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另一个宇宙》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26 经典语录 阅读:

《构造另一个宇宙》经典读后感10篇

  《构造另一个宇宙》是一本由[日]武田雅哉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构造另一个宇宙》读后感(一):怪物的午后与骷髅幻戏图

  识音律能辨万物之声

  立于琴头

  前段时间,在机场发现了一本奇书。

  是一个叫武田雅哉的日本人写的,叫《构造另一个宇宙——中国人的传统时空思维》。作者是一个喜欢“怪异文化”的人。

  这本书开篇讲了中国南朝诗人吴均《续齐谐记》中的一个故事:说在阳羡(今江苏宜兴旧称),有一个当地男子用笼子装了两只鹅,在山中行走。路上碰到一个书生,说自己脚痛无法行走,请求在装鹅笼中栖息一程。

  说完书生就钻进鹅笼,“笼子没变大,书生也没变小,两只鹅也平稳端坐其中”。此人就背着他们继续走,而后,书生出来要请他喝酒,从口里拿出铜箱和佳肴...旅途结束后,书生送给他一个铜盘,就离开了。

  老实说,这不像中国的故事,虽然读到后来觉得有些聊斋志异的味道,但显然它的时间更早一些,一开始书生进笼甚至有些物理的概念在里面。

  中国各类志怪史料,随着西方科学观的流入,留下更多的是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但这其中原本保罗更多万象,不仅有阳羡鹅笼的奇遇,也有民国时期对飞机想象的水墨画...

  这都是我们前人对于世界、宇宙以及各种奇观的思考与想象。真遗憾,我竟然是通过一本日本人完成的书发现的。

  1.宇宙蛋与“昆仑”

  书从最原始的宇宙起源讲起:

  关于盘古把混沌劈开,清、轻的物质上升,浊、重的物质下降。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盖天说;

  浑天说则主张,宇宙浑圆如鸡蛋,大地飘浮其中如蛋黄,让大地飘浮的物质就是水;

  宣夜说,则为开放宇宙论。“宣夜”,即“彻夜观测天文”之意。

  这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提到了“作为宇宙论的庭院学”,讲到了《红楼梦》里贾宝玉巡游大观园,流连于那些叫“有凤来仪”、“曲径通幽”的各个建筑里,其实是“模仿神创造宇宙的行为”。

  在庭院学上,圆形的门,被称为“园洞门”。

  它显然有更加宇宙观的含义。

  2.怪物的午后

  中国最古老的妖怪志,是汉代成书的《山海经》。其中有四句:“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山海经》这不古代怪物图鉴中所列举的异形动植物,不只是对人造成无邪以及会袭击旅人的坏家伙,往往还是被人类吃掉的怪物。《山海经》还清楚记载了吃什么怪物会有什么效果。”

  “《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说,吃了外形如狸的野兽,就不会心生嫉妒;吃了鱼身蛇尾的怪物,不但皮肤不会溃烂,还能治痤疮...这明明是一本怪物志,为什么写得像食物志呢?”

  我想起来前段时间在豆瓣看到的一个帖子:

  囚牛 龙蛇交配,生性温和,听觉灵敏,识音律能辨万物之声,立于琴头 睚眦 龙豹交配,生性好杀,刚烈勇猛,镇压邪祟 嘲风 龙猫交配, 生性冒险 ,喜登高望远,中国十大神兽之一 蒲牢 龙蛟交配,喜鸣叫嘶吼,声如钟磬,匍于洪钟之顶 狻猊(suān ní)龙麒麟配,身如雄狮,威严貌丑 ,喜香火伴佛清秀 霸下 龙龟交配,行动迟缓 喜驮巨石

  ......

  也不知道是何出处,觉得有意思就记下来了。

  3.骷髅幻戏图

  这本书除了奇谈,还有一些对于中国古时怪异志的挖掘,比如南宋画家李嵩的这幅《骷髅幻戏图》。

  画中左边是一位少女和一个孩童,右边则是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和一具骷髅,能看出来,这具骷髅正引诱着那个孩子过来,而少女试图阻止他。

  这幅图的文献据作者所说并不多,一般都说画中隐含了一些老庄和佛教的学说。

  作者在后面写的评述也很有意思:“这幅画中静谧的空间,正是连接《聊斋志异》里的世界的空间,也是飘移在现实世界和另一世界的阴阳之境。画中空间所描绘的人物,全都见不到恐怖可怕的表情。在绘画的世界里,中国人几乎不画恐怖的表情。在并非不合常理的阴阳之境,由笑嘻嘻的孩童和少女所构成的静止时间,对我来说非常恐怖。”

  这样的视角看起来很有意思,大概日本人不了解,恐怖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没有任何表情,平铺直叙之下的深壑才有其意味深长的回音。

  《构造另一个宇宙》读后感(二):寒夜的短暂采访

  武田老师是我在北海道大学的导师,知道中华书局重新出版了先生的著作,因为没看到中华书局翻译版,不敢妄言。前几天重回札幌,听了一节修士的研究中期报告,因为去晚了,只听到最后一个后辈的发表,是关于古人对以猫眼形状计算时辰的研究, 简称 猫眼时计。

  报告结束,按惯例研究室的学生们要和先生一起去吃晚饭,在从北大去往饭店的路上,我走在先生身边,那天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地面湿冷,北大的银杏叶已经被风吹散无几,路过时瞥了一眼,那往日灿烂得鲜烈的黄叶在夜晚不见颜色,甚是凄凉。

  前辈后辈们在前面走着,我和先生坐走在最后。我向先生匆匆报告了几年的近况,顺便提起了先生的书出版的事情,先生用一贯戏谑的态度说,“我不清楚哎,是以前的书重新出版的。”我说:“是台湾翻译的吧?”先生说,“是的,他们连名字都改了,日语名字是桃源乡的机械学。” 我说:“先生是认识翻译的吧?”先生说,“认识,认识” 我说:“改名字的事,他们有通知您吗?” 先生说:“没有。” 我说:“这样有点过分吧,不过在中国,先生这本书的评分还是很高的。”先生又笑笑说:“呵呵,有人读就好。”

  先生对学术是很严谨的,尤其是要求学生,近乎对每个知识点的出处,求证得近乎苛刻,出处分析务必求真求实,合情合理,同比类比,事无巨细,学生们引用的文献,势必不可以从网络随便下载,哪怕是引用维基百科,都是对理解的亵渎。 然而对于沽名钓誉,或许不是先生等学者们的追求吧。

  2017.11.08 夜

  《构造另一个宇宙》读后感(三):桃源乡狂想曲

  从猪八戒的胃、《阿Q正传》中的狗洞到三宝太监的航海,从《山海经》中可以吃掉的怪物、犀牛角上的花纹再到清末人幻想中的外星人,看似彼此毫无关联的概念与意象统统聚合在同一本书里,串成一条隐秘的逻辑线,引出国人千年来所执著的宇宙观。这便是武田雅哉教授的《构造另一个宇宙——中国人的传统时空思维》。

  虽然书名看起来宏大而严肃,但纸页里透出来的其实是轻巧又快活的气氛。这与武田教授本人的特质是脱不开的。他的思考模式“单纯直接”,而想法也往往是“漫画式的”。对妖怪的热情、对科幻的钟情、对漫无边际的想象力的痴情……抛开时空思维的主题和大量的引用文献不谈,这本书倒像是一本给成人看的童话,纯然天真的视角使本它别有一番随心所欲的洒脱和浪漫。自年轻时起,武田教授便热爱充满想象力的事物,尤其是对科幻十分痴迷。1980年,出于对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科幻小说的兴趣,他与叶永烈先生几番通信探讨,并到复旦大学留学以进行研究,叶永烈先生担任了他的论文指导老师。[ 飞氘:《古老帝国那些想飞的梦》,《南方都市报》2013年12月29日。]该书用一章的篇幅介绍了那个时代科幻小说,让人不由得惊觉,原来即使是在风雨飘摇的清末,国人也依旧保持着对于宇宙的想象力与激情。

  虽然讲的是中国人的“传统”时空思维,但这个“传统”可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纷繁驳杂的漫谈和文献从容地描绘着自古而今,国人对于时间与空间的一个个幻想。不合理。但有凭有据。《西游记》里八戒口中的斯哈哩国对应着《诸蕃志》记载的茶弼沙国;乾隆帝幻想着通过永不干涸的水流寻求永恒统治的实证,最终诉诸于圆明园中喷泉的汲水装置。国人将当时最新潮的知识和信息融汇在看似荒诞的文字和行动中,漫步于由时空幻想所筑成的桃源乡,以至武田教授感慨:“中国人似乎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是拘泥于传统的人。说不定恰好完全相反。”

  在武田教授眼中,能编织出飘逸、荒诞的故事的中国人从容且有趣。“中国人明明是在构思荒唐不合理的事情,却总能面不改色、泰然自若”,“他们知道通往那只能用词语量测的时空的狭路,若无其事地暗自往返于其中”。阳羡人许彦的鹅笼(《阳羡鹅笼》收录于南朝梁诗人吴均的小说集《续齐谐记》)暗示着通往“异类空间”的狭路,狭路的那一头,便是国人用想象构造出的“桃源乡”。“在那样的世界中,时间和空间可以自由伸缩”,而存在于桃源乡中的人们“愉快玩耍着”,嘲笑着这边的世界太过认真。

  因为是外国人,武田教授在解读中国人的宇宙论时,有时会对国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提出新颖的见解。就像他在书中提到猪八戒时,并没有以这一角色所映射的人性为切入点进行讨论,他将八戒这个形象作为国人想象力的结合体,认为他“所有的言谈举止,绝对展现了中国人所缜密设计的世界观”。不止是《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武田教授还讲到《八戒回乡》、《西游新记》这样的《西游记》续作,并由此将“八戒的胃”这一意向单独抽离出来。在武田教授看来,“‘无止尽地追求饱食的意念’,就是他——猪八戒最基本的生命。他用胃来思考,用胃来想像。”这个胃便是“中国人的原始宇宙”,而猪八戒对于食物的不加挑选的渴求,便如同饕餮所象征的贪欲,“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拥有如此旺盛的食欲”,“中国人的故事,就像黑洞一样,把附近东西都吞进去,借此得以继续发展”。

  虽然考据了大量中外文献,然而该书却并不是什么学术专著,如果想要从中读到什么严谨而又艰深的学问,恐怕就要大失所望了。“太浅薄了罢?”或许有读者这样皱着眉头质疑着。但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呀,毕竟,该书可写的是国人对时间与空间的狂想呢!书中介绍的《大千图说》构造了一个清末人幻想出的宇宙,它虽然“以中国传统世界观为基础”,“却脱离了地球中心说的思想”;而除了宇宙构造,自由奔逸的想象力又撑起一份外星生物的图录来,火星人、金星人、太尊星人、天箫星人……如是种种,不一而足,让人惊觉外星人原来并不是现代人想象的专利。在武田教授看来,这“代表了中国的某一面,即中国人无意间将外来事物拿来融入自己传统里的特性”。

  借用武田教授对开篇故事《阳羡鹅笼》(收录于小说集《续齐谐记》)的评价,如果想从这本书中“读到对人性的看法或是什么讽刺精神,是很愚蠢的”。因此,不必太过认真,也不必绞尽脑汁地挖掘什么内涵和意义,尽管随着作者的脚步去走罢!走着走着,或许就会迷醉在国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想象,乃至幻想之中了!

  《构造另一个宇宙》读后感(四):著而不述

  导师曾言,治学需有问题意识,文章若是一番热闹而成,并无多少价值。我并不完全认同,却还是在心底立下学术研究的标准,一篇论文、一个研究,它或多或少是要解决一些问题的。

  购得此书,纯属偶然,题目的弘大诱发心态,这么大而虚的东西,作者能怎么写。带着求其果的目的,自然对这本书有些失望,作者没有解答:中国人的传统时空思维究竟是XXX样子的,换言之,本书没有“明显”的问题意识。求果心切自然容易失望而归,但抛开意义、结论,换个角度去思考本书,激起我的一点儿思想火花。

  作者在第一章,以昆仑、葫芦为引子,抛出传统中国人时空观念的话题,进而通过描写庭园、绘画、地图、炼丹术、永动机、猪八戒、山海经等等互无关系的东西,去思考中国人的空间观、人生观、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等一系列的问题。作者用一堆天方夜谭的东西,去论证人类进程中最严肃的命题,中国古人对空间的界定,暗含着今生与来世界限与生命的思考。绘画中犀牛的有角与无角,性器官的模糊,透露出中国人的文化习惯与价值选择。整个阅读过程,我就像坠入爱丽丝的梦游仙境,在亦真亦假的思维中来回摇摆,心里总会想:这是真的?还是作者编的?就像博尔赫斯笔下故事,总觉得作者在欺骗你,可又一不小心以为它是真的。生怕落入作者的骗局,要不停地翻阅文章的参考文献,确保它有史为据。

  “研究历史的意义何在?”我自问,也常被问,实话说来,我还没有找到坚定而惟一性的答案。就以本书而言,历史的意义何在?在于关注常人忽视的问题、集合散落在各处史料有趣的的佐料?我记得,三年前我第一次见导师时,他曾问,你最喜欢研究领域是什么?我不做思考就说,社会史,因为它有趣。老师不置可否,笑了一笑。三年,让我有些明白他笑容的含义,有趣当然可以是你做任何事情的理由,却不会是它的最终目的。别人没做过的、忽视的问题,不是一个学术研究可以成立的原因。好的文章,好的论文,延伸至生活与思考,必定指向一种终点:人的本身。

  回到文章的最初,这本书的激起我所思考的是,作者有没有直接指出中国人的传统时空思维是样子的根本不重要。存而不论,述而不作的方式不代表缺乏问题意识,全书有着一条时隐时现的脉络,它串起了这位作者,乃至历史学科要思考的问题,人。至少,我在阅读这本书时,觉得古人和我离得并不怎么远,只是科技与社会发展,让我们的呈现方式上有所不同,我们所思考、关注的东西有很多重叠,许多奇思怪想似曾相识。导师曾言,治学需有问题意识,文章若是一番热闹而成,并无多少价值。我并不完全认同,却还是在心底立下学术研究的标准,一篇论文、一个研究,它或多或少是要解决一些问题的。

  购得此书,纯属偶然,题目的弘大诱发心态,这么大而虚的东西,作者能怎么写。带着求其果的目的,自然对这本书有些失望,作者没有解答:中国人的传统时空思维究竟是XXX样子的,换言之,本书没有“明显”的问题意识。求果心切自然容易失望而归,但抛开意义、结论,换个角度去思考本书,激起我的一点儿思想火花。

  作者在第一章,以昆仑、葫芦为引子,抛出传统中国人时空观念的话题,进而通过描写庭园、绘画、地图、炼丹术、永动机、猪八戒、山海经等等互无关系的东西,去思考中国人的空间观、人生观、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等一系列的问题。作者用一堆天方夜谭的东西,去论证人类进程中最严肃的命题,中国古人对空间的界定,暗含着今生与来世界限与生命的思考。绘画中犀牛的有角与无角,性器官的模糊,透露出中国人的文化习惯与价值选择。整个阅读过程,我就像坠入爱丽丝的梦游仙境,在亦真亦假的思维中来回摇摆,心里总会想:这是真的?还是作者编的?就像博尔赫斯笔下故事,总觉得作者在欺骗你,可又一不小心以为它是真的。生怕落入作者的骗局,要不停地翻阅文章的参考文献,确保它有史为据。

  “研究历史的意义何在?”我自问,也常被问,实话说来,我还没有找到坚定而惟一性的答案。就以本书而言,历史的意义何在?在于关注常人忽视的问题、集合散落在各处史料有趣的的佐料?我记得,三年前我第一次见导师时,他曾问,你最喜欢研究领域是什么?我不做思考就说,社会史,因为它有趣。老师不置可否,笑了一笑。三年,让我有些明白他笑容的含义,有趣当然可以是你做任何事情的理由,却不会是它的最终目的。别人没做过的、忽视的问题,不是一个学术研究可以成立的原因。好的文章,好的论文,延伸至生活与思考,必定指向一种终点:人的本身。

  回到文章的最初,这本书的激起我所思考的是,作者有没有直接指出中国人的传统时空思维是样子的根本不重要。存而不论,述而不作的方式不代表缺乏问题意识,全书有着一条时隐时现的脉络,它串起了这位作者,乃至历史学科要思考的问题,人。至少,我在阅读这本书时,觉得古人和我离得并不怎么远,只是科技与社会发展,让我们的呈现方式上有所不同,我们所思考、关注的东西有很多重叠,许多奇思怪想似曾相识。

  《构造另一个宇宙》读后感(五):读后

  《构造另一个宇宙——中国人的传统时空思维》武田雅哉 一直对文化碰撞感兴趣,尤其看到海外汉学的书籍,都忍不住拿起来翻翻。 武田雅哉,现任北海道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专精中国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擅长从画报、海报、插画等图像资料切入研究,其论述深入浅出,极具趣味性。 本书是武田先生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小品集。不是写给专家们看的,所以下笔轻快,思路跳脱。大部分文章的视角独特,言辞犀利。缺点是选题的角度有点偏,所谓传统时空观念,多是民智未开之时原民的朴素科学观,语多戏谑,虽为戏言,仍让人略有不快。但反过来想,现在国人的好多思维习惯,也和这些“传统观念”一脉相承。 我最叹服的是作者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唐宋以降各种文献,清末民初大量画报,报刊,翻译作品很多闻所未闻,不要说读。 读万言而不发一语,则语必惊人。这是学者当有的矜持与气质。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构造另一个宇宙》经典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jingdianwenzhang/283540.html

推荐访问:

经典语录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高山上的小邮局》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内脸》经典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