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工作法》的读后感10篇

2014-01-21 感动文章 阅读:

《快乐工作法》的读后感10篇

  《快乐工作法》是一本由左明华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快乐工作法》读后感(一):快乐是一种习惯

  作者说快乐是一种选择。我认为快乐更是一种习惯。我们习惯性的去选择什么样的情绪呢,正向的,负向的,其实面对难题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是负向的。所谓“正能量”,这个说的快烂掉的词,我们有多少时间是拥有正能量的呢,正负能力比率是多少呢?

  要想快乐工作,需要正确的自我认识,职业认知,人性认知和对情绪情商的认知,知道事物的存在后,才能去学习应对和处理。

  太阳底下无秘密,人性也是一样的。

  新精英系统里老师的书,内容或者理念上都大同小异,不同老师写的书,风格各异,切入点和侧重点各异,但是都殊途同归。

  左老师的书明显没有古典老师的叫座,名人经济效应还是存在的哦。

  《快乐工作法》读后感(二):我只是一个凡人

  当人生走到职场的第七个年头,回头看感觉失望,向前看有些迷茫,我被焦虑的情绪填充,不知什么时候变成 了“拖延症患者”,一边感概时间都去哪儿了,一边继续消磨着时间。

  尽管经常买书,实际上已很少看书。虽然有很多书十分想读,虽然有很多文章想写,但一天天过去,既没有读,也没有写。在这种背景下,偶然读到的《快乐工作法》,是一本很适合我读的书。也许读完这本书我还不能马上快乐,至少它告诉了我病因在那里,有那些方法可以治好“不快乐”。

  过去我不喜欢励志类书籍,觉得这类书过于功利。后来读过一些,也感觉不错,不仅让我看到了生命中的亮色,还能帮助我更为深刻地观察到表象背后的实质。《快乐工作法》既不教人跳槽,也不教人卧槽,而是像医生一样,先诊断出职场人常见的一些“疾病”,比如迷茫、焦虑、厌倦、拖延等,通过有趣的案例进行剖析,逐一开出药方。对比其它一些励志书籍,这本书里有不少理论依据,可见“医生”是下了很多研究功夫的。

  过去两年我在一家招聘网站工作,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大型招聘会,在和许多求职者交流的过程,我能看出他们并不快乐。他们既不愿意抛弃过去取得的成绩,也不甘愿困守在目前的环境,对于未来的改变又有着顾虑和恐惧。从普适性上来讲,《快乐工作法》有着十分广大的受众群体,毕竟“身在此山中”的职场人,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快乐,如果有“医生”能够给自己把把脉,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乐意的。

  读完这本书,回过头来想想我自己的“病”,也比较清楚病灶和病因了。渴望成功、渴望富有,这并没有什么错。只是在追求的过程中,我把自己看得太高,急于求成,却又害怕失败;因为喜欢攀比而忘了初衷,于是陷入迷茫。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更多的是应该去思考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立即行动。

  我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我只是一个凡人”。因为是凡人所以要多尝试、多探索,因为是凡人所以会犯错、会失败。在遭到他人或自己斥责的时候,可以在心里说:“我只是一个凡人。”于是豁然开朗。

  《快乐工作法》读后感(三):恨不相逢未嫁时

  和这本书真的有几分孽缘,在辞职之后才来看这样一本《快乐工作法》,真心很虐,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恨不相逢未嫁时”,对,就是这感觉。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咱还是本着珍惜生命中每一段缘分的情怀,认真的看了此书,并森森滴表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先看这本书带给我的直观感觉——一本职场培训书,尤其是针对职场新人和较新的人。果然,作者“全球生涯教练”、“新精英生涯高级职业规划师”、“中德舞动治疗师”的资历果断滴证明了这一点,不过作者有一点非常靠谱的就是,培训就写出个PPT的样儿,出书就写出个讲故事的样儿。用自己培训专业的系统性,融合更多实战得来的故事性在其中之后,这本书对于职场情绪的疏导性和职业生涯的规划性就给力多了,对于年青一代还是很有裨益的。我觉得每一个初涉职场、职场上升期、职场倦怠期的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共鸣,为自己的情绪和困扰找到更合适的出口。

  整本书,分为两篇十二个章节,单单看上下两篇的题目“情绪篇”与“心智篇”已昭然若揭地宣布了再职场这嘎达,只有“情商”与“智商”双高合二为一,才可成金刚护体不败之身。

  第一个章节将上篇的目标读者完整锁定:具有消极工作情绪的人,当然每个人消极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后面的章节针对迷茫、焦虑、厌倦、失落、恐惧等不同的消极心态一一做出剖析,并对症下药进行了诊治。回首我十七年的职场经历,以上情绪竟然都有过,有时还是几种情绪并存呢,即便是这次辞职前和现在辞职后,这样的情绪也偶尔耐不住寂寞出来骚扰我一下呐!可见情绪这件事虽说可控,却如瘟疫一般滋生蔓延得很快,控制得当的人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潇洒,控制不住的人就是情深意重情不自禁的杯具了。

  第二个章节首先协助读者挖出了职场困兽心中的怪兽,然后将职场中困扰众人的怪兽逐一分类,如决策焦虑、完美主义、抱怨、自我设限、拖延等等,对于如何打败每只怪兽,作者自然是胸有成竹,所以才能集近百页的功力侃侃而谈。这一类的怪兽我倒是并没有占全了,也算是欣慰了,曾明显困扰过我的只有“抱怨”这只怪兽了,作者给出的良药是让“抱怨者”通过行动转变为“掌控者”,我想还有另一条路可走,就是多接触正能量传递者,以及走另一条路。有人说“走另一条路”会不会是逃避?但我想,如若明知一路荆棘还一意孤行,好听是肯挑战自我,难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须知条条大路通罗马,若想抵达彼岸,又哪管是坐船还是修桥呢?!

  书是一本好书,可惜了来的时辰不对,但为着作者一番鞭辟入里,还是着力赞一个,对于很多还在职场摸爬滚打的人而言,多看看这些能提升段位的书当真是极好的事情。

  最后给个建议,感觉吧,书中有些配的图表,完全可以更高大上一些,下次出书找我给配插图呗~~~(*^__^*) 嘻嘻……

  《快乐工作法》读后感(四):可操作的工作方法

  《快乐工作法》更像一本行动训练手册,是可以直接照搬主义,现学现卖的。与一般写作者所不同,培训师出手的书有一点教材意味,但更为实用。这同时意味着,饶若写一篇书评,反而更像是脑图式要点总结。毕竟,书中干活甚多。

  作者眼里,快乐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选择。身处职场的人,在实现财务自由或退休前,工作时间通常占据生命的1/3,部分高竞争力的领域甚至高达1/2。因此,对职场满意度与否,工作是否开心快乐,显然是极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作者全书从情绪管理与心智管理两大角度入手,对职场人士所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行了转化。就情绪方面,消极、迷茫、焦虑、厌倦、失落、恐惧,基本涵盖了职场常见表情。而就心智而言,如何战胜内心里的小怪兽,如何从不确定、不完美、不可控、不可能里走出来,战胜拖延症,最终抵达快乐工作的彼岸,成为更关键的方面。

  此书常读常新,摆放案头,遭遇类似问题时,不妨抽将出来,读上几页,或许就能化解心结,重新能量满身,再度出发起航。于我而言,相助甚大的如情绪判断分析,当不了解不确定时,往往产生迷茫,此时会出现担心与恐惧,转化的方法是重新认识自己,了解判断自己的职业特点。如果是焦虑,那往往是由能力不足所致,难免表现出紧张愤怒来,转化的方法包括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最后一招,寻求他人的帮助。

  而厌倦则是低水平的重复造成,人会表现得厌恶与排斥,此时应当提高挑战系数,变换花样,或将低水平工作的价值重估链接。而失落很自然是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价值的结果,整个人会悲伤沮丧,此时清晰自身价值目标,主动出击行动,则变得十分关键。

  初入职场的人,容易选择follw模式,它看上去既安全也坦然,至少不会出差错,可创造性不足。此时的我们,或许能力不足,可选择的权利也不多,是职业在挑选我们。此时,生存下去显得更为重要。不过,我们理应慢慢展现自身特质,成为leader模式,从自身需求出发,认清职业期望与价值观,查看自身的职业能否给你期望与相应的回报。

  因此,一个人如果需要调换职业,需要由小及大来考虑。首先,是内部转换任务,比如更适合科研还是临床,如果是临床,更喜欢内科还是外科,抑或是医疗管理。其次,是更换岗位,比如科室的调换;其次是更换公司,最后才是更换行业。有的时候,我们往往只是对任务的不慢,却放大成对岗位行业不满。

  每个人进入职场时,必然将走过职场生涯的三个阶段,分别为生存期、发展期与失业期。对生存期而言,重要的不是适合,而是适应,也就是先活下来。发展期容易出现迷茫,是工作后3-7年,是职业发展与重新定位的关键器件。而事业期一般是工作7年后,是自我实现与平衡的生涯主题。

  书里写到焦虑的主题,是我颇为关心的。作者看来,焦虑是能力不足,解决办法两条:降低预期或提升能力。如果将大量时间精力花在焦虑而非解决之道上,那便继续误入歧途,陷入焦虑的恶性循环中。

  焦虑之来源有两条,其一不可控的环境,其二是可控的自己。这也意味着,只有不断更迭自身能力,才能解决焦虑。在人的成长区域,可分三个区域,其一安全区,其二成长区,其三焦虑区。所谓焦虑区,便是放飞独当一面之时,此时之焦虑多半因自身能力不足所致。

  要驯服焦虑,首先只能承认它,随后要提升能力并修订目标。承认焦虑,便是将其转化为可控与不可控两类目标,将任务细化分解后,看自身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创建自身的backup支持系统,也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导师、榜样、竞争者与监督者,这三种角色对提升工作能力与职业成绩十分关键。

  至于厌倦,多半因为职业的无趣。不过,工作就是工作,它并非为了你的兴趣所设置。要知道,再好的共走一旦变成被逼迫的任务,有绩效考核时,缺少自主性时,就开始变得不再有趣了。事实上,对雇主而言,你能否胜任、能否承担责任才是考量能力的重要依据。简言之,就是靠谱与否。某种角度看来,一份令人厌倦的工作,可能是考验你专注、负责、关注结果等职业心态的最佳时机。

  但到了职业之外,我觉得保持兴趣依然重要。我们要将消费型的兴趣转化为生成型兴趣。换言之,兴趣在带给你快乐的时候,也带来其他收益。如果把兴趣进行分类,可以有这样的划分;感官兴趣、主观兴趣与志趣。打个比方说,吃好吃的只是感官兴趣,而买菜谱练习烹饪则是主观兴趣,最后若上升到有志于成为厨师则是志趣。

  《快乐工作法》读后感(五):理论不错,实用性不强

  即使是八小时工作制度,在退休之前,一个人工作的时间会占据生命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在有些行业,比如金融、管理咨询,更会高达2分之1。因此,对职业的满意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生活的满意度。而在职业中积压的负面情绪,则能让职场人的能量慢慢耗尽,难以有出色的表现,严重的甚至影响到身心健康。

  所以,快乐工作非常重要!

  这本书是教会你如何快乐工作的书。

  作者首先蛮有意思地提出,人的职业规划,其实就像一个公司的经营企划书。

  职场,是一个交换的场,你要整合你的时间,精力,只是,技能,这些生产资料来创造价值,换取收入,尊重,成就感等价值回报。

  因此,职场和学校不同,在学校,你是买方,而在职场,你是卖方。

  这也是不少人,常常困惑和搞混的地方,很多人,刚进入职场,觉得非常有意思,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觉得,学不到东西,就离开了。

  但是,职场本来就不是学东西的地方,职场,是让你贡献你的知识,换取金钱,尊重等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而言,职业,首先是让我们可以立足,生存,吃饱饭的首要方式!

  因此,作者将职业分为生存、发展、事业3个时期。

  大部分人处于生存,想升到发展,却不得门路。于是焦虑产生。

  这个时候,应该静下心来,制定短期可行目标,将焦虑化为动力。努力学好一切,尽快增加收入,从而进入发展期。

  如果成功渡过发展期,进入事业期,却会出现七年之痒。这个时候,需要寻找其他兴趣,将兴趣和工作混搭起来,这样才可以保持激情。

  这是整本书大致的内容,然后作者还讲了如何战胜拖延症,不要过于精益求精等。大部分理论的内容还是有点意思的。但是涉及实践的部分,作者其实没有提出非常可行的方法,都是比较空泛的泛泛而谈。

  所以个人觉得,可以看看,但是实用性并不高。

  《快乐工作法》读后感(六):充满干货、通俗易懂对工作、职业生涯大有裨益

  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怕走弯路,希望找到确定、一定及肯定的工作甚至生涯。毕业后,周围的同学、朋友在自己努力或者父母帮助下进入了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系统。在父母、别人眼中这些职业普遍福利待遇好、行业工资高,甚至是一辈子不愁的铁饭碗,真正实现一劳永逸的完美状态,稳定的那种工作。我似乎可以看见他们一辈子的轨迹,工作生活就这样尘埃落定了,这样的职业是我想要的吗。我就这样以不符合社会以及他人的价值观进入了私企,国企都不算。我总觉得自己选择了,即使不喜欢,也不会后悔,至少这曾经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父母的选择。以管理培训生的身份进入公司,但公司并没有完善的培训机制,于是乎开始了职位的漂泊,一年办公室文员、一年出差外派,最后一年又回归总部做类似数据分析的工作。

  三年之痒,开始痛彻心扉的迷茫。我的迷茫如书中所说我不知道我适合做什么工作。于是,我开始了自我发问,到底要做什么工作。销售蹦出了自己的脑海,那我适合吗。当初认定想做销售是因为什么,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的,多劳多得,靠业绩说话,而不是像现在公司拿死工资。同时我觉得销售能锻炼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性格是相对内向,销售能让人快速成熟。事后,我才发现这个观点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听来的,自己对这个观点一点儿定见都没有,哈哈。跟同事谈起销售,他觉得我亲和力不够、脸面不够厚,根本不适合做销售。笃定想做这一职位,想让自己有所突破,但毕竟没做过销售,围墙里到底神马样子,水深还是水浅,下了水才知道。我需要全方位了解这个职业和岗位,梦露定律说的好,只有你接受得了 最差的一面,才配拥有我最好的一面。职业的风险和弊端如果能够承受,就能享受到这个职业所带来的红利。书籍上了解过销售,搞定客户勾心斗角犹如大片,这真的是真实的销售吗,不太靠谱。接下来通过人才网、招聘网上所述的岗位要求,能比较客观的了解这个工作,同样的销售岗位要求上相似的部分,就一定是被普遍认同的。销售的要求是外向开朗能和人自来熟、抗压能力强,灵活应变的能力很重要。但我还是坚持现在很缺乏,到时候做这份工作能磨练我这些品质。我一直觉得我的需求可以让我谋到一份销售岗位,而不是我现有的能力能应聘上销售。这根本不可能呀。在古典的职业发展模型里,企业和个人进行价值交换,个人提供能力来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同时企业通过薪水进行价值交换。于是,为了摸清销售岗位,我开始投简历,想通过面试更多的了解岗位要求,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大多数石沉大海,唯一让我面试的是一家快消品企业线路业代的工作,就是业务员的工作。我唾沫横飞的阐述,画大饼,说自己因为觉得工作有挑战性,锻炼人所以选择这个岗位。现在觉得是空手套白狼,完全没有这个行业的经验,很难进入这个行业。左老师说工作=行业+公司+职位,转行不转职或者转职不转行,每次只换这个公式中的一个。我却信誓旦旦想一次换3个,完全不靠谱呀。这次碰壁,仅让我把销售中快速消费品这一大类抹掉,我还是恬不知耻的想进入工业品销售这一行当,有了上次的经验,我选择参加一次培训,让自己了解销售,甚至可以为下一次职业转换做准备。在广州上课的两天,收获很多,虽然对于很多销售不甚了解,但对于一些技巧类的东西有所掌握。但这又能怎样呢,没做过就只是理论,不是经验。我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销售了。8月份,我终于要离开现有的公司了。一种受害者的心理又在作祟,觉得公司对不住自己,觉得自己浪费了3年,觉得自己没有好好努力,觉得。。。。。。。。一会儿责备公司,最后是自责,后悔的心智模式起了作用。终于要离开还是有些不舍啦,开始寻找新的工作。

  基于对自己的了解,慢性子,相对偏内向,我决定找一份办公室跟数据打交道,数据分析的工作。以前觉得做这方面很枯燥,不如销售和客户谈笑风生来的爽快。硬着头皮,开始投简历,准备进入电商数据分析这个岗位。这次吸取了上次盲目的教训,只变一个变量,职位不变,变公司,大环境鞋服行业也不变,传统零售或者电子商务都可以接受。这段离职后的空窗期其实很艰难,面试时候会发现肚里没货,会感慨这三年他妈的都干嘛去了。赵昂老师说迷茫、焦虑的时候正是成长的时候,新的修炼新的成长即将开始。所以说负面情绪的出现是件好事儿,提醒你该升级装备,才能抢资源打败boss了。话说回来,这段时间的面试下来,我发现自己和陌生人交谈的时候还是容易紧张,做销售会非常痛苦,还是适合做与事物相关的事儿。这次的职业探索让我更了解自己的秉性,是慢性子、细心、深入的。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新精英的老师说性格只不过决定了你的做事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和不适合的区别。与其补你的短板,不如弄长你的长板,斜着放水桶也可以装很多水。这些老师们的智慧让我收益颇丰。顺应本性而不是强硬的想成长成另外一种样子,成长为别人的样子。追随自己,昼夜不舍,成长为自己的样子应该是我将来的人生信条。

  工作类型能确定了,也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了,接下来需要找圈内人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工作了。于是我开始做职业访谈,第一个也是到现在为止共计一个的(满满的懒惰。。。。让自己只做了一个,行动力不够强伤不起呀)。因为比较熟,进展也是直逼主题,想从数据分析往运营方面转型,了解一下运营所需要的东西。网店运营其实也包括销售,我也可以以这种销售的方式多劳多得,也可以锻炼自己,而不是让自己做传统销售面对客户。电商最大的好处就是用更多的数据来分析产品和顾客习惯,这也是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原因之一。从兴趣点、能力点、价值点上都比较匹配,我决定往这方面转型。

  最后敲定的这家公司工资+抽成,可以从物质上激励我工作。工作至今时间不长,不到半年,电商团队年轻化,都比较开朗聊的来,整体氛围很好。现在我需要做的是尽快将手头一些琐碎性的工作搞定,更多的加入数据分析的成分,这样能让我的成就感更多一点儿。这本书开头的部分提了一个问题:回忆一件开心的事儿,你当时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类似状态更多的发生在生活的哪个部分。我想起来的绝大多数是和成就感以及自我成长有关的,状态是兴奋的、专注的。工作上每当发现新大陆,发现很久没解决的问题,突然想到了突破口,开始主动去钻研,自我探索,状态超high,这种feel倍儿爽。工作头一年在办公室文员的枯燥工作时候,我想找一些事儿做,历时1个月,不是上级的安排,我独自完成了我工作的工作手册,所有工作的流程、步骤方法一目了然,很适合新进员工使用。虽然经理没有什么赞扬,但我打心眼儿觉得开心,很有成就感。自我成长的价值观则是在春节时候和左老师互动的时候挖掘出来的。我总觉得自己比较在意精神层面的东西,物质层面一般就行,很喜欢内省,喜欢写自己的感受,如果一个聚会、一次活动没啥子收获,没有成长,没有精神层面深层次交流,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也许这就是我内心的声音,我需要顺着它的方向,找到自己。既然不喜欢qq、微信这种交流方式,那就写写博客,用文字交流。内向没关系,安静而充满智慧,好的不好的都是你自己的,接纳你自己,顺着自己的本性,发觉那些你内心喜欢的东西,而不是一直做别人压抑自己,讨好别人而去喜欢别人喜欢的东西。遇到不同的自己,但都是内心的自己,慢慢发掘更多的可能性,尝试更多的东西,生活工作才会更美好。特雷西修女说上帝只是要你尝试。尝试成功了你获得快乐,失败了你获得智慧。只要投入了就能获得快乐。以梦为马,和物质做短暂的情人吧,不要觉得你是格格不入的,总能找到那些和你志趣相投的那班人。做自己是一种坚定的信仰。

  零零散散调理并不清晰,偶尔还会抽风断片的文字写完了,这篇书评结合自己的职场经历和老师充满干货智慧的书籍简要谈了一下自己的感想。写完已经2.26凌晨了,今天刚进行了公司的年会,希望不久的年会我也能上台领个奖(哈哈哈,倍儿有面子)。新的一年,继续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开始积累正能量,开始更多的自我管理,谁说自我管理就是典型的强迫症啦,自我管理强的人时间管理能力好着呢,执行能力叶强。自我管理首先让自己养成好习惯,坚持每次一个,贪多嚼不烂,建立好牢固习惯后再接着下一个。现在已经开始年后第一个习惯的养成了,早睡,亲们不要抽我,今天犯戒了,为了写书评牺牲一次,明天继续早睡。Zzzzzzzzzzzzzz,晚安!

  《快乐工作法》读后感(七):让工作充满快乐

  看完《快乐工作法》这本书,我悄悄问自己:工作中你快乐吗?我有的时候不快乐,不知道为什么。理由似乎有很多,但似乎又无法说出究竟为什么。有的时候是不是思维方面的原因,不能换角度看问题?有的时候是不是沟通方面的原因,没有和同事达成默契?有的时候是不是技巧方面的原因,没有协调安排好一些矛盾?有的时候是不是效率方面的原因,总是不停地加班?有的时候是不是情绪方面的原因,动不动就想发火?

  当今时代,每个人都能找到一千个不快乐的理由。但是,快乐也有一千零一种方式。快乐,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能力。在工作中,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而不是成为苦逼的受难者。

  《快乐工作法》这本书是一本“快乐工作手册”和“情绪管理宝典”。从“情绪”和“心智”两方面内容入手,分析了在工作中不快乐的原因和寻找可怜的方法。可以说是“号脉情绪病症,寻找情绪原动力。溯源情绪暗流,积聚工作能量。”人的消极情绪有哪些呢?书中指出了六种,分别是:迷茫、焦虑、厌倦、失落、恐惧。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怪兽”,比如:决策焦虑、完美主义、抱怨、自我设限、拖延,分别对应着各自的表现:不确定、不完美、不可控、不可能、不拖延。这本书涵盖了心理学、职业规划、职场认知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易懂,技巧方法,实在可行。

  我们在职业中寻找的不仅有成功,还有快乐。那么尝试着: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不可以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相信:走出阴霾的雨季,定是爽晴的天!

  想起了《莫生气歌》:“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它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翻阅这《不生气地工作》这本书,轻轻吟诵《莫生气歌》,虽没入境,但也顿悟。

  《快乐工作法》读后感(八):非常棒的一本书

  我是明华老师 的学生,看到他出新书了我真高兴。明华老师的教练式咨询让我非常受益,梳理我的职业现状,带领我发现自身核心竞争力,并引导我做出了近期的职业计划。明华老师不会告诉你应该怎样做,但他的提问会让我去正视那些我一直逃避的问题,让我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让我看清楚自己真实的现状,也带领发现我真正想要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而答案,尽然都是我自己说出来的。有时候,我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害怕面对自己心中的答案,不想去尝试,不敢去挑战,不想去拯救自己,让自己活在自以为是的生活中,抱怨连连。《快乐工作法》囊括了明华老师在职业咨询上的精华,书中的案例也都是我和我同学实实在在的事例,这次他能把这些案例分享出来,也是为了帮助职业遇到困惑的朋友们,我支持明华老师。

  《快乐工作法》读后感(九):快乐工作法没有办法让我快乐工作

  人人都会产生职场厌倦,对积压如山的工作烦闷,对同事之间的明争暗斗心寒,对上司的压榨及为难恼怒,所以需要一种快乐的方法来让我们缓解工作压力。

  但是,这本书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书的通篇大意都是希望我们靠内在解决问题。比如不能控制上司对我们的态度,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面对上司的态度,不能决定同事对自己的喜好,但是可以善意的对待同事。从内心去改变自己的一些自私,任性,狭隘等,让自己从一个凡人活脱脱变成一个圣母玛利亚就可以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了。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引用大量名人案例来给自己论证,也摆脱不了这本书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

  也许,是我自己要求高了。怎么可能总是在工作中感到快乐呢?能让我保证每天睡到自然醒再去上班我就高兴。能让我每天想下班就下班我就高兴。不要让我每天做不完的表格我就高兴。工资正常发月月奖金大大的有我就高兴。可是,能吗?

  不能,所以,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没有切实的利益及福利,我怎么也不可能在工作中快乐起来。

  我没有那么伟大,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看着书中的这些观点将其实践在自己身上,所以我还是这样继续在工作里倦怠和懒散吧。

  《快乐工作法》读后感(十):快乐也能标准化吗?

  快乐也能标准化吗?

  文/静流

  《快乐工作法》这本书看完,也有几天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没有动笔写什么,可心里却总还是惦记着,想把脑子里,因这本书引发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整理一下,写一下。

  先说说这本书吧!看书的时候,看完书以后,我的潜意识里总是会浮现,另外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不论是写作的风格,试觉的案例,全书的章法,都和那本更为出名的书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换了角度,涉及问题的深浅的不同而已。本书的作者左明华,新精英生涯高级职业规划师,也正是古典旗下的讲师,相信平时的交流在所难免,深受其惠也是可以理解的,而此书也可以看做新精英生涯系列的一本书,当然让我推荐的话,我还是建议先去看《拆掉思维里的墙》!吃透这一本的话,其他就只是招式的问题,有人耍的漂亮,有人耍的花哨,无伤大雅,各取所需就好!

  而从一开始这本书吸引我的就是两个字——快乐!记得大概是十年前了吧,冬天常有阴郁天气,那时还没有雾霾这个说法,只是没开灯,屋内依然昏暗,我听着她深切的哭诉完那刚刚开始的初恋,却被脚踏两船的对方,狠狠地辜负了,她那时的脆弱至今我还记着,而在那沙哑的哭泣中,有一句“我只想要快乐”即使今天我也会常常想起。

  快乐是什么?我当时没有追问她,因为我不知道快乐是否能对他者道明?而我也实在没有能力,告诉她怎么去追求快乐!而在工业化的今天,一切似乎都能通过标准化程序达到,自然快乐也不再那么说不清道不明了!

  这本书就是给出,这一系列的标准化步骤,从转化消极情绪开始,绘制自己的职业地图,从焦虑中走出来,回到工作中的成长区,给工作加满油,打败内心的怪兽,做出安心的决定,摆脱完美主义的阴影,从抱怨者变成掌控者,打开生命的可能,战胜拖延,开始行动,你只要按照上面的秘方一步一步攻坚克难,行至终点,你就能得到“快乐”?!

  照书上说来,快乐真的很简单,我们只要如法炮制就能得到!只是,这样制造出来的千篇一律的还是快乐吗?这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快乐工作法》的读后感10篇

http://m.sbbzjw.com/gandongwenzhang/149311.html

推荐访问:工作使我快乐下一句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感动文章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一只吃不到曲奇的猪》经典影评10篇 下一篇:企鹅爸爸爱上网的读后感10篇