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的椰子经典读后感10篇

2015-04-09 励志名言 阅读:

伏尔泰的椰子经典读后感10篇

  《伏尔泰的椰子》是一本由[英]伊恩·布鲁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伏尔泰的椰子》读后感(一):帝国的效率

  每个天才都有不为人知的多重面目,天才的天才更是分裂狂人,还普遍像孩子一样的善变。路易十四时代的巴黎混混、重商主义者伏尔泰就是个奇怪的天才。一方面,他对中国的儒家文化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中国的“伦理道德和治国之道天下首屈一指”;另一方面,这家伙也热爱英国到无以复加。哦上帝,他怎么能这么撕裂?

  对于一个充满矫揉造作、自以为是和繁文缛节的大陆国家国民来说,实用主义的外岛国家国民性深深的吸引着他的爱慕。为什么爱英国?因为英国是资本主义的旗手,商业精神和自由理念的光大者(超过了早年的尼德兰人),乃至英国的绅士于法国的绅士都是如此不同:前者要求诚实、克己、正直和社会责任感,后者却更看重所谓社交场所的优雅得体和正确的穿着,直到现在都如此——清教徒的美洲后代中,只有好莱坞的特种美国人能赶上法国人的标准。

  英国和中国是如此不同,撕裂的伏尔泰大概想综合两国之长,以建构一个完美的法兰西。两国的法治和人治差异姑不论,伊丽莎白二世和康熙,怎么看都是康熙更完美些。以德治国,礼是必备之技能,并不难养成,如果还有德有识,那就算是运气了。

  按“大历史黄”的说法,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结构作为行政的基础,资本主义是一种技术手段,英国人通过有形的、确定的、技术上可操作的、“以数目字管理”的法律和行政体系来整合整个国家,而传统中国却是以无形的、软约束的、不凭借技术手段的、不能量化的道德来整合国家与社会。技术进步带动人文进步,近代化中英两国,因此带来力量对比的悬殊变化,而兼具海洋性和大陆性的法兰西,不时摇摆着停在了中间。

  然而我们就能说英国就更有效率么?中国传统帝制的管理当然是低效的,却也是有效的,尤其对于缺乏技术来控制一个需要策马几个月才能到达的广阔疆土来说,皇帝也只能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象征,精神的共鸣维护着国民的礼与尊,也就维持者一种贫瘠却坚强的平衡。当然,这种平衡被海岛居民的扩张和侵略打碎了,其中的糟糕之处在于,这弄得我们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一个长期平衡之道,我们这么大,又坚决不允许化整为零的割裂来进行本土竞争。

  技术主义的,个人主义和利益取向的英国获得了150年的成功,然而帝制西去,民主运动全球化后,低价而掠夺的商业增长方式已经乏力,二战后到上世纪90年代,算是英国失去的50年。自由主义的明珠蒙尘,福利社会主义的德国和日本却有了光辉的40年,你都很难说到底谁更有效率。当然,这最近的15年风水轮流转,又轮到伦敦得意洋洋东京迷失柏林黯淡。

  只是我们仍然不能就此下断语是还是纯粹的资本主义更有效率。政府竭力避免干涉行为的英国,未必能解决所谓市场能自行解决的众多问题。自由的制度很可能导致人们屈服于社会偏见,自觉的与舆论保持一致。这固然比专制的压迫好,却也不是理想的境界。就幸福感和文明程度来说,自由旗手英美国民也不见得比欧洲大陆为高。

  由国及企,其实形势颇类。我记得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有一个重要源流,是上世纪70年代日企侵美后,美国学者开始探讨为什么日本企业在集体主义管制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发挥出更有战斗力的营销方式和持续的技术进步。日本“失去的十年后”,学者们又来探讨“人性化”和相信人“自利本性”的美国企业如何取得管理成功和效率进步。他们看起来比伏尔泰还矛盾,因为怎样能达到高效而又愉悦的工作状态,确实还很难有定论。所以这本《伏尔泰的椰子》对英伦的爱慕,也就仅仅是爱慕而已。

  《伏尔泰的椰子》读后感(二):伏尔泰的椰子,我的崇英主义

  整本书其实就是那么一个单词,Anglomania,崇英主义,或者说是英格兰情结。

  作者本身是在荷兰长大的英国人,所以对历史上、现实中的种种明显却并没有被重视的崇拜英国的现象产生研究的兴趣。十几章,每篇都在讲述一个或伟大或平凡的人物,以及在这样英国热的人物背后所发生的些许影响。

  我们离英国算是最遥远的地域了,相隔着这样宏伟的大陆,和无法度量的文化鸿沟。但我们却不是与他们没有一点联系,痛心的殖民纠葛,狂热的英语学潮,流行的英伦远游——中国的衰败、溃散、革命、兴起,无一不以出现英国人的身影为重要标志:鸦片战争,辛亥革命,香港回归……

  而对于欧洲来说,英格兰也同样遥不可及。面向大西洋的独立岛国,大陆人似乎永远搞不懂他们在想什么;而英国人自己,也似乎永远都徘徊在遗世独立与舍身共荣的矛盾中。他们仿佛一直有伟大的历史事件来推动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五月花号美洲移民,第一次产业革命,诺曼底登陆;他们也仿佛一直有伟大的人物来领导世界精神的进步,莎士比亚,牛顿,克伦威尔,伊丽莎白女王,伍尔芙,丘吉尔,罗素,哈利波特……

  关于英国,我们可以列出一部四库全书来说明它的重要地位,但其实它之后所有的丰功伟绩都是因为它的土壤,充满自由、民主、和平,的丰饶土壤。其实归根结底,这也正是为什么欧洲的仁人志士都对岛国崇敬有加的缘由所在。

  伏尔泰,来到伦敦,开始热爱这片自由的土地,他疑惑,为什么不能像引进椰子一样向大陆引进英国的民主制度和思想呢。当然是理想化了的普世主义,但至少这位热情的启蒙思想家对英国的爱,折射着对全社会的忧心和真挚。

  法国人跟英国人是宿敌,也是友邻——他们的恩怨牵涉到太多的东西,七年战争,大革命,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二战,伊拉克,美国。可能是因为两个相对的邻邦都是这么强大,这么有自尊心,所以才有这些不可避免的偏见与惺惺相惜的默契吧。

  除了法国,书里还写了一歌德为代表的德国崇英者,苏格兰的复杂的英伦情结,大陆人对英国式的花园景观的热爱、对典型英国格子呢服饰的追求,犹太人在欧洲以及在岛国的情仇,以及希特勒对难得没有沦陷的同盟国的敬服……不一而足。

  而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崇英风并不是无章可循的,不仅仅是因为从小学到的历史,不仅仅是因为从小熟读的夏洛蒂勃朗特、简奥斯丁们,也不仅仅是从小崇拜的牛津剑桥们,更不仅仅是一直都喜欢的休格兰特、哈利波特、憨豆先生们——而是这全部光芒背后的坚韧的社会土壤,民族性格,共同追求,集体信仰。

  在我意念中的所有代表不列颠的东西,内向,冷静,果敢,学识,城府,坚忍,其实都在冥冥之中吸引着我,改变着我,跟更多的本土中国的元素融合。

  我只是希望,希望未来的中国,也可以有这样悠久长远的自由魅力。

  《伏尔泰的椰子》读后感(三):伊恩布鲁玛:《伏尔泰的椰子》

  说起英国,马上闪现在你脑子里的会是什么?也就是说,什么东西只能被称作“英国式”的,绅士?俱乐部?哥特小说?温和革命?圣公会?代议制?重商主义?皇家海军?公学?板球?莎士比亚?问号太多?是啊,如许多的东西都是昔日的大英帝国带给世界,经常地是呈现给欧洲大陆,强加给其他地域的国家和人民的。对一个亚洲人而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伏尔泰的椰子”,而是番鬼的坚船利炮和大烟。

  所谓“伏尔泰的椰子”,出自所谓“崇英者”的伏尔泰的一个比方。他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以及蕴于其中的英国人的理性思维无上歆羡,心向往之,深为不能将其推广到普天下,就像印度的甘美的椰子在罗马却结不出果子一样,而不胜愁虑惋惜。伊恩布鲁玛于1999年出版的这部小书着力描绘了几个伏尔泰这样的著名的崇英者,更重要的是描绘了历史上的一股崇英热,它在显著时决非潜流。作者自承自己也是一个崇英派,这本文集里挑选的更是一串显赫的名字,囊括了同样耀目的众多领域和众多英才:伏尔泰,穆什考亲王,赫尔岑,马志尼,赫茨尔,马克思,顾拜旦男爵,佩尔夫纳,哈耶克以及布鲁玛所说的“最后一个英国人”,以赛亚伯林。说到伯林,这些博闻广引,趣味盎然的文章很有伯林式的神聊风格,就一个“崇英热”,一批“崇英者”拉杂谈开,读来从不会觉到枯燥乏味,只是才力有别,思考不像伯林那么专注和渊深。

  以英国式的中庸和理智的标准来看有点儿被堕落的激情附体而不能自拔的安娜卡列妮娜说:有一千颗心就有一千种爱情[也许正是这一过于自由烂漫的信条才使得老年托尔斯泰伯爵对她痛下杀手];看完这些文章,你也会感到,也许,有一千颗心也就有一千个关于英国的幻景。但这也早成历史烟云:如今对个别国家的想入非非的,然而又自有其精神向度的浪漫主义的图景已经失却土壤,荡然无存。从某些不能说不重要的方面看,早就曾被王尔德,海涅等人诟病的英国式的“市侩气”已经赢得了世界,也就是说,伏尔泰的普世主义椰子终于栽遍了这个星球.

  《伏尔泰的椰子》读后感(四):两百多年前的英国文化热

  英国学者伊恩•布鲁玛著《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单是书名就引起人极大的兴趣:伏尔泰的椰子?从未听说过这位哲人还会种椰子!看了本书才知道,“椰子”是伏尔泰对他所推崇的英国法律及政治制度的一种比喻,他希望这英国椰子能被广种于全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椰子。

  1726年5月,在法国屡遭政治迫害的伏尔泰被迫流亡到英国,两年旅英生活使他成为一个地道的“崇英派”。伏尔泰对英国的热爱是那样的炽烈,他说:“上帝啊,我真的热爱英国人。如果我不是爱他们更甚于法国人,愿上帝惩罚我!”

  数十年后,伏尔泰在《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1771年)中说到英国法律时不由得感慨道:“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呢?”他提议,这英国法律的椰子全世界都不妨“试种一下”。

  这本书并不是只介绍伏尔泰一个人的英国观,而是由伏尔泰说到了许多人:王公贵族、政治领袖、商人、作家、电影人、普通百姓等等。于是就有了各种人的“椰子”:孟德斯鸠的、歌德的、马志尼的、赫尔岑的、德皇威廉二世的、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的、经济学家哈耶克的等等,此外还有本书作者的。不仅诸多伟人、名人,欧洲各国民众也普遍崇英。各种人的椰子不尽相同,有政治的、法律的、文学的、经济的、体育的、教育的、园林艺术的,等等,品种繁多,一应俱全。

  首先当然要看看伏尔泰的椰子是什么样的,因为伏尔泰的椰子堪称世界上最早的“英国椰子”。

  自由贸易理念是伏尔泰崇英的重要组成部分。伏尔泰称伦敦的交易所“是一个比法庭更令人尊敬的地方”。他说贸易不仅富足了英国市民,也滋养了他们的自由,自由随之又扩大了贸易,这正是英国荣耀的来源。

  伏尔泰认为英国的政治制度是理想的制度,他与其他法国哲学家眼中的英国政体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立法、执法分权为基础的。伏尔泰说英国人是地球上唯一以抵抗的方式来限制国王权力的,“人民在此体制下可以毫无疑惑地分享权利”。

  伏尔泰羡慕英国作家及思想家有着法国同行所没有的崇高地位。1727年,伏尔泰在伦敦亲眼目睹牛顿的隆重葬礼,他写道:“他在世时就备受国人尊崇,下葬时也宛如一位带给人民幸福的君主。”看到作家和科学家的雕像被安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伏尔泰深为感动。联想自己被关进巴士底狱以及遭受贵族当众殴打的屈辱遭遇,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英国作家。

  伏尔泰赞美英国的自由是为了批判法国的专制,也就是其英国情结是为法国理想而生。

  思想家伏尔泰种的是政治、法律的(英国)椰子,而艺术家歌德种的是艺术椰子。该书说,歌德是莎士比亚的最大崇拜者。在一次纪念莎翁诞辰的集会上,歌德演讲说,莎士比亚使他平生第一次睁开眼睛。他将与传统戏剧一刀两断。莎士比亚不仅是歌德一个人的椰子,也是众多德国人的椰子:他曾被德国人顶礼膜拜近半个世纪之久,这种现象被称为“莎士比亚热”。不过,艺术椰子里也有着政治的成分。德国经济学家亚当•米勒把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看作是“英国封建制度消亡”的政治教材,而有些德国剧作家提倡莎士比亚是为了创立德国自己的民族戏剧,从而建立民族国家。

  法国人皮埃尔•顾拜旦男爵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第一个组织者。在人们的印象里,奥林匹克运动是对希腊精神的重启,鲜为人知的是,这一运动的直接动力是“英国椰子”。顾拜旦的政治理想是建立英国式政体,他受另一位崇英者泰纳的影响,深信英国没有法国式的动荡和骚乱,完成了一场道德革命。通过体育教学,英国绅士秉承希腊精神,使身心均得到发展,从而适合管理政府。英国红衣主教纽曼认为运动中包含着自由主义的价值观,这一思想对顾拜旦也有极大的影响。有趣的是,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各国奥委会成员和体育名流都穿戴打扮得像英国绅士,这是否表示奥运精神中“英国椰子”所起的影响呢?

  看来,英国的自由、法治以及政治制度是为欧洲人普遍推崇的。然而,英国文化的特殊性也是它的魅力所在,这表现在传统与现代、自由和保守的有机结合,这种自然生成的政治文化易于为生活在旧制度下的欧陆人所接受。伏尔泰欣赏英国政体,因为“英国政府保存了专制政体中有用的部分和一个共和国所必需的部分。”还有不少人,特别是欧洲自由派贵族,赞赏英国贵族在社会中的高贵地位和积极的社会责任。

  由此很容易想到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但二者比较来看却明显有很大不同:“中国热”短暂(近百年)、肤浅,波及范围不广;“英国热”持久(两百余年)、深入且广泛。其原因何在?

  首先,两种“热”产生的方式不同。绝大多数欧洲人仅从传教士那里获得有关中国零星的知识,对中国难有深入了解;而古老东方文明又激起他们极大的好奇心,中国热多少是由欧洲人的猎奇心理促成的。随着欧洲人来到中国,直接观察中国,以往被传教士美化的中国形象立即被打破。许明龙先生在《欧洲18世纪中国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中说:“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以后,一个全面落后的中国形象取代了此前一个世纪中那个令人无限向往的美好形象。”在此情况下,“‘中国热’怎么可能不降温呢?”

  与此不同的是,欧洲许多崇英派亲身体验英国生活,切实感受到英式自由、宽松的政治氛围。他们对英国的热爱和推崇是发自内心的,因而也是真实的和持久的。尤其英国作为自由和安定的国度,长期以来成为欧洲大陆受迫害者的避风港。马克思的朋友,德国革命家李卜克内西说,英国“永远是欧洲自由斗士们的安全避难所”。英国对犹太人的保护和对犹太复国运动的支持更是对欧陆强势的反犹运动的有力对抗。书中说,英国没有反犹主义,而且永远都不会有。广大欧洲人民普遍把英国自由当成是自己民族理想的追求。

  其次,两种“热”的核心内容不同。英国文化中的自由、法治以及自由贸易等都更具现代价值。尤其对于当时落后于英国的欧陆来说,更具有借鉴和启发的意义。英国自由不是英国人独享,而是具有超越英国一国范围的影响力。1858年,为了救助一位遭英法政府联合迫害而旅英的法国医生伯纳德,全英国人民奋起请愿、抗议,先将英国首相帕默斯顿赶下台,随即促使法庭宣判伯纳德无罪。消息传开后,全国沸腾,大街小巷都在欢歌笑语。流亡的俄国革命家赫尔岑目睹此情景后感叹说,用这种方式,“英国庆祝她的自由取得胜利”。另有一个类似的案件:流亡于英国的意大利革命家马志尼向法庭起诉,抗议他的信件遭英国政府的拆阅,《椰子》一书写道:“马志尼的维权行为使之成为英国备受欢迎的人物,他的画像在大街小巷售卖。这件事和伯纳德医生案件一样令人称奇:一个外国流亡者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府之间的较量,所用武器不过是修辞而已,获胜的是外国人。就是英国的这个方面赢得了马志尼毫无保留的敬重。”由于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异,欧洲人对儒家文化难有深入理解。伏尔泰在这方面的认识就是肤浅的。他对儒家文化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中国的伦理道德和治国之道天下首屈一指。但是,这种理想化的描述并非建立在充分、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正因此,伏尔泰种植“中国椰子”不可能获得成功。

  第三,层次不同。“中国热”多以物质文化为主。贵族和富人们欣赏、享用中国精美的瓷器、手工艺品,建造中式园林,只是为了物质享受或者感受异国情调。“英国热”以非物质文化(法律、政治)为主,物质文化随之,而且物质文化中也渗透非物质文化,体现了人们对英国自由的热爱。书中写道,在英国,自然也含有政治色彩。自法国大革命后,英国的自由被英国人越来越描绘成不仅是传统的,而且是自然的;不是人为的,而是出自英国人的天性。因此,英国园林具有一种鲜明的思想性,即对自由的理想追求。欧洲人建造英式园林自然地继承了这种英国理想。

  黄敏兰/文

  刊于中华读书报2007年7月4日第10版

  《伏尔泰的椰子》读后感(五):读不懂的书存在大抵是因为你真的知道的太少了——读《伏尔泰的椰子》有感

  从头到尾都是似懂非懂的茫茫然。

  作者简介,百度百科如是说:

  (IanBuruma)生于荷兰海牙,先后在荷兰和日本就学。曾于莱登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和历史,后专注于研究日本。在东京生活六年,香港生活七年,游历亚洲各地。后担任“远东经济评论”和“旁观者”杂志的记者,为包括“纽约时报”、“纽约书评”、“新闻周刊”在内的多家西方报刊撰写关于亚洲的政治和文化评论。曾任教于哈佛、普林斯顿、格罗宁根等大学,现为华盛顿特区伍德罗 威尔逊研究所和牛津圣安东尼学院的院士。出版的著作有:“面具背后”(1984)、“上帝的尘土:当代亚洲之旅”(1989)、“罪行的报应:德国和日本对战争的回忆”(1994)、“伏尔泰的椰子”(1999)、“传教士和浪荡子:东方和西方的爱与战争”(2000)、“异议分子”(2001)、“西方主义”(2004)、“他们为什么恨日本”(2006)等。

  内容简介,拍拍网如是说:

  伏尔泰、歌德、马志尼、赫尔岑、马克思、顾拜旦、德王威廉二世、哈耶克、以赛亚·伯林……这些欧陆不同时期在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因为一个共同的特征而被伊恩·布鲁玛组织到一起:他们或是深切的“崇英者”,或是“仇英的崇英者”。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有着令人歆羡的自由贸易、远征探险、自由和理性的政治理念和社会制度,还有教育“特产”公学及其培养的“英国绅士”。三百多年来,崇英风尚吸引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各国的自由主义者,“英国性”成了一个说不尽的话题。然而作者也指出,英国迷心目中的英国往往只是想象的产物,因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尤其晃那些充满幻想的,最终都会发现自己的梦想因幻灭而暗淡了光彩。”

  目录

  伏尔泰的椰子——兼评普世理想(代译序)

  第一章 丘吉尔的雪.茄

  第二章 伏尔泰的椰子

  第三章 歌德的莎士比亚

  第四章 芬格尔的山洞

  第五章 园林迷

  第六章 革命的墓地

  第七章 学校生活

  第八章 喜爱运动的人

  第九章 瓦格纳的门徒

  第十章 犹太人的板球

  第十一章 仇英的崇英者

  第十二章 莱斯利·霍华德

  第十三章 佩夫斯纳博士

  第十四章 穿格子呢外套的男人

  第十五章 最后一个英国人

  参考书目

  译后记

  读后感:关于书名,关乎一个有趣的隐喻。其实“椰子”是伏尔泰对他所推崇的英国法律及政治制度的一种比喻,他希望这英国椰子能被广种于全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椰子。 然而历史上永远会存在两种对立的声音:有鄙视英国的就一定会有崇拜英国的,而且仿佛为了达到一个平衡,每当有一个极端者出现的时候在另一端就会出现另一个极端者。书中大量的引用当时人的观感来描述崇英者眼中的英国&仇英者眼中的英国,各种人物轮番上场,可是背景知识的不到位,看起来异常艰难。虽然看完了,但留下的些许印象只是关于英国公学的好奇,在我的图片里面小整理了一下,也算对本书的一个交代。真的不得不说,因为了解的太少了,这本书真的会读不懂,看书是一个层面的修行,读懂它则必须有更高的知识储备才行。修行的路还得慢慢走,任重道远。

  《伏尔泰的椰子》读后感(六):永远长不大的“椰子”

  “英国虽然有种种公民自由,但比任何国家都要更远离民主,更急切地向贵族邀宠,或效仿其浮华炫目的生活。” 这句话是冯塔纳说的。

  英国是个悖论,如果说每个国家都是悖论的话,那么英国就是很多个悖论。她的公民享有自由,他们却至今仍是君主的臣民;她给予公民各种权利,却迄今为止没有一部将公民权利铁板钉钉的宪法;她是典型的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却实至今日仍是西方最买贵族帐的国家;她以盛产绅士闻名于世,但她的群氓却藉由足球之名每每令世界大跌眼镜;她是个不折不扣的欧洲国家,却从来都与对面的那个大陆刻意保持着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

  为什么?

  伊恩·布鲁玛渴望回答。但做为一个移民----尽管他有一半的英国血统,他的人生与英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观望一个国家,仍不免会雾里看花,尤其是英国这样一个充满悖论的国家。

  鉴于自己是超级崇英者这一事实,他想到了一个聪明的做法,那就是搬出大量崇英前人与英国相关的事与言论:请那些死去多年的名人来代言。这么做从另一层面来讲,可说是相当的狡猾。

  是谁说《伏尔泰的椰子》里充塞着名人轶事?确切点儿说,这个“椰子”里塞满了名人言论,是欧洲诸位大名鼎鼎的崇英者,或仇英者,或二者兼具的人对英国说长论短的话。而布鲁玛则悠哉游哉地躲在角落里,偶尔探出头来夹叙夹议一番。

  所有这些言论不是用来做为引证的,以映证的作者观点。它们直接做为主体出现。作者把大量的有关言论堆砌在一起,内容涵盖了从英国的政治体制,到英国的民风民情,公学制度,再到园林艺术等等方方面面,但所有的这些都缺乏相应的体系和理论支持,作者的观点亦不甚明朗。我原以为作者是要采取镜象的方法,通过带有距离感的崇英者来对十八世纪以后的英国状况逐一展开描述与分析。然而,整本书看下来,镜子中的英国也特异地支离破碎,面目模糊了。

  换句话说,是前人的卓绝见识撑起了这本书,而作者所做的,不过是将这些拾掇缝合在了一起,尽管缝合得非常巧妙,但却难以掩盖作者本身的观点稀缺。

  对于诸位崇英者们,他没能做到深入细致透彻的分析,这些崇英情结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破灭的,诸如此类。

  对于英国,他也难做到一针见血。

  那些早已做古的人对英国的见解饶有趣味,那么这本书相应地也饶有趣味。

  尽管有这样与那样的不足,引起我这样与那样的失望,但是,书中所描述的人与事却还是能不时地带给人以惊奇。

  举个例子,关于马克思,我们知之不多,只知道小时候,他是被奉为伟大导师的,他是永远被贴在墙壁之上高瞻远瞩的画像。即使是现在,去他的故乡朝圣的中国人也是成群结队。他政治避难到了英国,理所当然被布鲁玛当成了崇英者,而且是其中渐渐对英国失望的那一类。

  在布鲁玛的笔下,他是个仇视犹太人的犹太人。“海因里希·马克思试图通过不动声色的同化来逃离其先祖的世界。他的儿子卡尔·马克思则试图通过向那个世界宣战来逃离。他对资产阶级和对犹太人的仇恨不相上下。他给犹太人罗列的罪名是贪婪、物质主义、自私自利、价值观稀缺、寄生成性。”布鲁玛尤显得不过瘾,之后又加上一句短小的评论,“仇英者给英国、反美者给美国找出的罪名也是这些”。

  布鲁玛一槌定音地断定,“马克思惯常对人民很是轻蔑,虽然他为之斗争的正是人民的事业。当他不再宣称英国革命迫在眉睫时,他会把这归因于人民的愚昧。‘约翰牛’(借指英国)常常被描绘成‘脑子迟钝’。‘这些糨糊脑袋的约翰牛们,他们的头盖似乎是特制出来给警官的大头棒敲打的’……”而最后这句话,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总之,布鲁玛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马克思,就象个正在青春期,不停地和周遭世界闹别扭的愤怒青年,他所摘录的句子也集中在那些与人体排泻物相关的比喻,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比如:“一艘装屎的驳船,只是用政治来做压舱物”,再如,他抨击马志尼“舔资产阶级的屁眼”……

  我没有读过马克思的任何作品,但也知道我们惯常对他的评价也是文风辛辣,但辛辣至此,还是第一次领略,虽然是断章取义式的。

  当然,是言论的集合就难免会断章取义。我们无法做到去一一验证布鲁玛所罗列的这诸多言论事迹,就只能跟着作者的笔锋走。但断章取义意味着你所读到的东西是被拣择过的,过滤好的,不全面的,因而也就不一定是真实的。好在,作者并非功利心十足地去证明什么,没有什么观点意味着,他不会居心叵测地去试图影响你。布鲁玛只是呈现给了我们一系列的表象,然后心安理得地告诉我们:瞧,事实如此。至于真实的英国是什么样子,伏尔泰的椰子会不会长出来,那些都不重要。

  《伏尔泰的椰子》读后感(七):一个伟大的象征

  伊恩·布鲁玛这样描写皮埃尔·顾拜旦男爵:“不同寻常地瘦小,一双锐利的黑眼睛,脸不对称,浓密的大胡子也无法修正这一缺陷。他的胡髭从脸上突出,像两束狐狸尾巴,使他显得更小了。你可能会误以为他是个卖冰激凌的意大利小贩。”

  我认真研究了一下顾拜旦男爵的照片,不得不认为布鲁玛忒不厚道。而布鲁玛之不厚道,关键在于他认为顾拜旦的梦想是有缺陷的——那里面,居然没有“政治”的一席之地,天真到不可原谅。

  顾拜旦尽管对自己的贵族血统有所反叛,但是在很多方面依然是个不折不扣的贵族子弟,比如对壮观场面和华丽虚饰的爱好,对火炬游行、带希腊风格的仪式、国际性大型联谊会的热衷。顾拜旦是古典主义者,是保守的右翼,是崇尚英式教育的法国人,运动是为了健康、爱国、道德和信仰,“用一对坚实的拳头来侍奉上帝是侍奉好上帝的一个条件”。顾拜旦本人是那个绅士时代的产物,在那个帝国和铁路的时代,国际主义们者津津乐道于民族节日和世界展览。顾拜旦相信:恩主制、善意、盛典和国际主义比政治更能解决人类的冲突问题,而还有什么比披着古希腊盛装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像一个全球盛典呢?天下为一家,四海皆兄弟,欢乐女神圣洁美丽,引领世界奔向友爱和平的理想境地。

  在顾拜旦的时代,关于古希腊,其实是有两种不同的体育理想的,一是斯巴达式,比如整齐一律的德国式大众健美操,推崇团结、军队纪律和集体主义;另一个是雅典式,比如英国式的满场追球,鼓励竞争、个人进取心和尊重规章条例。尽管顾拜旦本人是喜欢雅典式的,但是斯巴达式打着民族复兴的旗号,时不时地为政客所利用和操纵。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圣火熊熊,旗帜招展,钟声飘荡,万千手臂高昂。顾拜旦垂垂老矣,通过广播发表讲话,他说:“奥运会上重要的不是获胜,而是参与,正如人生重要的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说得多好啊,理论上绝对没错。可是实际上,还是“获胜”与“征服”更是个人的、民族的、国家的真实向往。

  布鲁玛一针见血地指出:奥林匹克这样的高贵理想,对维持和平绝少贡献。火炬游行、挥舞旗帜和各种友爱仪式,并没有带来相互理解。而且即便带来了相互理解,对于和平也没什么助益。因为战争不是因为我们对其他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缺乏了解,战争的原因是政治的,要么想在国内维持专制,要么想对外掠夺土地和资源。“梦想一个没有政治的世界,一个由良好意愿和宗教情感主持的世界,这样的人在他们意在忽视的政治势力面前是脆弱的。这就是皮埃尔·德·顾拜旦和他的国际奥委会将要面对的命运。”

  布鲁玛也许有些太悲观了。据我所知,顾拜旦之后的国际奥委会已经很政治化了。1894年创建伊始,那一帮绅士们挂着稀奇古怪的头衔,在消耗了大量的红酒、烤肉和果汁冰糕后,才终于在1896年召开了雅典奥运会。而时至今日,它仍像一个精英俱乐部,可是不仅有吃不完的丰盛宴席,好像也更擅于行使“奥运权力”了。围绕着奥运的勾心斗角,以及各国针对奥运的种种表现,政治的,太政治了。

  我还是愿意相信顾拜旦男爵的纯洁动机,虽然我一点也不喜欢由女演员们扮演的女祭司采集圣火这类伪仪式。在他关于奥林匹克的诸多演说中,我牢记一句,他说奥林匹克是“一个伟大的象征”。伟大,不过是个象征。虽然是个象征,但是还很伟大。懂了。

  PS:初中时候校运会,各班要写广播稿,我被委派为班级投稿主力。写腻了顺口溜,灵机一动,我把《读者文摘》上看来的一首长诗分作十余段,抄好,交上。结果高音喇叭里整天都是“初一一班顾拜旦同学来稿,《体育颂》”。

  (一点感想,写于三年前,当时有影射嫌疑发不出来,这回试试。)

  《伏尔泰的椰子》读后感(八):伏尔泰的椰子

  《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Voltaire"s Coconuts or Anglomania in Europe) 【英】布鲁玛(Ian Buruma)著 刘雪岚、萧萍译

  文化学者写的一本趣味书。当年看《万象》的时候,就看到陆健德一篇叫做《伏尔泰的椰子》的文章(《万象》第三卷第八期),觉得相当的有趣,觉得如果能一睹此书的真容的话,自是相当愉悦之事。数月前就从“文化生活译丛”背后的将出书目后列有此书,期待了好久终于见到此书。

  伏尔泰艳羡英国的自由和宽容,还祷告上帝假若自己不是爱英国人甚于法国人就让上帝惩罚他云云。可是伏尔泰先生不厚道的地方就在于他只希望把英国法律确立的自由告诉我们,把他心中画出的关于美好英国的漫画相展示给我们,而不是英国的实际样子。我们只好说,伏尔泰他老人家在评论英国的时候,心中早就有了理想的英国的想象,他在评论英国的时候就拿这个想象去套在英国的头上,因此我们看得到的其实就只是这个想象。但伏尔泰先生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有足够多的常识使他能在脑海里形成足够像模像样的想象和预设,没有像他百科全书派编撰者名号的我们,纵然有谷歌和百度,也断然无法达到渠之高度,因为这需要常识、联想与想象力。

  《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 【英】布鲁玛(Ian Buruma)著 刘雪岚、萧萍译 三联书店 2007年2月一版一印

  http://www.viyami.com/myblog/user1/pires043/archives/2008/200877221729.html

伏尔泰的椰子经典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lizhiwenzhang/185391.html

推荐访问:伏尔泰名言 伏尔泰简介

励志名言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梭罗日记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博尔赫斯文集》的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