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再见瓦尔登湖》读后感10篇

2016-09-26 励志名言 阅读:

《梭罗:再见瓦尔登湖》读后感10篇

  《梭罗:再见瓦尔登湖》是一本由[法] 勒罗伊 (编) / [法] 达恩 (绘)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梭罗:再见瓦尔登湖》读后感(一):仰望星空,俯察内心 ——读漫画书《再见瓦尔登湖》

  又是老公帮忙写的书评,嘿嘿。

  原创 2017-03-16 果子鲁 新语心文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177页,商务印书馆,1960年)

  对于康德说的“头顶星空”和“道德法则”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得其解,看了梭罗的生平和他的作品,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话。

  我们喜欢游山玩水,因为我们渴望自由,为什么渴望自由,因为我们不愿意受到拘束,但世间什么地方才可以畅游,较为中肯的一个答案可能还是回归自然。

  自然界的花花草草一般很招人喜爱,因为“一草一木总关情”。对此,古人也有很多精妙的理解。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可见,中国古代诗人在这些植物中发现了一种“人格”的东西,而这种“人格”或许就是诗人自我的一种“投射”。

  相较于中国古代一些诗人对于某个具体事物的理解和思考,西方哲人在某些宏观问题上的思考可能更全面些。德国美学家席勒把人及人类的发展分为“既非自然、也非人的意志可以使之颠倒次序三个阶段”:“人在他的自然状态中单纯忍受自然力量的压迫;在审美状态中他把自己从自然力量中解放出来;在道德状态中他支配自然力量。”

  对于梭罗来说,原始森林、湖水、溪流、虫儿叫、鸟儿飞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因为这些东西都由原来的“压迫者”变成了他的生活必需品,种菜、砍柴、生火、做饭。在这样一个“独立”空间“孤独”生活,他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阶段——人在他的自然状态中单纯忍受自然力量的压迫。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未曾经历过梭罗原始森林独居生活,但我们可能走过黑路(即没有灯光,漆黑的路)。现犹记得初中晚自习回家时,寒寂的冬夜,一群少年骑着几辆破自行车,在琉璃河边的小堤上吱吱呀呀地骑行。干冷、黑夜,加上几盏迷离的星星,这些对于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是什么?在20世纪90年代,这个问题,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可能想都不会想。因为无知者无畏吧,少年还不太会把黑暗同一系列邪恶联系在一起。所以在那样一个年纪,我们自身大概还未完全将自身同大自然非常清晰地完全分离,甚至有些像刚出生的婴儿,“妈妈即我,我即妈妈”。 但“夜行”的经历却是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一段旅程,成了一个少年成长蜕变、由幼稚走向独立的很好契机。而这种体验是其他任何人(包括父母)都给予不了的。这些或许就是席勒所说的第一个人生发展阶段——自我和自然不能分离的阶段。

  这种自然的压迫感,在新疆戈壁滩上尤为明显。虽然,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呈现出了一种奇幻瑰丽的景象,但缺少了一种残酷环境给人带来绝望的真实描写。当一个人立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上,放眼望去,满地的沙砾;听到的,呼啸的大风;当然,还有一个孤独身影时,你会作何感想?在这样的严酷环境下,除了深感人类的渺小与自然的宏大外,我们脑子里可能一片空白,就像到了6000米的高空,稀薄的空气,压迫得你喘不过气来。所以,陈子昂遇到此种情景时,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显然,这时的陈子昂并不同于受制于浩渺时空的一介草粒,他是带着“审美”视角全方位观察这个给他带来“压迫”的时空,天地之悠远和个体之渺小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思维冲击,虽然思考完人生后“独怆然而涕下”,但却对个体和宇宙有了清晰地认识,可能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的拯救和解放。这或许就是席勒所谓的人生所必经历的第二个阶段:“在审美状态中他把自己从自然力量中解放出来”。

  同样,对于梭罗来说,他在瓦尔登湖畔也实现了他的第二个人生阶段:

  “美的趣味最好在露天培养,再没有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快活的了。”

  “不仅要观日出和黎明,如果可能,还要瞻仰大自然本身!”

  “那是愉快的春日,人们感到难过的冬日正跟冻上一样地消溶,而蛰伏的生命开始舒伸了。”

  “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我倒要问问这孤独的湖有谁作伴?然而在它的蔚蓝的水波上,却有着不是蓝色的魔鬼,而是蓝色的天使呢。”

  爱默森在梭罗死后曾对其人格特征作出过一番栩栩如生的描述:

  梭罗喜欢走路,并认为走路比乘车快,因为乘车你要先挣够了车费才能成行。再说,假如你不仅把到达的地方,而且把旅途本身当成目的呢?

  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梭罗从自然之中发现了美,也解放了自己。

  席勒认为,美是人性的完美实现。“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美育书简》)而美育是实现美的途径。孔子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乐、诗”是儒家实现“美育”的选择。而在西方,除了“艺术美”“社会美”外,还格外强调“自然美”“科学美”。而在“自然美”的实现上,梭罗在《瓦尔登湖》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本:

  “每一支小小松针都富于同情心地胀大起来,成了我的朋友。我明显地感到这里存在着我的同类,虽然我是在一般所谓凄惨荒凉的处境中,然则那最接近于我的血统,并最富于人性的却并不是一个人或一个村民,从今后再也不会有什么地方会使我觉得陌生的了。”

  “爱找缺点的人就是到天堂里也找得到缺点。尽管贫困,你要爱你的生活。甚至在一个济贫院里,你也还有愉快,高兴,光荣的时辰。夕阳反射在济贫院的窗上,像射在富户人家窗上一样光亮;在那门前,积雪同在早春溶化。我只看到,一个安心的人,在那里也也象在皇宫中一样,生活得心满意足而富有愉快的思想。”

  “我不以为一个人的正直和慈善是主要的价值,它们不过是他的枝枝叶叶。……我要的是人中的花朵和果实;让他的芬芳传送给我,让他的成熟的馨香在我们交接中熏陶我。他的良善不能是局部的、短暂的行为,而是常持的富足有余,他的施与于他无损,于他自己,也无所知。这是一种将万恶隐藏起来的慈善。”

  或许梭罗从万物体验出来的以上种种,就是对爱默生“超验主义”最好的诠释:崇尚直觉和体验,热爱自然,“相信你自己”(艾默生语)。而且也从自然中得来的直觉体验中形成了自己的道德律——对平等的呼唤和对自由的追寻。

  所以,梭罗反对美国的奴隶制度,他曾因拒绝交几块钱的版税而坐过监狱,他倡导的“公民的不服从”的思想对印度圣雄甘地和美国的马丁•路德•金都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无数文人为人生苦短烦恼不已。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朝露,天道邈悠悠”。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却一扫前人哀伤的基调,道出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惊世之语。个体生命虽然有限,但一代一代连续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生命延续。不像明月,永远只是一个样子。这样,诗人就以群体生命的延续回答了人类永远感伤的宇宙命题,表达了对人生积极的追求与热爱。这样从“自然——人生”的思考路径是前无古人的。

  所以,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很多诗人、哲人都从自然万物中获取了灵感,而这种灵感和体悟就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一份美好馈赠。

  梭罗两年的湖畔独居生活,在无法同任何人交流的情况下,他可以更专注地思考自我同万物的关系。因为只有在森林这样原生态的环境下,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才可以放下身价,蹲下来重新审视那一草一木,而从另外的视角来看,那些动植物也可能在注视着你。在这种“对望”和思考中,我们或许就在脑海中形成了“平等”“自由”的观念。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孤独”是很多人都不想面对的一种状态,但梭罗却不同,至少在《瓦尔登湖》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他非常享受那份孤独。因为他认为,人在孤独的状态下才会更加健全地认识自我。或者说,我们只有在孤独的状态下,才回归“人”的属性,变成一个真正的自我。沉浸在“孤独”中,你可以更好地清空大脑,将一个被社会“异化”的自己重新放归“山林”。就像苏东坡在《书<六一居士传>后》中所写:居士可谓有道者也。虽然,自一观五,居士犹可见也,与五为六,居士不可见也。作为欧阳修的弟子,苏轼深谙欧阳修,在他看来,欧阳修将自己与书、金石遗文、琴、棋、酒五物视为平等的关系,以此获得快乐,就像欧阳修自己在文中坦言:“吾以此为名,聊以志吾之乐尔。”(欧阳修《六一居士传)所以,苏东坡最后说:“居士殆将隐矣!”这种“隐”,不管是归隐山林,还是大隐于市,都需要一颗沉潜之心,以悦察万物;需要一种强大的自律精神,“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样才能实现美的发现。

  作为个体的我们深知,我们仅生活在地球某一隅,而地球仅是银河系一小点,银河系不知占整个宇宙之多少。所以,站在大地上仰望星空的我们,除了深感渺小外,还会敬畏宇宙的浩大,以及它创造万物的神奇能力。但是除了这份敬畏之外,我们还会主动地审美自然,享受自然,从自然之中获得种种物质的、精神的东西,甚至于支配自然。但是这种支配不可能是无限地索取,自然给予我们的同时,也要求我们遵守它所设定的规则,这就要求每一个个体,心中要有一个道德准则(不管是公共道德还是私人交往道德),也即席勒所强调的“在道德状态中他支配自然力量”。梭罗,以他的亲身实践,很好地完成了席勒所谓的“既非自然、也非人的意志可以使之颠倒次序人生的三个阶段”,从而达到了康德提出的对星空和道德法则的景仰和敬畏。

  《梭罗:再见瓦尔登湖》读后感(二):瓦尔登湖,再见

  林亦霖

  记得很小的时候,便看到哥哥的书架上放着那本精装的《瓦尔登湖》,仍记得封面的扉语,“倘若你静不下心,便不要翻阅此书”。

  读那本散文的时候,是断断续续的,记载着梭罗的所思、所想、所感。那是本颇为宁静的书,起初看的时候,会颇为乏味,除却他日常的点滴,大多的文字如温水,读起来经不起任何波澜;但,沉寂下来后,发现那是他的思索,与孤独为伴后对于生活的思索。

  漫画就是这个时候为开端的,他去了林间生活,临湖而居。很多人以为他是要远离喧嚣,实则不然,他只是需要一段时间去思考。他要接触到最质朴的自然,让心回归,回归到新生婴儿般的纯净。瓦尔登湖畔,他生活了两年,从“阅读”“声音”等细节处入手,开始思考,到“冬天的湖”“春天”为结束……他与自然相处,从自然学习。就如图片中,他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万物皆有灵,他想感受着生命的美好。

  后半部分就是他对于命运和国家的思索,在离开瓦尔登湖后,他成了家、出了名;更为甚的是,他渐渐走向一条改革道路。他在法庭上的慷慨激昂,无意识间透露出他对于社会现状的种种思索。从1845年,他撇开金钱的束缚到林中生活,到后来,他为人民做着抗争。他看似由与世无争的恬淡,变得慷慨激昂情绪激动。这一切,知晓他所处的那个环境后,便了然。

  隐居的初期,美国已是矛盾重重,机械化的普及,加剧了人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更为甚的是,南方的奴隶制度一直对美国的发展形成束缚。他虽在湖畔生活,但他所想的均是最为本质的东西,如何生活、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如何更从容、淡定地享受生活;但,他归来后,美国的矛盾开始凸显,战争的阴霾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

  他慢慢地从一位深沉的哲学家,成为改革家。他对生活的思考,对于人们该做的选择都有自己的见解。他希望生命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也渴望,和平,不管是外在的和平,还是内心的祥和。林中的两年岁月,他悟出了生命的本质。而现实的残酷,让他对人性多了一份深刻的体会。他想避免那些无畏的战争。

  仍记得,故事的结尾,那颗郁郁葱葱的树只剩下一片叶子,随着叶子的飘零,生命最终消逝。但叶子终会长出,精神也能不朽。

  百年的前的瓦尔登湖畔,他生活过,那里安宁而又肃穆;百年后的瓦尔登湖,众人去过,那里平静而又深沉。

  看着那宁静的湖,仿佛能在水中望见他的倒影,他的思索、他紧皱的眉头、他取水的怡然自得;望着那清澈的湖,依然能感受到他的身影,他的精神、他忧民的情怀、他改革的新潮滂湃。

  合上书,再见,瓦尔登湖,再见,梭罗。碧澈的湖水中,映着你曾经沉睡的梦。

  《梭罗:再见瓦尔登湖》读后感(三):属于自己的路

  “若不曾生,何以畏死。”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飞速发展,物质文明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给人们的心灵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商品化时代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肆意盛行,任何的精神信念在此时不堪一击,人们沉沦在物欲之中,也许醉生梦死是最好的词汇。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光阴都用来挣钱,就为了在迟暮之年,去享受一番这让人质疑的自由。到底资本主义商品社会是否为理想家园?在这个日益冲击、变化的世界里,如何做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此时生,是否才是真正的死?彼时死,是否为另一种生?

  梭罗的瓦尔登湖,也许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另一种精神家园,是绝处逢生的另一种渴望与救赎。

  在两年零两个月两天的时光里,梭罗靠着自己的双手,在瓦尔登湖旁建木屋,种蔬菜,观察花草、鸟兽虫鱼,静看四季变化,如隐士般、如野人般生活着。

  在这本书里,你看到梭罗游走在自然之间,体验自然的美好。也看到他游走于世界之中,为“废奴制”四处演说,倡导着“公民不服从”思想。也许知道看完梭罗的一生,你也不明白到底这样是为了什么——竟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跑去瓦尔登湖过隐士般的生活?瓦尔登湖的两年多的时光只是他匆匆一生的一个片段,他的一生,甘于寂寞,不甘束缚,一直在体验生命的每一刻,追求生命的完整。他探索着心灵,找寻着生活的意义,以求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自由之路。

  梭罗通过两种生活经历的差别对比,告诉你,别过你应该过的生活,而是过属于你自己的生活。

  他可以花两年多的时光里,安心地定居在瓦尔登湖旁,住在那个小森林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只要有一把斧头,几颗土豆,也许就足够了。瓦尔登湖的生活简单,自由,随性。我们能够看到自由的灵魂与跳动的生命,梭罗在这里写作与生活,探索着心灵。他身处自然,体验着自然的纯真本色。你也许以为他会这样终老,但他也可以转身就离开,不带一丝眷恋,那么随性。只因他明白,心远地自偏。有着一颗自由与简单,享受生活,享受自然的纯朴的心,即使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也不会发生变化。

  瓦尔登湖是自由与心灵归属地的象征,它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份净土,那份渴望。它帮助梭罗明白了生活,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内心的世界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一切都要由心而动,一切的选择都要遵循心灵的选择,生活许是要简单、随性的,因而,我们终其一生需要找寻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拒交“人头税”只是梭罗的一次无声的反抗,四处为“废奴制”演讲是梭罗的另一次非暴力形式的反抗。他与约翰.布朗的不同就在于此,布朗一心渴望用暴力的形式得到政府的妥协,而梭罗渴望用心灵的方式得到人们的同意与追随。梭罗是那么地简单、随性、自然。自然界的一切是那么的简单。自然,只会让你体验,在体验中发现真理,而非强制性让你明白这种真谛,梭罗也是如此,这是自然教给他的。梭罗只会让你体验,明白两种制度的不同,让你由心灵深处明白事物的真谛。这也许是瓦尔登湖至今仍然成为佳作的原因,梭罗在潜移默化中让你心生认同与向往,找寻自己的心灵之地。

  梭罗说,“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梭罗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只为真理而生,不为名誉而活,不为钱财,不为爱而存在。他的一生,只遵循自己的内心,只走属于自己的路,他只为体验世间万物而来,人生的任何一瞬间他都渴望体验,他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梭罗:再见瓦尔登湖》读后感(四):帝都房价攀升,我却在读梭罗的瓦尔登

  “当一个人的生活与其思想息息相关时,传记可以为我们打开新的天地,让我们得以窥见关于生活的种种可能性”,《梭罗:再见瓦尔登湖》,这本忠于真实的人物传记改写漫画,在画面和对白里为多维度理解梭罗提供了更充裕自在的空间,这种解读方式好过研究有关梭罗“身份”之争干巴巴的术语。 梭罗本人和他的作品一样具有丰富的层次,从同时代难以理解的偏执怪人到后世被誉为环境运动的先驱,从与政府作对的大反派到抵制非正义权势的典范……在所有身份之前,一切始于梭罗对生命的热忱,支持废奴主义也源于奴隶制与他惯常拥护的自由大相径庭。“我要汲取生活的所有精华,坚定地、刻苦地活着……”。《梭罗:再见瓦尔登湖》颠覆了脑中关于梭罗愤世嫉俗、消极避世想象,他虽算不上热情,也绝非拒人于千里之外,有时甚至“来者不拒”,无论是讨水喝的过客还是饥寒交迫的路人,都有机会去他的小木屋一坐,梭罗的脸上也看不到象征心怀苍生忧忧戚戚的憔悴,否则也不会有在雪天里打鸟的童心未泯。对某方面明显特质无限放大的结果像曝光过度的照片里刻板平整的二维人物,生活传记漫画是以更宽容开放的视角观察人物的有益尝试,否则谁能设想令人尊敬的梭罗也曾在他可怜的姨妈“我对老天爷做了什么,才会有你这样的侄子”的感叹时不客气的扔出一句“有一天您自己去问他吧”。 他追求丰富的人生,“切身感受生命的每一瞬间直到最后一息”,并坚定的“摒弃生活不需要的一切”。秉承“我们需要像一个好奇的乘客那样度过人生的海洋,而非像一个囿于一己所知的水手”的积极态度,鼓励对周围的一切细加甄别而非沉沦于感官享受,“至少比起那些不得不从外界、从社会和戏院里寻找生活乐趣的人来说,我的生活方式更有意义”,这样的梭罗也不失为美洲大陆倡导慢生活、断舍离的“文艺”鼻祖。他在森林的独居生活是主动选择远离以获得纯粹且高尚生命体验的结果。他说“商业是魔鬼最喜欢的行当之一”,对沽名钓誉更是毫无兴趣,《瓦尔登湖》的销售数字如同他鞋子的破洞和打补丁的衣服一样不值一提,在出众的造笔技艺可预期的丰厚回报面前撒手不干,任性到“我为什么要制造铅笔呢?已经做过一次的事情我决不再做”的只有梭罗。 他把全部热情给了自然,虔诚而专注。这位哈佛的高材生飞扬跋扈的傲慢背后是十足十的自信,令人羡慕仰望的知识殿堂和权力机构他都不放在眼里,与独一无二的自然相比,同类打造的世界得不到他一眼注视。梭罗运用艺术家天赋的敏感和哲学家的深邃理性,成型于独居期间哲思与写实兼具的散文里,表现出对物质追求趋之若鹜的不屑一顾,和自然引导下精神领域自给自足的对比,而对后者的觉知领悟,几乎是“广为认可”生命哲学的终极归宿,与我们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不谋而合。 现实意义上,梭罗的瓦尔登森林几乎成了被困在钢筋水泥现代逃离的理想之地。在城市——被阿兰德波顿称为“造成一系列窒息生命的情感”的地方,未曾出走过的“城中人”逐渐体味到追逐刺激后仍无法消解的疲累空虚与自然慷慨提供的无尽趣意无法比拟,伴随的还有在对自然力量重新认识里逐渐复苏的诗意。“自然最风雅”的论调在今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如果说在过去,自然主义倾向于被理解为风花雪月的小资产阶级情调,或壮志难酬转而寄情山水的逃逸,今天已演变为出世和入世之间平衡出的对闲暇最“正确”的享受和最“时髦”的有趣,看上去完美统一如精神分裂。梭罗坚决彻底的“原始生活”对现代的精神指引大过实践意义,因为迈不过价值观认同上无法跨越的沟渠。他稍显极端的行为充满了两种价值观一较高下的火药味,那种更胜一筹的优越姿态很容易对追求世俗价值的群体构成侵犯,一方受到挑战恼羞成怒,一方承受冷嘲热讽的调侃,这场永无休无止的争论大多呈现为非黑即白的对立。我们大多数都是挣扎在迅猛多变的世界中不稳定的个体,在滚滚红尘中沉浮扑腾,游走在微妙细致的差异间以巧令辞色的辩驳来说服自己。选择把自己的瓦尔登森林藏在心里,在“被动”的境遇中寻求“主动”,大概是所能做到最动人的尝试。 瓦尔登湖摇曳的风光对摇摆不定的大多数而言只能存在于心里。梭罗为自己省去了不必要的左顾右盼徘徊犹疑,让不走寻常路的梭罗留在世人心里。漫画的法语原版《thoreau:la vie sublime》,意为“梭罗崇高的一生”。那些用生命践行信仰的人是勇士。毕竟想法和实践,始终隔着遥远的距离。

  《梭罗:再见瓦尔登湖》读后感(五):通过绘本了解梭罗

  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瓦尔登湖的绘本作品,不如说这是一本关于卢梭的传记绘本。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这本书时间跨度从1845年到1862年梭罗逝世,正是梭罗思想越趋成熟的17年。

1845年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开始林中生活1846年游缅因州森林;因拒绝付人头税,入狱一夜。1847年-1854年创作并反复修改《瓦尔登湖》1859年发表《为布朗请愿》,为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进行辩护

  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的两年间,对梭罗的影响非常之大。贴近自然的简朴生活,让梭罗更加自在。不论是亲自筑造木屋,还是在土地上种上蚕豆、土豆,或是看着昆虫决斗,这些琐碎的生活却给日后创作的《瓦尔登湖》提供了素材与灵感。就像瓦尔登湖中所写的那样“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这种物质上匮乏,精神上富足的状态,是梭罗一生所追求的。梭罗认为人应回归自然,保护自然,过快的社会发展,却忽视了人们的精神需要。而人们也在随波逐流之中,忘记了生活本来的样子。甚至于,已经忘记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瓦尔登湖》中,你会在梭罗纪录的几角几分的账单之中,看到作者对生活本源的思考。而这本绘本《再见瓦尔登湖》更从另一个角度,通过画面,通过人物的对话,让你更加的了解《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及梭罗的最重要的17年。绘本比文字更加形象具化的展现了在森林中的生活点滴。不论是在雪地中体会自然的温度,还是观察植物体会自然的神奇。都在一个个分镜中,让梭罗的形象更加完整与生动。例如在雪地中摔倒后的这一幕:

  《梭罗:再见瓦尔登湖》读后感(六):让世界听见我的声音

  关于梭罗,我想大家都不陌生,都知道他是伟大的哲学家,而且还有一本名著《瓦尔登湖》。曾经看极限挑战的时候,一直很喜欢黄磊老师,而在返老还童那期,最佳的约会礼物,黄老师就选择了《瓦尔登湖》,然后我才知道这本书。也趁机买了下来,但是为俗世所累,如此好的静心书籍总是翻了开头就没接着看下去了。于是有个机会来了解这本大作,还有梭罗这个人。

  而这本后浪所出版的漫画,是不是瓦尔登湖的全部内容,我也不太确定,但是关于我脑海中的梭罗,就丰满了起来。那是在19世界,美国内战年代,奴隶制依然盛行,黑人饱受摧残和压迫,而时代的没落总需要革命家站起来反抗这种恶势力,而梭罗也很有瞻仰性的应运而生。他开始想要回归自然,倡导人人平等,但同时他又是“公民不服从”之父,而梭罗有其特立独行的思想。而关于梭罗的故事也慢慢展开,梭罗说从今以后,别再过你应该过的人生,去过你想过的人生吧。

  而梭罗的一生也再坚持着这样的精神。1845年。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从买了一把斧头开始,梭罗开始了他探寻自然之路。一个人在瓦尔登湖旁砍树做房子,买种子,种土豆,梭罗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不顾衣衫褴褛,放浪形骸于大自然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干活累了,就在湖边,静静的写书,对于他来说,生活本身更是乐趣,他说他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

  突然有一天,警察找上门来,因为他已经六年没有交税了。他认为政府把收税的钱用来维护奴隶制,支援侵略墨西哥的战争。当一个政府没有正义的时候,也许正义的人就只能在监狱里了。在监狱里没两天,梭罗的姑姑就来保释他了,他又回到了小木屋里,每天欣赏自然,欣赏美,也在此时完成了他的《瓦尔登湖》。

  1847年,梭罗觉得体验更多的生活,决定离开森林,他呼吁人民团结起来,积极反对奴隶制,他也帮助更多的奴隶逃脱到森林里。而他的一生也跟革命联系了起来┅┅

  关于梭罗的思想主张,已经他的著作也具有很大的批判性,他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人:他在自然中获得了新生,能够做自己人生道路的主人,他反对人云亦云,反抗不公正的政治制度和宗教的伪善,拒绝日益盛行的拜金主义和无休止的劳作。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向世人呼吁一种简单的、快乐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使人从消费主义的大潮中解放出来,让人停止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开采。

  而这样的呼声,我们今天更应该学习和传颂,对于我们和自然,有了新的认识,而梭罗也完成了他伟大的一生,虽然最后也死于肺结核,但是梭罗和他的成就永垂不朽。

  让世界听到你的声音,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梭罗已经做到了,你呢?

  《梭罗:再见瓦尔登湖》读后感(七):从心出发的梭罗

  今年的格莱美颁奖礼格外吸人眼球,除了有不少重量级巨星汇聚一堂,现场还“火药味十足”,因为川普就任美国总统后,颁布了新的移民政策。众多被国内熟悉的欧美歌手,借用歌词、讲话和着装,表示强烈抗议,Beyonce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们应吸取过去的教训,不要再重蹈覆辙”。不禁让人想到美国五十年前轰轰烈烈的黑人“自由运动”,是美国民权运动的先锋——马丁·路德·金领导的,他发表了著名的演讲“I have a dream”,以非暴力的形式反对种族歧视、争取人人平等,促使美国废除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也为美国如今的民主社会奠定了基础。 但说到谁对马丁·路德·金的影响最大,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亨利·戴维·梭罗。他曾这样评价梭罗“藉由他的文字,见证他的为人,梭罗的教诲在公民运动中重燃,甚至比以前都还热烈,无论场合地点,在全国各地的抗争运动,其实都是梭罗理念的延续。”而梭罗又是何许人物?想必大部分读者都不太了解他,提到他最著名的作品《瓦尔登湖》,则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看过《瓦尔登湖》的读者,会知道书中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独居生活,细致的讲述了他在此地两年零两个月的所见、所闻和所思。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认识梭罗,了解《瓦尔登湖》背后的思想与主张,法国漫画家勒罗伊和达恩用画笔将浮于文字上的画面一一描绘出来,用绘本这种更加形象、更易理解的方式,创作了《梭罗:再见瓦尔登湖》。当然,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梭罗,作者特意实地走访了梭罗的故乡,详细翻阅了史实资料,从而较为全面的刻画出在当时十分特立独行的梭罗。 翻开此书,我们会发现,画面色彩鲜艳,带有浓浓的中世纪风情,整个画风则很小清新。在瓦尔登湖畔生活时,梭罗显得无拘无束,无处不散发着山野气息,营造出温馨静谧的氛围,身处这样美丽的自然风光中,我也如梭罗一般沉醉了,谁说独居很寂寞,在虫鱼鸟兽的陪伴下,看四季交替的景色变换,何尝不是一种享受!难怪梭罗会成为生态主义哲学家以及自然主义者,都与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朴实的生活息息相关。 梭罗似乎在远离尘嚣的生活着,但他的思想依然沉浸在政治中,因为政府维护奴隶制,支持墨西哥战争,梭罗拒绝纳税,却被捕入狱。梭罗为了正义,宁可呆在监狱也不愿交保释金,可惜只待了一晚就被姑姑保释出狱,但狱中一晚已足够他想通一些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的影响,让他之后决定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回归现实,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说他的出世和入世都是遵从于本心,因此,他是个超验主义者,从不拘于世俗观念,依照自身意愿,深刻而又有意义的体验生活,到达探寻心灵价值的目的,正如他在《瓦尔登湖》里写道“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想望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总体说来,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绘本,从画作来看,赏心悦目;从内涵上看,意味深长。作者带我们见识了有血有肉的梭罗,也从侧面宣扬了他的进步思想,他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对自由的渴望,对社会的思考,都值得我们深思。我想,瓦尔登湖作为梭罗人生的转折点,已然成为他的情之所依,心之所系!

《梭罗:再见瓦尔登湖》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lizhiwenzhang/229061.html

推荐访问:梭罗树 梭罗河简谱 梭罗这人有脑子 梭罗子 梭罗名言 梭罗简介 梭罗人

励志名言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孝顺 下一篇:起点低怕什么,大不了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