普利策奖评委会拒绝。

  然而那种真实感始终在刺痛着观众。阿尔比明确指出,许多现代婚姻都是通过破坏性的角色来维持的。他们棋逢对手,相爱相杀,只会死于乏味,而不曾死于刺激。《伍尔夫》显然是现代婚姻的悲剧,玛莎和乔治在语言暴力和怪诞游戏中掩饰他们的不幸,最终直面丧子之痛和剩余人生,或许,也不失为幸运和乐观——因为他们到底摆脱了幻想,痛苦宣泄之后将是净化——从这个角度讲,爱德华·阿尔比的确不算是典型的荒诞剧作家,在支离破碎、毫无意义的生活被彻底揭穿之后,竟然有一丝死而复生的涅槃感。

  这也是爱德华·阿尔比的最伟大之处,在他的现代婚姻角力里嵌套着犹有希望的寓言。玛莎和乔治的拳击台/斗兽场就设在家中,而他们的家,据乔治所说,是新迦太基的某个学院里。这是距今3000 年前古代腓尼基人的城邦,对基督徒来说是异教徒的聚集地,并因为荒淫堕落而覆灭。假想居住于此的当代人玛莎和乔治,在末日狂欢般的挣扎着,他们欢迎着双脚刚刚踏入流沙中的下一代……阿尔比是希望历史学家乔治能够唤醒大家、引导更为具有切实生产力的科学家尼克的。乔治意味深长的那句:“在这个国家我们喝太多酒了,而且我猜我们以后还会喝得更多…如果我们能幸存的话”,似乎在当代依然能够引起共鸣。

NT Live《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文预告片_腾讯视频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影评(五):嗯

  這部劇的後勁太強,我昨天從劇院出來,整個人都是癱的,在劇院門口緩了半個小時才搭地鐵回去。劇中兩對夫妻依靠彼此的謾罵攻擊撕破婚姻的優雅之性那一面,血淋淋的婚姻真相顯示出它的真面目,尤其最後扯下「孩子」最後一塊遮羞布,任何理想化的幻覺都被打破。我看到了《抓癢》《鑰匙》《我的米海爾》《寒夜》《革命之路》中的「影子」。要通過言語侮辱、肢體虐待緊逼對方的心裡底線,追問「愛」的激情消逝之後,靠什麼來繼續維持婚姻?追問因愛而結合的「愛」是否純粹?是否真的是「愛」?精神上的絕望不通過肉體的凌虐就無以解脫,他們掘地三尺,互相傷害;極限的暴力產生柔弱、震撼、震撼與臣服。豐沛的物質生活背後是空虛荒謬貧瘠的心靈,直面婚姻、生活的殘酷與謊言,他們敢!他們敢!他們敢!因為不想苟且!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经典影评10篇

http://m.sbbzjw.com/lizhiwenzhang/250036.html

推荐访问:弗吉尼亚伍尔芙名言

励志名言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耶鲁大学校长:只有你自己幸福,才能让别人幸福 下一篇:三毛:读书只为自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