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柳如是》经典读后感10篇

2014-08-27 励志名言 阅读:

《陈寅恪与柳如是》经典读后感10篇

  《陈寅恪与柳如是》是一本由徐迅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陈寅恪与柳如是》读后感(一):一部穿越剧《陈寅恪和柳如是》

  一部穿越剧《陈寅恪和柳如是》

  知道陈寅恪的人越来越多,可是看过他的书的人寥寥无几,知道他只是因为他的故事和传奇。二十岁的时候就知道陈寅恪,在朋友学校的图书馆中,看到了一本精装的《陈寅恪史学论文集》,借来了就一直没还,不过从来没看过。后来还买了三卷本的《柳如是别传》,也没看进去。

  虽然书没少读,但是毕竟没读过真正的大学,这些枯燥的大部头没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真的很难读进去。不过却总是觉得这书应该有故事。

  后来在高晓松的南明悲歌中,听到了柳如是和钱谦益的故事,这才多少有了点了解。

  所以当看到这本书,感觉不错,打开以后发现比我想象的更有创意,书竟然是一个剧本,七幕的穿越剧,而且不仅仅讲的是陈寅恪和柳如是,从明末到五四,从民国到当代,这原来是一部中国文化史的大戏。

  开头第一幕是从王国维之死开始的,这也是一桩学术公案,一上来胡适、溥仪、陈独秀、吴宓、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徐志摩、陆小曼等等等等,甚至王国维都坐不住了,从灵堂里跳下来参与其中。在剧本最后,连乾隆、霍金都穿越了进去。

  更有趣的是这并不是一部文学作品,对,是戏剧,但是却不是一部文学作品,因为这些文化大碗说的内容都来自他们的作品,并不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这可挺有创意的,让我想起了国民党才子陈立夫编撰的《四书道贯》,陈立夫把四书五经里面所有的内容进行了打散,然后按照一定的条理,全部按照主题重新编写,这样看得就明白多了。

  这本书也是一样,在对话交流碰撞中,你就明白了这些人的主张,明白了他们的道理。里面融汇了很多内容很多诗词,可以看出作者读了多少书,学问有多扎实,太有才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去消化这么博大的一本书,还有点困难。我们看不了古人的经典,于是陈寅恪大师给你解释,可是若干年后,我们陈先生也成了大师,他的书也成了经典,我们也看不懂了,还要由今天的学者用剧本的方式来为我们阐释,可是我们却发现,我们现在就是连这么通俗的剧本都不是全都能够看明白了,这时代变化太快。

  《陈寅恪与柳如是》读后感(二):混沌的深渊

  可能因为生活在南京的缘故,骨子里就有一股南朝遗恨的靡靡之感。每每听到词曲歌赋总有触动,窥见前仇旧恨很是唏嘘。这里就有念念不能忘的秦淮八艳。

  秦淮河是南京的护城河,内河。主要河道环绕着秦淮区一圈。以夫子庙为主要繁荣区。可惜,除了河道,当年的夜泊秦淮近酒家已经消散在风中了。但是这并不阻碍游人对这里的趋之若鹜的心。有次,一位闺蜜来访。她是寇白门的脑残粉,可惜这里空余了历史之音却远去了古人之貌,秦淮八艳,现在尚存的遗迹也只有媚香楼而已。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于是,除非家风不严,所谓的大家闺秀偏偏是最不懂得文墨的人。恰恰相反的是,那些风月场所的歌姬舞娘,因为常年接触的是各种各样的迁客骚人,柳永、苏轼、吴承恩很多很多的名家都是混迹于风月把酒言欢大谈畅事,耳濡墨染之下,这些女子反而是最懂得诗词歌赋也是最能与男人侃侃而谈的。这样比肩的红颜知己人生几何,能得到很多人的垂青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里,就有我们最熟悉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和众所周知他最喜欢的柳如是。以及他万年为柳如是写的《柳如是别传》。对于这本传记也是褒贬不一。很多都在猜测这本书背后的意义。

  这本陈寅恪与柳如是,书名很是能迷惑人。很多人都以为是在写陈寅恪与柳如是的关系或者是他写其传记的背后故事,其实不然。

  这是一个剧本,没错,你没有看错,就是一个剧本。这个剧本中涉及的人物包括溥仪、鲁迅、胡适、徐志摩、陆小曼当然还有陈寅恪、柳如是。看名单你就知道这不仅仅是个剧本,还是个穿越剧。因为这里的很多人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从书名可以探知一二。陈寅恪除了这本出名的柳如是别传以外,在当时是与王国维、齐名的国学大家,留有很多史料研究著作。所以作者可能是想以别人的口吻告诉大家陈寅恪写柳如是别传的初衷在哪里。为何一个国学大家抛弃了传统的研究而在暮年为一位烟花女子立传。而书中出现的人物,都是我们知道的名家像是王国维、鲁迅、徐志摩,甚至还有霍金。

  这个点在于改革。这些人物无不都是新事物的领导者。鲁迅的杂文、胡适的白话文运动、徐志摩的新诗运动、以及霍金的新宇宙理论。作者将他们融汇在一部作品中,是从思想精神的领域让人重新认识陈寅恪重新认识柳如是别传的创作。

  新旧人物碰撞的背后是新旧文化的碰撞。但是这种时空的混乱人物的混乱思想的混乱会把读者绕进混沌的深渊。最后有点云里雾里,晕晕乎乎。

  《陈寅恪与柳如是》读后感(三):且问自家何处去,身在局中不分明

  正式开始了解陈寅恪先生的事迹和著作是在大约十年之前。因为自己曾经一度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在一次发表对新旧文化的看法之后,有一位学兄说”你刚才的看法和陈寅恪很类似“——陈寅恪先生就是这样进入了我的视野。

  后来,逐渐了解到了一些陈先生的事迹,诸如,求学而不惟学历,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给王国维的挽联中的苦闷,失明后著述立说;也看零星看过几本跟陈先生的有关的书,《大师的风度与风骨》、《陈寅恪最后二十年》、《陈寅恪评传》、《陈寅恪 一个教育学问题》,尤其是了解到了陈先生的”孙行者“的上联,他对国文教育的设想,他的治学范围的卓尔不群……自然,也零星地读了他的几本书和文章。但并未深入涉及陈先生的全部作品,现在也正在看《元白诗笺证稿》和《柳如是别传》,但要说看完,可就不敢预期了。

  上面这些,只是作为一个引子,引出自己对陈先生的了解有限,作为说说《陈寅恪和柳如是》这本书的铺垫内容。

  这本书的作者徐迅先生无疑十分对陈寅恪先生的著作和生平十分熟悉,而且对陈先生晚年所作《柳如是别传》尤为关注。这无疑是看到了陈先生和柳如是所具有的相似经历。在风雨飘摇的一个人世变换的动荡时局中,每个人如何自处,这个问题无疑只由当事人自己才能说得清楚。个人的脆弱及其价值的毁灭,无疑是后人悲剧性感叹的缘由。

  在内容上,徐先生大胆地运用穿越时空的手法,把陈寅恪先生的时空与柳如是的时空,进行的对接。让不同时代中的各色人物在交错的时空舞台上登台亮相,既有好学图变的溥仪,又有抑郁自沉的观堂,既有冷眼观世的鲁迅,又有频繁出镜的胡适,既有惶恐滩头殒身的方以智,又有身负文名而降清的钱谦益……当然,还有失明兀坐口述著作的陈寅恪和试图以死殉国的柳如是。尤其是最后一章,中作者让不同身份的读者各抒己见,从而体现出多元视角下人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可以说是引人深思。

  在体例上,徐迅先生采用可剧本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有利于人物和情节的安排,但是,一来,剧本这种形式不是本民族文化的文学样式,是否这个样式也是徐先生的有意在说明,我们也丧失了的叙事样式有关呢?二来,剧本中的内容,充满了文言的诗词语句,而这些语句又不是短时间内能够为读者所消化的,从这点上来看,这部作品是可以以文人雅集“的形式在一定的小圈子传阅,而拒更多关心陈先生事迹的读者于门外了。由此想到,宋代的话本,兴盛一时,而后世文人创作的拟话本,在传播程度上则逊色得多,因此,个人觉得这本书的体例,不如叫做”拟剧本“。

  然而,在创作本书方面,徐先生无疑投入了大量的构思和编排工作,这一点不容置疑,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热情和一番艰苦的梳理工作是无法完成这样一本著作的。除了,要在前面两方面感谢作者徐迅先生之外,我还要感谢徐先生在这部剧中,对后世读者的信任,尤其是那个胡适带霍金面具却被观众识破的情节。

  《陈寅恪与柳如是》读后感(四):文化之于我们的意义

  陈寅恪,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文化大师,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其家学渊源,博学多识,凡涉及的领域,皆以精湛独到的研究成为绝唱。被誉为“教授之中的教授”。而其晚年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耗费十年的时间写成了洋洋八十万言的《柳如是别传》(以下简称《别传》)。柳如是不过是曾流落青楼的一名女子,何以陈寅恪这位国学大师对其情有独钟?学术界曾猜测、争论,莫衷一是。本书作者梳理了学术界对《别传》的七种评说观点,并认为,要解读《别传》,首先要理解陈寅恪其人,进而方可诠释“民族”、“独立”、“自由”之本义,从而拨开笼罩于《别传》上的层层迷雾。

  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揭开陈寅恪撰写《别传》的心曲。本书以陈寅恪揭示王国维的自杀之谜为主要线索,上溯至明末,下迄近现代思想文化之钜劫奇变的感受与评价。

  本书独特之处在以剧本的形式,让陈寅恪、柳如是、胡适、王国维、鲁迅、吴宓、钱谦益、霍金等相处于同一舞台,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使本书内容贯穿古今、打通中西,使四百年的历史成为起承转合的一个整体。

  作者通过本书告诉我们:两朝更替中士人的心态及其选择,以及史学家陈寅恪通过《别传》到底要表达什么。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知道,在陈寅恪看来,新文化运动虽然主张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但是却只有观念的移植,没有文化的复兴,结果是异说兴起,祸患剧烈长久,莫可究极。

  作者徐迅说:“文化于我们,也许更重要的,还是一种幸福感的来源,是一种精神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爱恨情仇之所依托。没有中国文化,所谓的‘中国人’就没有任何意义”。

  本书用纸非常好,如果在内页边白处标明所属第几幕及名称,更方便阅读,也使书的装帧设计更上档次。

  文字指瑕:第79页注释第一行“宋郞”的“郞”当为“郎”。

  《陈寅恪与柳如是》读后感(五):跨越三百年的精神之恋

  陈寅恪是现代中国最负盛名的学术大师、历史学家,与钱穆、陈垣、吕思勉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又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其史学修养之深,成就之高,在近现代学者之中无出其右者。但就是这样一位超级学术牛人,却在双眼失明、腿脚又残的情况下,耗尽十年心血为风尘女子柳如是著书立传,而且是他酝酿最久、耗时最长、篇幅最大、体例最完备的著作——《柳如是别传》,这是为什么?

  事实上,陈寅恪为何要倾尽最后的心血来写作此书早已成为学术界一桩有名的悬案,后人不断从自己的角度去猜度、分析和解读,已知的就有辨诬说、自娱说、复明运动史说、颂红妆女性史说、知识分子人格史说、明清文化痛史说、中国文化情史说等等。而徐迅这本书则另辟蹊径,想要通过戏剧这种形式来揭示他所给出的谜底。

  徐迅认为,杨要探寻陈寅恪呕心沥血写作此书的动机,就必须从他的精神信仰上去寻找原因。陈氏一生著作固然洛繁,但其中最为人所熟知,也最能体现他人格精神丧身的,莫过于他为自己的挚友,另一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写的挽词并序及纪念碑铭文。

  王国维在1927年6月2日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身上的遗书开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个字让后人对他自杀的原因同样产生多种臆测,众说纷纭,如殉清说、逼债说、惊惧说、谏阻说、文化殉节说等等。陈寅恪对于王国维的死因所持的就是文化殉节说。他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中写道——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两年后,他又在为清华园王国维纪念碑所作的铭文中写道——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显然,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投身就死是对中华文化的殉难之节,体现了学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所写的祭文也让王国维之死具有了崇高和悲壮的意味。而徐迅认为,在陈的心目中,柳如是身上所体现的最核心的气质,也正是她的自由之精神。所以,他把解读陈寅恪精神的切入点放在了对王国维死因的解释上——第一幕的背景就在王国维的灵堂中。

  那么,柳如是何许人也,竟可以一介青楼女子的身份而与学术大师王国维相提并论呢?

  柳如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歌妓才女,她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她虽一介女流,但经常与一众文人名士纵谈时势,诗词唱和,且毫不逊色,这都说明她是一位有着极高文化层次的女人。据说,她原本心仪于抗清志士陈子龙,但陈因事败被捕而投水殉国,后来嫁给大才子钱谦益为妻。南京城破,柳如是拉钱谦益投水自尽以殉明朝,钱以一句“水太凉了,可怎么办呢”而遗笑千古,柳则用奋身一跃证明了她是一个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女人,有着极强的文化自觉的女人——集慷慨多气、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品格、自尊自爱独立自由之人格、优美深细的情感心灵世界,以及博学多识的文采风流于一人之身而当之无愧。

  不管是王国维所处的清末民初,还是柳如是所在的明末清初,都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变动,中华文化遭遇巨大冲击的时期,前者有清兵入关后通过剃发易服改变衣冠制度来压制汉族文化思想,后者则因为与西方文明的大碰撞、大交汇而令自身岌岌可危。正如陈寅恪所说,逢此重大变化之际,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矛盾心理都是不同的,有英雄的、精英的、官宦的、屁民的、流氓的,态度有欢迎、有疑惧、有期盼、有无奈,当然也有绝望,但共通的是,丢掉了自身文化传统、破坏了民族共同心理之后,精神体系的坍塌必将埋葬生命个体,个体将无法找准自己的定位,找不到自身生存的意义,找不到心灵的归属感,从而在内心引发极大的惶惑与恐惧——心理失据,行为失范,社会失序。而面对此种激烈的情感冲突和中华文化的不断式微,知识分子因为对于自身文化的忠诚度更高,精神自觉与责任担当更强烈,内心更具挣扎,也就更感痛苦。王国维与柳如是虽身处异代,但其内在精神则一脉相承,心意息息相通,惺惺相惜,他们不能不死,不得不死。柳如是后来虽被救起,但她身仍在,心已死,自那时起,她对于钱谦益剩下的只有鄙视了吧。

  如此,我们便可以进入陈寅恪的精神世界。因为同样的冲击在新中国1949年建国之后再一次出现,以马克思主义这种外来思想立国的中共,一度将传统作为“四旧”而务求除尽。此时,面对残酷现实的不断逼迫与摧残,陈寅恪作为“为此文化所化之人”,他内心的痛苦、悲愤、彷徨与无奈,不难想见。所以,他怀着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无比崇敬与挚爱,自觉地承担起了中国文化托命的使命,因此才会耗尽十年心血而作《柳如是别传》这一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作。这可以认为是他对于柳如是一生遭际所作的悲情注解,可以认为是他对当时社会现实所作的隐晦批判,可以认为是他内心悲愤情绪的自然流露,可以认为是他对中国文化的坚韧传承所寄的希望,更可以当作是他对自己心迹的一种剖白,更是以此来为他所写的那铭文作注,当然,这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他对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这一知识分子精神之魂的强烈认同上!这种精神的一脉相承,大概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形成了中国人的脊梁。也恰恰是这种精神牢固地铭刻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心上,中华文化才能历尽磨难而不灭,并且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徐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用这种七幕话剧的形式来解析他对于陈寅恪精神的理解。在剧本中,他通过场景的设置,让历史上的各色人等在时空中来回穿越,不但王国维、胡适、宣统、鲁迅在王国维的灵堂见了面,而且让陈寅恪穿越回明末清初与柳如是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甚至霍金,以及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阿Q等虚拟人物都出来客串了一把。这不是关公战秦琼的荒谬,而是以此让他们的思想在同一时空中交汇碰撞,以重新再现柳如是、王国维之流心理上所受之冲击、精神上所受之压迫的现实情形,彰显柳如是身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从而揭示陈寅恪作《柳如是别传》时的衷肠与心曲。由此可见徐迅用力之巨——阅读他们这些人物的著作,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并进而模拟他们的语态,都需要下极大、极深的功夫。他大概是想用这样一本书,来向陈寅恪,向柳如是致敬吧。

  我没有读过陈寅恪的传记,也没有读过《柳如是别传》,并不能对他们作太多评述。但合上这本书,我突然想问自己,如果要从古时有名的女子中选出一位,我会钟情于谁?我确实不知道自己会如何去选择,但却可以肯定,甚至可以十二分把握的肯定,陈寅恪一定会选择柳如是——因为他们有情感的共鸣,有心灵的相通,以及精神上的认同,这是最高级别、最牢固的认同——来演绎一段跨越300多年的精神之恋!

  《陈寅恪与柳如是》读后感(六):追回我们血液里流淌的传统文化

  陈寅恪与柳如是

  “异代红颜梦亦真,遥空凭吊故乡人”陈寅恪与柳如是,一个晚晴人,一个晚明人,相隔三百年,陈寅恪却写了80万言的《柳如是别传》。原来,陈寅恪写得是柳如是,心里写的却是一个民族一个文化的丧失……

  徐迅先生文笔犀利,那年陈寅恪写柳如是,这年,徐迅写陈寅恪。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心。这本《陈寅恪与柳如是》是一本话剧剧本,如若没有《柳如是别传》,也不会有这本《陈寅恪与柳如是》;如果没有新文化运动,眼睁睁看着西方文化入侵,国人一味追进,中国传统文化在那样一个时代分崩离析,也不会有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我觉得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反思。这本书是中国文人对中国文化深深的渴望与追思,这是他们的心曲。这个时候用“二字”实在是无奈,看看我们的现在,看看我们的文化,对于中国人这三个字我们还有多少的坚持?一个民族保持和遵循某一种特殊的文化传统,包括道德伦理和生活方式,不是因为什么特殊的理由,就是因为这个文化传统通过语言和教育已经内在化为群体的价值,进而内化为每一个人的思想和感情,以致变为行为。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那些传承,在被西方的一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中国人所理解的美德、幸福、正义、自由慢慢的远离了我们文化所拥有的“独立精神”。中国人确实丧失了维护自己文化传统的能力,对西方文明的无限崇拜和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彻底否定,从而被剥夺了尊严和自尊。这是这本书的灵魂。

  文化对我们来说,也许是更重要的它是一种幸福感的来源,也是一种精神的生活方式。虽说这本书是用虚构的方法,去努力再见这一历史的真实,可在庞大背景中写出来的话剧剧本,在我们心中和教育中仅存的对中国文化残留的眼中,读着也许不那么深邃,可渐渐的,我们的灵魂深处也会反思,究竟我们身上还有多少中国传统文化。

  2014.11.14

  《陈寅恪与柳如是》读后感(七):刘军宁:没有复活,就没有兴盛

  ——从文艺复兴看新文化运动(评《陈寅恪与柳如是》修订版

  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快一百年了。可以说,那是中国进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以来范围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场文化运动。关于这场文化运动的是非功过,如同当初一样,今天仍然聚讼不已。关于新文化运动,最大的争议是在于其对传统的态度。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主张胡适、陈独秀等否定中国的文化传统,全面西化,主张西学为体,断定中学没用(第14页、第17页)。批评新文化运动的人士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主张中学为体,西学没用。还有一类是主张中学为体,西学有用,曾国藩、张之洞、陈寅恪、吴宓等都是这一派主张的代表人物。民间学人徐迅的《陈寅恪与柳如是》一书以剧本的奇特形式再次回放了历史的那一幕,真实地“演绎了”陈寅恪对那场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与省思。

  在中外有很多人把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看作是一场文艺复兴。胡适断定,他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但是,在陈寅恪看来,这场运动虽然主张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但是却只有观念移植,没有文化复兴,结果是异说兴起,祸患剧烈长久,莫可究极。(第150页)新文化运动不是一场复活中国古典传统中的人文精神的运动,而是一场全面否定与摧毁古典文化的运动。新文化运动背后的思想逻辑是,为了实现新的就必须毁灭旧的。

  两相比较,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摧毁运动,而从十四世纪起发生于意大利并蔓延到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则是一场伟大的文化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巨子们为古代希腊罗马的灿烂文化所倾倒,努力复活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学术与艺术及其背后的人文精神。而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则毫不犹豫地试图与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彻底决裂。对于新文化运动这种除旧以立新的态度,陈寅恪是完全不认同的。他指出,中国若要想在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第244页)这才是文化复兴!文艺复兴向我们证明了一个貌似悖谬的道理:文化的复活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创新只能通过复兴才能实现的。文艺复兴的经验证明,新文化运动的教训证明,没有复活,就没有兴盛。

  与新文化运动不同,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这就是在复兴古典的基础上推进人文主义。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远交近攻,交古希腊罗马而攻中世纪。文艺复兴对传统持双重的态度:一是重建的态度,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个人主义;二是颠覆的态度,中世纪以来压制个人的晚近传统。文艺复兴是基于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新文化运动借助的不是本土文明的资源,而是外来文明的资源。

  而新文化运动的方法是远也攻近也攻,对从先秦到晚清的文化传统全盘否定。对文化传统,可以有选择性地加以转化,但是要想加以一笔勾销,一是做不到,二是不应该。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文化传统、观念的形成与更新是一个极其艰难和缓慢的过程。文化传统中的思想观念潜藏于人的灵魂深处和各种有形无形的堡垒之中。尤其是中国人更以观念顽固著称。所以,不论喜欢与否,数千年的传统不是想放弃就能放弃的。观念变革不像政治、经济架构的改造那样能立竿见影。之所以不应该,是因为人性是共通的,共通的人性必然要在文化传统中体现出来的。体现人性的、个人本位的、自由至上的观念、思想与流派是值得珍视与保留的,是需要发扬光大的。

  陈寅恪敏锐地看出了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全盘西化的症结,但是他在文化的中与西、体与用上留下的零星观点也给人留下了不少疑问。陈寅恪坚决主张中体西用,却又断定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为代表的中国道统已经消沉沦丧,归于不可救疗之局(第156、157、255页)。另一方面,陈寅恪又像一位典型的古典主义者一样,视自由为最高的价值,他说,自由之思想,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第47、112页)。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是被自由主义者百引不厌,也是本书作者最欣赏的座右铭(第1、45、47、112页)。是三纲六纪,还是自由至上?陈寅恪似乎没有作最后的澄清,他晚年的政治氛围也不允许他做公开的澄清。

  不过,对于陈寅恪的乃至一切体用之说,不妨从另一角度来厘清,即首先最重要的关注倡导者所主张的体是什么的,其次才是这个体是属于哪个民族的,最后才是体与用的关系。在陈寅恪看来,这个体只能是自由,这是他与胡适的共同信念。没有这一点,陈不会为力挺胡适当中研院院长专程去重庆投下一票,也不会搭胡适的飞机离开北平。同时,陈寅恪认为,这个体必须以中国的文化传统为依托(即中体),在这一点上他与胡适不同;西方的思想文化传统,尤其是人类共同的自由大传统对在中国确立自由的新道统是有用的(西用),需全面开放虚心学习,所谓“中体西用资善诱”。在这一点上他与胡适大同小异。胡适认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已经完成;而陈寅恪与吴宓认为,中国需要一场真正的文艺复兴式的文化中兴。(罗志田:“中国文艺复兴之梦:从清季的古学复兴到民国的新潮”)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本书作者真诚地尊奉陈寅恪为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并以追随陈寅恪为己任。

  理解陈寅恪的文化径路对于中国下一场文化运动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径路就是:如果复活才能兴盛,那么复活什么?如果注定中体西用,那么选择什么为中体?如果中西有共体,基于共同人性,那么,这个中西共通之体是什么?如何通过文化运动在中国确立?这是下一场文化运动所要回答和解决的。

  用文艺作品的形式来复兴中国的文化,是陈寅恪的晚年的参悟(从早年的纯学术到晚年的再生缘、柳如是),也是文艺复兴的真谛,作者也更是为之囊萤辟关。在为职称、课题写作的今天,在曲学以阿权的潮流之下,作者本着独立的精神,执着于自由的思想,以文艺形式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维护与复兴,树立了一独立于官学的文艺复兴的民间典范。我期待着作者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期待着更多的作者和出版家加入这一行列。

  转自《南方周末》

  《陈寅恪与柳如是》读后感(八):一部独特的传记话剧

  由于读过的书不少,所以难得仍然有这样的新鲜感,它实在是庞杂,既然是写陈寅恪,故首先是有史学的成份,而本书却又以一种话剧的形式来写历史上的两个传奇人物,其中一个人物又是另一个人物笔下的人物,最初读这种对话体感觉比纯粹的学术体要容易读得多,但并不指望会一直以这种风格写下去,但出乎意料之外,真的几乎全书都是以话剧体,但我也不指望真的有人会把它当作话剧来拍出来,因为它又比纯粹和戏剧多出了学术的成份,可谓天马行空,旁征博引,多个人物穿越时空对话,且符合人物在特定时空的性格,笔墨往往似庄实諧,亦庄亦谐,读来是饶有趣味

  写胡适与吴宓之争,可看出作者对于这一段历史公案是有着研究的,陈寅恪与吴宓的密切关系,恐怕也是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关,他们可谓是这方面的同道中人,并死死认为王国维是因此而殉难,但在那个历史年代,吴宓们虽然没有赢,未必对于后来者没有启示,他们只是生错了时代,毕竟在那个于国家来说苦难的时代,吴宓们过于清高,就好象被其所追求的女子毛某说的,书呆子,他们考虑的角度多不涉政治,一概是从文化方面考虑的,而那时的当务之急却是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自然大家都要斯夷长技以制夷,而将文化的考虑置之度外的,甚至可以说与吴宓们倒行逆施了,必须的必须,要先发展科技,要了解西方,才有可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哪怕是有些浮躁也在所不惜,故而那个年代可真的叫作全盘西化,才有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化的兴盛。而当今时代,经济的兴盛已不成问题,但复兴古代文化与文明,反成了当务之急,所以吴宓们的好时代来临,只可惜他早已不在人世,否则就不会象当年一样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

  陈寅恪:“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蜚声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其所殉之道,其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近数十年来,纲纪之说,无所依凭,不待外来学说之掊击,而已消沉沦于不知觉之间;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声之钜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这一段著名的话屡次被人征引,则是几位国学大师的共知,有惺惺相惜之痛,而吴宓与陈寅恪之谊也无不与此有关,这与他们的精神苦难切切相关,当然也间接导致了身体的病痛与苦难。作者认为陈寅恪那不太为世人所理解的《柳如是别传》其怀抱也与此有关,所以在《寻声》章里,将方以智、冒辟疆、吴梅村、陈子龙几位名才子与秦淮八艳的传奇故事用话剧的形式串连起来,几位才子有传统中国文人的典型性格特点,放浪形赅,但虽然多情却软弱,从洒脱方面来看并不如几位风尘女子,故而在爱国方面气节表现也不如几位女子,大约这也是陈寅恪放下历史研究转而写起此别传的原因。他们似乎都有一些柳永的风流,但往往有情而无义之处,多似胡兰成之流。

  在《史辩》栏,作者似乎并没有以故事的形式来写史,而是将人物的话语贯穿于不存在的事件之中,好象时空穿越剧一样,比如将鲁迅书中的人物直接与胡适进行对话,中间有一些人物唱着昆曲,让人似乎有读某些著名的元曲比如《桃花扇》的感觉。陈寅恪与吴宓有友谊专辟一章,这个也是我最近常常读到的内容,比如吴宓日记里刚好读到过有关陈的眼疾的苦痛,以及二人深厚的友谊,但个人对自己这方面的阅读仍深感不足,打算补一补课,读一读二人写的作品,算起来陈寅恪的只读过他写魏晋南北朝的那些著作,对于其他作品则甚少涉猎,最后一章也颇有意思,作者让普通人与历史学家以及物理学家霍金进行对话,其实也反映了作者对科学、艺术、人文的一些思考与担忧,担心世界如果继续科学化,会不会变成〈美丽新世界〉里的样子。于是让历史学家、诗人对霍金进行了一番嘲弄,似乎科学不一定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样,但也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其实到了霍金时代,科学已经可以用来阐释宗教与精神了。

  《陈寅恪与柳如是》读后感(九):不愉快的四幕戏

  文学及其相关领域,是极其私人和主观的,清楚了这一点,就可以省略去许多无谓的争论;但同时,文学及其相关领域,又是需要争论的,失却争论,文学及其领域比失去了缪斯女神还要了无生趣,明白了这一点,任何人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开始一家之言。文学的场合,大抵如是。

  带着这样的前提,翻开徐迅的这本《陈寅恪与柳如是》,果然充满了读书人的一家之言及其争论。这个读书人,不仅指作者,还是作者笔下的读书人。

  毋庸置疑,徐迅是个十分用功的作者,积多年功才可能将众多出场人物的大致情况了然于胸,又恰到好处的将他们放置在同一个场景,还尽量用人物原话串联主线、表达观点、发生冲突、推进剧情,最终还不忘服务于整书中心思想。故纸堆里抱窝,才孵出这本古今依次转换,又藕断丝连的剧本式人物研究之作。

  本书研究的,一是借由陈寅恪笔下的柳如是来研究陈寅恪本人的志趣,二是借由研究陈寅恪的志趣来达到对于陈寅恪所处时代的文化的反思,三是借由这层反思来表达作者本人的志趣。层层推进,所图者深。更多解读,端看作者序言,毕竟没有比作者更加明白七其自身创作意图的了。

  而作为一个研究的门外汉,读书的半吊子,还是避开深的,谈点浅的。机械地讲讲本书的几幕戏。

  第一幕是场现代话剧。以王国维之追悼会为背景,徐迅将新旧文化的一干战将突破时空,相聚一堂,变彼时隔空笔战或后人之援引矛盾,借由文学的再重做,成了当堂混战。胡适、鲁迅、陈独秀、周作人、钱玄同,甚至溥仪,相继上台,一番唱念做打。旧营垒,新阵营,虽有脸谱化之嫌疑,热闹倒是热闹的。只是徐迅铺陈太多,进入的太慢,读书人嘴仗无休。第一幕共计65页,到48页,陈寅恪方才露面。在蒲团上坐定的陈寅恪先来了一段《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又玄而又玄的分辩了几句王国维之死,后居然接上了给学生讲课、与读书人争论、和僧道人说红豆之因果。最后,天空一声巨响,陈寅恪因窥天意而双目失明。真个是“之乎者也”而后“呜呼哀哉”了。

  第二幕是场昆曲京戏。大致以孔尚任之《桃花扇》为蓝本,辅以陈寅恪之《柳如是别传》。因孔尚任之《桃花扇》本就有“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深意在,陈寅恪之《柳如是别传》也逃不出“赋比兴”这类的框架,毕竟借儿女情长讲国家兴亡是借,借女子气节将丈夫之志也是借。

  第三幕是场鲁迅式的故事新编。对里面阿Q进步成的满口新诗的阿贵同志印象深刻。

  第四幕又是场昆曲京戏。

  第五幕是场禅语+聊斋清谈。幼年陈寅恪的出现,骤然加重了天命的气氛。直至柳如是也入梦,如“非人非鬼”、“非妖非仙”,“三界不安”、“五浊恶世”之类,一派怪力乱神,比之如今网络文学之类,有过之无不及。以至于陈寅恪手书绝笔、倒地气绝的人物收场处理方式,也未免蓄意。不管其用心为何,此种演绎方式,不得我心。

  第六幕亦是场昆曲京戏。柳如是的大戏,终究落幕。

  第七幕是场颇具现代性的实验性质的小剧场。剧中人又出来饰演剧中人。唯一观感是大家都在各说各话,所以不妨各回各家吧。

  总而言之,就普通读者而言,第二、四、六幕昆曲京戏,不妨连在一起看了;第一、三、五、七幕戏,并没有渐入佳境,反而走向了光怪陆离。在表达方式上,作者可能是曲高和寡了,下里巴人无法跟上节奏,阻止了愉快的阅读体验的获得。

  《陈寅恪与柳如是》读后感(十):先生与文化

  先生与文化

  评《陈寅恪与柳如是》

  陈寅恪是民国时期大师中的史学大师,教授里的教授,其学术成更为“三百年来独此一人”(傅斯年语)。其对于“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学术坚守,是后来学术研究者的标杆。大师晚年失明膑足,以十年光阴,不辞劳苦,写就八十余万言巨著《柳如是别传》,“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先生的用意成为很多人研究的课题,《陈寅恪与柳如是》一书是对于大师与《柳如是别传》关系的探究,采用戏剧场景,穿越至柳如是、陈寅恪等人所处环境,或兼而有之,以探求先生之用意。

  书中以陈先生为观堂先生撰写碑铭开篇,也是为探究陈先生所处战乱年代下的处境做一铺垫。新文化运动固然带来了“德”、“赛”先生,但其割裂了与传统的脐带,是近代中国以来中国文化发展屡屡陷入迷途的重要原因,也成为了观堂先生投湖自尽的主要原因,“经此一死,义无再辱”。在《王观堂先生碑铭》中,先生道出了他对于文人的理解: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於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一是说出了他对于观堂先生的赞赏与钦佩,也是将他与观堂先生认同的“自由、独立”公之于世。

  然而真正的学术研究,却难以摆脱世俗的窠臼,以及固有的现实,由此显示出“自由、独立”之难能可贵。先生耗费十年光阴去写柳如是,更是想通过柳如是的描写,表达他对于社会的理解。同样的乱世烟火,同样的怀才不遇,发出的对于社会动荡与变迁的感慨,不就是先生的一个看法?

  自古文人相轻的现象一直在这个伟大的国度发生,但关于自由的争论鲜矣。诚如胡适先生所说,争自由的唯一真理是: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未必真非。对于世界存疑并且努力探寻其真理,上穷碧落下黄泉,敢于对任何问题存疑,才是真正的自由与独立思想。政治动荡期间保留下来的学术自由,仅仅发生在民国那几十年间,《陈寅恪与柳如是》是对于先生的一种瞻仰,也是对于那个学术自由、百家争鸣年代的一次怀念。

  2015-4-14

  文/乡村土狼

《陈寅恪与柳如是》经典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lizhiwenzhang/167010.html

推荐访问:陈寅恪怎么读 陈寅恪名言

励志名言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智慧的觉醒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巴顿将军》经典影评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