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步修行读后感10篇

2016-07-14 感动文章 阅读:

泥步修行读后感10篇

  《泥步修行》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3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泥步修行》读后感(一):一路走来,一切都释然了

  看完了余秋雨的《泥步修行》,起身给自己冲了一杯淡茶。才刚刚合上书,就已经记不起书上的大半内容。即便如此,并非一无所获。优质的阅读可以带给我们很多东西,绝不是一点点知识那么简单。比如现在的我,内心感到充实而平静。究其缘由,临近毕业,各种琐事缠身,颇为烦恼。好不容易偷得半刻的闲暇,阅读前辈的经验之谈,顿时心门大开,豁然开朗。

  忙碌总会让我变得盲目,看不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当我想要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只盯着这件事情,而忘记了自己的生活。我会废寝忘食的整理学校要求的材料,而忘记自身的充足睡眠和健康饮食需求。从当前的琐事中抽离,放眼一生,才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这不是否定工作的价值,而是,去思考人生的根本价值。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实现财富自由,唯有如此,方可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和自主支配的时间。

  《泥步修行》中,最让我受用的是余秋雨对于“我”的见解。我应该是真实的自我,不随波逐流的自我,拥有独立意识的自我。而不是大家想要我成为的那个“我”。世界因为事物的不同而丰富多彩,人更是应该如此。我们应该学会去欣赏那些不同于我们的人,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只要对方没有伤害到别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除了天生的部分,剩下的都是个人的选择。其次,是书上关于喜欢对方的观点。大概意思就是说,真爱是喜欢一个人的全部,包括他的暴脾气。如果当你说自己喜欢一个人,可以容忍或者宽松他的几项小缺点。这么说对方的身上有被你视为缺点和无法接受的地方,那么这个爱是打折扣的。真正的爱,看不到缺点,只有特点。显然,作者是在追求一种极致的爱,或许作者找到了。但是,个人认为这种程度的爱情,级别很高,需要太多的前提条件。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总是父母双方在互相指责彼此的缺点。

  最后,作者讲到了人的完美状态,孩子般的好奇与天真。我明白作者的意思,也懂得他的体会。只是,我觉得自己太容易被现世生活的琐事左右,精神难以摆脱生活的压力,自然无法达到那种“简单”。我想,人的成长都要有个过程,作者年轻的时候或许也如我一般困顿纠结,走过漫漫长路,风雨兼程,才达到今天的高度。想必,作者坐在山顶的长椅上,感叹人间大美景象的同时,也定会看到那裤脚的点点泥浆。然而,此时此刻,一切都释然了。

  《泥步修行》读后感(二):善待指路人

  两个晚上读完了《泥步修行》,其实这本书使我略有些失望,不足20多万字的修行匆忙而且简略,其中书中的问道部分,余的笔触涉及了魏晋、佛、儒、道,我逐字读来每每觉得他可以多说几句时他却每每在此停笔,各种教门的讲述他企图把教义的内核直达人心,没有一丝缓冲与准备,山坡有平缓有陡峻,他笔下的问道诸门却像一座陡峰孤单的兀立,说来更喜欢他的《山居笔记》娓娓道来、细腻沉缓。 破惑一章无疑对于余秋雨的读者是最熟悉的,他的每一句结论每一处感悟,我们早已深知,感觉这一章有些像《霜冷长河》开端时关于友情,关于名誉,关于谣言,关于嫉妒,关于善良,关于年龄的理解,只不过现身说法,更直接来说是一种自我辩解吧,很多人觉得他虚伪矫情,我想说,算了吧,对于老人,对于这个陪伴了我们很长时间的老人多一些谅解吧! 余秋雨说,是看到了网络上一些假借着自己名号写诗文、散文的一些人,他觉得这些文字背后的主人太年轻、太焦躁、太肤浅,句子、美文和人和酒一样需要时光的历练、岁月的筛选,于是就有写作的冲动,也就有了他最后一章自天地玄黄到自我生活的若干文章,语言极尽华美,但我感觉感触并不深刻。 作者老了,我们可以对他批评,却不能奢望他的改变。 一个作家如果我们从早年认识并喜欢并痴迷,到了成年诸事经历过,诸路踏寻过,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当我们回头时却发现当年那个喜欢的作家却还是老枪老调,我们开始厌恶腻烦他,甚至对他恶语相向。我想说我们错了!我们在成长,作家在变老。他们并不是和我们一路并行,他门仅仅像在一段路的对我们指路人,他们本来就住在当地,而他们也会指引有限的方向,人生路很长,需要自己走。 最后不要忘记,我们走过的路有一段是他们的指引。

  《泥步修行》读后感(三):秋雨老了,秋雨的读者也成熟了

  我是读着余秋雨的书长大的,这话不夸张。那本旧版的《文化苦旅》到现在还在读,每晚给宝宝声音胎教的读物就是《文化苦旅》,可见我对余秋雨的钟爱。

  《泥步修行》是余秋雨的最后一本书,不论是不是真的最后一部,也无所谓了,如果再出,我可能还会再买。这本书断断续续读到现在,还差二三十页才读完,但是我觉得可以有个简单的评论了。一个明显的感觉是——秋雨老了,止步不前,但秋雨的读者也更成熟了,一直在进步,余秋雨的文字已经难以满足被他带着长大的那一部分读者的需求了。二十年前读来的极好的文字,如今读着觉得有些拗口,有些过度修饰(华而不实就算了,我不忍如此形容自己的偶像)。由此我想起了《文化苦旅》新旧两版之间的差别,新版去掉了很多修饰,显得更加平实,也许余秋雨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书分为三部分:破惑,问道,安顿。初读第一部分,还有惊艳之感,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说出的话,对于后辈来说还是很受用,再加上他对于那些流言蜚语和“小人”们的半曝光式的描述,免不了勾起了读者的八卦之心。到了问道部分,他对中国的传统佛、道及其他大哲做出了一些精辟的概述,但也仅限于概述,并无太多新意,适合二十岁以下的读者做文化扫盲。最后一部分我还没有读完,但是有些读不下去,这部分应该是对前两部分的总结升华,但是看得我飘飘忽忽,云里雾里。

  读余秋雨老师长大的读者们,如果你们觉得余秋雨的书没有以前感觉那么好读了,那恭喜你,你的阅读能力和品味进入了新的层级,这也有余秋雨老师的一份功劳吧!

  《泥步修行》读后感(四):封笔之作皆智慧

  余秋雨坦言,“我修行大半辈子,破了那么多惑,问了那么多道,理应留下一些成果,否则就对不起那些惑,对不起那些道了”。正是出于这种思考,有着丰厚人生阅历的余秋雨在最合适的年纪拿起了笔,开始回顾自己的修行之道,“话重话轻,皆是心声”。

  第一次知道余秋雨是因为他那本闻名的《文化苦旅》,里面尽是文化大义与禅意人生,之后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等均为大文化系列的典范之作,遭人崇拜及膜拜,一时洛阳纸贵,人们纷纷议论,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今这本《泥步修行》为当代青年对人生哲理的渴求和执念,构成了《泥步修行》的创作初衷:“由此也唤起了我内心一个小小的欲望,即试着用我自己的笔墨,让那些一直对我充满好意的年轻人看一看,这个长期被他们冒名的真身如果亲自动手,写他们很想写的那种句子,将会是什么模样。”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由“立”到“不惑”,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人们正是从种种“立足点”上,生出无穷无尽的“惑”。无论是专业的立足点、权力的立足点,还是人际的立足点、财产的立足点,带来大量的竞争感、嫉妒感、危机感、忧虑感。

  只知求“立”,却不知破“惑”,造成了生命的大量虚假和颠倒。内心焦急的余秋雨教授在最合适的年岁终于推门而出,现身说法,以这本系统阐释人生修行的归结性著作,引领读者探询人生最美的出路。

  “破惑”是修行之路的开始。作者一一回顾了自己破除每一个“惑”时的心路历程:灾难时期如何守住正觉?为什么辞职是破解“官位之惑”的结果?如何看待“名惑”的虚妄?怎样破除钱财的迷魂阵?如何不被潮流裹挟?怎样以强大的心灵治愈仇恨?在破除这每一个“惑”而达到“不惑”的过程中,一步步使艰难的修行变得切实可行。

  这大抵就是余秋雨先生所追求的雅美吧。

  《泥步修行》读后感(五):一个孤独的行者

  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其深沉的文化思考,酣畅淋漓的笔墨让众多读者趋之若鹜,余秋雨先生也因此声名鹊起。历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伴随巨大声誉而来的亦有毁谤之声,口诛笔伐接踵而至,常见诸报端。这让我想起苏辙评价哥哥苏轼一生浮沉遭际的一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可智者乐,仁者寿,长者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余秋雨先生并未站出来气急败坏,掀起骂战,也不见解释剖白,他一直沉默着,用自己在这泥潭般的世间跋涉的经历和思考写就了这一本《泥步修行》。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行者形象,一个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的灵魂,在“破惑”这一部分,他把人世间种种加之于他的好的如“名”“利”“财”等,不好的“灾”“仇”等东西都当作了一种修行,一种摒弃种种虚妄,让自己更接近自己更接近生命本质的修行之路。世间人们汲汲以求的东西在作者这里一一被破掉,孔子云“四十不惑”,能得此境界者能有几人?多因舍不得名利,又太放大灾祸。

  “不破不立”,破之后什么该被立为信仰呢?在第二部分“问道”中,作者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从魏晋思想家,佛家,道家,儒家等多重智慧中的行走,叩问的过程,魏晋人物的风流自然,佛家的超脱与济世并存,道家的清净无为,儒家的经世致用,都在给予作者精神滋养,行者无疆,脚步不停,内心却越来越有一种力量笃定起来。

  行走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安顿之所。作者在最后一部分中用充满禅意的语言开释了我们,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绝不是滥俗的网络美文,也不是隔靴搔痒的安慰,是一个智者在倾其所有的教会我们,相信善良,一路好奇,留心茶炊,脚下无界。

  读完这本书,你将会体会到一个风清月朗的世界,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泥步修行》读后感(六):闲看水月浮镜花

  ——读《泥步修行》

  作者:姽婳小术

  我大学不修文不修史,正儿八经的学商出身。但是我还是知道余秋雨的。

  早些年看过《山居笔记》,对于余秋雨的印象大约是:一个爱生活的学者。后来看了《泥步修行》,竟有种被骗的感觉。原来,余秋雨也是这样的一个余秋雨。

  “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学人问赵州禅师。

  “有。”

  “几时成佛?”

  “待虚空落地时。”

  “虚空几时落地?”

  “待柏树子成佛时。”

  若说悟道修行,早年间也是看过一两本修行的书的。约莫是钟南山修行为主,讲得大多都是禅道。俗气一点说,就是一些让你摸不着头脑的话,意思玄远,能不能顿悟,端看个人。

  《泥步修行》却不是这般。

  余秋雨是散文大家,所以书里有点絮叨,在我看来。但是这絮叨,也分种类。如家里七大姑八大姨那种絮叨,万万是没有的了。余秋雨的絮叨,主要是在于“讲”一字上。如书中有一篇叫《问道魏晋》,从他轰动一时的《遥远的绝响》讲起到米开朗琪罗,洋洋洒洒上千字,絮絮叨叨了儒家思想,老子学说,从“儒”到“无为”,皆是有迹可寻之事。后又讲到嵇康的“元气”,原句是:“嵇康用’元气’解释了人类。”实在是阅读无能,万般惭愧。

  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孤独成就的是修行路,那么庸俗呢?

  估计很多人都被余秋雨这本书的书名骗了。“泥步修行”,讲得是“修”的大道理,却没有告诉你“行”的方法。余秋雨在书中用了很多篇幅来诠释人生修行,这里的“修行”,大多都是引用,而后去评论。字里行间,依旧有学者的角度和眼界,非常客观的去评判人或者事。说是修行,不若说是讲修行。

  修行固然是一件不可表述的事情,却也是一件需要静心的事情,所以需要孤独为前提,且能于淡处求浓,则终身不落枯槁者,约如弘一法师罢。但是,于生活中修行是不是也可呢?当然可。这就是孤独与庸俗的对比了。“孤独”带着一份静,“庸俗”带着一份俗。我想这“庸俗”大约就是余秋雨这般的吧。

  夏天炎热,至夜,睡意阑珊,披衣坐灯前,把卷闲读。

  青山说:“我不懂禅,也不知修行为何事,只不过尽量使自己的心不被尘垢所迷蒙而已。”诚然,我也是。

  《泥步修行》读后感(七):满满的善意

  在17岁的年纪阅读了《文化苦旅》和《泥步修行》,全程带着一脸的懵懂,阅读的时候也小心翼翼,生怕因为错过一个字,而领悟不了一个人生道理,恍然间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青春的世界观被撕开了一个裂缝。 在我看来,余秋雨就像是一个智者,一个经受岁月洗涤的智者,走过了大风大浪,最后还带着些许返璞归真的长者。 在《文化苦旅》这本书中,给我最深印象的文章是《信客》,那个挑着信物昂扬地走在乡间的路上、怀揣着火柴换取食物、也因为自己能带给村名们的期待而感到自豪的汉子,他不为名利却格外在乎自己的信誉,一条窄窄的红绸引发村名们的误解,让他感到天崩地裂,认为自己再也不能昂首挺胸的做人,因此选择了宁静的日子,不过却依旧心系外界,最后在迟暮中死去,成为一捧黄土。 在余秋雨的笔下,信客以最朴实又最合适的方式跃然纸上。 而带着赤子之心的信客,像少年的我们,最痛苦的莫过于蒙受怀疑、欺凌、憎恨;也像少年的我们,在最美的年纪,绝望不到来之前,眼里永远都是闪烁着对明天期望的光亮。 《泥步修行》和《文化苦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是一本余秋雨写的关于自己和内心世界的散文,《文化苦旅》则是一本记叙余秋雨生活的散文的散文。因此《泥步修行》也更像是他走过大半生的总结,也是心灵感悟的结晶。 “总之,相信善良,秉持天性,点点滴滴,日积月累,这是人生最美的出路。”这是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也正如这句话,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余秋雨的善良,还有永无止境的包容,最后才是苦中作乐。他会选择包容那些伤害过他和他的家人无数次的恶人,他会给自己心中的恶人制定一个极端苛刻的标准,可是接近这个标准在我们看来已经罪大恶极了,可是依旧有着四人上榜,这四个人毫无底线的伤害着他与他的亲人,但是他在叙述的过程中却为这四个人的家人考虑,连姓氏也没有标出,最后选择把这四个人默默“关押”在他心里,让仇恨离他而去,也应证了他所记载的王阳明临终所说的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泥步修行》中没有太多的恩怨情仇,大多都是余秋雨在“修行”中的感悟,或者叫做破惑,还写下了一些他对世界对道的理解。这是一本让人读着会感到宁静的书,因为里面没有那些需要你耗费心神去理解人心,有的只是质朴、有的只是原始的善意。

  《泥步修行》读后感(八):谈谈秋雨大师在破惑部分的自信

  几乎秋雨大师的每本书我都看了,或多或少的,都觉得大师有一种自信,在西方还好,比如彼得-德鲁克在某书前言就无视所有先驱说,管理学说我开创的——牛人毕竟有牛的资本。

  但在东方,一个渗透着保守谦逊传统的国度里,至少在偏传统的作家和文学里,这样的自信是少见的。尤其这本书的破惑篇,自信的让我有点吃不消。

  例如,秋雨大师在回忆自己以前做的事时,说我深深佩服当时自己;在论述到一些事情时,也或多或少有一些歌功颂德。

  但我转念一想,是不是我少见多怪?例如一到成功学的作品,企业家的自传,谈到自己的功德和成就,露出的强大自信 很多人就疯狂舔,大声赞扬,但是一到文学,我们的思维又或多或少回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就有点不适应和反对这种自信。

  秋雨大师显然有这种资格自信,而且他长时间以来的描写和对自己性格的陈述,对实际名利的淡然,对高官厚禄,名声的淡然都表现出他不是在炫耀。

  我认为,大师的那些歌功颂德,一部分是为了推翻,反对一些东西而起的论据或证明,一部分是真的觉得自己不错,也确实真的不错,封笔之作忍不住谈一谈。我们不应该看到这些少有的自信而惊异,而厌恶。

  一个年轻人略带浮躁的自信,一个老人回首人生的自信,同样是自信,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年轻人的自信与狂傲界限不清,应该劝他审视自己,一个老人经历风风雨雨,在封笔之作流露出的自信,我们真应该好好体悟。

  《泥步修行》读后感(九):怀着一片赤诚之心去修行

  在中国文坛,余秋雨先生擅长写文化散文,这是人所共知的,他的名号也受到许多人的追捧。先生自承,不太愿意再谈“人生哲理”了,但他还是觉得自己不能保持沉默,自己有义务在读却万卷书、行却万里路之后,留下那么点修行的成果,不然对不起那些走过的路,于是才有这部《泥步修行》的问世。

  有幸拜读余先生的作品,虽不能全然理解先生表达的所有东西,但于我也是收获颇丰,粗浅解读一二,以没有做歪曲的理解为盼。

  余先生幼时家中遇变故,父亲叔叔等至亲受到迫害,生活一度十分艰苦。余先生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在灾难中解脱身心,并尽已所能地去帮扶他人。

  在泥泞难行的道路上,如何才能修养身心,并关爱众生?如何破除人生路上一个个难以摆脱的迷惑,如何不屈从于财富、权位与名声,又如何不在潮流中迷失自我,不被仇恨蒙蔽自己的双眼?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书中,值得我们去追索答案、思考、探寻。

  说一个书中有趣的故事吧。曾经有一个文人诬陷余先生的作品中有大量“文史差错”,并无端攻击先生的友人,先生觉得此人行为太过怪异,深感疑惑。后来无意中遇到给此人看病的医生才恍然大悟,承诺若此人有医疗经费上的困难,自己一定帮忙。看到此处,不由捧腹。他的确不是那为声誉活着的人,不愿活在别人的口水中,很多事情看开了,便释然了。

  余先生对佛道儒家的文化都有所研究,又游走于世界各地,考察人类不同形式的文明。他善于博采众长,为已所用。很多古文典籍,普通人读来会有些费劲,先生不惜辛劳,做了一项翻译、升华的工作;西方许多已经散落的文明,先生也做了大量的整理与传播工作。先生甘愿做一个流浪者,跨越山川湖海,拜佛问禅,餐风饮露,为了安顿自己的心灵,也是为了抚慰更多人的心灵吧。

  余先生说佛主终身讲述,终身传道,处处破惑,惠及世界,为人类两千五百多年漫长而又艰难的岁月,加添了多少宁静与慈爱。余先生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古今中外,都有一群人一直在路边等候芸芸众生,他们怀有菩萨的慈善之心,他们做的都是在引渡的工作。随手点灯,带领人们走出黑暗。

  余先生活得通透!他一直相信善良,认为脆弱的人类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世代存活,是因为天性善良。渺小却秉持天性,点点滴滴,日积月累,这是人类最美的出路。

  余先生很欣赏孩童纯真的状态,他说一路好奇的人,永远像个孩子。不管经历多少的世事变迁,仍保持孩子般的单纯和洁净,一路好奇,走到路的尽头,生命才会返老还童。

  愿你我都能在年老时还如孩童般纯真,泥泞的人生路上,能够自由地徜徉于天地山水间。余秋雨先生的《泥步修行》,是一个过来人珍贵的思想结晶,值得你我一读再读。

  《泥步修行》读后感(十):跟着大师学修行

  余秋雨先生的大名在文化界是绝对的响当当的,只要平时读书的人应该很少有人不知道余秋雨的。我也是耳闻他的大名好多年,但真正静下心来读过的他的作品却很少。书与人也是讲究缘分的,之前大概是我与余老先生的书的缘分还没到开启的时候吧。

  这几天,一直在看余秋雨先生的《泥步修行》,很认真地在看。内心真切地感受到,继这本书之后,我一定会把余老的其他作品列入我的必读书单中。余秋雨先生七十多岁了,还一直坚持创作,据说这是他的封笔之作。等到他出最后一本书才决定去读他之前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太晚?

  《泥步修行》是余秋雨教授系统阐释人生修行的归结性著作。本书共分为“破惑”、“问道”、“安顿”三个部分,这也是余秋雨先生人生修行的三个阶段。

  在这里,我想重点说一说我对“破惑”部分的感悟。

  人活于这世上,总是会经历这样那样的困惑,有的“惑”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心智的成熟自然而然地就慢慢破除了,而有的“惑”,尽管我们终其一生,也可能一直将自己置于它们说不清道不明的漩涡中。

  “破惑”是余秋雨先生的修行,同时也几乎是这世间全部人的修行。余秋雨先生把人生之惑分为“位之惑”、“名之惑”、“财之惑”、“潮之惑”、“仇之惑”以及“终极之惑”。在展现这六大困惑时,余秋雨先生皆从自身出发,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是如何破除这些缠绕于身的困惑的。事例典型,态度诚恳。

  六大惑中的“位之惑”、“名之惑”与平民百姓似乎没有太大关系。权位名利于余秋雨先生来说仿佛就是羁绊自己心灵自由的肿瘤,让他感到百般不舒服。所以,在余秋雨先生官居高位(这个位置令多少人艳羡啊!)时,他却毅然决定辞职,整整辞了二十三次才“脱位而走”,这个辞职次数在官场上也算是破纪录了吧。对于余秋雨先生这样知名的学者、作家,想要更大的知名度并不难,可是很难想象,因为他的坚持本真、不随大流,他竟一度成了一个被集体除名的独行者。作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当代华文作家,规模很大的全国作家大会居然从来没有邀请过他;《文化苦旅》作为最受全球华文读者欢迎的散文,在国内的散文评奖中,《文化苦旅》却不在其内;他的演讲上了联合国网站的头条新闻,然而这么大的文化事件,大陆却不报导。面对这些委屈,如今余秋雨先生也只是淡淡一笑。

  而“财之惑”、“潮之惑”、“仇之惑”就是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人生之惑了,面对钱财、媒体潮流、或隐或显的仇恨,世间有多少人能够心静如水,坦然处之?太多的人迷失在招财揽财的道路上不可自拔,更别说像余秋雨先生一样把各种稿费酬劳全部捐献出去了。潮流之惑亦可以理解为时尚之惑、趋势之惑、信息之惑、网络之惑、传媒之惑,在当今信息时代,此惑最盛最难逃。面对此惑,余秋雨选择了避之,你会怎么选择呢?

  人生中横亘着那么多“大惑”,破之而后立,才能达到修行的目的,在余秋雨看来,由于个人的体验与见识毕竟狭隘,因此在立之前,必须虔诚地拜访一切曾经“大立”的圣贤和智者,谓之“问道”。而立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安置自己的心灵,谓之“安顿”。心灵安顿好了,人生的修行也便圆满了。

泥步修行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gandongwenzhang/223014.html

推荐访问:工作是一种修行读后感

感动文章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可怕的中年(全10册)》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被你爱过才叫爱》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