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淑华 — 淡到极致的浓烈

2012-12-05 励志名言 阅读:

凌淑华 — 淡到极致的浓烈

凌淑华 — 淡到极致的浓烈

梅莉丨文

凌淑华这个名字(编者注:又作“凌叔华”),总让我想起水水墨墨的江南小镇,一树梨花傍水开,皎洁的花瓣、淡淡的花影,也曾热烈地绽放,印在浓墨重彩的民国画卷一角,清新、闲适、写意、安静。

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在《次韵梨花》中这样赞美梨花:“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梨花担得起这样的赞美,凌淑华也担得起梨花的清丽。

她在文学与绘画上都颇有造诣,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与冰心、林徽因并称“文坛三才女”。许多人评论凌才女时总说她人淡如菊、秀韵天成、温婉如春,其实不然,她是淡到极致最浓烈。不论是她与徐志摩之间朦胧之恋、还是与丈夫陈西滢之间细水长流的夫妻之情、或是与朱利安·贝尔(著名作家伍尔夫的侄子)热情似火的情人之爱,她都经历过,并且最终都能够处理得很好,可见其情商之高不亚于才女林徽因。凌淑华的一生都活得很安逸,不知人间疾苦为何物。

陈西滢与凌叔华摄于新婚后

1

民国才女中,凌叔华的身世也是相当优越,她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是真正的“高门巨族”。父亲在清政府做过相当于北京市长的大官,溥仪大婚,凌家大大小小都喝过喜酒。等到北洋政府掌权的时候,他又当上议员。凌老爷共娶了6个老婆,生了一大堆儿女,凌叔华是四姨太所生,她出生的时候,正好是凌家第十个孩子。   “小十”从小就很懂事,仿佛知道自己是庶出,妈妈虽温柔秀美却因为没生出儿子而不得宠,凌叔华又排行第十,在凌老爷眼里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她一直在众姐妹中安安静静、不吵不闹,不起眼,沉默,与世无争,像一只“缩在角落里的小猫”。安静的凌叔华,内心并不安静。

凌老爷是个开明绅士,见凌叔华生得眉清目秀、聪慧可人,觉得孺子可教也,不惜高薪聘请大名鼎鼎的辜鸿铭来教授她英文,可见生于豪门的孩子从小所享受的教育资源远非平常老百姓所企及。

1922年,22岁的凌叔华考入燕京大学,大学生活滋润了她的灵魂与思想,也给了她展现才华的机会,她作画,写小说,在艺术界崭露头角。

徐志摩、林徽因陪同泰戈尔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是文艺界一大盛事。当时北京的许多文化名流都想陪同泰戈尔,最后徐志摩与林徽因得以时刻陪伴在诗人左右而大出风头。当时的燕京大学英文系主任陈西滢负责接待,于是他想借凌府著名的大客厅,开一场世纪party来欢迎泰戈尔的到来。但如何招待好这些名流是个难题,凌叔华在回忆郁达夫一文中曾描述过这场招待会:“好在那天招待会听了母亲的提议,只是吃茶,不吃饭。那天由母亲提议早一日去定下百枚新鲜玫瑰老饼和百枚新鲜紫藤罗花饼,另外用家中小磨磨出的杏仁茶,这应节的茶点很投合诗人画家的趣味。(20年后,画家波士给我来信,还巴巴的提起那天吃的茶点!)”,可见,凌母也是个优雅而文艺的小资女人,凌叔华的文艺范是家族遗传。系花凌叔华以近水楼台的机会主持了这场盛大party,那一夜,她清秀的面容、绝佳的口才、纤细的身姿,穿梭于名流之间,简直是倾倒众生,特别是陈西滢,她后来相伴一生的丈夫。陈先生第一次按地址去凌小姐家,看见她家的豪宅时,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小姑娘住在里面,以为是地址写错了。也就在那个时候,凌叔华与徐志摩初相识,凌叔华对徐志摩的翩翩风度与熠熠才华心生好感,可惜当时的徐志摩眼里除了林徽因根本看不见别的美女。

2

只是那个时候的徐志摩纵然再爱林徽因也是白搭,因为林徽因与梁思成已经订婚。泰戈尔的到来,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接触才又多起来,在他心头复又燃起希望的火苗。他时常很不自觉地充当电灯泡和他俩一起去图书馆。林徽因倒是乐在其中,梁思成不高兴了,提醒徐志摩几次都没用,后直接用英文说情人不想被打扰,徐志摩这才黯然止步。

徐志摩失恋了,他那颗多情的诗心无处安放,于是,经常写信给凌叔华排遣郁闷,凌小姐成了他的树洞。

二人关系一度非常密切,相识半年通信七八十封,差不多两天一封,平时还经常聚会,如果这都不是谈恋爱的节奏,那也至少说明诗人与才女之间的情感太过丰盈了。徐志摩盛赞凌叔华为“中国的曼殊菲尔”,要知道曼殊菲尔那是诗人心目中外国女神级的人物,中国女神当然是林徽因。

凌叔华无愧于才女称号,她的小说擅长人物心理描写,小说《花之寺》是写诗人幽泉邀约妻子燕倩赏春不成,却意外收到陌生女子的来信,决意瞒着妻子前去赴约,“我定于明日朝阳遍暖大地时,飞到西郊‘花之寺’的碧桃树下。那里春花寂寂争妍,境地幽绝。”谁知约会的信是妻子假扮一个女文友写的,在前一天月上柳枝头时寄达。当他春心荡漾、满怀憧憬地去赴佳人之约,“日午当窗塔影圆,春光在眼前……玉人不见。” 最后千回百转地出现在他面前的竟然是他的娇妻燕倩。细腻准确的心理刻画,优美淡雅的语言表达,出人意料的喜剧性结尾,读完后不禁令人莞尔。

徐志摩曾盛赞这篇小说:“《花之寺》是一部成品有格的小说,不是虚伪情感的泛滥,也不是草率尝试的作品,它有权利要我们悉心的体会……作者是有幽默的,最恬静最耐寻味的幽默,一种七弦琴的馀韵,一种素兰在黄昏人静时微透的清芬。”   当时的中国文坛还流传一句趣话:“嫁君要选梁实秋,娶妻先看凌叔华”。她容貌清秀而不艳俗,性格内敛而不张扬,家境又是百里挑一,是做妻子的绝佳人选。据说,徐父在儿子离婚后,最中意的儿媳妇就是凌叔华了。

陈西滢

徐志摩陆小曼与凌淑华等人的合影

3

凌叔华以优异的成绩在燕京大学毕业后,随后在故宫博物院绘画部谋得职位,便与陈西滢结了婚。颇有文艺情结的凌老爹早已以这个画家兼作家的女儿为傲,如今女儿又嫁了个大才子,真是如锦上添花,大笔一挥送给女儿的嫁妆是一套有28间房子的四合院!这才是真正的豪门巨族啊,这样的女人谁不想娶?下半辈子根本就不用奋斗了嘛。

凌叔华夫妇在日本蜜月旅行回来之后,陈西滢离开燕京大学去武汉大学当文学院长,凌叔华也随夫去任教。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凌、陈是一对人人称羡的神仙眷侣,因为他们是为数不多的自由恋爱成功者。可惜,有些看似完美的婚姻疲乏时也经不起岁月的伤,当外力强有力的介入时,就会出现裂痕。他们中有一人出轨了,并且出轨的并不是陈大教授,而是以温婉示人的凌叔华。这一次婚外情,颠覆了她一惯的名门淑媛形象,几乎释放了凌叔华内心深处火一般的激情与浪漫情怀。

那一年,凌叔华35岁,正是一个女人即将告别青春步入中年的复杂而微妙的阶段。她平静的婚姻生活被一个年轻英国诗人朱利安·贝尔的到来而打乱。这位集才情激情与帅气的诗人朱利安·贝尔虽然才27岁,就被聘到武汉大学任教,签约三年,年薪700英镑。朱利安很有来头,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侄子,他的母亲凡尼莎·贝尔也是一位知名画家,他艺术家的因子也是来自家族遗传。

朱利安与凌叔华因为彼此都喜爱文学、热爱绘画,视艺术为生命,自然交往很多。一来二往,朱利安就狂热地爱上了凌叔华,并且热烈地追求她。朱利安一直保持给母亲写长信的习惯,喜欢在信里坦陈生活中的一切,包括他与女人之间的隐私。他爱上聪明、可爱而并不特别美丽的院长夫人之后,就一一告诉了母亲,他的母亲在信中还帮他出谋划策,让他尽快拿下这个可爱的尤物。   当年的朱利安可能跟现在很多在中国的外国男人一样,做着一个旖旎的春梦,啊,原来中国姑娘这么可爱又这么容易上勾,看来我要好好地风流一番才不枉为男人呐。朱利安的女友实在太多,在写给母亲的信中只要提到女朋友,用的是编号,而凌叔华是他的第十一个女友,编号是K。在朱利安的持续疯狂追逐之下,外表贤淑实则内心狂野的凌叔华很快成为爱情的俘虏。一个出于猎奇,一个出于寂寞,朱利安与凌叔华都对这段感情发展的速度之快表示惊讶不已。

这次婚内出轨,也可能是临近中年的凌叔华想抓住青春的尾巴来一次最后的疯狂吧,又或者是她出生于深宅大院个性中被压抑的一面完全暴露出来了。

女人一旦爱上,就会呈现专一而痴情的一面,凌叔华就算是才女也不能免俗。可是,当她有一天发现朱利安竟然有11个情妇时,这让她大大地震惊了。她有点束手无策,只能随身带着老鼠药威胁情人,动辄威胁朱利安要对她负责,否则就死在他房间。才女爱到这个地步,也是昏头转向了吧,这和一个没知识没文化的妇女“一哭二闹三上吊”又有啥区别了呢?朱利安哪想到是这个结果,他根本就不想和凌结婚,他不想接受沉重的爱,只想享受人生。被逼无奈之下,也只好考虑娶凌叔华了,他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打算给她娶个中国儿媳妇回来。

当初这段著名的婚外恋闹得众人皆知。妻子红杏出墙,最没面子的是丈夫。这个曾被鲁迅骂得很惨的男人陈西滢,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很君子,宽容得令人刮目相看。他给了妻子三个解决方案,一、离婚,二、分居,三、与朱利安彻底断绝关系,破镜重圆。这时,凌叔华可能重新考虑了她和朱利安的关系,觉得下半辈子托付给这个诗人恐怕不会有安稳日子可过了,于是,选择重归家庭。当凌退回家庭时,朱利安可能觉得失去才觉珍惜,又不干了,他竟非娶她不可。

 爱情原本就是一场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战争。

后来三个人达成协议,这段情事以朱利安从武大文学院辞职,不得再与凌叔华相见。但是朱利安没有做到,在回英国之前,凌赶到广州为他送行,俩人又在香港见了最后一面。陈西滢得知后,生气地致信指斥他:“你不是一个君子。”因为他是真君子。

试问,古今中外,有几个女人出轨后可以享受丈夫这样的礼遇?唯有深爱,不舍得放弃才能包容、接纳呀。

朱利安虽然浪漫随性,但也是个热血青年。回国后不久,不顾母亲和阿姨的强烈反对,赴西班牙参战,他重伤身亡,临死前竟然很满足地说:“我一生想两件事,有个美丽的情妇;上战场。现在我都做到了。”也是条真汉子。武汉大学为朱利安开了追悼会,陈西滢就坐在第一排的位子上,悼念他的情敌。

他再次以君子风度折服于人。

晚年的陈西滢依然君子如响。有一年,在他过生日的时候,女儿陈小滢在书店里看到朱利安的传记,以为朱是父亲故友,不明就里地就买来一本作为父亲的生日礼物,结果那本书中有一章写朱利安在中国,费很多笔墨描述了凌叔华与朱利安的情爱关系。陈西滢不仅认真仔细读完了传记,还纠正书中的错笔字,并且意味深长地作了一些批注。但对此段轰轰烈烈的婚外情,凌叔华只字未留下,这也符合名媛的一贯作风,因为这毕竟有违道德。林徽因也是这样,她都没承认过自己当年在剑桥时与徐志摩之间的恋情,尽管那时的她与梁思成还没订婚,只是双方家长“有戏言”。凌叔华可能比林徽因更含蓄,哪怕心里再爱一个人,爱到翻江倒海,表面呈现给大家的依然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她不会说出心中的秘密,她有她的小心机。

主角沉默不说,后人却更好奇。作家虹影的小说《K》即以他们之间的三角恋爱为主线,因书中过于渲染了男女情爱之事而被凌叔华的女儿告上法庭,最后以虹影败诉而告终。

1962年,凌淑华与女儿、外孙女三代人摄于伦敦书店街

4

这场姐弟恋也是凌叔华情感史上最后的疯狂,一个女人在青春即将如马蹄声哒哒远去的35岁危险关口,不顾自己是有夫之妇、贵族名媛的身份与名誉,纵身跃入一段怦然心动的婚外情中,不如说是寂寞与恐慌所致。

记得《欲望都市》里米兰达说过一个故事,她有个朋友,总是与最性感迷人的男朋友约会,每次都玩得很开心、很嗨。某天醒来发现自己已经41岁,再也没人出来跟她约会。这个可怜的女人于是精神崩溃了。

你看,身体上的欢愉不足以陪伴人的一生,所以说,女人到了35岁是个危险的分水岭,从青年到中年,如果没切换好,是很容易来一次红杏出墙的。当一切燃烧的激情平淡下来之后,凌叔华虽与朱利安断绝了关系,但她却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编者注:著名英国女作家,又译“沃尔芙”)经常有书信来往,两人的通信在朱利安去世后戛然而止。这期间她得到伍尔夫的指导与鼓励,以英文创作大量作品(编者注:主要内容是其自传体小说《Ancient Melodies》,后来中文译名《古韵》),都寄给了伍尔夫。

《古韵》图文本,傅光明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在1943年陈西滢赴英工作,凌叔华夫唱妇随前往定居伦敦时,这时伍尔夫已经去世好几年了。但是她还是找到自己从前寄给伍尔夫的小说,后来以《古韵》的名字在英国出版。在英文版《古韵》的扉页上,她将此书题献给弗吉尼娅·伍尔夫,遥祭这位深深影响过她的导师。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英国评论界的重视,诗人维特·萨克维尔·韦斯特(编者注:Sachvillt West, 伍尔夫生前好友,凌叔华赴英后相识,帮助凌找到手稿)在该书的英文版序言中说:“她(凌叔华)成功了。她以艺术家的灵魂和诗人的敏感呈现出一个被人遗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对美好生活的冥思细想是不言自明的。她的每封信都能反映出她对于美的渴望。她的文笔自然天成,毫无矫饰,却有一点惆怅。因为她毕竟生活在流亡之中,而且那个古老文明的广袤荒凉之地似乎非常遥远。”

《古韵》第12章自画插图:“老周带我去隆福寺”

这本书在英国成了畅销书,一方面是凌叔华才情出众,还有一方面与伍尔夫那段著名的友情有关,而结识伍尔夫正是因为朱利安的介绍。除了写书畅销之外,凌叔华还举行过多次画展,反响也都不错。1968年,在伦敦接受的一次采访中,凌叔华又说到自己最心爱的西方作家就是弗吉尼娅·伍尔夫,可见,伍尔夫对她的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凌叔华在作画

陈西滢、凌叔华夫妇幸好早早去了英国定居,所以得以太太平平度过一生,不然像他们这种身份的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肯定在劫难逃。陈西滢去世后,凌叔华一度很想叶落归根、回到北京。但她出生豪门,生活享受惯了,回北京她还想住大房子,曾寄希望政府归还先父馈赠于她的嫁妆那间有28套房间的四合院。

1990年5月18日,临终前的凌叔华躺在担架上,与女儿和外孙回到《古韵》里“我们北平的家”(现史家胡同幼儿园)

1990年她已90岁高龄,病入膏肓,终于返回故乡北京,看到曾属于自己的那套四合院早已做成幼儿园,一群天真烂漫的儿童在列队欢迎她,故地重游的第六天,一代才女凌叔华在北京安静地逝世,恰似一树梨花纷纷扬扬坠落无声。

凌叔华一生物质富足、精神自由,与同时代的才女如出国在外贫困逼仄的张爱玲、留在国内颠沛流离的林徽因相比,简直是圆满得不像话。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人生大赢家。

1990年5月16日凌叔华于病中游北海,旁为女儿及外孙

梅莉,徽州女子,现居上海。公职人员,闲暇码字。本文选自作者的《民国温柔》(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一书。

本文系作者投稿。欢迎更多的原创作者向“民国文艺”踊跃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没有稿费。文章要求:1)民国文艺题材;2)原创;3)未在任何媒体包括微信公众号发表;4)篇幅适中;5)附笔名与一小段作者简介(非必需)。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本文编者微信公众号“民国文艺”介绍:那是一个大时代,那是一个胡适、林语堂、沈从文、鲁迅、齐白石、徐悲鸿、张爱玲、徐志摩、林徽因等群星璀璨、大师辈出的时代!让我们跟随着大师的足迹,一起领略那个伴随着清新壮阔的文艺复兴的民国大时代吧!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凌淑华 — 淡到极致的浓烈

http://m.sbbzjw.com/lizhiwenzhang/115678.html

推荐访问:凌淑华的酒后 凌淑华名言 凌淑华图片 凌淑华简介

励志名言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关于徐志摩的名言 下一篇:关于胡哲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