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女儿》的读后感10篇

2015-09-11 励志名言 阅读:

《时间的女儿》的读后感10篇

  《时间的女儿》是一本由八月长安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一):真正喜欢她的人都懂

  第八页,倒数第六行:“我想写一本书,送给三十岁之前的我自己。”

  这本书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取悦读者啊。

  真的喜欢她的人,一定能读出她的心意。

  宣传有误的锅,也不该她背。是出版社没有对读者负责。 喜欢一个人,有的时候是要负责的。一句失望就妄图抹掉,算什么呢?责于他人之前,不如好好想清楚,自己要不要喜欢这个人。

  我知道我们都不客观。但我确定,阅读和了解一个人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都要用心的。

  我很骄傲,很幸运,喜欢她。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二):或许我也信仰星星

  有一些时光里的故事,有一些熟悉,也会有很多不同。感觉得到自己内心里更认同也更不认同的东西。

  看见其中的《宠》,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宠物,而是宠人。但是对于养狗是很向往的,是很麻烦的很温暖的。还有星星,星星真好。

  我自己就是跳过了看这一类书籍的年纪,直接往后走了。这样说不上来好不好。但是是很孤寂的。现在往回看,或许也想回忆回忆往回写,不清楚会怎样。

  这样被称以书评,很不好意思呀。第一次在豆瓣用文字记录,是不是本来应当挺郑重的,这样随意... 也好,没有压力。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三):任何一座山丘,只要离得足够近,都足以遮挡你的全部视线

  刚因为第一页的关于山丘的那句话发了朋友圈和微博,说总是一下就在二熊的书里找到共鸣,还说要立flag看书的时候的感受都写下来。

  结果看完第一篇,要剪的视频和要完成的作业都被我手动暂停了,Flag的开篇居然来得这么快就像龙卷风哈哈。

  实在是共鸣井喷了,我憋不住。

  6岁到14岁,周三都被我列入黑暗星期三,因为放学后要去会琴。只不过二熊学的是大提琴,而我是钢琴。

  我后来无数次地悔恨,我当时为什么一时冲动对琴行里的黑白键点了头,钢琴搬到家的时候,难道没有意识到,从现在开始已经没法说不了吗?

  “果然是年纪小啊”,小学的我这么想着更小一点的自己。

  教我钢琴的老师是位高中音乐老师,上课就在她家里,我小学到她家只要十分钟,我总能放学后在5点左右到达,在楼下买个馒头配个袋装酸奶,吃不出什么味道,脑子里都是即将会琴的忐忑和不安。

  全家族的人都知道我不爱练琴,但是我爸妈舍不得放弃。买钢琴花了一万三,他们那时候一个月工资合起来不知道有没有五千。每天晚上放学,我会在吃饭前写完作业,饭后练一个小时的钢琴,然后看课外书,睡觉。

  小学的时候我和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家族人丁兴旺,到了周末总有很多家里人会来,我最喜欢也最不喜欢哥哥姐姐来我家玩,最喜欢他们来的时候我不用练琴,最不喜欢我练琴的时候他们来了。我妈不会同意我不练琴跑去和他们玩,家里隔音效果几乎没有,我弹的时候隔壁房间总会传来他们玩闹时兴奋的喧闹声,于是我的指尖更是敷衍了事。

  最气的是,挂钟偏偏就挂在我对面,指针还走得那么慢。

  二熊的外公给了她掌声,在我的家里,给我掌声的是亲戚朋友,在练琴的时候跑来看我演奏,夸我优秀。

  可惜当时我已经明白了那些都是客套话,要不多少也能带来一些开心的时刻吧。

  而我的爷爷,常常在我练琴的时候拿着切好的水果,问我要不要吃。

  我好喜欢他啊,不止因为爱,还因为家里只有他反对我学琴,他说学钢琴没有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懂了我的痛苦。

  一定是的,他总是我们家看得最透彻的人。

  但是很快我就意识到,钢琴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练习时的枯燥。而是每次会琴都会把我不走心的练习后果暴露无遗。我好奇了很多年,怎么我就听不出来我弹得进步还是退步了,可是老师总是一下子就听出来,而且,基本都是退步。

  在小学的时候,我一直还算优等生,乖乖的,会写作文,拿了一些县里的小奖就被夸了整个童年。但在钢琴老师家,两次罚站厕所,百分之八十是责骂和批评。每一次的责骂还得 乘以2,回去还要被我妈再骂一遍。回去的路上坐在摩托车后座,前面的碎碎叨叨被风吹到我耳边,我在后座,不出声,比愤怒不爽的手势,嘴里不出声地怼回去。童年最噩梦的时刻,居然还是周播的。

  而我爸虽然也是“保琴派”的,但他对我总是太温柔了。从不骂我,大声都很少,他们说他太宠我了,我也觉得是这样。会完琴我妈生气的时候,看她回来黑包公一样的脸色,他便懂了,走到我房间,摸着我头在我身后和我一起看会书,然后说一些认真练琴之类的话,对我来说反倒像是一种安慰。

  在我妈每次生气责骂我的时候,我是真的很讨厌她。

  不过会琴被表扬的时候,那一刻的开心也是无与伦比的,怎么说呢....嗯.....是一种类似变态的快感吧。

  其实在高年级的时候,我便较少被老师责骂了,多半是不褒不贬。听老师和我妈聊身边人的八卦,也是会琴时快乐的时刻。

  在我六年级的暑假每天为了准备十级考试要练5个小时, 奇怪的是, 我现在对这么惨的日常居然没留下什么印象,连带着考级的记忆都是模糊的,和我拿到的 “合格” 等级一样,不痛不痒的。

  十级考完以后,我升了初中,和我的琴一起搬到了新家,从此我家成了“爷爷奶奶家”。今年清明前两天,奶奶走了,“爷爷奶奶家”又变成了“爷爷家”。

  今年我大二,在写一些表格的时候,还是恬不知耻地在特长那一栏写上“钢琴十级”。边写边心虚,初中后便几乎没怎么练过琴,我妈现在痛心疾首的时候,我也无法反驳。

  偶尔遇到钢琴老师,心虚得很,她说祝贺我考上厦大,我尴尬地笑笑,放弃钢琴后我们实在太久没见。

  于是在表格上写的时候分外觉得自己特别像那种被富婆包养的小白脸,明明不爱,偏又虚荣。

  和二熊不一样,我们这没有乐团,学校里每次活动都用电子琴代替钢琴,我也没机会演出过。唯一一次要在班级演奏,我刚要弹下电子琴键,老师说“太吵了还是算了吧。”于是就算了。和二熊一样的吧,琴键也不想被我碰。

  所以所有的虚荣心都只能来自说起自己钢琴十级心虚的骄傲了。

  不过转眼一想,也还真没有别的能证明的特长了,啧,平庸的人类啊。

  不过说到巴赫,在我学琴的那段时间,他和莫扎特是我最讨厌的音乐家,写的曲子真是,太他妈难了。

  那时的我哪里懂什么他们在音乐上多牛逼,那些曲子又有多高的艺术成就?

  20岁的我 ,边翻着《艺术的故事》,边渴望着给自己进行艺术入门。

  可依然不懂。

  如果我妈看到我写的这些,一定会又痛心疾首状说,最错误的决定是让你学琴,再叹一口气,“现在那台琴那么久没人弹大概已经是废铁了。”

  没脾气,还没到我突然对它兴致大发的时候。

  她一定会觉得, 我是在埋怨他们。

  不是的。

  虽然现在我还没到和二熊一样的时刻,开始想要重新想要拾回我的琴。

  但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它或许出现在下学期课业不那么繁重的时候,出现在我想明,白了自己未来的那个时刻,出现在,我想看书想看电影也想弹琴的时刻。

  再等等吧,等我看完这本《艺术的故事》,等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

  那时候,对爸妈的感激,一定会比现在更再翻上几番。

  那....不如等等看?

  2017年4月16日

  21时41分于图书馆

  GM:<我喜欢上你时的心理活动>-陈绮贞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四):打开自己记忆闸门的一本书

  看二熊的书总能打开自己的记忆闸门。

  看《你好,旧时光》想起自己在家中拿个毯子扮娘娘,说平身。看《最好的我们》想起自己在做数学题的煎熬。

  看新书《时间的女儿》想起自己小学时学过的古筝,想学古筝是觉得这样的自己和别人分离开了,有点与众不同,说出去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提起伤害学生的老师,也是艰涩,明明是我们特别尊敬的一个人,却能那样漫不经心地去伤我们。记忆里,六年级的数学老师对我直摇头,在说我脑子笨,不会做事。当时坐在前排,老师让我去办公室拿东西,他的指示一点儿也不明确,我脑袋都是空的,跑到办公室,纠结到底是拿这个还是拿那个,不记得拿了多少次了,总之他对我特别不满意,直接对着全班人说我有多笨,让另外一位同学去了。后来运动会上,另外一位老师让我帮忙买东西,她没说买什么,让我随意,在商店的我看着他们坐在那聊天,有说有笑的,我立马紧张起来,在想他会不会是在说我脑子笨做不好事,担心个没完,买完东西也不敢靠近。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大冬天的下雪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只穿了很薄的衣服,十分冷,可是他看到我说你是想和老师比赛谁更不怕冷吗?不是玩笑,我能区分。后来他带着全班人去后山打雪仗了,我一个人跑到学校外商店的奶奶那里围着火堆取暖。

  初二的班主任给我的评语是我要强,朋友都知道了,一个劲儿地嘲笑我,说老师有多不喜欢我,我是一个多讨人厌的家伙。现在的我不要强了,懦弱多了,可我想起自己曾拼命地改变自己,会有点儿难过,并不是不喜欢现在的自己,只是因为老师的闲言碎语去改变自己身上算不上是缺点的地方,就特别想去拥抱独自伤心的自己,告诉她没关系的,要强一点没关系。 老师做过的一言难尽的事真的很多,还有很多。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五):只是一个标题党

  一个男生,偏偏喜欢看这类青春文学。我自己有时都理解不了,看八月长安的书,也是偶然翻出,然后废寝忘食的看完。时间的女儿,我到现在也没抽出时间来读。看到的评论也是负面的情绪更多,也许是我们对精神的需求日益增长,所以对作者的期望值也越高。

  我一直坚信社会上有两个职业,是需要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才会有拿出好的东西来,一个是作家,一个是演员。(讲的是演员,不是明星)。都说艺术源于生活缺高于生活。那是生活太细枝末节,每天过的就像记流水账一样。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也没有那么多生离死别。每天都是零零碎碎的琐事。作家写生活,就是把流水账一样的日子,用他个人的视角,情感,把它渲染的更具象,更具体。把每一个触动你内心的点给激发出来,引起你的情感共鸣。但当写作的人像记流水账一样的写自己的生活。大部分人都会觉得索然无味。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感触罢了。。。时间的女儿,还是给那些未曾经历的人看更能引起共鸣。你我早已没有那颗纯粹的心了。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六):时间与我。

  这大概不是一本书,而是成长,二熊的成长。

  看了很多遍二熊写的振华系列,但其实我自己也清楚,说什么喜欢,只不过那一点共鸣感支撑着我而已。我比不得她优秀,身无所长,所以我需要一个优秀的人让我产生共鸣,让我催眠自我其实并不是很糟糕。也需要从她描绘的故事中,让我过去的生活不至于太空白。

  总是忍不住从二熊描绘的点滴中寻找一些过往的蛛丝马迹。她大概是最成功的人,因为她,我完全相信,故事来源于生活。而不像现在,故事来源于网络。她写的每一句话都没有任何的多余的修饰,但都直戳心底。

  她不是周周,不是耿耿,也不是洛枳,而是她自己。

  越长大越懂得自己想要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越懂得自己内心深处那个自我。

  这大概是一个文学者最基本的需求。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七):你总能在二熊的书里看到亲切感

  本来是一本用来安眠的书,开着一盏昏黄的台灯,台应该灯上的闹钟滴滴答答的走着,我越看越想把它读完。

  二熊在亲爱的巴赫先生里写到:原来我一直爱。它是我的负担,我的苦难,我急于甩脱的噩梦;却也给了我骄傲,给了我快乐,给了我窘迫又俗气的童年原本不可能得到的美与希望。我爱它。我学了八年的大提琴,我爱上它的时候已经太晚。

  你小时候学过与艺术相关的吗?我小学时候妈妈在我面前总夸奖一个学二胡的同学,我不服气,毅然决然的也要学。

  我永远记得初学的时候,一级的曲目小辣椒,老师检查我之后竖起大拇指笑着和我说拉的真棒,你们看看这孩子。

  其实一开始就是赌气,老师夸奖我之后,我才决定要学下去。

  然而我现在严重怀疑那时候老师可能对每个刚刚入门学琴的孩子都说了那句话,让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孩子是天生拉二胡的料,从而学下去。

  小时候学琴新鲜劲过去以后,练琴对每个孩子都是痛苦。

  为了逃避练琴的时间,我也像二熊一样,把琴拿出来再放回去。后来学到四级的时候,已经到了老师气到把我骂哭的程度。

  琴的技艺除了天赋真的需要努力。

  说实话,那时候我真的觉得我以后不会靠二胡吃饭,也没那个天赋,我好讨厌去学琴。

  我小时候,也总跟我爸犟嘴。一开始一定是以我挨揍结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倔脾气上来的时候,练半个小时琴慢慢就心平气和了。

  我妈到现在还念叨着那次家里装修比较旷,我练琴,那琴声真的是第一次让她觉得其实我学的还不错。

  人的记忆性真的很奇妙,就像你一搭上琴你就知道手指怎么搭上,手腕怎么运弓。小时候调弦都是老师帮忙定音准,现在自己也可以了。

  可是,我确实也忘了G大调,D大调,F大调的12345。

  我总是开玩笑以后混不下去了还能靠着这手艺去大街上攒个活儿。

  楼上有家人学吹笛子,每次开场居然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首。我每次听悠扬的笛声,我都觉得很羡慕。是的,羡慕。

  真的好听。

  关于岁月里曾经过你生命里的少年们,他们或许各有各的样子。

  我这个人,比较秀逗。

  我曾大言不惭的说喜欢一个男孩子五年。

  在第五年我和他摊牌的时候委屈的问他:你说你喜欢过我,高中的时候你喜欢头,大一时候学生会,大二的时候班级同学,大三的时候一见钟情,你看看你哪一年喜欢的呢?

  他愣了一下说:你看你哪一年没在呢?因为相处的时间太长了,所以慢慢的拖成了另一种感情。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样?但事实上当我能问出来你为什么不曾喜欢我的时候,我才是真正的释然。我决定要一个答案的时候才是我真正放弃他的时候。

  前几年,所有人都问我是不是喜欢他的时候,我咬死不松口,我不喜欢他。

  可其实,我也没有资格质问他。

  我们的关系着实有些怪,我喜欢他,但是又因为着不知是骄傲还是什么就是不想说,因为相比我喜欢他可能我们在一起会更怪。

  当然,在这五年里,我也对其他男孩子有过好感。

  可我觉得这份好感不足以阻止我继续维持着对他的喜欢。

  所以当二熊写到;小姐妹突然问:“你说,一个人可以同时喜欢两个人吗?”的时候我突然就笑了。

  下面二熊说:可以啊,怎么不可以。我高中喜欢过一个男生,很多年后才写成一篇散文来纪念暗恋。那的确是默默潜伏了六七年的深情,但其实,这个过程中,我也断断续续地喜欢了一火车皮的别的男生。

  读到这的时候,心里有个小人都在摇旗呐喊了,对啊对啊对啊没错是这样的哈哈哈哈。

  二熊说她不喜欢倾诉,我好像有点相反。我妈多次说我不坚强哈哈哈。

  我有时候也自己暗自嘀咕,是不是这样不太好?

  直到看到二熊写:倾诉背后隐含着两层意思:信任和洒脱。

  信任倾听的人;就算不信任,被嘲笑或传扬出去也无所谓。

  我和我妈吐槽,我当然信任我妈哈哈哈。我和寝室的姐妹们说,是因为她们就算和其他人说我真的不在乎的。

  哈哈哈,这么一想,真的是挺爽的。

  我曾经是一个起床气特别大的人,早上起来的低气压谁都拯救不了我。后来上了大学,我觉得这么对我爸我妈也就算了,这么对人家我良心真的过不去。

  这么说好像也不太对,对爸妈我是恃宠而骄哈哈哈。

  后来,我就想办法,有的时候,一起床就放歌。有时候就故意让自己发神经逗大家一起笑。

  效果显著。

  其实这个也是我喜欢过的男孩教会我的。我不是一个会勤于想着要联系大家的那种人,我有时候不太想要分享我的生活。

  他不是,就算我们大学不在一个学校。有时候打电话我完全不用担心没有话题,因为他会说很多关于他的生活然后再问问我的。

  后来我才发现,这样多好。

  我们到现在还是很好很好的朋友,没有因为时光和不在一起的日子里就少了熟悉,反而觉得多了默契。看见王力宏发了新歌我会直接推给他,看到好的觉得他会感兴趣的也会和他说说,联系也不是那么勤,想起来就打一个。

  这样属于老友的默契,我简直是欣慰。

  后来,我学会了他对待人的方式,在我后来遇到所有觉得珍惜的人,我都会用这种方式珍惜对方。

  看见二熊的书里写:真的长大了。我现在早已明白,不管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只要喜欢一个人,永远不要冷冰冰。

  是啊是啊,相遇不容易啊哈哈~

  我交朋友真的看眼缘,如果第一眼看起来就很舒服,那么相处就特别舒服。如果我第一眼就带着不想接近,就算一开始我为了社交装出来一个自己,我们甚是相处的来,可不久以后肯定会因为什么远离甚至带着仇恨的绝交。

  我曾经问挚友:我这什么毛病?挚友看着我的眼睛说:这是有道理的。两个人要是能相处的来,早就相处了,何必等那么长时间过去了?

  我深以为然。

  也有过一些朋友,唱过K包过宿洗过澡经过事,至少在那段日子里的我们看起来特别的好。

  然后,不知不觉,我们因为什么就相处不到一起了。

  我们不声不响的离开了,再见到时也能像曾经好的时候热烈的打个招呼。

  可就是,不在了。

  我现在相处带的面具是越来越厚,已经越来越能克制住自己的不喜,并且努力让相处过的人对我有个好评价。

  ocial,爱面子,我曾经看丁丁张的书叫这世界与我无关。

  我这个年龄还是真做不到,我在乎那些外界的评价。

  我就算觉得我们肯定相处不来,但是我还是会相处。

  努力的克制住自己的那些小脾气。

  因为二熊是哈尔滨人,又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经做过讲坛的组织。所以很荣幸的邀请过二熊来我们学校做一场讲座。

  我真的很喜欢她,并且觉得她是骄傲。

  她就像一个带着光的大姐姐,让我觉得原来我不是一个怪小孩,因为这些文字我还能回忆起我的少年时光。

  接下来我也想许愿:希望自己成为能让人骄傲的人。

  23岁的接下来的路好好努力。

  路还长。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八):比安慰多一点(非客观评价)

  一直在关注八月长安的书讯,《时间的女儿》要出版的时候我没有太过惊喜,因为我从她虚构故事里看到的那个姑娘比作者本身的自我剖白更真实生动。 从《你好旧时光》《最好的我们》《橘生淮南》一路走来,我也早已跨过那个年龄段,即将站在人生新的分岔路口。 《时间的女儿》记录的便是,就像穿成一串珍珠项链后手心余下的珠子。

  书并没有太多全新篇,也算不上散文吧,甚至内容有些拖沓之嫌,但幸好,文笔和故事是二熊的一贯风格,没有鸡汤和所谓人生指南,不过是过来人站在人生某个 时点上冷静的回望和真诚的劝慰。 或许我们总想从别人那里讨教些东西来治愈自己,后来才发现自己的独一无二,差一丝一毫都药不对症,所以也只是得以安慰。 之所以打五星可能是主观的偏爱,她的故事曾带给我的,我为之感同身受的,如今也深深地影响我的,也远远不止是安慰。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九):你的海尔波普也一定还在吧

  1997年生人没有关于这颗彗星的半点记忆,但我也有我自己的海尔波普。

  说出来还怪好笑的,它是我家客厅沙发椅背后角落里摆着的观音像。我们那个小地方呀,说出来大家普遍都没什么宗教信仰,但是街巷里大大小小的庵堂庙宇蔓延着的都是迷信的讯号,几乎人人家里都供奉着长得差不多的那一尊。老人们甚至我妈这类中年人对此有无比坚执的虔诚,逢年过节必须要祭拜,甚至回趟二十分钟车程的乡下老家前都得赶我去燃根香然后对着它磕三个头。虽然长大后我常常表现出不耐烦,但这么多年了,我还是顶喜欢老家这些琐碎麻烦的习俗。在家附近的庵堂跪的是方方实实的椅垫,在外婆家跪的是软软的圆形海绵垫,在家里跪的是弃置多年不用的沙发坐垫。对于“跪”这个掺着点儿古板认知里尊卑有别意味的姿势,我倒是从没感觉到不妥,而且最喜欢外婆家那些个蓝色海绵垫了。

  说起来我的海尔波普也不止家里那位娘娘了,还有亲戚家的呀外面寺庙供着的呀,我对它们都从未撒谎。

  不用出声的愿望有什么可以撒谎的。

  我想在哪一年的摸底考打个漂亮的翻身仗,我想现在在身边的人永远在身边,我想爸妈姐妹都幸运安好。还想台湾回归祖国以巴别再动战火,还想长久定居在哪名男同学心里,还想平躺着也能赚大钱周游世界。

  我想很多,但我不太能跟谁说,我只能寄托神明。

  打小也不傻,话净闭着眼作祈祷状地瞎说,祭完祖依然在日记里发表一筐的不甘心,当回悲观万岁的中学生。一直渴望轰轰烈烈的中学生,听着别人的《非凡人生》会哭的中学生。

  我也有实现过一些小心愿的。

  二熊说“星星有情有义,是我们太善变。”

  我真的记得的,最初的梦想太多太多了,贪心到我的双肩背包装不下,不得不把它们一件一件掏出来腾出地儿给我的新幻想。新欢们也千万别开心得太早,你们的主人啊水性杨花。但被筛走的它们,身子上难免沾到我舍不得的泪水了。

  它们也难过的吧。我真的挂念的。

  我也有我的,岁月的童话,一桩一桩,乖乖地落在往事与现世的罅隙中,等着我——它们讨厌的主人再把它们掏出来写。

  会有那么一天。

  怀着没有长辈们那么虔诚的心但绝对真实,还用家乡话普通话双语炮制而成的千千万心愿,我的佛祖们啊只有您知道它们的结局了。

  othing ever happened.

  各安天涯才最好不过。

  另:

  这!绝对不算读后感就只是一点点即时的关联回忆。高三同宿每天一块唠小说的cx君大概最知道我等这本自传式文集等了多久,因为她每天也都在无奈脸等龙族更新。安静等待的这些年断续看了其中好几篇,如今自然都当新的故事读,有了不一样的戳点。

  再善变我还是一样最爱看星星了。

  你的海尔波普也一定还在吧。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十):八月长安啊

  本来以为这本书是有关二熊那些众所周知的历史的回忆,比如高中如何拼命学习最后考上北大这样的故事。如果加以一些励志的细节描述,也许也足以对书名交差了,反正我之前能想到的有关“回首过去”也不过如此。但是原来不是。她比我想象的更真诚。书里更多讲了那些“具体的故事”背后一个“想太多”的女生的细微的情感,甚至有些琐碎。这些“情感”,如果不是这样讲出来,也许就很难在岁月里找到踪迹了。而那些故事,如果不是因为这些特别的情感,大概也只是长长人生中的一件极普通的小事罢了。

  情感这东西,其实有时候很私人,旁人很难完全感同身受。就像一些人看这本书,会觉得感情乏味,也并没什么特别。但看到二熊以温和的口吻讲述时,我却好像想起了某个过去时刻的自己。作为一个同样容易“想太多”的女生,我好像能理解二熊讲述这些故事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现在变得更成熟的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搞定过去使我们感到困窘的事情,面对难言的境地时也不再轻易面红耳赤了。我们已经翻过那“一座座的小土丘”,站在更远更高的地方,但这时候的我们,也许变得更平和宽容的我们,在转过头去时,也仍然会怀念过去困住自己的自己吧。这些情感也许是不足以引起共鸣的,是微小的,甚至是有些好笑荒唐的,但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本人来讲,是无比特别的。二熊说这是给自己的三十岁礼物,我相信这些对她来说,确实是以往的人生中很珍贵很珍贵的东西了,它们让她一点点变成现在的她。

  我以前看她的小说,关注她的微博,知道她是被很多人包括我喜欢的温柔的、亲切的女生。看这本书之前,看到有人说了类似“她把真实的自己剖开来,包括内心那些不那么积极的东西”等等的话来表扬她的胆大和真诚。但我反而觉得她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这样的。虽然她是温柔和友善的,我也从来没有以为过她的人设是单一的永远温柔善意的美女作家。一个写出“洛枳”这样角色的人,不管表面多么不动声色,心里都是有着波涛大海的。我喜欢这样的她。

  “星星有情有义,是我们太善变了。”但就算这一生对宇宙来说渺小无比,也值得认真地记住吧。

《时间的女儿》的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lizhiwenzhang/198004.html

推荐访问:时间的玫瑰 时间的风景 时间的名言 时间的皱折 时间的英文 时间的成语 时间的皱纹 时间的力量

励志名言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悠久之翼 第二季》影评精选10篇 下一篇:薛之谦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