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04-19 励志名言 阅读: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读后感精选10篇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是一本由邵嘉骥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读后感(一):徘徊在孤独世界里的卡夫卡

  人啊,大约是年龄越大,那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就会越来越清晰。

  卡夫卡无疑是这孤独世界的王子,超越了时代的天才。

  然而现实世界中的卡夫卡,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孩子,一个成年了的英俊的孩子。

  或许正是这种巨大的反差,才铸就了卡夫卡式的文风,卡夫卡式的文学之路。那种对世界本质的直击,那种深入到骨髓里的孤独,唯有卡夫卡。

  而作者大约是把握住了这灵魂深处的孤独,用心在跟卡夫卡交流,试图把卡夫卡这样一个天才,像介绍一个朋友一样推介给每一个读者。

  其实,这本书应该叫《卡夫卡评传》。给一个人写传记,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书写卡夫卡每个人生阶段的细节,而是大而化之,用一种诗意的笔触,带给读者一个感性的卡夫卡,一个渴望亲情与爱情,却又无比害怕亲情与爱情的略显懦弱的孩子,一个对这个世界看的透透彻彻,把世界撕碎了飘洒向天空下起一场渗入骨髓的冷雨的文学大师,就这样在书中走出来,站在每一个读者面前,看着你。

  看见卡夫卡,大约也就看见了自己。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读后感(二):你的孤独和不安,我懂得

  文/河北小珊 评《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

  读过《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弗兰兹·卡夫卡对我来讲不再仅仅是小说《变形记》的作者。他外表高大却内心柔弱,他的确像是墓地里的一只寒鸦,在压抑的环境中孤独生活着。

  读《变形记》的时候,还是一个中学生,十三四岁的样子,那时候的我并不喜欢思考除了故事本身情节之外的东西,比如时代背景、比如作者身世、比如其寓意等等,就只是读故事,对于《变形记》的评价就是情节荒诞,但作者却是很好的描写出了主人公变为甲虫之后,他的家人怎样反目、如何无情,我感叹世态炎凉,痛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如此淡薄经不起考验,也十分同情主人公的遭遇!

  十几年过去了,《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又将那个我几乎要忘却的《变形记》再次提起,也让我明白了如此荒诞的情节却正是卡夫卡的一贯风格。解读卡夫卡需要五条线索:时代、环境、身份、经历、作品,缺一不可。卡夫卡为写作而生,视写作为信仰。本书以作品为线索,深入解读卡夫卡的生活全貌,引导读者以全新的角度认识这位神秘的作家——卡夫卡并不晦涩,真正的卡夫卡就在他的作品中。

  在书中我们看到生活在中产阶级的他从小到大生活的并不快活,他有一个强壮的父亲,这位父亲在他面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强者,可悲的是,父亲却视“写作”为没出息的事情,卡夫卡内心敏感、脆弱,在两个弟弟去世之后,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他倍感压力,同时又因为自己的懦弱深感自卑,他一生都在期待父亲的肯定与理解,而“懦弱”的他却让父亲瞧不起。

  卡夫卡好似对写作之外的其他事情都不感兴趣,甚至是恐惧,他的一生都在逃避,逃避家庭、逃避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最基本的社交、工作、婚姻,更惧怕所谓的“责任”。他理想中的生活是在一个隐蔽的住所中安安静静的写作,只有静下来,他才能感觉到安全。这种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性格使得其一生都生活在胆战心惊、自我矛盾、自我否定的困扰中。因此,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我们多看到的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与生活做斗争却多数没有好的结局,正如他的一生,可见悲情的作品源于作者悲情的人生体验。

  这种性格不仅仅影响了卡夫卡的作品,更让他的生活痛苦不堪:家人的不理解让他失去了家庭生活的快乐,他的父亲对他有子不成器的愤怒和暴躁,与三个妹妹感情一般,在他看来就连最疼他的母亲,也没能给予他足够的母爱。在婚姻方面,他一面渴望婚姻能够带给他的种种,另一面又害怕会失去什么,爱情来了他身陷其中,然而很快又会和情人诉说自己的种种不好,逼女友离开自己。正是这种矛盾,卡夫卡终身孤独,艺术是孤独的,孤独让这位文学天才将自己的学识发挥的淋漓尽致,却让他在黑暗的折磨中难以自救,这样的卡夫卡,难免让人心疼!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读后感(三):单纯与深刻共存

  弗兰兹.卡夫卡。卡夫卡这个姓氏源于捷克文,意为“寒鸦”。

  初读标题,我以为这是怎样一个凄冷的人生故事。甚至在封皮上,kafka的a上也印有一只蓝色的小乌鸦。与卡夫卡的名字相呼应。

  跟随作者的思路,我逐渐的发现卡夫卡的生长环境从物质方面看,中产阶级家庭出生的他不愁吃穿用度,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从精神方面看,卡夫卡的童年可谓在对父亲的战战兢兢的恐惧和父母繁忙无暇顾及他的孤独中度过。孤独这个词贯穿了他的一生。

  本书首先按照卡夫卡生平的年代顺序介绍了他的出生,童年,求学,工作经历。也从他的文学创作,朋友,爱情几个方面描述了不同面向的卡夫卡。

  童年卡夫卡对父亲的恐惧源自童年的一件事情: 夜里吵着喝水被父亲拎到阳台罚站。怎么哭闹也无济于事,父亲的做法让孩子安静下来了,却在卡夫卡的心理留下了恐惧的阴影。

  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一个挨家挨户推销产品的小商贩到成为企业主的经历让他深知钱能让人生存下去,而且能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他的理想就是挣更多的钱,为此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店铺上。

  卡夫卡作为长子,而且是唯一的儿子。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不幸的是父亲对他寄予的厚望并非发展卡夫卡的兴趣和爱好,而是希望儿子学成后对自己的生意有所帮助。看到儿子对文学痴迷,赫尔曼嗤之以鼻。父亲的态度深深的刺伤了卡夫卡的心,他只好默默的写作。写作也是他用以逃避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和寄托。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卡夫卡对自己的文字超乎寻常的苛刻,如果不是他的挚友马克斯.布罗德,不知道有多少卡夫卡的作品不能问世。天性乐观的马克斯与有忧郁气质的卡夫卡在一起,互补的性格恰恰弥补对方的缺点,他们从大学时代开始的友谊一直持续到卡夫卡过世。此外,在学生中有领袖气质的贝尔格曼和光芒四射的波拉克也是卡夫卡的好友,他们的身上有卡夫卡羡慕的自己却不具有的果敢和胆识。所以,卡夫卡称不上广结善缘,也拥有不少朋友。

  借用作者的分析:尽管卡夫卡拥有忠诚的朋友,热烈的爱情,但他对世界的不安从未改变,他的孤独从未得到排解。他内心深处的承担的重负,只能在作品中得以释放。

  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卡夫卡的绝望,因为他们不能和卡夫卡一样,宁可对抗现实折磨自己也要保持灵魂的纯洁。

  对于不了解不理解卡夫卡的人们,本书从各个方面叙述了卡夫卡短暂的一生,读罢仿佛跟随他的脚步走过了这一生,理解了他的爱恨,烦恼和忧愁。卡夫卡生前不会想到,他百般挑剔的那些作品,在他死后有那么多喜欢的读者,有那么多人研究他的一个小故事,一句话。真正有价值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卡夫卡,永远屹立的卡夫卡。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读后感(四):你的孤独谁能解?

  卡夫卡,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说熟悉,那是因为大学图书馆中有一个书架上排列着关于卡夫卡的各式书籍,每次去图书馆找书,都会看到醒目的“卡夫卡”。

  陌生,则是因为没有真正去了解过卡夫卡文学。很奇怪,大学里拜读过尼采,了解了福柯、萨特和波伏娃,就是对那排醒目的卡夫卡提不起兴趣。现在想来,会忽略的理由,怕是因为那排书给我一种孤冷的感觉。

  翻开《卡夫卡传》,才知“孤独”二字正是卡夫卡的标签。但是看完《卡夫卡传》,不由在想卡夫卡真的孤独吗?他的孤独源自哪?因何而孤独?对于他来说,怎样才能不孤独呢?

  卡夫卡其实有一个很热闹的家庭,家里除了他之外,还有三个妹妹。但这个热闹的家庭中似乎就是没有他的位置。当然,这可能是卡夫卡自己的感觉,毕竟作为长子,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怎么可能不受重视呢?但是父亲所谓的重视,恰恰让卡夫卡觉得无所适从,让他感觉到不被理解。

  卡夫卡品学兼优,是位法学博士。毕业后成为国家公务员,在工作上也受到上司的赏识,无论怎么看都觉得卡夫卡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但这一切似乎并没有给卡夫卡带来任何的骄傲和喜悦,他依然觉得自己是孤独的,是不被理解的。

  卡夫卡之所以能被大家所熟知,那是因为他拥有一个热心为他宣传的朋友马克斯布罗德。这位朋友可谓是为卡夫卡操碎了心。除了马克斯布罗德外,卡夫卡还拥有很多真诚的朋友。但似乎这些就是不能排解卡夫卡的孤独。

  除了友情,卡夫卡也不缺爱情,他的一生之中赢得了几位女性的倾心。只是很遗憾,这几位女性最终都未成为卡夫卡的伴侣。这里面有这几位女性的问题,但是问题的根源却是在卡夫卡身上。

  其实阅读卡夫卡的一生,会发现,卡夫卡不仅是在家境上富裕,在精神上他本该也是一位富足的人。或许正是所谓的富足成就了这位孤独的作家吧。因为没有物质上的担忧,所以卡夫卡将大多数的时间用于思考,思考自己,思考他与父亲的关系,思考他在家庭中的位置,思考学校制度,思考自己的工作状态,思考婚姻。他将这些思考得出的结论化为自己的性格,敏感又不自信,让他对这个世界总是诚惶诚恐,总是觉得自己不优秀。

  卡夫卡的孤独源于自身,因自身对外界的看法而觉得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他。但是他又是那么想让人理解他,似乎他也一直在寻找理解他的人,所以他将自己的思考形成文字,让周边的人看,寻找知音。可是他得到的反馈,只是再次证明没有人理解他。

  卡夫卡孤独地寻找着,也孤独地等待着能够拥抱他孤独的人,可是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等到的是绝望,寻找到的是荒诞。

  但是绝望也好,荒诞也好,最终又成为他写作的养分,帮助他练造自己的文字,丰富他脑中的故事。

  两份遗嘱,毁掉所有作品,那时的卡夫卡在想什么?是不是觉得不再需要别人拥抱他的孤独。也或许他觉得自己的文字并没有真正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呢?

  有人曾说,一切作品皆自传。但是为什么卡夫卡文学只会让人觉得越读越无法理解卡夫卡呢?

  米兰昆德拉曾说:“要理解卡夫卡的小说,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真正当成小说来读。”或许对于卡夫卡来说,小说是他的精神世界,而这个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是有距离的,所以想要从卡夫卡的小说中寻找卡夫卡的实相其实挺难的。

  小说中无法窥视卡夫卡的实相,那么与之相处相交的人眼中的卡夫卡是真正意义上的卡夫卡吗?

  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与卡夫卡相处相交的人心中的卡夫卡也是不一样的吧。

  卡夫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或许也没有那么重要,我们想要了解卡夫卡,只是想要更好了解卡夫卡文学。但我们真的能从中读出卡夫卡创造的意图吗?如今谁也无法说得清了。但是若是能读到帮助到自己的文字,那么对于卡夫卡来说,也是一种告慰吧。但或许这位孤独的作家并不稀罕。

  如果说卡夫卡是一个谜,我们想要当解谜人。不如说卡夫卡像一面镜子,我们从他的作品和文字看到迷失的自己。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读后感(五):饥饿的艺术家°

  ——评《卡夫卡传》

  文/蓦烟如雪

  知道卡夫卡源自于曾经读过的《变形记》,他的故事走线很荒诞,结合社会,会让人感觉到一种脱离和崩塌之感。我印象最深刻就是主人公变成了甲虫后,人人厌恶的态度,而他最后远离那个曾经尊敬又厌弃的社会后,饿死的结局让我触动,卡夫卡的象征式手法,让人感觉到怪诞和错位之感,但是却又鲜活地讽刺了社会,物质、人情甚至是小人物的悲喜都是那么明显,当时在看的时候,会想,作者是否经历了什么?

  带着这样的探究心情,我看了《卡夫卡传》,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我可能不会懂得卡夫卡在捷克文中意指寒鸦,以前就觉得他是孤独的化身,但真的他名字的意思后,更有一种冷意和孤独的感觉。照着第一章《儿时的记忆》可以看见,他的家庭算小康,他父亲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且他是家中的长子,有三个妹妹,可是他并不幸福,因为他有一个很自我为中心的父亲,在卡夫卡的日记中,他的父亲很喜欢挖苦同敌人,述说自己的不幸和艰辛,让子女对他感恩不尽,这种压迫感,在现在我也能感受其中,虽然无法一一道尽,但是能将心比心地说,这种感觉不是一两天能理解的,一般自夸一半数落的教育方式,是很糟糕,如果长期被长辈这么说,精神是很崩溃的。

  不过书中也有轻描淡写地写着他小时候,因为学业繁重,有超过贝尔格曼的作业,这是一本传记,小序曲的插入,是很有生活写意的表现。

  虽然第一章节就能看出,邵嘉骥的走向是按时间顺序,他从名字入手,到他父母的简单介绍,继而是父母给他的印象,以及父亲原因,让他的心理不健全的一面的体现。

  他的恐惧和孤独,他父爱的缺失以及母亲的疏远和情感的偏见,都成了他不幸的来源,他的幼年生活是严酷的,就像他去小巷子大家,他每次都挨打,无力还手,老师不会关心他的遭遇,更不会为他主持公道,就像“拉瓦荷尔”这句话的意思。

  我想,卡夫卡是自卑的,哪怕他之后毕业,受到了上司肯定,他都不能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从内心上来看,他依旧孤独。

  就像他与同学交往,他也逃避,而文学是他逃遁的场所,是他打开另一个世界倾述的钥匙,而他是敏感的,对家庭,对父亲,对自己犹太人的身份亦是如此,他杜绝一切娱乐,把性当作罪恶,他是怪诞的,他人物别人的看它的眼神,亦或者笑声都成了别有深意,这些都是他内心不成熟的表现,也是他敏感的来源。

  不过卡夫卡也有特别的一面,比如他喜欢童话,也是童话改变了他的风格,比如他喜欢读冒险故事,喜欢戏剧、诗歌、小说、哲学……而且每一项都有很高的境界,他的广泛阅读,奠定了他的文学色彩的与众不同。

  他有完美的工作,他是优秀的员工,可他依旧在日记和信件里,抱怨工作,他觉得工作吞噬了他的时间和创造力,可他依旧是保险公司里面的优秀者,突然感觉,他的讽刺不仅仅在文学中,更在生活。

  虽然他是优秀员工,但是在出版书籍的路上很坎坷,他书的销量很惨淡,但好在他遇到了伯乐马克斯·布罗德甚至还有好多好友,不过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朋友说,“到处都是笼子,我身上始终背着铁栅栏。”是啊他就是一个饥饿且得不到重视的作者,可能这也是一种蛰伏。

  他遇见很多女子,可惜最后都不能与之为伴,他依旧孤独。

  在大部分的眼中,作者应该是有分沛的感情,甚至有细腻的一面,而在卡夫卡的这里,有的是另类和与众不同,本该很幸福的人,却因为从小的教育和内心上的排斥,让他一次次失去快乐。

  而他其实也是富足的,也拥有学识,也有很多好友,虽然在他感情的一面,是逃避,但是他依旧有幸福,只是可大可小。

  加缪说,卡夫卡的全部艺术在于使读者不得不一读再读,他的创作,他的故事一直是迷,邵嘉骥照着故事的本源,呈现了不一样的卡夫卡,虽然走的时间顺序,但平白的语句,让人容易认识人物,也容易记得他的独特之处。

  可能究其文字不华丽,但是却能一目了然,这也是好。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读后感(六):走进卡夫卡

  如果先前你读过卡夫卡的作品,对他的文字或感晦涩,那么你要读一读他的这本传记;如果你还没有读过他的作品,那最好先看看这本书,这对以后走进他本人、他的每部作品和作品背后的故事会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和体悟。

  本书作者邵嘉骥最后写到:“写这本书,就像陪他走过了一生”,读者也何尝不是这种感觉。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享有现代文学之父的称号呢?

  作者通过对卡夫卡的出身、成长经历,周遭的环境带给他的影响,以及如何走向文学之路都更细化的进行描写与编排,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更立体的卡夫卡。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内向的人,那么,在读卡夫卡的时候,你或多或少会对他的为人处事产生共鸣,卡夫卡有着童年缺失的、不被父母理解关爱的亲情,自然而然对周围人自带距离感,让自己生活在孤独里。加之因为他的善良与单纯,两个弟弟的早逝给了他负疚感,承受着他那个年龄不该承受的压力。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没有因为出身商人家庭和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带给他优越感,对不同阶级的人都同样谦卑,不忍伤害身边的人,又把太多的不如意归结为是自己的问题,更是无法改变的现实生活,造就了他那敏感和无能为力的性格,命运用另一种形式眷顾,文学天赋给了他对抗现实的力量,他用文字倾诉,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艺术手段来表现虚拟的现实生活。

  卡夫卡的作品中都是反映小人物的命运,也是在反应卡夫卡自己和周围普通人的命运,从人们熟知的《审判》、《城堡》、《变形记》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更多的作品,无不都揭示出自己和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无能为力、无处安放的命运。

  卡夫卡无疑是真正的英雄,英雄总是孤独的,也是因这份孤独,才成就这位伟大的作家,是他高深的智慧和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还有异于常人般独到的见解,更是他身上散发的个人魅力,让卡夫卡成为布拉格的灵魂标志,成为读者心中永远的现代文学之父。

  文/巧克力糖豆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读后感(七):荒诞笔调下的纯洁灵魂

  一篇选入中学课本的《变形记》让许多人知道了卡夫卡。我们按着课本上老师的标准答案去理解这篇文章,去背诵关于卡夫卡的生平与成就。当卡夫卡的作品更多的出现在我们眼前时,这位伟大作家身后那些鲜为人知的经历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在卡夫卡声誉鹊起时,传记作家们在努力收集资料,向世人展示这位伟大作家那些日常的故事。作家的八卦一直是读者用来理解作品的注脚之一。

  本书《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是此次“信念文库”推出的名人传记系列之一,分别从卡夫卡的成长环境、学校经历、工作、爱情、朋友、信仰等八章来介绍处于不同层面的卡夫卡。不受重视,倍受恐慌的童年,并不喜欢却又始终出色的工作表现,爱情里的热情与婚姻面前的恐惧,对写作的狂热与真挚,一个鲜活生动的卡夫卡从字里行间跃然而出。

  卡夫卡的作品里充满了荒诞的情节,小人物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这些都是他描绘真实生活的方式。这里蕴含着他所具有的超乎寻常的洞察力,还有那与生俱来的天才气质。作者在书中几次提到卡夫卡的生活,与他的作品一样常有着荒诞情节的存在。荒诞是他们对生活的解读。

  尽管后来世人对卡夫卡的评价已不仅是“天才”二字可以概括,然而卡夫卡自已却时常处于自卑的状态。小时候不被父母重视,保姆们的恐吓,父权的阴影,这些都让他战战兢兢,甚至难免畏缩,永远缺乏冲破现实牢笼的所需的最后那一点勇气。

  纠结大概是卡夫卡的另一个性格特征。他渴望婚姻,希望有伴侣有孩子有正常的家庭,却又害怕吵闹的或是失控的婚姻。他订婚又退婚,在婚姻的城墙下徘徊,终究是没有勇气迈入最后一步。当他终于下定决心想得到婚姻最后一次求婚时,那扇大门却已朝他关闭。假使最后一次求婚能够成功,或许他还是会因再次害怕而退婚,只是这次他已经连纠结的机会都没有了。对于作品的发表还是烧毁,他亦需要反复斟酌。享受创作的乐趣,又被创作拖跨着身体。

  纯洁是朋友对他最后的定义。他有着永远的绅士风度,礼貌和蔼,绝不愿意尝试谎言与欺骗。这种纯洁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对艺术的纯真追求是他不肯放弃的原则。只是这种纯洁也带来了严厉,对自己的严厉,对作品的严厉。

  作者在书中几次提到卡夫卡的孤独。在那个时代作品不被众人理解的孤独,几次想冲破世俗生活投入写作,却又不得实现的孤独。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时,所深深体会到的孤独。一个敏感又纯洁的灵魂,在排解孤独的路途上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而我们在这本书里与卡夫卡重逢,试着去理解去感受,这多少也成了那逝去孤独灵魂之慰籍。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读后感(八):个人评分:75.看完这本书后,我心中会有一个概念,在如此不那么精彩的人生之下,卡夫卡依然被那么多人称道,其文字应该有非常不错的地方。因此,会再去看看卡夫卡的文字,深入了解下。

  书评: 读完这本书后,卡夫卡给我的是一种带有杞人忧天、软弱特质的人,甚至在这本书的内容种,抛开他的文学,他只是世界上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之一。

  卡夫卡有时候会有点杞人忧天的感觉,怕自己度不过一年级,怕自己留级等等,然而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这种恐惧完全是自找的。

  为了满足父亲而读了法学博士,但毕业后又不从事相关工作,但又不愿意追求梦想而离开家独立出来。

  第三章的内容让人感觉卡夫卡与很多人一样,又向往自由但又不愿意全身心地付出最后只能在社会中混着。

  多段感情都因为自己的问题而没有善终。

  言而总之,看完这本书后,我心中会有一个概念,在如此不那么精彩的人生之下,卡夫卡依然被那么多人称道,其文字应该有非常不错的地方。因此,会再去看看卡夫卡的文字,深入了解下。

  本书结构: 共八章,分别描写了卡夫卡的童年、求学、工作、写作、政治态度、爱情、友情、总结八个方面

  这本书讲了什么: 第一章

  介绍卡夫卡的出生情况

  介绍卡夫卡父亲赫尔曼的出生情况。

  父亲靠着母亲的嫁妆,开起了小店。父母的婚姻在普遍意义上还算幸福,一辈子都很亲密。

  幼时频繁的搬家,过于严厉的父亲,母亲无暇照顾孩子,对卡夫卡的一生有了重大的影响。

  介绍了奥匈帝国为了管理国家种族问题,强制孩子去官方小学毕业后才能结婚的政策使卡夫卡也必须去德语小学。

  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父亲忙于生意、母亲一直在怀孕状态,都是由厨师带着卡夫卡上下学,还经常收到厨师的欺负,无人倾诉、关爱,导致卡夫卡变得顽劣。在了解厨师称自己为“犯罪者”后,卡夫卡约束了自己的行为,深怕别人知道他是“犯罪者”。童年阶段在各种恐惧中度过。

  卡夫卡的文学天赋在儿时就有所体现,会为了父亲的生日编写一些剧本让妹妹们参演。

  第二章

  中学开始,孤僻的性格让卡夫卡隐居在文学世界中。

  卡夫卡的天赋首先表现在对人事物的敏感。青春期无人重视、无人培养更加加深了卡夫卡孤僻、自卑的性格。

  介绍卡夫卡的阅读范围,包括童话、侦探小说、中国的民间传说、喜剧、诗歌、歌德、哲学。因为看的多,导致眼光高,导致这种自傲又自卑的心理始终在折磨着他,直到去世。

  文学成为了卡夫卡的私人庇护所,甚至写过一篇名为《地洞》的小说来隐喻。

  从中学毕业后,因为身体虚弱而不用参军,学了半个月化学后发现学不下去,转学了法学,希望早点能够自立,脱离父亲。

  卡夫卡认为信仰即真理,但对于世俗的宗教又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个人猜想应该也和起自傲的心理有关系吧。

  卡夫卡作品的特点:

  突兀的开头

  不厌其烦的细节描写

  哆哆嗦嗦的小人物

  意识流手法

  某些句子中流露出极度的诗意。

  第三章

  在保险公司上班时,会自己掏钱为受伤的工人请律师以获得正常的赔偿,说明他的善良较一般人略微多一些。

  着重介绍了卡夫卡的小说《城堡》中隐喻了自己面对现实生活处处遭遇挫折。

  第四章

  他的日记中同样有着以上那种又想得到但又不愿承受痛苦的性格存在,就犹如想追求自由,但又不愿离开家。

  卡夫卡作品的特点之一:追求细节。

  有点懦弱的卡夫卡经常在生活中表现出绝望的一面,旁人甚至可以将之理解为想要自杀。

  第五章

  卡夫卡认为高效运作的企业是奴役了正常人。企业并非慈善,本来就是那么残酷。卡夫卡对政治没有特别的关注,认为战争只不过是人生痛苦的一种。

  卡夫卡对战争,政治的态度有点像文人对事物的批判态度,并没有太多自己的立场。

  第六章

  爱情方面,卡夫卡依然无法下定决心摆脱父母,没有勇气改变现状。

  与家境一般的菲利斯交往至谈婚论嫁的地步,卡夫卡在求求婚后又显得有些后悔,甚至有了另一段恋情。

  之后和菲利斯又继续交往,但和她的好友格蕾特保持暧昧关系。多次的订婚,退婚,最终卡夫卡还是选择放弃婚姻,真心好矫情,如此玩弄别人。

  之后另一段感情同样因为一点点小挫折便被卡夫卡放弃了。

  卡夫卡对婚姻的向往更多是来自于宗教的意愿。

  第七章

  友情。

  少年时代政治立场截然不同导致疏远的好友,贝尔格曼。

  卡夫卡心中的传奇,波拉克,他几乎做了所有卡夫卡想做但又下不了决心的事。

  看出卡夫卡才华并且积极帮助他出版的好友,马克斯。

  记录了卡夫卡许多言行的雅诺施在卡夫卡死后许多年后出版了《卡夫卡谈话录》,并且得到了马克斯的肯定。

  精神上的儿子,科洛普施托克受到了卡夫卡的劝解和帮助最后成为了一名良医。

  最了解卡夫卡的密伦娜,精准地定义了卡夫卡不健康,不快乐,短暂的一生。

  第八章

  1923年结识的女孩多拉几乎是卡夫卡最契合的伴侣,但却因为一名拉比的否决而无法步入婚姻。

  马克斯可以说是卡夫卡的发现者,没有他,或许就没有如此著名的卡夫卡。

  读这本书的动机: 卡夫卡已经多次邂逅

  读这本书的目的: 想了解卡夫卡的大致情况

  作者: 邵嘉骥

  书中的感兴趣点: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4-5小时通读

  对我的影响:

  评分: 75

  相关书籍: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读后感(九):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文/ 海蓝蒲雨

  湛蓝的天空下,跳跃的红顶白墙矗立在布拉格的大地上。游人如织。许许多多的人们去拜谒这座城市中不朽的灵魂,去探寻他安静简朴的故居和墓地。卡夫卡的名字牵绊着布拉格,永永远远凝结在一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对于内向敏感的卡夫卡来说,家庭没有给予他正常的家庭温暖,反而给他的身心造成不小的伤害。他的父亲赫尔曼白手起家,从一个屠夫变成一个售卖小商品的店主,他一心扑在自己的生意上,每天都想着如何赚更多的钱。因为人手不够,卡夫卡的母亲尤莉也投身其中,无暇关注内心丰富但是表达孱弱的儿子卡夫卡。父亲专制暴烈,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儿子进行训斥。卡夫卡在这种环境下越发地不敢说话,每次说话都是磕磕巴巴的。他怯懦也不敢反抗,反而每次都是深深地自责和自卑,认为是自己的过错。

  实际上,卡夫卡很聪明,有强大的观察力,对朋友真诚,话语诚实,行为绅士。卡夫卡重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他总是意识自己会失败,会停滞不前,担忧学业,害怕交际。他一路读到法学博士,身边的朋友很多,而且兴趣爱好也相似。卡夫卡终日惶恐不安,在或得或失的害怕和担忧中长大了。

  在成长的路上,他独自摸索,跌跌撞撞。压抑的感觉一直压制在心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如果卡夫卡没有在阅读书籍中找到心灵的出口,也许很快就会抑郁而死。悻然,“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在书籍中,卡夫卡找到了灵魂上的知己,并且打开了他的文字王国。

  卡夫卡有强大的观察力,即使是走在街上的行人他都会观察入微。他以文字为媒介,游刃有余地将这种细致表达出来。他爱思考,不会随声附和,总结一针见血。当他和朋友聊天时,总是能够一句中的,分析得头头是道。卡夫卡阅读范围涉猎广泛,最爱歌德,也爱读达尔文。他汲取得越多,越渴望倾泻。他在写作中释放自我,能够听见灵魂里最卓越的声音。当一篇小说完成时,他渴望得到一些赞扬或者关注,他会邀请朋友来听。他会重新审视创作的小说,用非常严苛的思想去判定,又会黯然地否定这些作品,将他们丢入火焰中付之一炬。这些燃烧的火焰,不知道吞噬了多少惊艳的作品。

  卡夫卡的作品能够公诸于众,得益于他的朋友马克斯。马克斯读到卡夫卡的作品,惊为天人。他从卡夫卡手里夺走准备焚烧的稿件,热心联络出版商。在卡夫卡弥留之际,将遗嘱和部分稿件托付给马克斯。有人质疑马克斯利用卡夫卡的作品谋取利益,试想一个不忠的朋友会在生命完结之时被托付最珍贵的稿件?虽然马克斯在晚年出售了一些卡夫卡的稿件,但是大部分的稿件被他珍藏起来。讽刺的是,最后落到了马克斯情妇的手里,被变卖了。

  卡夫卡的感情生活亦如他笔下的世界一样荒诞。他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当他爱上菲利斯时,在信件上热烈地表达爱意,一封接着一封,他迫切地渴望接收回信,去燃烧他的爱情。可惜的是,卡夫卡爱上不是真实的菲利斯,他爱上了信上和心目中臆想出来的她,当他从真实世界中去了解菲利斯时,他的爱情开始崩塌。他怯懦了。他希望菲利斯能够决断这段感情是去是留。他被动得等待着,或者去展开另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去冲击它。他败给了性格,带来了伤害。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最适合他的多拉来到了他的身边,照顾他,帮助他,如母亲如护士如朋友。可惜,一切都来得太迟了。

  孤独的卡夫卡,安静的卡夫卡,严苛的卡夫卡,怯懦的卡夫卡……跃然纸上,凝结成了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卡夫卡。遍布布拉格,卡夫卡的名字在书店、故居和纪念品商店上随处可见。爱安静思考的卡夫卡,他一定会瞪着那双硕大明亮的眼睛,用他忧郁的眼神看着这一切,茫然无措。或许,我们都应该悄悄地来,静静地走,去静谧的墓地上送上一朵小花,别过多地打扰他的灵魂。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读后感(十):《卡夫卡传》:生活中的弱者,文字中的强者

  《卡夫卡传》:生活中的弱者,文字中的强者

  邵嘉骥所著的《卡夫卡传》以简洁而不失深刻、感性而不失哲理、叙事而不失剖析的文字,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先锋文学潮流中的一个伟大作家的前世今生。

  卡夫卡的文字在当今世界文学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力场,是凡讨论现代主义文学,卡夫卡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存在,而通读《卡夫卡传》,我们却看到一个手无搏鸡之力的文学青年,在社会、在职场、在家庭甚至在爱情中的窘困境遇。卡夫卡本身就是一个谜,他的人生,还有他的文学,有着太多不可解的地方,书中在很多叙述中,只能给我们展现可能分析的部分,而另一个卡夫卡,一个真实的卡夫卡,我们只能借助于他的作品去勾沉,去接近,去联想了。

  卡夫卡的作品,有一系列在他的身上更为显著而人们也乐于加诸于其身的关键词:困惑、焦虑、郁闷、孤独、恐惧、无助、压抑、迷惘、荒诞……这些特征,如果仅仅是阅读他的作品,是难以理解的,而现在通过他的传记的交待,却让我们看到是什么样的社会背景,熔铸了他的文学色泽,建构了他的什么样的文学思维。

  我想,卡夫卡身上的小人物的无助感,是日后他大行其道的原因。这种无助感,对于卡夫卡本人来说,更有着深刻的背景景深。

  通读《卡夫卡传》,我们首先感到的是卡夫卡的现实身份的难以界定。在《卡夫卡传》的序言中,我们看到,这本书把卡夫卡称之为捷克作家。而在我们习惯的卡夫卡的国籍界定中,最通常的归纳方法,是把他放在奥地利作家的门下。而在文学史上,他则被放置在“德语文学”的领地。在译林版的《德国文学史》第四卷中,专门有一章论述卡夫卡,看似他又似德国人。卡夫卡究竟是哪一国人?是捷克人还是奥地利人还是德国人?而撇除掉他的国籍之谜,有一个身份倒是确定的:他是犹太人。如此看来,他的身上纠结着四种身份,这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卡夫卡全集》序言所说的“捷克——德意志——奥地利——犹太文化”杂合体,而这种四种文化氛围,所施加在卡夫卡身上的影响,就是他找不到自身身份的确定,找不到精神的家园归属感,这可能是他的精神迷惘的最主要的原因。一部《卡夫卡传》传,是一个文学家的历史,但更是一个欧洲现代近代史。在《卡夫卡传》的背后,交织着奥匈帝国瓦解后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历史,在书中我们看到,卡夫卡身边的人物,有的去参加了捷克独立斗争,有的信奉犹太复国主义,而在这些与奥匈帝国崩溃的巨大撞击相此起彼伏的政治思潮中,唯一与卡夫卡相近的,就是犹太复国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卡夫卡也可能算着是“以色列作家”。书中,介绍了卡夫卡的少年玩伴贝尔格曼后来迁居到以色列,象征着卡夫卡的迷惘的灵魂,最可能落脚的就是一个犹太人的精神家园。卡夫卡最后去逝在柏林,但他的最终目标是耶路撒冷,只是因为生病,而不得不在柏林逗留(P250)。可见,如果假以时日,卡夫卡会最终成为“以色列作家”的。日后,卡夫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高涨,也不能排除与犹太人在欧美影响力的推崇有关。

  书中写道,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当时卡夫卡正在生病,病愈后,“从病榻起来后发现国家的名字变了,公司名字变了,上司变了,自己的身份也变了,这多么荒诞!难怪卡夫卡的小说里有那么多的荒诞场景。(P179)。”这种荒诞的背后,是卡夫卡找不到自己的根,自己的归属,所以在《城堡》里,他描写的K先生明明可以看到咫尺之间的城堡,但是却不到进去的门路,我想,这种感受,就是生活犹如一个巨大的墙壁,阻挡了传主能够进去的可能。在书中,我们看到,卡夫卡作为德语使用者中的一员,深陷在捷克文化之中,犹如陷入一个孤岛氛围内,这种与周边格格不入的文化环境中的生存,可想而知会给卡夫卡带来什么样的精神压力与影响。

  而另一个可怕的压力,就是卡夫卡所身处的犹太人的特殊身份,自小到大,卡夫卡感受到了犹太人面对的危机四伏的身份状况,从犹太人被禁止结婚的限制,政权变换之后对自身命运的担忧,一种原罪感,深深地通过卡夫卡所在民族传递到自已身上来,这种心态,很自然地转化到《审判》中的莫名其妙的审判中去。虽然对这个小说有着种种的解释,但最合理的心理因素,正是卡夫卡所在的犹太族面临的生存危机。在这本小说中,K先生中遭遇到莫须有的有罪认定,他作出了无数的努力,力求与法庭沟通,但是都处于一种无门可入的尴尬状况。K所能接触到的都是执法者的边缘人士,即使是直面的法庭,也是底层部门,他永远无法触及到掌握生杀大权的高层权贵。这正如书中由神父讲述的那个故事《在法的门前》中所表述的那样,乡下人欲到法院求告,但看门人不让他进去,而看门人连自己都不知道法院的内部状况,他的目的,只是受雇于一个高深莫测的机构,阻挡住任何可能进入法院的所谓骚扰的人,这个故事显然寓意的是,一个戒备森严的官僚机构有效地设置了防护自己的障碍物,让麻烦与期待解决的问题,永远被屏障在法的门外,根本改变不了本质的内核。小人物所发起的冲击,被卫护者雇用的小人物阻挡,让小人物纠缠在一起,而幕后的强大势力,却获得了自己的威严与安全乃至权威。所以《审判》中,K先生最后也搞不明白是谁置他于死地,这正象征了一种集体的无形的肃杀力量,正悬挂在他的头顶之上,随时欲取他的性命。而实际上,二战时期,卡夫卡的姐妹三个,均死于纳粹集中营。“至此,卡夫卡的至亲全部从世上消失。”(P267)。可见,《审判》里的危机四伏的死亡之剑,时刻悬在卡夫卡的感知之上,他用他的超级敏锐的内心,转化为文字,固化成为小说里的阴森可怕的预言。

  可想而知,正是没有自己的国家归属,失却自己的民族安全感,卡夫卡作为一个写作者所共有的敏感内心,使他无力去面对现实,去正视婚姻,造成了他在婚姻上扑朔迷离的谜案。一个写作者,总会觉得自己在文字面前变得强大,可以操纵世界,藐视风雨,抒发胸臆,指天划地,无所不能,他可以决定所有人的命运,可以直指他看到的现实的真相,可以揭露在现实中遮掩着的虚伪。一个写作者在生活中可能是一个认真到愚腐的人,一个纯洁到有着洁癖的人,卡夫卡正是这样的类型。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乏味的工作,他能投入全部的思考,所以他会感到太累,一面他能在工作上取得优良的业绩,但另一面却是心中对工作的刻骨仇恨。我想,这根本原因是工作让他失去了自我,一般人也就糊弄过去了,不去深层探究自我的本质,而他不能。这就是写作者的共性思路。

  可以说,从事写作者都是一种认真的不转弯的人,他希望自己能够强大,而这种强大只有从文字中获得,因为他当年阅读时感受到的前辈作家的叙事力量,代表了世上流传下来的最强大的一种力量,一个写作者走上写作之路,正是他的易感的心受惑于名作的力量,臣服在文学的巨大影响力之下,然后他才会执迷不悟于文学的力量,投身到这一个危险的事业中,自以为一个人能够夺得巨大的话语权,享受到一个人制造一个世界的上帝的荣光,而事实上,卡夫卡日后,正因为凭借着他的文字,得到了对世界的操纵与抗衡的力量。在生活中弱小的他,在文字中获得了帝王般的尊严与强悍。卡夫卡需要这种强力与权力,但是婚姻是无法提供给他这种能量的。卡夫卡分别与两个女性有过三次婚约,但都是无疾而终,不了了之。这两个女性,都是世俗生活中的女人,卡夫卡用自己的想象,为她们涂抹上了一层圣光,但实际上,她们对他的要求,只是能够正常地生活在一起,而卡夫卡根本提供不了她们需要的生活,给予不了她们需要的稳定与天长地久,唯一能够支撑卡夫卡的是他期待在文字中获得的强权,而那些女性们对他的写作却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与他纠葛最长的菲利斯希望她不要写作,从事世俗的经营,这几乎是灭掉了卡夫卡的生命,所以,卡夫卡不可能选择这种注定要扼杀他自救的可怕的婚姻。而实际上,卡夫卡也有他心灵上的志同道合者,这就是与女作家密伦娜的爱情,他似乎在她身上找到了知音,找到了共同的对文学话语权的信赖,但是,女人毕竟是现实的,话语权只能是虚幻的存在,并没有实际的力量,它更影响的是未来与长远,而不是当下。所以卡夫卡不可能从共同的谋取话语权的女性那儿,获得生活的认同。值得庆幸的是,卡夫卡濒危之际,一个名叫多拉的女性,给了他最后的慰藉,这是一种生活的慰藉,其实是他最需要的慰藉。只是卡夫卡一生中得到这种慰藉已经太迟了。通观卡夫卡的情史,我不由想到了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贾宝玉。在卡夫卡的身边,有那些一直在口提面命叫他经世理财的世俗的女人,犹如薛宝钗那样,也有与他情投意合、志趣相当的女人,犹如林黛玉,但这样的女人,正如林妹妹一样,弱不禁风,是纸做的女人,经不得风雨,根本不能给他以实际的支撑,而卡夫卡完全对从政、做生意一无兴趣,唯有像宝玉一样,与众姐妹们在后花园里吟诗作对、玩风弄月时获得一种超越世俗、超脱自然中才能获得一种强大的力量,并且,卡夫卡也一如贾宝玉那般多情,贾公子在出游的时候,看到乡村民舍里的一个红衣女孩,就忍不住想入非非,怜香惜玉,同样,卡夫卡一不小心就能够与偶遇的女人撞出火花。在卡夫卡的小说中,主人公也是非常容易地受到女人的青睐,女人总是主动向小说里的男主人公发起情感攻击,如《审判》中的法庭听差的女人,主动坐到K先生的怀里,而之后的律师身边的莱妮小姐,也是向K先生投怀送抱,在《城堡》里,城堡权贵的情妇、酒吧小姐也是主动向K先生示爱。可见,卡夫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女人的爱戴,这种直觉很自然地转化到小说中的构造里,但关键是,一个男人可能与女人有着蜻蜓点水的关系,但要巩固这种关系,却必须依靠的是男人的后延的实力,而这一点是卡夫卡自惭形愧的(他信奉的实力是话语权的实力,而他对自我写作的贬斥,也延续到生活中他感到自己对女人的无力,如他在日记中对《变形记》就流露出严重的不满意),而女人也无法去鼓励、支持卡夫卡对话语权实力的努力铸建。有同道的女人,看到了卡夫卡的力量,主动与他联系(如女作家密伦娜),但是,走出生活中的那一步,必然要碰到卡夫卡在现实的力量匮乏。太过敏锐的作家,无法用自大的谎言去欺骗别人,同时欺骗自己,所以他只能坦言自己无力的真实,选择放弃爱情。所以说,这个世界上,坏男人总会得到好女人,就是因为坏男人天不怕地不怕,根本没有足够对内心的敏感,只顾满足自己的自私自利,因为他有足够的自私,所以,对女人不惜欺蒙瞒骗,而女人从他的外表上,看到的恰恰是艺高胆大一般的无所畏惧,而沉迷在这种男人的虚假的强悍的假象里,从而把自己寄托在这种坏男人的一条船上,之后,她会为此吃尽苦头,上当受骗。好女人的悲哀往往就在这一点上。而卡夫卡这样的男人,他坦然地宣誓自己的无能,表达小人物的内心郁闷,可想而知,在生活中,也是如此行事的,即使他的文字的力量再强大,但现实是骨感的,自然是风刀霜剑的,男人如果没有一种世俗的强悍的力量,是无法保护身边的人,文字的力量,只能记录在书卷之中,它影响的是一种思潮,而无法干预生活。卡夫卡爱情失败,正是源自于作家的个性的失败。

  对卡夫卡这样有着复杂人生的经历的作家,其实先读一读他的传记,再去读他的小说,可能会帮助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中那些晦涩难懂的情节。从这个意义上说,倒觉得小说是他的传记的附注。这就是现代派的作家具有了一种用人生去写作的行为艺术的属性吧。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读后感精选10篇

http://m.sbbzjw.com/lizhiwenzhang/245770.html

推荐访问:卡夫卡公社 卡夫卡变虫记 卡夫卡变形记 卡夫卡作品 卡夫卡式 卡夫卡城堡 卡夫卡简介 卡夫卡名言

励志名言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知识大融通》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年龄划分新标准出来了,看看你是少年,青年,还是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