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读后感精选10篇

2013-11-17 励志名言 阅读:

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读后感精选10篇

  《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是一本由曹怡平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85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1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读后感(一):电影与幸福人生

电影与幸福人生
电影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已经越来越深远,在现代社会中,电影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历史上也敢越来越占据更多的位置,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一部经典的优秀电影可以影响一代人,一首好听的电影歌曲可以唱遍世界,一个好的电影故事给以我们心灵最大的触动。
在本书中,作者选择了《三个傻瓜》《千与千寻》《这个杀手不太冷》……等十部影片展来他的幸福旅程。幸福这个话题确实太过宽泛,让人不知所云,我们一生都在苦苦追求幸福,然而大多时,我们茫然、困惑、无解,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对于幸福感每个人不同的体验,在这里,曹先生用一个个经典的电影故事,来诠释幸福。
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展开一段彼此发现和救赎的生活之旅,并享受过程中的快乐,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犹如摇篮中的摩西,顺水漂流,被芦苇挡住,刚好被埃及公主捡到并收养。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杀手里昂两次救下玛婷达,另一个方面说,玛婷达的介入救赎了里昂,是玛婷达让他感到了家庭的温暖,让他有了安全感,像他自己说的,玛婷达让他“体味到了人生的滋味,让他睡到了床上,让他开始有牵挂。”
生活中总有诸多的不顺和遭遇,《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告诉我们,只要希望的火种不灭,加上想象力和执行力的双翼,那么飞往幸福之地的航班迟早都能起航。
……
书中所选的十部电影无疑是世界电影中的经久不衰的优秀作品,以欧美作品居多,它们在美国权威电影网站IMDB评分都很高,尤其《肖申克的救赎》以9.3分列居榜首。
曹先生的影评与现今许多影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从生活中平常事引发感悟和思索,以幸福为线,找出一部与之相似或相近的一部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来解读这些电影,这需要有阅历和智慧的人才能写出来。
电影能否感动人,并不只取决于它的情节,而在于它是否给予了我们一个发现自己的机会,
人生苦短,但电影能带来无穷的体验,让平凡的自己能扮演各种不平凡的角色,感受不同的人生, 幸福是什么,如何搭建通往幸福的桥梁,又如何在不幸中锻造幸福的钱币,本书的十堂电影课给出了一份独特、深刻的答案。

  《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读后感(二):看电影时你在看什么

“幸福”其实是一个很玄妙的字眼,所以作者没有选择从高深的哲学层面定义幸福,而是将这个很“虚”的概念植入一种非常现实的语境中去,赋予它平实、朴素的本真面目。
  对普通人而言,“幸福”可能就隐藏在点滴的生活中:你可能是为选择合适的大学、专业而苦恼的学生,那不妨看看《三个傻瓜的大智慧——寻找幸福的永动机》,它会告诉你,如何在现实利益和专业热情之间寻找平衡点。
  你可能正为工作疲于奔命,为失业或不受上司重视而心灰意冷,那不妨看看《永不妥协的艾琳·布洛科维奇——获得幸福的钝感力》和《摩登时代里的众生相——距离幸福,我们还有多远》,它会告诉你,怎样在大机器生产的时代保存一份独特的追求,怎样在经历种种挫折和磨难后,仍然能重拾生活的勇气。
  你可能刚刚遭遇情感的危机,执著于一份无法追回的感情,因而没有办法开始新的爱情,那么,不妨看看《欲望森林里的注视——幸福的慢艺术》,它会告诉你,在激情和速食的年代,怎样守候和收获一段真挚的感情,怎样在舒缓自然的节奏中享受相处的时光。
  你也可能早已步入婚姻的围城,正感慨审美已趋于疲劳,或濒临“七年之痒”,在琐碎的家庭事务中蓬头垢面,在不情愿的坚持和无责任的逃避之间作困难的选择,那不妨看看《时间河流里的漂泊爱——幸福的赋值法》,它会告诉你,怎样保持一份新鲜和喜悦,怎样经营平淡的婚姻生活,在流逝的时光中保存温暖和甜蜜。
  当然,你也可能有无法言传的秘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普通人的理解,在私人的隐忍和公众的围剿之下,左右失据,那不妨看看《少数派报告——幸福与不幸的同体双生》,它会告诉你,一些生来不被祝福的人,一些备受歧视的人,怎样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或者,你还可能面临一般人生活中可能不太会遇到的小概率事件:比如面对过于艰难的挑战,由此衍生出一个迷茫无助的童年,那不妨看看《这个杀手冷不冷——极端环境下的拯救和与幸福》、《神隐少女的复归——合成幸福的兴奋剂》,它会让你知道,即使身边所有的人都弃你而去,你也不能放弃自己,拯救常常依靠不了救世主,你是自身幸福的唯一挖掘者。当然,你的人生也可能会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甚至承担巨大的误解和冤屈,那不妨看看《无常世界的美丽人生——在不幸中锻造幸福的钱币》、《肖申克的救赎——通往幸福之路的桥梁》,它会告诉你,怎样在绝境中保存一份勇气和自信,在最困难的人生关头,用异于常人的执著和乐观,打通黑暗的隧道,让光明重现。
  我们总觉得幸福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因为我们总是忽略身边很多唾手可得的东西,人们常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快乐其实正藏在“常思一二”之中。在这个荒谬的世界生存,人们常常会愤世嫉俗、唠叨抱怨、怀才不遇……总而言之,会时时感到不幸和不公。看清世界本来的不完满很简单,看清之后又能重归日常生活的淡然与平静,这对芸芸众生来说才太过困难。
  所以,我要说,幸福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它可能就静静的呆在那里,随时等候你的拾取。同时,幸福又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因为它简单到你总对它视而不见。错过之后,才知道追悔莫及,却早已经丧失了最初相遇时的那份从容和喜悦。
  我建议所有读这本书的读者,不要抱着求得幸福真谛的功利心来阅读,那样你很可能一无所获,怅然若失。你需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像追随电影的镜头一样追随作者叙述的节奏,慢慢体会和品位。
  其实,人生不可复制。幸福是最个人化的选择。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听一个人的谆谆教诲,就大彻大悟,从而获得幸福,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电影从来就是造梦机器,书籍和报纸又何尝没有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它们制造幻觉的美梦,允诺不可实现的所谓“幸福”的黄金世界。比起那些微言大义的书,我倒喜欢这本朴实的小书,只讲最简单的生活,将幸福还原成最日常化的细节,求得快乐的过程,而非执著所谓幸福高深莫测的定义。
  能掌握幸福感觉的人永远是你自己,作者也在不断强调“成为你自己”的重要作用,因此,能否获得幸福,你的亲身体会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实践幸福的过程中,你如果需要一位好朋友,而不是严厉导师的话,可以选择与这本书相伴。
——《信息时报》

  《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读后感(三):幸福人生的十个关键字

幸福的话题不怎么好说,尤其是牵扯上电影。看电影时,你会想着幸福么?或者会想到电影里的幸福么?我是没有,从来没从电影里代入幸福二字。但是《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里,作者硬是从各种电影里解读出幸福的涵意,让人稍感不适应。想想看,作者讲堂上放映慢节奏电影,学生们毫不客气地大睡特睡,不也是因为对电影无感么?于是从电影里读出各种幸福人生的话题,又多了些“为赋新辞强说愁”的强牵,影片中有幸福的因素么?有的,肯定有,只是比幸福更重要的东西多多了。
作者曹怡平在《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里解读了十部不同类型的电影,企图函盖大部分的电影类型,比如歌舞剧《三个傻瓜》,宫崎骏的经典动画《千与千寻》,默片《摩登时代》,同志电影《断背山》,时尚都市剧《欲望城市》,归入美国励志片的《肖申克的救赎》,犯罪伦理片《这个杀手不太冷》等。分类不一定准确,但看得出作者用心选片,想从社会各个角度考察幸福二字,只是这种考证,让人感觉是一是深度影癖症,二是好为人师。十部电影,大多我都看过,于是再谈剧情分析,或者考究影片中存在幸福的光影,虽然作者的讲解也条理清晰,但对于看过的人来讲,还是有些没吃饱的感觉,依然饿着,尤其看到“幸福”二字,更加饿了。幸福的提法,我倒是喜欢以前那个“小确幸”的说法,生活中确实而微小的幸福瞬间,积少成多的点滴记录。
为什么看电影,就像看书,或者行走,有说法“若是不行走,就读书;若是不读书,就观影”。三件事其实是一回事,都在或旅途或文字或光影中观照人生观照自我。幸福这事说复杂,其实蛮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生活之中,放下幸福二字,忽略他了,自然而然地反而在他人眼里是种幸福。这也完全是关乎各人的事情。就如同作者经过数部影片,勾勒的幸福曲线,说的“要成为你自己”一样,成为自己,成为真实的自己,你就离幸福近了一步。
盘点电影的梦幻,观望造梦机器构筑的人生大厦,又回归生活的点点滴滴。
于是,这部《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其实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励志课,是关于幸福人生的十个关键字:梦想、勇敢、希望、真诚、快乐、信念。。。

  《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读后感(四):当你看电影时你在看什么


    一切客观实在都是辩证存在的,电影也是这样。推崇的人不吝美辞,视以艺术殿堂最高层次的艺术,凌驾于其他一切且无可辩驳。而大半如我者,却也不觉得电影巍巍然不可亲近。也可能在一些搞专业研究的人眼里,电影面前呆坐的都是些不可造化的须眉浊物,来一众看客张三李四咸淡讨个片刻安乐,消化点爆米花,似乎再好的片子也是暴殄天物。然而,我辈虽然可以坦承听交响不得其门、看不懂摩尔空洞、山水妙笔、现代装置,但不承认自己欣赏不了电影乐趣,以及个中幸福滋味。
    读了曹怡平老师这本书,再次印证了辩证法的威力。一是电影里有学问,看电影确实是个技术活;二是电影讲的都是人的事,还真不好说业余与否,毕竟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谁都不能垄断。这本书是真的懂电影、爱电影的人,把自个儿的琢磨和心思拿出来遛遛,就像月夜闲游撞上了李白的花间一壶酒,发现其甘甜馥郁便欣然拿出来与众乐乐。对电影真有个虔敬之心,就是登堂入室之后,看到此处别具洞天,天籁余音绕梁,于是大安乐大会意,然后以最对得起这个行当的姿态,走出来欢呼一声,邀大家一起到此桃花源中去逍遥时光、忘忘流年。
    当你看电影时你在看什么?电影这么一庞然大物,倘要从本体论的角度较劲,答出一个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来,难免会犯盲人摸象的毛病,不但难得公论,对多数关心和喜欢电影的人来说也没多大意思。这本书提的问题倒是一条捷径,直指人心、要言不烦、切中肯絮。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既然看电影的“你”是我们作为外行的大多数,关心的是我们在看什么,也就不纠缠于技术细节和高谈宏论,大可撒开欢谈一谈这热热闹闹的世界和热热闹闹的世道人心。这个题目换一种问法,那就是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电影、电影又何以具有引人入胜乃至打动人心的力量?显然仅仅形式上的新奇感和独特性都不足以解释,说到底应该是电影具备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在它用光影声色构造的世界里,人的困境和念想、现实和幻想、良善和残酷、美和丑、脆弱和坚强、黑暗和光明,隐蔽的无所遁形,渴求的得以实现,人的遭际和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得以展示、再现、描摹和延伸。费里尼讲,梦是唯一的现实。我们之所以感同身受虚拟人物的悲欢离合情绪起伏,或许正源于这样一种观影体验或者说奇遇:我们以安全距离感受命运的垂青或鞭挞,他们的喜悦和颤栗同步传递到我们,无关但真实、直接却无害。在这一切感受里,幸福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是现实和理想、实然和应然、此岸和彼岸的脐带,也是观众和电影间的脐带。寻求幸福这个主题,就像埋藏在画面里的彩蛋,需要发现;又像一条坚忍不拔的线索,无所不在。这样,或许我们可以理解这个题目: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看到了自己在各种情境里和幸福的遭际。所以扼腕叹息,所以空留余恨,所以击节叫好,所以终于释怀,大抵若是。
    幸福是件不容易的事。自由是对局限的认识和改造,幸福基于此也受累于此。人克服局限、完善自我的路有多远,幸福的路就要行多几步。曹怡平老师这十讲,取材的多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电影经典,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于解剖电影而言是牛刀杀鸡轻车熟路,于叩问幸福而言是磨刀霍霍不避险夷,读来令人会心一笑,想想幸福这件事,还真是始于怀疑、终于信仰,一切尽在于经历和求索,与书一起,认真跋涉,才能觉悟。

  《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读后感(五):隐藏在电影背后的幸福

关于幸福,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并符合所有人理想的定义。有人说:幸福,是依偎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有人说:幸福,是依靠在恋人宽阔肩膀上的甜蜜;有人说:幸福,是抚摸儿女细嫩皮肤的慈爱;有人说:幸福,是注视父母沧桑面庞的敬意。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而我最喜欢的答案,是加肥猫在《你好,小确幸》这本书中对于幸福的描写:它们甜柔、丰饶、温暖,好象有只看不见的神秘之手把一勺充满花香的文字洒在心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流淌、漫溢、消失。虽然它们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并不是凭空蒸发掉了,而是深入浸润了我们的生命。
或许,表达幸福的最佳载体,就是电影。但是能够让我在观看十遍之后,依然兴致盎然并且为之触动的电影并不多,而《肖申克的救赎》、《这个杀手不太冷》和《美丽人生》恰好就是其中的三部。然而,这三部电影早已成为人们心中不朽的经典,在读到太多关于它们的影评后,倘要再将那些人们心中早已滥熟的剧情中加入崭新的元素却并非易事,而这本《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却碰巧将这三部电影收录其中,并且以作者独到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细细的剖析和解读。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对电影的重温,更是对故事情节的拓展和深化。那些曾经印入我们眼帘的画面,在作者朴素温和的讲述中,焕发出不同的光彩。
书的写法比较类似,应属作者的写作习惯——以作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铺陈开来,然后联想到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受到或期待过幸福的电影,书中收罗了《三傻大闹宝莱坞》、《千与千寻》、《这个杀手不太冷》、《欲望森林》、《断背山》等经典影片,从电影的镜头语言到人物的心理分析,以不同角色为切入点,深入地探讨了那些与幸福有关的细节和微妙感受。事实上,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幸福”这一概念赋予了更宽泛的含义。比如对《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兰乔而言,幸福是突破传统教育的牢笼,寻求一种以天赋和兴趣为基础的创造性人生;对《千与千寻》中的千寻来说,幸福是一次战胜自我拯救他人的伟大突破;对《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玛蒂尔达来说,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感受生命的美好,点燃未来的希望之火;对《断背山》中的杰克和恩格斯而言,幸福却是终其一生也无法拥有的奢侈梦想,是在不断地折磨和自我折磨中渐渐熄灭的灰烬……然而无论是哪种幸福,都具有一个共通点:它们温暖、明亮,无法捕捉或固定,却能在某个瞬间突然降临,带来超越一切的快乐。
从书的写作风格来看,是理性多于感性,不得不佩服作者看待问题的深度,也由此想到作者在封面上提出的问题:看电影时你在看什么?可能有人在享受感官的刺激,可能有人沉迷于多变的情节,或者,为那唯美的画面所折服。然而仅仅这样看电影却是远远不够的,一部真正值得反复观看细细回味的电影,需要我们拨开电影表象所呈现出来的重重迷雾,利用电影的镜头语言和情节的发展去发掘故事背后的隐晦情节,只有这样,才能从肤浅的简单观影中游离出来,触摸到电影的灵魂,并与之实现对话,让那些隐藏在一张张不动声色的面容之后激烈的情绪:痛楚和期待,冷漠与温情,鲜活地融入我们的血液。
作为影评,这本书的内容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专业性。而其中感触最深的一点在于作者对于电影所使用的镜头语言的介绍,这想来应是影视专业的必学科目,对于营造气氛非常重要,却也恰恰正是普通观众最容易忽略的一点。通过书中几处对典型镜头语言的分析,感觉受益匪浅,原来看电影时未完全读懂的情节突然变得明白许多。而书中对于幸福曲线的描绘则使它更象是一篇专业性颇强的论文,却并无半点枯躁之感,与文字结合起来,有种一目了解相得益彰的新颖感受。
读完整本书后,突然有种按照书中影评顺序再把电影重温一次的冲动。一部好的电影,在经过深刻的反思后重新品味,想来一定能带来崭新的理解和体验,我期待着这种重温带来的幸福。

  《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读后感(六):胶片凝刻的幸福时光 ——读《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

胶片凝刻的幸福时光
——读《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
   读过的影评很多,但是以幸福为题的技术流影评,还真的是不多见,而又要加上对电影中情节的心理学分析的影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而曹老师的《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则就是从他多年的影像美学经验出发,资深影迷的反复观看,为我们讲述胶片凝刻的幸福时光,让我们在这个城市浮躁喧哗又快节奏生存的某个时段,用2个小时短短的时间,体会艺术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力量。
   在这里,十堂观影课提及的电影,无不是流传影史的世纪佳作:从“大智慧”的《三个傻瓜》到神隐少女《千与千寻》,从拯救内心世界纯真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到充满欲望的《欲望都市》与《重庆森林》,在囚笼中寻找希望的《美丽人生》,被机械化的生活压抑的《摩登时代》……作者不仅仅在选择电影的类型、国家上充满跳跃度,在题材上,也不会对其有主流化的判断要求:隐忍的《断背山》和追求权利与自由的《米尔克》都来自同性恋的少数派世界,而《永不妥协》的主人公则是一个失业又失婚的单亲妈妈,《肖申克的救赎》更不用说,一个无辜入狱的会计师艾迪,不正是这个世界黑暗角落的受害者么?也正是因为曹老师在电影选择上的多样性,才让我们在幸福答案上的寻找有真实感——无论是友情、爱情、生死、救赎、改变、欲望,我们都值得拥有幸福,因为幸福无关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内心中一种感受。
   “人一定要得到什么、成为什么后,才能快乐吗?
   绝不是这样。”
   幸福的答案,是内心的圆满,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特别的满足。
   第一课里,老师写道:“在满足感(幸福感)的支撑下,任何人都能实现卓越。”最后一课里,他这样理解《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的奥义:“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求。”
   “电影中表现的幸福太过完美,以至于我们不敢相信,这样的幸福是否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是的,电影难脱虚幻……但这并不意味着幸福可望而不可即,只要方法得当,人们仍然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胶片世界里,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关于幸福的感悟,我们理解这多彩的世界,以便有更多的力量,面对现实的枯燥与乏味,生活是属于能够感受它的人的,我们寻找幸福的路,是一条未知的小道,我们只有不停寻找,才能触及幸福的深处。也许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知识去知道看电影时候要看些什么,那么不妨读读他人的感悟,也许,我们今天没有找到的答案,他人能够为我们娓娓道来。
   以上,《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的一些感想。
   By 林怿
   2012年8月16日
   M.8:49
写于蓝牙小筑

  《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读后感(七):那些拥有构成幸福的特质的人


完全应了那句老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看电影就始终停留在“看热闹”的初级阶段,这是我在合上本书时的发现。但是,看完书后,能否进阶到“看门道”的阶段,我很悲观,没准即看不成热闹又看不出门道了呢。
嘻嘻,作者断断想不到,有人读了她的书后,生出如许杂念。各人看书会有各人的观感,情理之中。不过,写这本书的作者,肯定是希望读者能够从书中获取有益的启发,而不是纠缠一团的杂念。好,就滤去杂念,谈谈自己的收获吧。
本书应该是由作者的讲稿汇集而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位敬业的老师,讲稿非常精彩,我能想象当作者站在大学的讲台上,以图、文、电影片断配合着上课时,魅力袭人呢。可惜本人没有亲眼目睹的机会。
虽然是观影,但重心没有落在影片的艺术价值、技巧等等上面,着力探讨了有关幸福的问题。总计十堂课中,提及的影片不止10部,几乎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几乎每堂课都一一个现实中发生的片断作引子,联系到电影中相关的内容,以此来说明,电影并非无根据的虚构,通常反射的是我们的生活。因而本书中所探讨的幸福并非空中楼台,那是建立在真实的人生基础之上的,是每一个人都可能获取的。
构成幸福的特质有多种,但凡幸运地拥有其中之一,你就可以成为幸福的人。宁静对于有的人来说是幸福,譬如《重庆森林》中的阿菲,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是幸福杀手,譬如同一部片中的阿May。具有钝感力的艾琳(《永不妥协》),靠着 “二”兮兮的性格,赢得事业成功和幸福。她的老板艾德,却借助自身的精明(会用人容忍人)也得到了成功。《肖申克的救赎》里,失去身体自由的安迪,凭借精神自由的强大力量,不仅影响改善了监狱里的恶劣环境,最终为自己争取到了身体也自由的幸福。
这本书不是一本纯粹的影评,也不像励志,两者结合吧。有趣的部分是,选取的电影都是畅销的片子,故事和人物的解读让我们在看过热闹后,知道原来电影想告诉我们的东西有这么多。另一部份具有学术含量,从专业角度剖析一部影片,把抽象的幸福概念化作可以清晰感受到的东西。不过对于书中以各类线条图表了解说幸福,我不敢苟同,似乎勉强了些。

  《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读后感(八):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常常在想,如果是由一个理科生在编《大话西游》的剧本,他会怎么写:“当时她的剑离我只有0.01米,剑身长0.8米,剑重1.23公斤,重心位于剑身中部,因此她需要用2.46牛才能举起这把剑。”无论是恶搞还是恶评,都说明了我们并不是满脑空白地、被动地接受电影或者电视的灌输,相反,由于每个人经历的不同,我们队电影的解读才能呈现出不同的姿态。
曹怡平选择的角度是从幸福出发,这是一个很契合时代的角度。因为我们看上去很丰富,但却不一定幸福。之所以不幸福,关键是没用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式,而又说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于读书的孩子而言,他们已经被设计好了如何行走这一段生活旅程,不输在起跑线,也不能掉下独木桥。对于职场的人而言,我们已经变成了摩登时代的机器,不懂得慢,也不讲究幸福的赋值。因此,如果能从电影中获取一些灵感,不失为一种便捷的选择。——与书本相比,银幕的直观反映或许在一个不经历间就改变我们的一生,书中就提到作者的一名朋友因为看了《肖恩克的救赎》就毅然决定去报考注册会计师。
书中选取的十部电影都是脍炙人口的电影,除了《摩登时代》较为久远,其余几本是近年来在普通人中流传较广的电影,如《这个杀手不太冷》、《千与千寻》、《断背山》等。在谈论这些电影中,作者像老师一样——哦,对了,他就是一个老师——在黑板上画着坐标线,几乎每个电影都能看到主人公的“V”型幸福感指数,从平庸中跌入低谷,再从低谷慢慢经历历练后爬升,达到幸福的顶端。
而作者同时又凭借对于电影的评论,通过对导演的电影语言的诠释,来解释电影背后的寓意。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玛蒂尔达去敲莱昂的门,当门打开的那一刹那,作者指引我们这样观看:明明门内外光源一样,但是导演通过强烈的对比效果,来注意到室内带给人的圣洁之感。“拯救者端坐云端,从上方注视着玛蒂尔达。天堂之门已经敞开,这预示着玛蒂尔达得救之旅已经开始”。而在影片中,不断出现的那盆绿色植物,也从象征着莱昂的孤寂变成两人的共享,最后当莱昂死去,玛蒂尔达将植物栽种在绿草依依的草坪上,预示着“莱昂的精神不灭”和玛蒂尔达的自足独立。一系列的象徵意义被作者一一挖出,成为与读者共享的心得。
有时候我们很难评价一篇影评的高低,因为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云泥之别不同,影评更像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差异,只不过有的个性化浓一点,有的更注重思想一点。或许作者不一定引起你的共鸣,但如果他足以引起你再去重新看一次电影,无疑,他的目的也达到了。

  《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读后感(九):剥开幸福的伤口

每一种幸福,都是一个过程。
没有一种幸福,可以不经历挫折和苦难而轻易获得。也许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获得幸福的过程未必如电影中人到处挨枪和撞墙、遭尽白眼和冷脸,但也必然有一番巨大的心灵蜕变。蜕变意味着伤口,每一只化为蝴蝶的蛾子,都曾在身体上撕裂开一个伤口,它是通往幸福的出口。
曹怡平所著的《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通过解读经典电影,剥茧抽丝,历数幸福羽翼上的风与尘,烟与云。客观的说,这本书充满了文艺腔和哲学范儿。对于像笔者这样的深度影迷来说,阅读此类文字既是一种重温,也是对共鸣的期待。我观影的历程极为漫长,杂七杂八的电影看了不少,写过剧本,玩过DV,最终表现为“文艺片中毒症候”,是偏执加二的文艺青年。此书于我而言,所见有三:其一,我们企图寻找同类;其二,我们都在努力发现意义,乃至赋予事物意义;其三,寻求意义本身是可笑的。基于第三条,世界上并无真正意义的同类。但为生活而真诚的人们,在跋涉的路上勇于剥开幸福的伤口。
书中提及的电影,笔者几乎都看过。
好的电影,一定有好的桥段;但好桥段,未必能促成一部好电影,它还必须给观众一个发现的窗子。窗子,意味着光明。对一只鱼来说,水是它的光明;对一个人来说,爱是他的光明。最重要的是,爱关乎幸福。爱不但与责任,温暖,彼此的欣赏有关,还源自勇气。在印度歌舞电影《三个傻瓜》中,为了赚大钱而死磕工程学的法兰最终抛开所学专业,勇敢的迈向梦想——摄影;同样,像打了鸡血一般死抱着“做人必卓越”这一理念不放的拉杜最终重拾普通人的自信,成为一个合格的白领。法兰和拉杜之所以发生巨大变化,都源于兰乔的影响,他是一个有极高天分的人,但却并不用自己的天分来牟取世俗利益。他用自己的勇气不断影响法兰和拉杜,和这两个傻瓜一样,兰乔也有自己的伤口,只是他更勇于突破伤口。因为,他是一个聪明的傻瓜。
同样,在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中,少女千寻不停留在拯救父母这一目标上,她突破恐惧,帮助了“腐烂神”(实则是河神);另外,还大胆救护小白龙,她帮助别人的勇气,最终成为拯救自我的力量。这些都和勇气有关。
不过,勇气并不等于莽撞,它有智慧的底色。在电影《永不妥协》中,女主角艾琳学历低,无任何工作经验,还离了婚,单身抚养孩子,且新近丢了工作。这样一个倍遭生活打击的女人,既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加入性工作者的大军,而是理直气壮的“赖上了”曾经聘请过的律师艾德,并在他的律师事务所“蹭上”了一份工作。艾琳的“蹭”绝非“蹭饭”,而是“增值”,她用最笨的办法,最勤奋的方式,最卓越胆识为艾德赢得了一场大官司,从而跻身业务高层。然而,她真正看重的并非世俗的成就,而是正向的生命力量。就像《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一样,她们都曾是失败的主妇,遭人抛弃,备尝辛酸,但剥开幸福的伤口,却处处可见智慧的纹路。
我毫不掩饰的喜欢文艺范儿的电影,以及它的主角,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莱昂,《重庆森林》中的阿菲,《断背山》中的杰克,《美丽人生》中的圭多……他们都有剥开幸福伤口的生命冲动。这种冲动就像是青春期受荷尔蒙驱使的青年男女,他们会主动迈开成就自我的脚步。假如莱昂没有在玛蒂尔达求助的时候放下杀手的阴冷,他也许不会那么快的死掉,然而他也不会发现自己拥有爱的温暖。也许快点死掉并非一件好事情,但是如果人生从未体会过爱与幸福,那还不如早点死掉。如果阿菲在和警察663的眼神交汇后再无任何行动,只是任警察663行进在自己的孤独慢生活中。他也还是孤独,她也空自痴傻,这种生命只是苍白。但当他们在继续发生交集,并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变奏后,孤独便是真的孤独,痴傻则是有意义的痴傻。同样,恩尼斯和杰克在情感爆发后,虽然外壳还是一样,但本质已经大大改变。即便生命的归宿最终还是陨落,但飞翔的蝴蝶和蜷曲的虫子不同,它们生活在同一时间里,却有不同的天空。
我承认,我只用了小半夜的时间就看完了《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它虽然薄,但并不令我失望。它拥有思辨的色彩,在这深沉的夜色中将光怪陆离的影像世界切分的明晰如缕。
读此书时的我,早已不是偷偷溜出大门看午夜场的少年,只是依旧保持者对电影的温度。与其说这是一种热情,毋宁说只是习惯。少年时的我关注的是茱莉亚•罗伯茨的性感,安吉丽娜•朱莉的魅惑,查理兹•塞隆的销魂,佩内洛普•克鲁兹的风情,斯嘉丽•约翰逊的精致……也许,这些也还不是我所真正关注的,我所迷恋的只是在电影院的黑暗中与我牵手的——那个姑娘。不论银幕上是战火纷飞、还是豪乳肥臀,抢入视觉与听觉的刺激都只是一种陪衬。午夜场散后,我们跳上夜行的最后一班公交车上,车厢里也是暗的,我们坐在最后一排的位子上低语。这情景多么像一幕电影。然而,说了些什么我却完全忘却,甚至连那个姑娘的面孔也已经模糊。只是,在街上猛然看到《时间旅人的妻子》巨幅海报时,脑海里刹那间闪现一幕——在夜行车上,我们一路说笑,她依着我的肩膀,吹气如兰,我的手不经意间碰触到她穿着丝袜的腿儿。我们相顾莞尔,透进车窗路灯的微弱光线中她的笑容如焰火般璀璨。我灵机一动,将扎玫瑰的缎带解下,扎在她穿着丝袜的腿根。
少年的浪漫已经散去,幸福的伤口总会在某一刻剥开。也许是一部电影,也许什么都不是。某些伤口,可能是翅膀的衍生源。就像作者在谈及《肖申克的救赎》时所说的,每一个向往自由的心灵,都常常能希望长出一双翅膀,来阻止不受控制的坠落。我庆幸,我曾在天空飞过,尽管不留任何痕迹。

  《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读后感(十):与幸福有关的书评

在地铁上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愣愣地想到一件事——这么几年写过四五百本书的书评,可怎么影评基本没写过呢?
唯一写过的一篇是有次友友不夜影城邀请的,不记得电影的名称是什么了,结果哗啦啦写了两千来字,投到编辑那里就音讯全无,连本新书也没有寄来,令人扫兴之至。而那篇影评也因此不知所终,不知给我扔在电脑的那个犄角旮旯里,成为少有的没有放在网上的作品。
当然,倒也不是这个原因才没写影评的,估计是以前一直很少用豆瓣,影评写了没处放,而用当当来写影评,就总觉得很奇怪。
我家不大,可是有几样东西是特多的,一个是书,另一个是衣服,还有就是光碟。
看电影是我除了读书和购衣以外的第三大爱好了。
在看完《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后,我决定,以后除了书评,也应该写写影评了。
明明是一本与幸福有关的书。可是,看本书的时候,却忍不住会有一种眼睛饱胀的感觉,就像眼中蓄满了泪水,在翻阅时,轻易就会被书页锋利的纸张划过内心似的,立刻滴落。事实上,我也不明了自己无端的伤感来源于何处,不过都是挺平白的叙述、平淡的语气,但那种如阳光撕裂乌云般的刺痛感,还是让我无法自已。
十堂观影课,十部或者说十几部的电影,作者以老师讲课的方式,从幸福指数的角度去讲述评论。这十部以上的电影都很经典,基本上大部分都是看过、听说过的,跨越的时间也是几十年间,黑白到彩色,平面到3D。
其实,很多很多的电影都非常值得一看,每年新推出的电影和新推出的书本一样,都同样让人眼花缭乱。好莱坞的作品层出不穷,新的特技、软件更是充分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但是,经得起反复推敲,经得起重复看几十遍的电影,却不是很多。而在这些电影中,作者在选择的时候,就是以“幸福”为主题的。
什么是幸福?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教科书里的标准答案。对于幸福满足程度低的人来说,也许看到一朵花开,也会有种由衷的幸福;而对于幸福满足程度高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送给他一个超大的花园,他也仅仅会戴着口罩,抱怨花粉使他的哮喘发作……可是,作者用简单的坐标轴告诉我们,幸福感也可以直观的表达出来了。
在每一部电影中,幸福以它们各自的面目出现。在阅读中,我感受了温暖的幸福、成长的幸福、痛楚的幸福、勤奋的幸福、来之不易的幸福……

与幸福有关的十堂观影课读后感精选10篇

http://m.sbbzjw.com/lizhiwenzhang/143997.html

推荐访问:与幸福有关作文 与幸福有关的名言

励志名言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坂本龙马 第一部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君子和小人有何区别?孔子用十条标准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